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大概意思就是过去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圣人英明。又叙事灭亡突厥的丰功伟绩。

  所有人都一起再贺,宴会开始。

  在乐师们的节奏下,乐器虽多,却一点都不杂乱,优美动听。

  一名名宫女进入大厅,将美酒、点心呈放在矮桌上。

  美丽的舞姬、歌姬先后上场,为圣人和王公大臣们表演歌舞。

  有时候乐师们停下,由名动长安的乐师独奏。

  比如大名鼎鼎的李龟年,他必然会在这样的宴会上独奏几首。

  李瑄的座位之左为曾经被他在毬场上挑下马的樊衡。

  他与李瑄不打不相识,一连数次饮酒。

  在这种宴会上,可以离席去他人面前而坐。

  还可以玩一些小游戏,增加欢乐。

  但也要有尊卑规矩,三品之位,不能靠近;圣人之位,更不能仰视。

  只能是三品大臣,去品级较低的区域。

  宴厅巨大,座位靠后的话,圣人说话,都不一定听清。

  李瑄向前后左右的武官敬酒完毕后,拿着自己的酒杯、酒壶,来到文人的区域。

  腰间挂着金袋,来到此的,李瑄还是第一个。

  李隆基先邀请一些有名望,在二品以上官职上养老的老臣,到他的案前落座。

  虽然他们没有实权,但在宴会上,必须以他们为先,连座位都靠李林甫、李适之之前。

  对于他们,李隆基也不问政事,只是嘘寒问暖。

  然后李隆基将左相宰相叫上台,欣赏一曲歌舞,对他们勉励。

  随后韦坚这样的六部尚书、左右仆射上台,同样是一曲歌舞的时间退下。

  “三郎,你看七郎在诸文人中,何不让他上台,趁此佳节吟诗一首。”

  杨玉环明眸一动,向李隆基小声说道。

  相比于李白,杨玉环更欣赏温和有礼,说话又甜的李瑄。

  李瑄生擒双可汗的壮举,也让杨玉环震撼,像是看到史书中的英雄一般。

  更何况高力士一直对杨玉环说李瑄的好话。

  “好。”

  李隆基对杨玉环百依百顺,立刻让宦官传李瑄上台。

  李瑄拜礼后,在玉案前落座。

  诸臣们羨慕地看着李瑄,能被圣人单独邀请,代表他在圣人面前红得发紫。

  “七郎,酒还畅快吗?”

  李隆基问李瑄是否尽兴。没有立刻让李瑄作诗。

  “宫廷美酒,若琼浆玉液,臣荣幸!”

  李瑄表达道。

  “本来可以更美好,吏部的事,让我很不痛快。”

  才过一两天,李隆基没那么容易消气。

  “圣人英明圣断,他们已受到惩罚,今后大臣们会引以为鉴,为国为民。”

  李瑄没有说让李隆基扫兴的话。

  “庞大的国家,还是难以治理,总有附骨之蛆,兴风作浪。也不知道将来我会如哪位皇帝!”

  李隆基带着感叹,向李瑄问。

  他很喜欢与李瑄说话,因为李瑄是大诗人。

  文人向来清高。

  别的大诗人,从来没有如李瑄一样,说话动听,让他心安。

  “臣喜爱太宗皇帝的两首诗,一为《重兴武功》的‘垂衣治天下,端拱车书同’,这是煌煌文治。另一为《幸武功庆善功》的‘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这是赫赫武功。圣人都已做到,比太宗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瑄把李隆基比做唐太宗李世民。

  因为李瑄知道李隆基一直以他的曾祖父李世民标榜。

  “武功上,虽然灭掉突厥,但我感觉还差一点。”

  李瑄说得李隆基心里美滋滋,但李世民的军功太闪耀,大唐有一大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更别说“天可汗”时代,所建立的威名。

  “那就等臣灭掉吐蕃,谁敢不尊您为‘天可汗’,等臣将大唐的版图推至雷翥海(咸海),让大食国年年派使者参拜,您就是天下共主,万古第一人。”

  李瑄再次向李隆基画大饼。

  天宝年间,李隆基有迈步汉武之意,雄心勃勃。

  李瑄画这些大饼,并不是说一定要完成,是让李隆基产生期待,认为只有李瑄一个人能帮他完成这样的功绩。

  届时,李瑄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因为鸟未尽,兔未死。

  “七郎真乃不世名将,我会尽快重用七郎。”

  李隆基听得迫不及待。李瑄战场上的表现,让李隆基认为李瑄有那样的能力。

  “封侯拜将都不是臣的本意,臣从小听圣人的雄才长大;小时候还觉得圣人是天上的天帝降世。臣希望能做出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功绩,让圣人的盛世照亮千古。”

  李瑄心中激动,说起话更加顺口。

  李隆基口中的重用,一定是拜他为上将。

  他营造成从小崇拜李隆基的假象,让李隆基心中认为他忠心耿耿。

  “哈哈!”

  “七郎的嘴就像抹了蜜一样,三郎是天帝,我是什么呢!”

  李隆基听李瑄话后抚须大笑,非常开心。

  杨玉环也趁此向李瑄问。

  “娘子本就不该在人间,您是天上的瑶池娘娘,下凡与天帝重逢!”

  李瑄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话肉麻。

  但总好过不要脸的安禄山直接跪下当干儿子。

  好过安禄山在李隆基面前跳舞扮小丑。

  “噗嗤……”

  杨玉环掩嘴轻笑,美艳绝伦。她越发地欣赏李瑄。

  有李瑄在,没意思的宴会,也会变得欢快。

  李隆基见杨玉环笑靥如花,他也笑得更开心,完后一饮而尽。

  并示意李瑄将玉杯的酒饮尽。

  “给七郎倒上!”

  本来一个大臣只能在玉案前喝一杯酒,但李隆基显然不会就这么让李瑄下台。

  宫女们又缓缓为李瑄满上一杯。

  “七郎,元正日时刻,可否再吟诗一首,让我再看看你的才华。”

  杨玉环主动向李瑄道。

  “今圣人神文圣武,盖过尧舜。天宝三载,以载为纪念。此革旧迎新。臣以元正日,再以改元曰载为寓意,写一首诗,请纸笔!”

  李瑄昨晚的时候,就想过李隆基会让他在这个时候写诗。

  他脑海的诗歌很多,不论是什么场景,都能搬运一首诗来。

  台下的人看到玉案前铺开纸笔,就知道李瑄要写诗,特别是是文人、诗人们窃窃私语,期待李瑄能写出什么样的诗篇。

  李瑄的诗,首首精品。韵味各不相同。

  诗名《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写下这首诗时,寓意变法。

  李瑄搬运出来,寓意改元为载,真正辞旧迎新,大唐更加繁荣。

  杨玉环觉得李瑄不愧是大才子。

  李隆基大赞,此诗太符合他的心意。他决定将此诗挂在中书门下堂。

  随后,李隆基让大臣和文人传读此诗。

  众人无不夸赞李瑄的才华。

  只有李林甫脸色微变,这新桃换旧符,像是在暗示他卸下吏部尚书,李适之走在他前面一样。

  他拿着这首诗时,看向李瑄,却见李瑄对他微微一笑。

  这个竖子,迟早把你弄死。

  李林甫强忍着愤怒将这首诗传给李适之。

  李瑄在玉案前,连饮数杯,才主动告退,以免太过显眼。

  李隆基特意吩咐李瑄以后要多来兴庆宫,陪他和贵妃玩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