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365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宋徽宗想了想,指着李邦彦说:“你与朱贼有旧,且去四川走一趟。”

  李邦彦很想扇自己两耳光,好端端的说什么招安?把自己给坑进去了。

  万一朱贼杀自己祭旗咋办?

  王安中说道:“张根在金州做官,又是朱贼岳父,必然已经从贼。其兄(张相)、其子(张焘)、其婿(李纲),皆不可再重用,须得贬为闲职。”

  宋徽宗点头道:“此言有理。”

  贤臣们瞬间找到建言方向,白时中说:“赵遹、黄概、高景山三人,丢城失地,亦当惩处。这三人的兄弟亲戚,也该罢职落闲。”

  宋徽宗说:“这倒不必,他们三个不知下落,说不定已经壮烈殉国。特别是高景山,黄概上疏弹劾其投贼,赵遹却上疏称此人不知去向。”

  童贯说道:“陛下,还是早定剿贼方略为好。”

  宋徽宗道:“卿乃知兵之人,可有良策?”

  童贯早就制定了剿贼方略:“等到开春雪化,西军从陕西南下汉中,禁军从京西南路攻金州,荆湖路官兵从夔州入川。如此三路齐发,朱贼定然左右难支。”

  兵部尚书何志同说:“可谴使去大理国,嘉奖其国王,令大理从南面出兵。再谴使安抚吐蕃诸部、西山野川诸部(小金川至泸定一带),令这些吐蕃和羌人进攻川西。再配合三路官兵,就呈六路合击之势!”

  宋徽宗大喜道:“此计甚妙!”

  宋徽宗任命童贯为讨贼主帅,让童贯负责调兵遣将,又让礼部派遣使者联络大理、吐蕃和西山野川诸部。

  诸位贤臣退去,独把李邦彦留下。

  宋徽宗对李邦彦说:“伱去汉中招安,就说朕颇为器重他父子俩。若是愿意归顺朝廷朱国祥可封太师、汉中侯,朱铭可直龙图阁、擢大理寺卿、招为驸马都尉。朕想念他们得紧,已在东京留了大宅,就等着他们住进来。”

  李邦彦感叹:“官家如此大度胸襟,朱氏父子定然愿意招安。”

  “去吧,带上朕的礼物。”宋徽宗微笑道。

  李邦彦躬身退下,宋徽宗瞬间变得脸色阴沉,他恨不得将朱家父子千刀万剐。

第361章 还在给反贼卖粮

  征讨朱贼的方略敲定,剩下的便是完善细节。

  各衙门都迅速运转起来,王黼再次开征免夫钱,这回按田亩数量征收,全国须得征足4000万贯才行。

  不要觉得离谱,老百姓挤一挤,是能够凑出这些钱的。

  历史上,大宋赎回燕京一带,不但要赈济安置辽人,还得给郭药师钱粮兵甲。

  这些粮食和钱财从哪来?

  一部分靠河北、山东、河东输送,剩下的全是向各路百姓征收。免夫钱不够就征经制钱,经制钱不够再发明总制钱。

  当征税公文发出之后,朱贼做大的消息已瞒不住。

  东京百姓自然最先知晓,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特别是烧蜂窝煤的时候,人们往往想起朱探花,然后就对汉中朱贼唏嘘不已。

  张焘窝在家里喝闷酒,他好歹也是探花郎,而且家族姻亲众多。即便父亲得罪了皇帝,张焘这些年也升了几次官,由辟雍录逐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

  再按部就班干两年,要么做中书舍人,要么能外放知州,仕途起点可比秦桧高得多。

  现在完蛋了,妹夫造反,父亲从贼。

  张焘被一撸到底连个闲职都没有,直接让他等着候缺。

  “大郎,何御史来了。”家仆禀报。

  张焘端着酒盏说:“请他进来。”

  何粟踱步走到屋里,围着炭盆坐下,伸出双手向火,身子稍微暖和了才说:“君有何打算?”

  张焘苦笑:“还能作何打算?妹夫造反做贼,父亲也被诬从贼,我能留在京城候缺已不错了。别人都避之不及,文缜兄何必蹚浑水,你来我家肯定被人弹劾。”

  “已经有人弹劾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何粟倒是看得开。

  由于获得宋徽宗赏识,他这位状元升官飞快,几年时间就被皇帝任命为御史。蔡党有人嫉妒了,弹劾何粟是苏轼的乡党,并且赞同苏轼的学问,于是何粟被外放为遂宁知府。

  蔡京下台,王黼为相,立即召回何粟。

  反正只要没有私仇,蔡党打压哪个,王黼就重用哪个。

  现如今,何粟已是正三品大员、言官之首、御史中丞。朱铭的同科进士当中,就属此君混得最好。

  张焘说道:“文缜兄啊,你那个御史中丞,还是趁早辞官为好,正直之臣都说你尸位素餐。”

  “他们晓得什么?”何粟冷笑,“王黼圣眷正隆,此时如何能扳倒?须得瞅准机会再发难,让王黼及其心腹永无翻身之日!”

  何粟算是玩明白了,不像刚考上状元时那么鲁莽。

  他一直在隐忍,靠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迅速得到宋徽宗的喜爱。对奸党的犯罪行为,他也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先把官升上去,抓住最佳时机再捅刀子。

  历史上,何粟连上七封奏疏,终于把王黼给扳倒,自己也被贬为泰州知州。

  张焘给何粟倒酒,醉醺醺问道:“伱说我爹会不会从贼?”

  何粟摇头:“不知。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朱成功为何要造反。他欲匡扶社稷、救济万民,可以跟我一样隐忍不发,官家是极为宠爱他的,几年时间就能升到中枢。到时候,我与他联手施为,必可将奸佞扫出朝堂!”

  张焘苦笑:“能写出《正气歌》的人,眼睛里如何揉得了沙子?”

  “唉!”

  何粟一声叹息,心情极为沉重。

  他考上状元之后,一直在京城做官,对时局变化还没太多认识。等到被人污告是苏轼乡党,外放出去做知府,一路所见所闻,终于让何粟感受到百姓有多艰难。

  同时也明白,继续那样横征暴敛,各路州县就要玩崩了。

  伐辽大败,全国贼寇蜂起,朱家父子更是占据四川,这大宋还能怎么救治?恐怕等不到自己弹劾王黼,天下就要大乱。

  张焘开玩笑道:“我妹夫占了四川,王家那些人就不着急?”

  何粟说道:“他们急什么?早就分家搬离四川在外面定居两三代了。而且急也急不来,早在两个月前,朝中的四川籍官员,就隔三差五串联上疏,请求朝廷速速发兵剿贼。朝廷无兵无粮可用,能拿什么去收复四川?”

  何粟也是四川人,他老家已被朱铭占了。

  张焘继续喝酒,心里既埋怨妹夫朱铭,又痛恨那个昏君,围着炭火喝得不省人事。

  ……

  沙县。

  不用等朱铭造反,李纲就又得罪皇帝了,因妄议朝政被扔去沙县收税。

  “默堂先生啊,你教出一位好学生。”李纲给陈渊倒酒。

  陈渊没好气道:“他不是我的学生!”

  李纲笑道:“你那学生可以不认,我这连襟却不得不认。且等着吧,朱贼若不能旦夕剿灭,我这沙县税监的官也做不得了。岳父真是好眼力,千挑万选,挑中这么一个女婿。”

  陈渊哀叹:“道用之学,本就有许多非议君上之言论。朱成功谋反作乱,道用学就彻底沦为反贼之学,知州、县令隔三差五来我书院搜查禁书。我现在给学生授课,还得安排人手在村口放哨,传道授业搞得就像密谋造反。”

  “那阁下就别再传授道用学,改教洛学、新学便没事了。”李纲说道。

  陈渊摇头:“做学问岂能因噎废食、因人废事?”

  其实还有别的原因,福建人多地狭,靠海的还能出海挣钱内陆山区就只能种地。

  福建茶叶很畅销,但皇家茶场就在这里,不断侵占私人茶山扩大面积,还低价强买私人茶叶做贡品。再加上不断征税,茶园主们已经被搞得入不敷出。

  而且,方腊麾下那些部将,还肆虐了半个福建。

  身为儒生,看着乡民大量做和尚,自家生计也愈发困难,一个个心里都对朝廷有怨气。

  朱铭的许多文章著作,还有道用之学的各种理论,很容易被福建士子所接受。即便朱铭做了反贼,士子们也不愿放弃该学说,甚至私底下对朱铭报以同情。

  朱铭的《大学章句疏义》、《中庸章句疏义》、《正气歌》,依旧在福建悄悄传播,接触这些文章的读书人越来越多。

  陈渊望向西北边,自己斟酒饮下,心里居然有些期待。

  说不定朱家父子能建立新朝呢!

  ……

  邓城。

  钱琛带着几个亲随,悄悄来到魏家庄园。

  他离家之时,跟妻子大吵了一架。

  吵架的原因,当然是他要去汉中从贼。

  钱琛的想法很简单,他虽然捐粮买了别驾官身,但在东南地区根本没人正眼瞧他。那里遍地是大族,一个别驾算得什么?

  家族生意,有兄弟打理,根本不需要他操心。且兄友弟恭,一直都没闹过矛盾。

  整天无所事事,钱琛都闲得发霉了,无限怀念在朱铭手下做官的日子。

  更何况,若非朱铭提醒他逃难,钱家的财产早就被方腊抢光了。

  “钱先生要去汉中?”魏应时低声问。

  钱琛说道:“实不相瞒,是打算过去看看,但官府已经封锁水道。”

  魏应时笑着说:“哪能堵得住?负责封锁水道的厢军,自己就在往金州走私粮食。恐怕京西南路筹措的军粮,很多都已卖到朱相公手里。这事只有厢军办不成,至少也得运判参与其中。”

  “这种时候了,运判还敢卖军粮贪污?”钱琛就觉得很离谱。

  魏应时说:“这个时候,军粮卖起来才方便,京西路平时哪有军粮可卖?”

  钱琛冷笑:“大宋江山合该灭亡!”

  京西南路地广人稀,不但没有转运使、副使,连个转运判官都没有,还在跟京西北路合用一套转运系统。

  为了筹措军粮,京西路运判李世常,专门从洛阳赶来襄阳坐镇。

  这家伙发现京西南路穷得跟鬼一样,正常赋税有很多官员盯着,籴买粮食也有地方官负责,就连军饷也统一存在襄阳官仓。他能下手的,就是那些不断转运的军粮,竟然真敢卖去汉中换回真金白银。

  而且很难被查出来,转运途中粮食损耗很正常,更何况很多粮食是从官兵嘴里抠出来的。

  目前,京西南路已靠着秋季赋税,招揽流民青壮做厢军,屯兵接近两万人。只等着禁军抵达,就能一起杀向金州。

  但这两万厢军目前都在挨饿,因为运判伙同武将,克扣军粮暗中卖给贼寇。

  魏应时出主意说:“阁下若想前往汉中,我可以帮忙联络厢军,坐着运粮走私船就过去了。”

  钱琛问道:“你不去投朱先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3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5/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