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300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三人反复商议,决定将错就错,硬着头皮去出使金国。

  或许金国君臣不读诗书,看不出国书里的漏洞呢。

  看不出来才怪了,完颜阿骨打接到国书,读完之后差点笑掉大牙。如果按照这种分配方法,就算大宋拿回燕京路七州,也将被金国团团包围。

  赵良嗣竭力补救,说道:“平州(卢龙)、营州(昌黎)、滦州(滦县)本属燕京地,也当归大宋所有。”

  完颜阿骨打说:“这三州,不在燕京路。”

  赵良嗣垂头丧气,这三州是燕京门户,如果不拿到手,金国随时可以出兵燕京。

  宋国使者们忧心忡忡,他们被宋徽宗坑惨了。

  国书是宋徽宗亲笔写的,只跟童贯商量过。从拿出皇宫的那一刻就不可能更改,至少使者们不敢拿去改。

  宋徽宗对此毫不知情,他开开心心举行大朝会,又亲自召见了诸蛮使者。

  “你是朕册封的百蛮都大鬼主,为何屡犯边界还劫掠贡物?”宋徽宗问道。

  苴猛千里迢迢来到东京,见识了东京繁华,更知自己与宋国不能比,此刻已没啥心气儿,跪地磕头,痛哭流涕:“臣偏居蛮地,不晓得皇帝威严,现在已经心服口服。大宋的皇帝陛下,你的光辉就像太阳,我不过是一只萤火虫。用萤火虫的亮光,跟太阳相比,这是我的无知。”

  此番言语,是林摅教他说的。

  宋徽宗听了果然欢喜,又问黎州战事的细节。

  苴猛还是按林摅所言,说林摅亲自带兵打仗,还亲自在城外劝降。那些表现勇猛的军官,也换成了不知哪里来的老六,反正宋徽宗不可能亲自查验。

  宋徽宗说道:“尔全家便住在东京,赏赐宅第一座,再封你为顺义侯。”

  “谢陛下!”苴猛连忙磕头。

  宋徽宗又好奇问:“那平夷砲真能投百斤巨石,且不需太多砲手?”

  苴猛回答:“正是。”

  宋徽宗便勒令工匠打造,他要亲自去看看。

  祖籍成都的大臣,趁机举荐宇文常,去掌管成都府路茶马司,宋徽宗欣然答应。

  他又叫来李邦彦,感慨道:“这个朱铭,不论去了哪里,总能做出些事来。明明才能卓著,却讽刺俺是昏君,该如何用他呢?”

  李邦彦说:“可让他写一封悔过书,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升迁别处。”

  宋徽宗点头道:“此言有理。”

  (上一章的隗国,已经改为倗国。)

第296章 薛道光访日

  “陛下,臣闻巨舟出港经年,扬帆千里,遍寻海国。至今倾覆三艘,而未得遇仙踪,臣请携弟子为陛下海上访仙!”

  延福宫内,薛道光长跪于地。

  宋徽宗叹息:“卿也要弃朕而去耶?”

  薛道光连忙说:“臣并无此意,只是为陛下寻仙。臣……也有私心,欲在海上寻访祖师踪迹。”

  宋徽宗仔细想了想,挥手道:“依卿之意,擢卿为寻仙使。去吧,早去早回。”

  “谢陛下!”薛道光躬身欲退。

  “慢着,”宋徽宗喊道,“日本国久不来朝,卿寻仙之时,带上牒文与国书,可顺道去日本催促。”

  “是。”薛道光领命。

  宋徽宗左右看看,宠臣依旧在,但他重用的道士却没有了。

  王仔昔死于狱中,林灵素被放逐,薛道光又请求出海。

  这一个月来,找出各种借口,请求离京的道士越来越多。

  去年,宋徽宗崇道到了极点,如今已然盛极而衰。

  他听从林灵素的建议,将佛陀菩萨改名为大觉金仙、仙人、大士等称号。比如观音菩萨,就改叫观音大士。

  寺院改称宫观,住持改为知宫观事。僧人改称德士,尼姑改称女德,皆不准穿僧服。

  又册封老子、庄子、列子,全国兴建道学校,允许修道之士进州学、太学读书,在太学当中设置道学博士。

  宋徽宗还亲自给《道德经》作注,蔡京领衔编修《道史》。

  一切的一切,在连年天灾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皇帝啊,你自称是上帝之子,为何上帝还要降下恁多灾祸?

  去年黄河水涨,淹到东京城外,宋徽宗让林灵素出城作法。

  正在紧急加固堤坝的役夫,他们又累又饿,心中早已有冲天怨气。

  眼见林灵素前呼后拥出城,不但不帮忙,反而让他们暂时停工,先搭建一座法坛高台。想到垒了高台还要拆,拆了高台还要加固堤坝,又思及林灵素的徒子徒孙欺压百姓,役夫们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他们拿着各种工具,一窝蜂朝林灵素冲去。

  随行的道士和禁军难以抵挡,林灵素狼狈逃回城内。

  此事闹得很大,因为黄河堤坝,关乎整个东京城的安危,搞得宋徽宗都很快听说。

  林灵素依旧不知悔改仗着皇帝的宠信,竟为郓王赵楷(原为嘉王)撑腰,故意跟太子争道。他一个道士,敢让太子避驾让路!

  无数大臣为之愤怒,特别是那些小年轻,纷纷上书弹劾。

  宋徽宗也有些生气,同时又感到无奈,只得让林灵素返回温州老家。

  不敬太子的忤逆大罪,林灵素非但没有下狱,居然还能保住各种封号。离京之时,又加封太虚大夫,风风光光返回家乡。

  正直大臣们,却不甘止于此,继续弹劾林灵素的徒子徒孙。

  一桩桩罪证拿出来,那些道士为非作歹、残害百姓,道观和道学大肆兼并京畿土地。

  宋徽宗也只能再次退让宣布裁撤全国道学校,并处罚一些臭名昭著的道官。

  皇帝这次为啥不一意孤行?

  因为道士们名声太烂,激起了太多民愤!

  同时,朝廷财政窘迫,又遇到连年天灾,宋徽宗口袋里没钱,实在是硬气不起来。

  ……

  薛道光带着二十多个亲传弟子离京,沿途被人指指点点。

  他虽然不作恶,平时也约束弟子,但身上的道士服,就足以成为过街老鼠。

  出城沿漕河而行,郊外遍地饥民。

  这个季节,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京畿各路都在闹饥荒。无数百姓逃荒到东京,大宋的首都已被数万饥民包围。

  朝堂君臣,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一直要拖到六月,饥民越来越多,才让开封府放粮赈济。

  还是老法子,招募流民青壮为厢军,剩下的随便施粥几日便可。

  蔡京,就快下台了。

  他已经想不出花样增加税收,只能重启方田令清查田亩(开源),同时让心腹反对联金攻辽(节流)。

  方田令得罪士绅官员,反对攻辽得罪皇帝和童贯,他还无力为朝廷继续捞钱。

  这宰相哪能做得下去?

  薛道光离开京城,一路往杭州而去。

  抵达东南之时,东南各路又在发大水,而且今年两淮也有洪水。

  广东路,江西路,同时出现小规模起义。

  待到洪水稍退,薛道光才继续前往杭州,沿途发现花石纲未停。且地方官为了政绩依旧在超额收税,两浙路、江南路已遍地饥民。

  “真人,你总算来了!”

  太监崔护热情迎接,鞠躬作揖道:“寻仙之事,便托付给真人,在下留在杭州为真人祈福。”

  薛道光说:“中贵人身负皇命,该当随船出海才对。”

  崔护连忙说:“在下福薄,恐无仙缘,若是随船反而坏事。”

  其实,这家伙是被吓破胆了。

  去年崔护率领船队出海,遭遇一场大风暴。总共14艘船,沉没2艘,失踪1艘,其余皆损毁严重。

  崔护本人,也差点葬身鱼腹,他这辈子都不愿再坐船。

  崔护还让亲随捧来一尊雕塑:“此为闽地巫女,姓林氏,死后立庙化神。闵人称其为神女或龙女,可保佑海上行船平安。咱回来的时候,途经闽地,请了一尊神像,果然顺风顺水。这半年来,在下日夜祭祀,想必更加灵验。”

  妈祖在北宋末年,还只是民间巫女化神,属于福建的巫觋信仰。

  还要再过三年,才被宋徽宗赐下顺济庙额。没有任何封号,只是御赐庙名而已,妈祖本人也没有名字,只知道她是“林氏女”。

  薛道光不喜欢这种民间巫觋,但考虑到船员的想法,还是打算把神像带上。

  薛道光问:“中贵人去年到了哪些地方?”

  崔护回答:“在下沿途打探消息,得福建路转运使相助,招募当地船员、渔民十余人。从泉州而下,遇平湖诸岛(澎湖列岛)。平湖诸岛已有汉民,皆福建逃户。咱是出海寻仙的,没有苛待这些逃户。赏赐铜钱,获其信赖,探知附近更有大岛。”

  崔护让亲随去拿航海记录,自己继续说道:“平湖诸岛之东,有一大岛。据逃户所言,岛上有流求国、毗舍邪国、谈马颜国。流求人温和一些,愿与逃户贸易土货。毗舍邪人和谈马颜人,却是凶残异常,经常驾着竹筏渡海,烧毁房屋,抢劫粮食,掳掠妇女。”

  “咱就带着船队,去拜访流求国。那里的蛮夷,果然性情温和,还有酋长会说汉话。咱给了几件瓷器,酋长便回赠许多水果、鹿肉和鹿皮。”

  “沿着大岛往南,就遇到毗舍邪人。他们肤色教黑,连船也不会造,竟然划着竹筏来往海上。咱驾船撞过去,一下子撞翻好几个竹筏,也算为平湖岛上的汉人逃户出了口恶气。”

  “谈马颜国听说在更南边,咱却是没有遇到……”

  这些所谓藩国,其实都是部落。

  流求国在台湾岛西北部,因为经常跟汉人来往,便按史书记载称他们为流求人。

  毗舍邪国和谈马颜国,则在台湾岛的西部和西南部。

  特别是毗舍邪人,多次出现于南宋史料,竟然划着竹筏一路劫掠到福建沿海。

  南宋在泉州修建永宁寨,又在澎湖列岛修建兵舍二百余间,就是专门为了防备毗舍邪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3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0/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