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穿越指南_分节阅读_第1065节
小说作者:王梓钧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58 MB   上传时间:2025-01-16 19:43:28

  此次征讨大理,地盘在金沙、黔西、织金的大小鬼主们,就纷纷响应朝廷号召屁颠颠带兵来了。

  “叩见总兵老爷!”

  大小鬼主趴伏在林冲面前,恭恭敬敬跪拜行礼。

  这么听话,都是被打出来的结果!

  林冲指着旁边的文官介绍:“这位是贵州左布政使钟钰。朝廷要在贵州设省,你们皆在贵州省辖内。鬼主的封号依旧保留,地盘依旧你们自己治理,但也要正式设置羁縻州县。今后到洛阳朝贡面圣,又或者见了汉官,你们的身份就是知州或县令。”

  向导翻译之后,鬼主们没听明白,一个个满脸疑惑愣在那里。

  向导见状,又作解释:“就是一切都不变,但你们对外要称汉官头衔,不要动辄把鬼主挂在嘴边。”

  众鬼主终于搞清楚,纷纷表示接受。

  反正只是改个称呼而已。

  贵州左布政使钟钰说:“矩州改为贵州,这是早就定下的。现在贵州变成了省,这里改叫贵阳。宋万明何在?”

  水东宋氏族长宋万明连忙上前:“卑下在此。”

  此人在南宋时期,因为平息诸蛮叛乱有功,而且实力不断壮大,被宋孝宗任命为经略安抚使都总管。辖区(名义上)不但囊括贵州全省,而且还管着川南、湘西部分区域。

  钟钰拿出圣旨和任职文书:“朝廷任命你为贵州右布政使,主管你自己治下的土著,兼理贵州全省的各族部落。但是,你不得擅自聚兵,在募兵打仗方面,平时听都指挥使的,战时听贵州总兵调遣。”

  宋万明大喜,噗通对着圣旨下跪:“臣谢过陛下天恩!”

  宋氏一族,汉化程度极高。

  虽然他们治下的蛮夷,大部分连汉语都不会讲,但宋氏子弟却是从小读书的,而且还给自己认了汉人祖宗。

  在场的其余土酋,都露出羡慕嫉妒的表情。

  嫉妒归嫉妒,没人敢去争,因为宋氏实力太强了。

  相比起来,播州杨氏算个屁。

  钟钰又对其他酋长说:“如果宋氏处理各族纠纷不公平,你们尽管来找左布政使……也就是我。找我申诉,我自会秉公处理。”

  诸酋长这才松了一口气。

  钟钰继续说道:“宋万明,你既做了右布政使,你手里的那些地盘,是不是该拿出些来安置移民?”

  这是一场政治交易。

  朝廷无力消化遍地蛮夷的贵州,于是选择跟宋氏合作。

  宋氏不但要交出手里的部分地盘,而且还被限制了部分兵权。等今后的汉人比例上来了,许多蛮夷也归化了,朝廷有各种理由改土归流。

  另一个时空的水东宋氏,就是这么衰落的。

  明代初期,他们实控贵州六分之一的土地。到明代中期,实控地盘已缩水一大半。到了明末,虽然宋氏依旧名为土司,其实已经跟汉族士绅差不多。

  接下来,钟钰又宣布其他酋长的官职,包括失去了播州的播州杨氏。朱铭在筹备贵州设省时,把播州(桐梓)划给了四川,又把遵义划给了贵州。

  遵义在北宋叫做遵义军,今后则改名为遵义州,由杨氏世袭那里的土知州。

  这个所谓“世袭”,有实无名。

  包括其他土酋也是如此,从北宋到大明都不承认世袭制度,但又确确实实父传子给他们封官。

  哪天改土归流的条件成熟了,又恰好逮到那些土酋的罪过……哼哼!

  接下来半个月,林冲带兵停驻贵阳,配合钟钰在贵州安置军民。

  正规军,在贵阳留一支驻防。

  退伍士卒和民兵,带着移民分驻各个据点耕种繁衍。

  各个酋长带着土兵也没走,一起留在贵阳等待白祺,他们要跟着一起去打大理!

  东路军先锋叶铁很快抵达贵阳。

  林冲让叶铁留下休整,自己派一支部队南下,去把安顺、镇宁、关岭一带打通。

  那里以前是罗殿国的地盘,早就被明军打得去了国号,并且酋长们接受大明册封。

  但朝廷对那里实际控制力为零,这回借着征讨大理,也要在关岭等地安置军民。

  远征大理,结果很重要,过程也重要。

  大军所过之处,借着兵威安置军民,不断增加朝廷的实控区域。

  即便是流放过来的犯罪官吏,不管有没有操练过,也全都发放一套兵甲!

  白祺率领东路大军抵达贵阳时,林冲派去开路的部将传回捷报:镇宁那边的蛮夷不听话,明军已把寨子拔了四处,残余蛮夷逃进深山不便追杀。

  “拜见大王!”

  “拜见元帅!”

  “拜见殿下!”

  “……”

  各族酋长跪在白祺面前,口里喊着五花八门的称呼。

  白祺仔细询问众人的名字和身份,显得似乎和蔼可亲。

  但湘西和湘南的一些蛮夷却知道,这位王爷万万招惹不得,动辄就毁了寨子抓人去挖矿。

  当晚宴饮,文武皆在。

  次日白祺就召集众将开会。

  林冲指着地图说:“罗殿国余孽不听话,沿途好几个寨子被我们的先锋拔了。但那一条路线还是很危险,必须留能打仗的军队看守粮道,否则逃进山里的余孽随时可能出来。”

  宋万明主动请缨:“末将的家族世世代代,都跟那些罗殿蛮打仗,就连这贵阳都是从他们手里夺来的。若是让末将带兵看守粮道,从贵阳到大理国境保证不出任何问题!”

  “极好,”白祺赞许道,“贵州粮道就交给宋将军……嗯,交给宋布政了。”

  宋万明单膝跪地,抱拳领命:“粮草有失,不用大帅处置,末将自己刎颈谢罪!”

  白祺指着地图上的大理国石城郡:“此城地处要冲,为我军进攻鄯阐(昆明)之关窍。周边蛮部屡叛大理,如今更是自立建国,恐怕不会乖乖听话,须得狠狠收拾几个部落。”

  宋万明表现得很积极:“那里的蛮夷,跟罗殿国余孽是一伙的,他们祖上出自相同的部落。”

  林冲的部将范汝为说:“听说石城郡已成了蛮夷的国都,可带着主力轻兵急进,不要管那些山里的部落,直取石城郡抓捕蛮酋伪国王。各部蛮夷平时都在自己部落种地狩猎,只要我们行军快速,就能让蛮夷无法聚集大军。蛮夷又不精于守城,石城郡很快就可以拿下。”

  白祺的部将郑通请缨:“末将请率精兵直取石城!”

第1081章 侵略如火杨再兴

  南路军的杨再兴速度更快,他麾下全是山地步兵、山地骑兵。

  而且也没带着那么多移民做拖累,甚至连超过五十斤的火炮都不带——虎蹲炮四十斤左右。

  杨再兴的正规军只有七千,为了防备广西土酋叛乱,他勒令所有广西部落的酋长,都必须亲自带着长子和勇士,随军一起去攻打大理国。

  逾期没有出兵的部落,通通视为阴谋叛乱!

  白祺、林冲、钟钰等文武官员,还在忙着处理贵州事务时,杨再兴已经兵分两路杀到大理国境。

  一路是广西各族酋长联军,走特磨道向西攻打惠么部。

  特磨道即广南、富宁那一大片,惠么部则是大理国三十七蛮部之一。

  另一路由杨再兴亲自率领,走已经被灭的自杞国(兴仁、安龙、兴义),攻打位于罗平县的罗雄部。

  罗雄部也是三十七蛮部之一,罗平县的本意即为“罗雄已平”。

  你雄什么雄?

  乖乖叫罗平吧。

  这些地方,比贵州还难走!

  但杨再兴的部队已经习惯了,其兵源清一色来自岭南,又常年驻扎广西平定土酋叛乱,甚至有15%的士兵本就来自归化部落。

  身为精锐,却皆穿轻甲,就连将领也只穿轻甲。

  后勤部队带着大量西南矮马,这些矮马打仗不咋地,在山地驮运货物却非常好用。经过长期训练之后,一人可控制多匹马。即,人在前面牵着一匹,后面的马儿自己驮货跟着走山路,只在道路极为艰难时需要人帮忙。

  粮道?

  杨再兴没有粮道。

  他只随军带着40天的粮草,打到哪儿算哪儿,到时候再想办法弄吃的。

  实在不行,把运粮的矮马杀了吃。反正已经无粮可运,继续留着还得浪费粮草。

  杨再兴的大军速度很快,他派出的先锋就更快。

  “君长,明军杀来了!”

  “怎么可能?昨日才打到岭头寨,他们是飞过来的吗?”

  罗雄部酋长普瓦大惊失色。

  川南、黔西的蛮酋自称“鬼主”,滇东、桂西的蛮酋却是叫“君长”,而且“君长”称谓还获得了段氏认可。

  普瓦得知明军突然杀来,立即命令各处村寨聚集兵力,同时派遣使者请求师宗部救援。

  他这里甚至都还没有聚兵完毕,杨再兴的先锋部队已经杀过来了。

  普瓦带着部落勇士,骑着滇马亲自跑去查看。

  这里拥有数十里的狭长坝子,也就是山间平地,非常适合耕种,自然也适合骑兵作战。

  却见五百多大明山地骑兵,正一人三马狂奔而来,直接绕过了沿途两个村寨。

  普瓦远远望见,跟遇到鬼一样,二话不说立即返回山寨。

  五百精锐山地骑兵,不是罗雄部能正面抗衡的,只能依托寨堡进行防守。

  罗雄部的主寨依山傍河,旁边还有一个湖泊,但东南方有几里宽的平地,那些平地已经全部开垦为熟地。更外边几十里的狭长坝子,同样多为熟地,这里的农业还算发达,在三十七蛮部里实力较强。

  因此,罗雄部能够聚集数千兵力!

  只要是青壮就能打仗,关键时候女人也能作战。

  “你去劝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4页  当前第10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5/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穿越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