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703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4-07-27 21:45:10

  引流结束,抽掉引流条,徐达都要虚脱了,心说总算完事了,却听朱橚接着道:「现在我要把你背上的腐肉切掉……」

  徐达差点没直接昏过去,嘶声问道:「疼吗?」

  「肯定更疼。」朱橚很肯定道,然后用激将法道:「不然当年关云长刮骨疗毒,怎么成为千古佳话的?大将军也是我大明的武圣,可不能让关公比下去了。」

  徐达登时就来了精神,沉声道:「拿酒来!」

  ~~

  在朱橚的激将法加一坛老烧的帮助下,一生要强的徐大将军,一声不吭的完成了整台手术。

  割下来的腐肉足有一斤多,徐达的背上都被挖出了一个大洞,空腔可以放进去一个拳头……

  剩下的清洗伤口、上药,就不用朱橚操心了,药童比他干的专业多了。而且由于肉都没了、缝针都没处下针,所以暂时也不用缝合。

  朱橚又吩咐药童,给大将军口服注射军医院的消炎药,便端着满满一盆脓血腐肉出了手术室,向家属展示道:「这都是病患身上的。」

  徐增寿看了脸色发白,燕王妃更是险些晕过去,朱棣不禁埋怨道:「给你嫂子看这个干啥?」

  「动手术的将士,十有八九都让把切下来的部位给他们留着,」朱橚便道:「说这样自己才完整,你们不要的话我就让人刨坑埋了。」

  「要要。」徐增寿赶紧接过来,亲自端了下去。

  

第1232章

  老五的医术果然不是盖的,手术之后,徐达虽然还没有脱离危险,但肉眼可见的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这让大将军府终于有了过年的气氛,高兴至极的燕王妃还亲自下厨,给年夜饭加了几道菜。

  说是大将军府的年夜饭,但其实在座的只有徐增寿两口子算是徐家人,其余都是老朱家的。

  朱棣、朱橚、朱桢、朱椿、朱柏,还有燕王的三个儿子……除了皇宫里,就属这里老朱家的人最多了。

  朱棣两口子无论如何都要让老五上座,说今天必须要好好感谢他。

  对老五来说坐哪都一样,反正就是吃饭呗,便也没有推辞。坐下后却认真道:「不过你们最该感谢的不是我,而是老六。」

  「跟我有什么关系了。」朱桢逗弄着肥嘟嘟的朱高炽,头也不抬道。

  「怎么没关系,是谁发明的显微镜?是谁告诉我细菌致病的秘密的?又是谁告诉我大蒜素可以杀菌消炎的?」老五却反问道。

  「都该谢,都要谢!」朱棣哈哈大笑的一手揽住一个弟弟,对燕王妃笑道:「怎么样,嫁给我们老朱家不亏吧?」

  「嫂子到医院里走一圈,就知道人有多脆弱了。」老五便正色答道:「在消炎药问世之前,身上只要有个伤口,就可能因为感染而丧命。」

  「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这话。」老六不禁大笑道:「大过年的就别谢来谢去了,咱们一块喝一盅,庆祝岳父死里逃生才是正办!」

  「具体到大将军的背疽,应该是外感风湿火毒,或过食膏粱厚味,使湿热火毒内蕴,造成内脏积热,气血凝滞,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发。」老五接着道。

  「应该没有,败血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是皮疹,发绀,这两点大将军都还没出现。」朱橚回答道。

  「既然发不出来,那就要么扩散,要么往下走了。」朱橚又道:「大将军这种就是往下走,当病菌深入体内,病人就开始发烧。如果感染了血液,那就是败血症了。打再多大蒜素也没用了。」

  朱桢听到‘过食膏粱厚味",忍不住看了看四哥和大舅哥,便见两人都心虚的低下了头。

  「正常来说,疽也好,痈也好,只要能发出来,待脓疮自破,把脓水挤尽了,也就能痊愈了。」老五又道:「但大将军的疮发在上背部,而他戎马一生,后背因为长时间穿戴铁甲,都已经磨出厚厚的茧子了。这让脓疮如何顶破皮肤发出?」

  「对对对。」众人深以为然,便一起举杯,祝福大将军。

  「那我爹没有得……败血症吧?」燕王妃着紧问道。

  搁下酒杯后,燕王妃问老五道:「五叔,我父亲不过背上长了个大疮,怎么就险些要了命呢?」

  「真是谢天谢地。」燕王妃又忍不住敬了老五一杯,当然也没忘了老六。

  徐增寿也对两位殿下千恩万谢,然后问道:「我父亲多久能脱离危险??」

  「看吧,退了烧就没事了。」朱橚说完顿一下道:「不过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应该有比较严重的消渴症,这次大伤元气,复原会很慢。」

  「不要紧,慢慢来,只要人没事就好。」燕王妃知足的不得了,这回她爹能捡回条命来,已经谢天谢地了。

  ~~

  第二天便是洪武十九年的正月初一了。

  朱桢早晨起来,给岳父四哥四嫂拜了年,又给了三个侄子压岁钱,便跟四哥来到通州城北的北平都司木匠作。

  虽然是年初一,通州城乃至全北平的木匠却

  都已上工。在工场中解木材,刨木板,准备制作冰床的材料。

  只是大年初一被迫加班,任谁都没有好脸色,工匠们一边干活,一边咒骂,发泄着满腹的牢骚。

  「王爷来看望大家了!」木匠作的官员吆喝一句,工匠们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计,跪地磕头。

  「大家免礼,快起来吧。」朱桢笑容和煦的团团拱手道:「本王和四哥来给大家拜年发红包啦!」

  工匠们赶忙连声道谢,心里稍微舒服一些了。

  等到把红包领到手里,看到里头居然是一张一两面值的海票后,工匠们脸上终于有了些笑模样。

  「本王知道,大年初一让人上班实在是缺德带冒烟。」然后朱桢站在解好的一堆木头上,用他多年演讲练就的大嗓门,对工匠们道:「所以本王跟四哥商量着,让大家至少过完了年初一,等年初二再集结。这样就……好吧,其实还是挺缺德的。」

  「哈哈哈……」木匠们忍不住笑起来。便听王爷沉声道:

  「本王也不想折腾大家,本王和四哥也想好好的过年,但有贪官污吏不想让我们好好过年,是谁呢?就是管着北平粮仓的那帮人!大将军准备用粮了才发现,粮仓已经被他们掏空了!」

  「大将军为什么要用粮呢?自然是要打仗了。」朱棣接过话说道:「本王不妨跟大家实话实说,眼下有一个消灭纳哈出的天赐良机,大将军已经调集了大军,只待一过完年就出兵了,结果发现军粮没了,直接就把他气的病倒了!」

  「他妈的!杀了他们!」工匠们便将怒火转移到了贪官污吏的身上。

  其实对他们这些生活在北平的人来说,北元王廷只是遥远的传说,东北的纳哈出却是真正的威胁。老人吓唬不睡觉的孩子时,经常会说‘纳哈出来抓小孩了!"

  「一旦错过这个机会,我们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逮到他!」朱桢接茬高声道:「所以我们要赶在正月底前,将一大批军粮从南方运过来,这样就不耽误大军出征了!而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大家正在制作的冰车,现在大家明白自己在这里的原因了吧?」

  「至于为什么别的民夫明天才到,而你们今天就要开工,自然是因为你们更重要了。」朱桢又给木匠们戴了顶高帽道:「我们需要整整十万辆冰车!只能争分夺秒啊!拜托了诸位!」

  「王爷不用说了,我们晓得了!」工匠们被老六这一番心理按摩下来,一个个群情激昂,高声应喝道:「我们这就去干活了!」

  说完便各就各位,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工作强度陡然提高了数倍。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

第1233章

  南京。

  开年头一天的大朝上,朱老板就拉长个脸,双手把腰带使劲往下按,吓的朝贺的大臣们差点尿了裤子。

  朝会结束后,朱元璋也没有按例赐宴,便气冲冲的回宫去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谁又触了皇上的霉头。

  太子却是心知肚明,安抚一番百官,让他们安心回家过年,然后便赶紧追去了武英殿。

  一进殿,他就看到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审刑司左审刑吴庸,已经在向皇帝禀报着什么了。

  “快过来一起听听。”朱元璋看到太子进来,便招呼他上前道:“咱大明的官老爷是何等丧心病狂!”

  “你再简单的跟太子爷讲一讲。”朱元璋又冷声对左审刑吴庸道。

  审刑司是朱老板撤中书后,于洪武十四年新设立的一个司法衙门。职责是掌详议大理寺所理之刑。别看它品级不高,只有六品,权力却极大,大明所有的案件都能过问,而且深受朱元璋信任,已经俨然凌驾于刑部大理寺之上了。

  “是。”吴庸三十出头,生的狼眉鹰目,令人望之胆寒。

  “确实让人震惊。”朱标点点头。

  “要么是玩忽职守,要么是内外勾结……”太子叹息道。

  “去年年底,咱看着户部报的账,还在那傻乐——全国存粮两千万石,咱们的日子终于阔了!”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道:

  “原来只有账上的数目是属于咱的,库里的粮食早都被那帮蛀虫掏空了!”

  要不是今天日子特殊,朱老板在朝会上就要发飙抓人了,能忍到现在实属不易。

  朱标便听他沉声道:“回禀太子爷,年前接到北平布政司按察司串通盗窃军粮的禀报后,皇上便命为臣与毛指挥吩咐镇江太平两府检查官仓。结果正如皇上所料,都存在严重的盗窃现象——”

  “什么玩忽职守?!”朱元璋却断然道:“每年他们要查几十处粮库,一个两个的玩忽职守还好说,难道会集体眼瞎吗?!”

  “老大你说,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每年户部会同都察院,派人去各地盘库,为什么从来发现不了?!”朱元璋又冷声问道。

  “为臣去的太平府,应有存粮一百四十万石,盘库只得九十万石,有五十万石不知所踪!”毛骧接茬道:“为臣已经查封了粮库,将一应账目和涉案人员全都带回京中听候皇上发落!”

  “其中,镇江官仓应存粮两百一十万石,盘库只得一百五十万石,有六十万石不知所踪!”

  “听到了吗?!”朱元璋怒不可遏道:“北平不是个案,是天下的粮库都在闹鼠灾!老百姓节衣缩食交的税粮,全都让他们贪污了!”

  “你们说,”朱元璋又冷冷看向毛骧和吴庸:“有这种可能吗?”

  朱老板一恨贪污,二恨被蒙蔽,而且还是个守财奴。这個案子一下子把他的三个雷点全都踩到了,他能不暴跳如雷才怪。

  太子听了也是脸色凝重,他知道在北平爆雷后,又随机抽查两处粮仓都有问题,说明全国的粮储系统定然是出了大问题。

  毛骧知道轻重,正字斟句酌,吴庸却抢着高声道:“回皇上,绝无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内外勾结,上下串通!所有环节都有参与盗窃官粮的嫌疑!”

  “就是这么回事!”朱元璋拍案道:“毛骧吴庸!”

  “臣在!”两人赶忙高声应道。

  “立刻带人抓捕户部、都察院,还有户科的给事中!”朱元璋高声道:“查封户部所有账目!”

  “是!”两人又高声领命,毛骧迟疑一下问道:“皇上,户部都察院都抓谁啊?”

  “全都抓起来!挨个审!”朱元璋拍着御案吼道:“用刑,全都大刑伺候!”

  “父皇,冷静。”太子见状无奈劝道:“户部都察院是最大的两个衙门,职责那么广,人员那么多,不可能所有人都参与了。”

  “他们就算没参与,但一个衙门的,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肯定也有所耳闻!”朱元璋咆哮道:“他们为什么从来不举报?!知情不报就是同党!”

  “怎么也不能一上来就用刑啊。”太子坚持道:“先不说这两个衙门还怎么运转,单单屈打成招,一定会酿成冤假错案的!”

  “这个案子你别插手!”朱元璋却固执己见道:“老六不是让你给他批二百万石粮食,七天之内运到淮安吗?还不够你忙的吗?快忙你的去吧!”

  “父皇……”太子不禁眉头大皱,知子莫如父,他知道这是朱老板准备大开杀戒的前奏。通常这种时候,父皇都会让自己先远远躲开,以免溅一身血。

  朱元璋却别过头去不理他,只对毛骧吴庸两个道:“你们去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4页  当前第7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3/8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