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息怒,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结果就没问题呢?”一直没敢吭声的礼部尚书赵瑁,突然小声插话道。
“你什么意思?”太子冷冷望着赵瑁。
()
第1129章
“你什么意思?!”
面对太子的质问,赵瑁硬着头皮道:“微臣的意思是,会不会举子就是比大学生水平高。所以其实这就是真实成绩?”
“你放屁!”朱桢当场开骂道:“我国子大学的学生是大明最优秀的学子!”
“王爷这话有些言过其实了吧?”赵瑁强忍着对老六的恐惧,擦擦汗道:“为臣记得当年,国子大学第一批学生,都是皇上格外开恩录取的。当时国子学都不要他们,硬生生拖了一年,直到王爷把国子学改制为国子大学,他们才捞着入学。”
“为臣想起来了!”朱善一脸恍然道:“当时那批学生都是在江西清丈有功的吏员,甚至是王爷从民间征集的帐房、经纪之类。”
“是啊,当时朝廷无人可用,管他三教九流,只要能写会算的,统统都被王爷招揽去了。这些人做事情可能没问题,但是考试怎么能考得过十年寒窗的举人们吗?”张溥也附和道。
“你们这不是扯淡吗?!”朱桢气不打一处来道:“皇上恩准入学的那批大学生也没学四书五经,人家学的是工学、户学,也没跟那些举人们去争。而且他们拢共也才千把人,更多的大学生正经是从地方府学考上来的,他们的学养本来就优于同乡,又在京苦读这么些年,怎么就能一个也考不中?”
“南橘北枳的道理,王爷不会没听过吧?”朱善一对上老六,言辞登时就肆无忌惮起来。“肯定是国子大学的教育出了问题,再好的苗子进去,没有合格的园丁栽培,也会长歪的!”
“也许事实就是如此。”张溥也两手一摊道:“为什么自己的学生一个也考不中,王爷怕是得回去,在国子大学内部好好找找原因。”
“这个祭酒,谁都能当,但不是谁都能当好的!”赵瑁也添油加醋道。
“住口!”太子都听不下去,呵斥三人道:“国子大学出来的官员,能力和见识就是强于其他人,而且勤勉清廉,这是我和父皇都认可的。难道你们要说我和父皇也有眼无珠吗?!”
“臣不敢。”朱善昂着头道:“但是太子爷,做事跟考试那是两码事!咱们现在说的是考试,不是做事。”
“题都是王爷亲自出的,结果他的学生就是考不过外面的举子,现在却反过来怪考官,这就是像生不出孩子怨稳婆一样没道理。”张溥也声量渐高道:“太子爷和王爷不信,就自己再批一遍卷子嘛,看看到底是谁的问题!”
“本宫正有此意。”朱标拂袖道。
~~
于是不一会儿,锦衣卫便将几口沉重的大箱子抬了进来,上头贴着盖有礼部、锦衣卫和监试官官防的封条,正是洪武十八年会试的考生原卷。
朱标点点头,赵瑁扯去封条,打开头一口箱子道:“这是所有中式举子的考卷,请太子爷和王爷亲阅。”
太监搬上来长条桌和两个锦墩,将一摞摞考卷摆在桌上,供两位殿下审阅。
朱桢便和太子在桌前坐下,当着皇帝和众考官的面,进行现场复核。
太子主要看的是经学部分,只见每一篇被取中的文章,都文意连贯、结构严谨、搭配巧妙,字体也方正等大,油亮饱满,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公里公道的说,如果放在改革前的科举中,这些文章每一篇都能让其主人金榜题名。
‘但现在光靠一篇时文可不够……’太子想到这,看向一旁的老六,心说:‘数学不好,一样完蛋。’
却见朱桢神情严峻,一脸见了鬼似的表情。
太子拿过来那摞他复核完的卷子,翻看起来。
因为考官们批阅的是誊抄的复制卷,所以原卷上的批阅痕迹,都是老六留下的。
太子翻阅完一份卷子,只见从头到尾都是表示正确的‘〇’,一個‘×’都没有……
再看下一份卷子还是如此。接连翻了几十份卷子,基本都是全对的满分卷。只有寥寥几份出现了一两处细小的错误,但完全无伤大雅。
时间一点点流逝,地上的影子已经拉的老长,这时礼部左侍郎李原明在外求见。
朱元璋命他进来,问道:“什么事?”
“启奏皇上,考生们在礼部衙门外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开始鼓噪问什么时候可以发榜?”李原明小心翼翼禀报道:“敢问陛下臣是让他们继续等一等,还是告诉他们改日再来?”
“你先等一等。”朱元璋示意他先站一边去。问太子和老六道:“你们复核的怎么样了?”
“回父皇,儿臣看了一部分中式的经学考卷,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太子起身抱拳答道:“这些考生的文章做的都很扎实,一看就是有真才实学的。”
朱善张溥暗暗得意,这可是攒了十多年的一波精华啊,能不牛逼吗?
“老六你呢?”朱元璋又问道。
朱桢合上手中的试卷,起身回禀道:“也没什么问题。绝大部分卷子都是满分的,或者至少是接近满分的。”
“……”朱善张溥脸上笑容更盛,竖着耳朵听皇上怎么说。
“还要继续复核吗?”朱元璋冷声问道。
“时间太短,还不能……”太子话说到一半,却被老六打断道:“大哥,不必再复核了,两位主考官这么有信心,我们再复核也是白费功夫。”
“王爷谬赞了,我们只是秉着公心,负责严谨而已。”朱善微微一笑道:“所批的每一份卷子,都是经得起勘磨的。”
“是啊,所有的中式卷子将来都要集结成册,发行内外的。”赵瑁也附和道:“两位主考和诸位同考官,是不敢有丝毫马虎的。”
“那就放榜?”朱元璋又看着老六,父子俩用目光进行了一阵短促而激烈的交流。
“放吧。”朱桢缓缓点了点头。
“还是……”太子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父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儿臣没意见。”
“放榜吧。”朱元璋摆了摆手,骂道:“浪费咱一天时间。”
“皇上有旨,会试放榜!”太监的高唱声传出金殿,殿外已经等了大半天的仪仗队伍敲敲打打,将洪武十八年的会试杏榜,送出紫禁城。
()
第1130章
礼部衙门的南墙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因为这面一丈多高的白墙,就是张贴及第考生名单的地方,所以春闱放榜又叫‘南院放榜’。
通常都是上午放榜,所以天还没亮,这里就挤满了来看榜的人,谁知等到日头偏西,还不见皇榜贴出。
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怏怏而去,但懂行的却愈加兴致勃勃,知道这样才有好戏看。因为忐忐忑忑了一天的考生们,情绪都有些绷不住了,要是最后被放了鸽子,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来了。
好在太阳落山之前,皇榜还是吹吹打打送了出来。
“来了来了!”沮丧的考生们登时像被打了鸡血,一个个激动的伸长了脖子,拼命往前挤,等待自己命运揭晓的那一刻。
礼部的人也不啰嗦了,直接往墙上刷上浆糊,把写满中式举子名字的黄榜贴了上去。
众人便从上头右起第一个名字,开始大声念起来。
“黄子澄!”
“练子宁!”
“齐泰!”
“……”
被念到名字的举子,或是矜持的接受周围人的祝贺,或是欣喜若狂的手舞足蹈,或是泪流满面的朝着家乡的方向磕头……各有不同的方式来庆祝高中。
那些榜上无名者的反应,就基本没差了,全都垂头丧气,神情木然的退出人群。只觉得那些幸运儿吵闹,恨不得他们被车撞死……
几个落榜的大学生挤出人群后,发现相识的同窗也纷纷退了出来。
看着他们一個个面如土色,就知道也落榜了。
起先他们只道自己实力不济,但随着确定落榜的同窗越来越多,他们终于发现不对劲了。
“怎么回事,莫非咱们的人一个都没中?”他们震惊的问道。
“好像是这样的。”有人点头道:“我把四百七十个名字从头看到尾,一个认识的都没有。”
“黄观黄澜伯呢?难道连他都没考中吗?”
“确实也没看到他的名字。”那人很肯定道:“我还特意找他的名字了,想看看咱们大学最强的学生能考第几,结果他也落榜了。”
“怎么可能?!”大学生们全都难以置信的摇头。黄观可是每次考试从来不出错,在校期间,所有功课全都满分的神话人物啊!
怎么可能连他都没考中呢?
“怎么不可能!”这时候,那些考中的举子开始对他们大加嘲讽起来:“鸡头再强也赶不上凤尾,你们这帮坐井观天的家伙,这下知道天高地厚了吧?”
“哈哈哈!”就连同样没考中的举子,在发现大学生一个都没考中后,也幸灾乐祸的捧腹大笑起来,比自己考中了还高兴。
“一个尽是臭鱼烂虾的破学校,还好意思叫国子大学,白瞎了这么好的校名!”
“聪明的赶紧回去,把招牌摘了拉倒,不然早晚让人给砸了。”
“我砸尼玛啊!”有暴脾气的大学生被气昏了头,飞起一脚,把那个叫嚣最厉害的举子踹倒在地。
“大学生打人了!”举子们哪肯吃亏,也纷纷抡起拳头,想要报复回来。
“并肩子上啊!”大学生们更是无一人后退,也施展拳脚,跟举子们扭打在一起。
礼部南墙下,登时乱成了一锅粥。越来越多的穿蓝袍的举子和穿黑袍的大学生卷进战团,叫骂声、厮打声响彻整条青龙街。
“哈哈哈,我就说吧,最后肯定有热闹看!”可把那些等到最后的乐子人高兴坏了,打群架常见,可读书人打群架却实在罕见。他们一边看热闹,还一边加油助威,唯恐这些斯斯文文的秀才哥,打两下就不打了。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战局其实是一边倒的。穿黑衣服的那帮大学生,揍那帮蓝衣服的举子跟玩儿似的。
一来京城是国子大学的主场,大学生人多势众;二来国子大学里,开设有骑射课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在里头被操练几年下来,文弱书生也都变得孔武有力了。
至少揍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举子,完全是手拿把攥……
眼看着蓝衣服基本都被揍趴在地上,就算站着的,也是被穿黑衣服的摁着揍。观众又高兴起来,看不了势均力敌,看一边挨揍也是很过瘾的。反正只要有乐子看,他们就是开心的。
但官府显然不这么想,青龙街位于宫门之外,是各部衙门所在,闹出乱子来谁能吃罪得起?
可举子也好大学生也罢,都不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上峰的命令他们也不敢随便抓人,只好先赶紧把两边分开,不让他们再打了。
然而大学生们已经上了头,又一个个壮的跟牛似的,官差们怎么也拉不住……
“都给本王住手!”直到一声断喝响起,他们才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全都不敢动弹了。
“祭酒……”大学生们畏惧的望向那个铁塔般的身影,不少人当场就流下泪来,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终于见到了爹娘。
“一群丢人现眼的东西!”朱桢却依然板着脸,骂道:“赶紧滚回学校去,看本王怎么收拾你们!”
“是!”大学生们齐齐应一声,然后熟练的列队,跑步而去。
“不能让他们走了!”刚才还哼哼唧唧躺在地上的举子们,见状纷纷蹦起来。“他们殴打举人,得把他们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