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从与唐奕的交往之中,曹佾发现,唐奕虽然没见过赵祯,但是言语之中不难看出,他对姐夫还是颇为尊敬的。

  “官家?”

  潘丰心说,老子读书少,你别骗我啊!

  这事儿要是去求官家,倒不是不行,但真拉不下这个脸子啊。他要是敢把这事求到宫里去,就算赵祯呈了君臣之情,帮了他一把,但也就瞒不住了,非闹个天下皆知不可。

  曹佾言尽于此,之后怎么办,就看潘丰如何选择了。是厚着脸皮去找范希文求和,还是……

  好吧,去找赵祯需要更厚的脸皮……

  送走潘丰,曹佾着实累极,倒头就睡,一直到第二天晌午才悠然转醒。还没爬起来,就见曹福来报:

  宫里头来人了,让他即刻觐见。

  曹佾哭嗓着脸,这可真是一刻也不消停,倒是忘了,同样关心华联生意的还有官家。

  不敢怠慢,起身梳洗,换上朝服,直奔皇城。

  ……

  进了宫觐见赵祯,行过君臣之礼,就听赵祯问道:“昨日可还顺利,朕可是听说,那唐子浩又发狂了,这回把潘国为也给骂了?”

  曹佾暗暗苦笑,那小子发起疯来,除了他老师,就没有不敢骂的。

  “让陛下费心了,一切皆好于预期。”

  赵祯一愣,好于预期?

  “景休,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来,不用顾忌太多。”

  “要不要朕帮着你们与潘家和解?潘国为虽有些蛮霸,但是朕的话,于公于私,他都是要听的。”

  这回轮到曹佾发愣了,理顺了才恍然大悟,姐夫是怕咱们跟潘丰对碰吃亏。

  只是,赵祯哪里知道,现在求爷爷告奶奶的是潘丰。

  “陛下可能还不知道……”曹佾憋着想乐的心思,装得一本正经地道:“潘为国昨日在臣弟家中坐到半夜……”

  “嗯?”赵祯一疑。

  于是,曹佾就把昨天之事的真实版本,一五一十地向赵祯道来,连带华联仓储之中的销售模式,还有唐奕那一套又是效率,又是冲动消费的理论,全盘托出,听得赵祯一愣一愣的。

  “所以,臣弟与唐大郎这边并无不妥,倒是……倒是潘国为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说不好,这位现在正在琢磨怎么去范公那里求请呢。”

  赵祯闻言哈哈大笑,“这个潘国为,终于算是遇到对手了!如此也好,让他长些记性,也明白一下,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

  曹佾搭言道:“现在看来,别说是国为不是唐子浩的对手,就算把臣弟和国为兄绑在一块儿,在商道上也接不下唐子浩两招。”

  “此乃大才也……”赵祯悠然叹道,“以后景休还要多费些心,让唐大郎从商途之中抽身出来,好叫范卿悉心教导。为商终不是正途,只有多读书,方可为国之重器。”

  曹佾急忙称是。

  心里却暗暗不平,姐夫还是看不起商道,还是只重读书人。

  可是……唐大郎哪里是块读书的料?看他做下的那些事情,哪像个读书人?让他去披挂上阵,都比让他高中龙虎榜要现实一点。

  二人正说着,就有内侍进来禀报:潘丰,潘国为在宫外求见!

  赵祯与曹佾对视一眼,不由发笑。正说到潘国为,他倒是自己来了。

  曹佾也是暗暗佩服,心说,这老潘还真是个牛人……竟然选官家,也不选范希文。

  这心声要是让潘丰听去……

  潘国为一定嗤之以鼻。老子才不傻呢,去求范希文,丢了面子不说,老范还不一定搭理他,还不如索性就不要脸面了,直接来求官家。

  但是,老潘没想到曹佾也在这儿。心里不由犯嘀咕,这货不会恶人先告状吧?

  不想抬头就见赵祯板着个脸,沉声冷喝“潘国为!你可知罪!?”

  完了……曹佾这贼厮果然是来告恶状的……

  要不是大宋不兴跪拜之礼,潘丰直接就给赵祯跪下了……“臣!……万死!”

  潘丰作了个大揖,两头儿都快扣成一头儿了。

  “臣不知华联是陛下为政之举,险些坏了大事,还请陛下治罪!”

  赵祯和曹佾对视一眼,心中暗暗发笑,这潘丰也学人家说起漂亮话了,什么为政之举?顶多算是有所预期,八字还没一撇呢!

  但是,既然开了头,赵祯自然要演全套。

  “国为平日里跋扈一点也就算了,此次越发不知收敛,险些坏了朕的大事!”

  潘丰不敢顶嘴,大气都不敢喘,可是心里却是不平,为啥老子让人抢了生意,逼到了墙角,还得挨骂呢?

  “国为此来,何请?”

  “臣……”潘丰心说,我来求救的啊!但看这架势,好像求也没用了。

  “臣……无请……”

  “真没有?”曹佾两手抄在衣袖里,一副老神哉哉的样子,也怪声怪调地出言搭话。

  潘丰眉头一皱,心说,这气氛有点不对啊?这么严肃的事情,曹佾还敢接陛下的话头儿?

  偷偷地抬眼一瞅……

  差点没吐血!!

  只见曹佾和大宋皇帝二人都眯着眼睛看着他,憋不住的乐……

  再看看左右,发现李秉臣和一众内侍不知何时早就下去了,整个大殿就他们三个。

  潘丰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这是让赵祯和曹佾合伙当猴耍了!

  哈哈!赵祯开怀大笑,“再给国为一次机会,有?还是没有?”

  潘丰哭笑不得地一咧嘴……

  “有……”

  也真是难为赵祯了,也快四十的人,竟联合小舅子戏耍我这大老粗。

  不过,此举还是让潘丰心中一暖,陛下这是没拿他当外人,终还是没忘几十年的情谊。

  “有就好!”赵祯飒然道,“让朕想想……这事儿该怎么办呢?”

  “让陛下费心了……”

  ……

  “景休……”

  “臣在!”

  “观澜书院几时行开院大典?”

  “二月二十六。”曹佾一怔,官家不会是想……

  “二月二十六……”赵祯喃喃复述。“唉……一直听说回山是个好去处,真想去看看啊!”

  曹佾一声哀嚎……

  姐夫别闹!这事难办啊!

第120章 被圈养的赵祯

  按说赵祯想出城溜达一圈,放在别的朝代算事吗?

  真不算。何况回山离开封就三五十里,一天就能走个来回。

  但是,放在大宋……却是个大事儿。而且,还是他自己说了不算的大事……

  老赵家,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苦逼的皇族。

  赵大开国之初,对谁都仁慈的。虽说废了武人的武功,那也只是政策需要,算不得残忍。毕竟大宋开国没杀过功臣,更没有狡兔死,走狗烹这一说。

  就连前朝遗孤,败国旧主,也实行的是‘交枪不杀’的政策,给他们富贵。

  若放在别的朝代,早就一刀一个,以绝后患了。

  但赵大唯对自己和赵家子孙有点残忍……

  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点,就彻底把赵家皇帝们卡得死死的。

  大宋皇帝不好当,连发一道圣旨都得政事堂的相公批示之后才能生效。

  一个不爽就给你打回来,而且你还一点脾气都不能有。

  说到出行这个事儿,赵祯的前任还算有点自由,最起码真宗搞了个‘天书运动’,还能到泰山溜达一圈。

  但是,到仁宗朝却不行了……

  因为,借封禅之名行旅游之实的把戏,让他老爹用过了。而且,一出封禅闹剧也让文臣们警觉了起来,为了杜绝皇帝出行对百姓造成影响,赵祯刚继位,大臣就联名上书,把公款旅游这个口子堵死了。

  赵祯那时候小啊,又是刘太后一手遮天,所以,小皇帝只能认载。

  不过,没关系,还有‘郊游’……

  赵家保持着秋猎的传统,每年冬月,赵祯还能借着秋猎的机会,出去放放风,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

  呵呵,一年放一次风,搁现在,蹲监狱也没这么苦逼。

  可是,就这么一点自由,也没了……

  庆历五年秋,赵祯秋猎乃归,就有朝臣上表,说他出去打猎踩了杨村百姓的庄家,此非仁君明主所为。

  赵祯看过,急忙下诏,免了杨村百姓一年的田税,只差没上门道歉了。

  就这样大臣们还不干,继续上表,让赵祯废黜秋猎,意思是——您还是老老实实在皇城里呆着吧!

  赵祯说不过他们,只得准奏。

  于是……大宋皇帝一年一次的放风机会也没了。到现在,赵祯已经两年多没出过宫了。

  事实上,庆历五年那次秋猎,是赵祯最后一次出皇城。这位华夏历史上最仁慈的帝王,从那一年开始彻底被士大夫禁足了,终其一生也没再越过皇城那道高墙。

  每年上元节,站在宫墙上看着‘风华满京伦’,自己却要‘静月守宫寒’……唉,说是与民同乐,其实就是看着别人乐呵。

  这回赵祯说想去回山溜达溜达,别说潘丰,就连曹佾也觉得这事难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