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914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在位四十二年,只保下了真宗皇帝留给他的太平盛世,却没给后人留下一个开朗的局面。

  可是……

  什么是好皇帝呢?

  对于大宋的百姓和臣子来说,他们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有识之士”,不是张嘴闭嘴就是征伐天下血热愤青,更不是抬笔落墨点评千秋功过的后来人。

  他们就是身处在赵祯时代活生生的人,能有太平日子过,能有一位知冷知热、仁德慈善的掌权者……

  比他妈什么都强!!

  铁血?

  骄傲?

  那是局外人的矫情,是有识之士的理想国,但,那不是生活。

  平头百姓、殿上人臣,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个太平吗?

  而赵祯……

  做到了。

  千古一帝,他不是最英武的那个,但他一定是最被他的臣子和百姓爱戴的那一个。

  数百年后,那位看谁都是“土鳖”,看谁都比自己差一截的乾隆爷,一生只佩服三位皇帝——

  亲爷爷康熙、唐太宗,还有……就是宋仁宗。

  乾隆佩服赵祯的可绝不是什么丰功伟绩,而是乾隆爷再牛掰,他也得不到赵祯这般受万众爱戴的结局。

  ……

  ……

  赵祯走了。

  举朝哀悼,万众追思!!

  随着丧钟响彻霄汉,震撼开封,宣德楼下先是一静,歌舞骤停。

  听闻城楼上文武臣僚一声:“恭送吾皇……”,百姓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那哀哀钟响每一锤都锤在心间……

  吾皇……走了!!!

  猛然间,哀嚎如枭,泣哭似血。

  上到王公贵族,下至乞丐民夫,无不热泪横流伏倒在地,数十万军民为这位千古仁帝送上最后一程。

  而城中各处,没有来宣德楼过上元节的百姓听到这个噩耗,也是急急的往宣德楼赶,一切发乎于情,没有半分做作。

  试问古今,除了千年之后的那位总理,何人有此殊荣?

  ……

  ……

  赵祯……

  走的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般,嘴角犹挂着一丝笑容。

  ……

  “您看见了??”

  唐奕蹲在他的身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却是陪着老皇帝一同笑着。

  “大家都来送你了。”

  ……

  也许,赵祯听到了,凝固在嘴角的那丝笑意……

  仿佛更浓。

  ……

  这时,范仲淹有些不放心,靠了过来。

  “大郎,此时你更要稳住。”

  “大宋……还要继续向前!”

  唐奕闻言,木讷的一晃神,随之勉强放松神情,“弟子……明白。”

  看向老师,“还要劳烦您老,为他……写一份发哀檄文。”

  “嗯,放心。”

  得到老师的答复,唐奕慢慢起身,又站了良久,方对熟睡一般的赵祯道:“咱们回宫吧。”

  说着话,亲手抱起赵祯的遗体,走下城楼。

  路过百官身侧之时,唐奕停了停,“我要为官家守灵,接下来的事……”

  “交给你们了。”

  ……

  ……

  这一夜,开封无眠举城哀悼,刚刚还五颜六色的花灯彩盏,现在已经被百姓们蒙上了一层白布。

  从皇城下的宣德楼,一直到南熏门,十里长街之上,百姓自发的吊念这位大宋官家。

  一堆堆纸钱沿长街焚烧,望也望不到头,到处是哭嚎,到处是一片悲戚。

  火气数日不绝,开封的天空都已经被百姓焚钱祭奠的烟幕笼罩,遮天蔽日,天地无光!

  ……

  可是,话说回来,再悲痛也无法阻止生活的继续。何况,这不是一家一姓的生活,而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是大宋朝的生活。

  纵使悲痛欲死,可是朝廷不能死,新旧更迭更是不能乱。

  这是国本,既使唐奕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

  ……

  ……

  另一边。

  此时的文彦博真正理解什么叫:没了,就是没了;才真正理解唐奕的那番咆哮意味着什么……

  “再也找不到比他对他们这些臣子更好的皇帝了。”

  他难过,也分不清是为政斗败北的失落,还是……真的因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好皇帝而伤情。

  他难过,因为不论现在多么后悔,不论他表现的多么如丧考妣,都已经晚了。

  癫王,也就是现在的镇疆王唐奕,是不会放过他的。

  一个王介甫怎么可能平息这场纷争,还有那道圣旨给那个疯子带来的怒气?

  唐奕辅政,代表着除了皇位没有换人,镇疆王一系等于赢得了一切。

  胜利之后,自然是瓜分胜利的果实,而他文彦博的下场,多半和王天真一样,就这么结束了。

  这不单单是为了唐奕的怒火,也是为了给很多人腾地方。

  比如……贾子明。

  是的,一定是他。

  文彦博已经知道了答案,从老贾那傲然于众、目空一切的眼神里,他就知道,此一役这后,这朝堂之首的位置,将再一次回到老贾手里。

  那眼神里,有胜利之后的轻松,亦有蔑视对手的高傲。

  他难过。

  ……

  但是,纵使他难过,想到赵祯的好,想到老皇帝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他们着想,还在为他们开脱,文扒皮纵使铁石心肠亦知冷暖,何况他还不算“没长心”。

  没有像王安石一样就此萎靡,文相公甚至来不及哀戚,更来不及为赵祯哭天抹泪,而是打算站好最后一班岗。

  就当是……对先皇的一个交待,对过往的一次忏悔吧!

  ……

  作为大宋宰相,文彦博第一个从恍惚之中回过神来,立刻当着文武百官、数十万城民的面,把赵祯拟好的遗诏当众宣读。

  宋制,皇帝膑天,依古礼仪葬,有严格的流程和步骤。

  从‘发哀’到入陵下葬,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个宣读遗诏,就是礼制的第一步。

  太子赵曙即位,镇疆王唐奕辅政……

  这是国本,是稳定的大前提,十分重要,比给赵祯治丧更重要。

  随后,范仲淹亲书发哀檄文,昭告天下。

  王德用、石进武、王守忠,亲自各领禁军巡防全城,左右厢营亦有大将坐镇,确保万无一失。

  翌日清晨。

  太子赵曙在百官见证之下,行登基大典。

  文彦博代百官上贺表,新帝先入明堂告慰天地,后临大庆殿受百官朝拜。

  礼成之后,新帝正式登基,尘埃落定,开封的戒严才算解除。

  新帝这才会诏令百官,着手先皇丧葬仪典。

  ……

  可是,到了这一步,卡住了,没想往下继续了……

  为什么呢??

  因为唐奕!!

  赵祯的遗诏里可是说的很明白,赐唐奕镇疆王爵,辅理国政,且……直至天年。

  也就是说,直唐奕死,他都是顾命大臣,没有还政皇帝这一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9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4/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