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听着比正经八百的宰相还要拉风呢?”
“哈哈!”曹佾大笑。“还真就比正经宰相还拉风。”
……
……
船在海上停了好久,唐奕也游了好久,直到即将返航才恋恋不舍地爬上了船。
福康见他打着赤膊,一身扎实肌肉哪像个读书人,更别提是刚从水里出来还滚着晶莹水珠儿,不由一阵面热。
一边把衣袍亲手递过去,一边嗔怪道:“只顾自己痛快,却是害得惜琴姐姐不敢出舱。”
唐奕嘿嘿嘿地傻乐,也不搭话。披上袍子,欢声高喝:
“回去喽!”
……
本就走的不算远,只一个时辰,海州大港就已经隐现轮廓。
昨日随亲登巨舰,可是今天再看,祁雪峰已经难以抑制心中激荡。
登船,只临一船一舰之美。可现在却是“悍舟如龙百多数,横卧幽港掩半天。”
太震撼了!
祁雪峰被眼前之景深深吸引,静立船头,不愿挪开一丝目光。
曹佾、潘丰又走了过来。
“怎么样?大宋有寻海重器,只看看就觉提气吧?”
祁雪峰深以为意地点头,“若能掌舟长天,纵横四海,那就此生无憾了!”
曹佾不着痕迹地与潘丰对视一眼,皆有笑意。
“这么说,白山愿意执掌这支舰队?”
“嗯?”祁雪峰一怔。
什么意思?
只见曹佾此时脸上半分玩笑欠奉,郑重地看着祁雪峰。
“你愿意执掌这支舰队,纵横四海吗?”
……
“你看你,比某家还急!”却是潘丰接过了话头。“抽冷子这么一问,白山不愣才怪!”
转向祁雪峰,见他还没反应过来,“咱老潘是个直肠子,也就不绕弯子了。”
一指前方。
“船队有了!”
“航线有了!”
“船员也有了!”
“可是,少一个代替大郎横游四海的船长。”
“你是说……”祁雪峰终于明白了。“你是说,让我来执掌这支舰队,远洋海外?”
“对!”
曹、潘二人异口同声。
“直说吧,起先,大郎是想培养王则海来领导这支船队。可是,那小子你也看见了,就是个愣头青。”
“再之后,倒是那个沈存中合适。但是,黄河治理在即,沈存中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海的。所以……”
说到这里,曹佾接过话头,“所以,也就唯有白山贤弟可以胜任了。”
“白山知书懂礼,通恪物之学,晓航海之道,对于大郎的那个六分仪也能玩得转,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
祁雪峰一阵阵发蒙,下意识问道:“这是子浩的意思?那为什么他自己不亲自来说?”
曹佾登时苦笑,“大郎若是张得开这个嘴,我二人也就不当这个说客了。”
左右扫看,却是没见到唐奕的人影,也不去管他。
“他是真把你当朋友,是不会主动开口至白山于险地的。”
潘丰急忙接道:“可是,靠他一个人实在是力不从心。朝中在下一盘大棋,少不得大郎;观澜几大家子人要他拿主意。远航之举,实不可再让大郎分心了。”
得,祁雪峰算是听出来了,这两人一唱一喝,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可是,同时他也听出来了,唐奕这个布衣卿相也没那么好当。
“让我想想……”
潘丰一见祁雪峰犹豫了,急忙叫道:“还想什么啊?就是出去溜达一圈儿呗。”
曹佾也是语重心长道:“我知你志在功名。无非就是官嘛?这个你放心,只要你答应,这个官我亲自去找官家要!”
“对对!”潘丰瞪着眼睛叫唤。“这是理所应当,出去了就是代表皇宋,总要师出有名。”
祁雪峰无语苦笑,“官不官的,我倒不在意。只是雪峰家中尚有妻儿,我若远游,那娘俩儿可就……”
……
直到最后,祁雪峰也没定下来去还是不去,只说回去好好想想。
他确实要好好想想,纵横四海说起来的确挺拉风,可是真要落到实处,却是另外一回事。
宋人不进远海,离了海岸,那片汪洋一切都是未知。
航向大海的尽头,这话一听就让人心生敬畏,祁雪峰又怎么可能草率而定呢?
……
……
这些天,唐奕当真是清闲了下来,除了一个愤青王天天以陪使之名在身边晃悠,其余一切安好。每天就是晒晒太阳、打打麻将、下下棋。
嗯,下棋就算了,至今他和王安石也没下过一个完整的棋局。
总之,好像之前的那些麻烦真的就扔在了开封,没有随之而来一样。
不过,唐奕不找麻烦,不代表麻烦不来找他。而且,这个麻烦,还是到海州之后惹下的。
王绎那个小心眼儿,参了唐奕一本。
……
说起来,这一本若是放在平时,屁事儿都不当。
别说唐奕现在身为癫王,就算是一席布衣之时,他吵吵两句天下至圆,又能有什么?谁要是拿这个说事儿,谁就是找抽。
可惜,现在不同。
汝南王那一窝瘸腿还没下床呢,满朝的文官进退惟谷。治癫王,唯恐引火烧身;不治他吧,又说不过去。放下私欲,就算心里那个坎儿也过不去。
于是,王绎这纸奏报算是赶到了点子上。
天下至圆?有悖常伦。
第728章 歪打正着
儒家就是这么尿性,他们说的真理就是真理,甚至就是常伦。
正愁找不到宣泄口儿,满朝文臣乐坏了,可下抓住了这疯子的痛脚。
呵呵,其实痛脚不痛脚倒还是其次,他们乐的是,终于有个“台阶”下了。
……
王绎虽然不待见唐奕,虽然很想看这个疯子的笑话。可是,王恪之毕竟离“小人”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毕竟他是王曾的儿子,与范仲淹等一众君子党人渊源颇深。
可以说,是王曾提拔了范仲淹,范仲淹也记着王曾的好。王曾死后,其对王家颇有照抚,在王绎的仕途之中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所以,在关键时刻,对于唐奕这位范公门生,王绎不能落井下石,反倒要拉上一把。
没错,他这一本本来就是好心,说白了,就是一个顺水人情,以小掩大,以轻盖重。既让朝野上下有一个台阶,又不痛不痒地顺手释放接船的怨气。
这一本到了开封,连赵祯都乐了。心道,王恪之这回倒是懂事。
汝南王府的事情他能拖,但是早晚要有一个黑白。唐奕闯府行凶是事实,就算再不罚也是一个污点,于他不益。
而这个奏本一到,稍做周旋处理的同时,顺手把汝南王府的事情一并解决,并非难事。
毕竟朝中除了那一家,谁都想这事儿快点过去。
可惜,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小事儿,是好事儿,只有唐奕知道,这回让王绎坑出翔了。
说心里话,要是换了别人,或者换了别的事儿,有什么啊?正常流程就是官家问责,唐奕也上一本领罚的折子。
语气诚恳点,承认不该私习天文,承认妄言废礼,再说点软话,知道错了,以后改之类的就过去了。
赵祯最多也就是罚个一年半年的奉就算了事。
可是,这个错能认吗?
他的天下至圆不是猜测,而是亲眼所见。
他的天下至圆也非沽名钓誉的论述,而是要撬动儒学的一个支点。
今天他认了错,那以后船队真的带回天下至圆的铁证,他再翻供,那谁还信他?
王绎这回算是好心办坏事儿,本来屁大点儿事,却没想到,这个屁正赶在了犯痔疮的时候。
……
……
“你最近倒是清闲,也不怕我哪股火上来,把你的腿也打折了?”
已经入冬,海州的冬天一点不暖和,又阴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