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638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

  起先还只是唐奕一个人大喊大叫,可是过了一会儿,福康、萧巧哥和君欣卓的动静也起来了。

  一会儿三六九万的“数钱”,一会儿东南西北的刮“旋风”,更有甚者,福康喊出一声“吃幺鸡”。

  曹佾还以为公主殿下这么能吃,宵夜要吃一整只鸡呢。

  再到后来……

  “胡啦!”

  “点炮!!”

  “碰、吃、杠”的声音不绝于耳,三个女人甚至比唐奕的喊声还大,还兴奋。

  曹佾憋闷得想吐血,终于彻底放弃,这一家子就没一个正常的。

  推门而出,想要透透气,结果一到甲板……

  潘丰、辜胖子、宋楷、范纯礼、曹觉、秀才加祁雪峰,有一头算一头,都在甲板上大眼瞪小眼。

  潘丰见曹佾出来,一竖大母指,“你牛!坚持这么久。”

  曹佾顿时全明白了,无语地讪笑一声:“我是没听懂,你们听懂了吗?”

  大伙儿都把脑袋摇得生风,“没听懂……”

  曹佾痛苦地一拍脑门儿,“大半夜的不干正事儿,他要干啥?”

  又看向众人,“他……”

  “他不会真的不行吧?”

  ……

  现在,曹佾也怀疑唐奕是不是有什么隐疾了,不然这货在屋里那是干什么呢?

  哪成想,五日之后……

  ……

  淮河到入海要船行三天,之后沿着海岸线又要走上两天,一共五天的船程,即可到达海州。

  作为东海大港,又有观澜的大船厂在此,海州城可以说是河东诸路首屈一指的沿海大城了。

  州府治下的渔民不下十万,盐户数万灶,在册的造船工匠也有两万之众。

  如此大城,人口众多,政务繁复,农商盐课、海事渔业,治理起来,别说是大名、应天青、定、徐、邓这种一等州府,就算是开封府的政务也不比海府繁重太多。

  作为海州知州的王绎此时心里那叫一个膈应,州府事务都顾不过来,却要在这里迎接什么癫王仪仗,简直是胡闹。

  对,就是胡闹!

  嗣癫王?唐疯子?

  王绎都不知道官家是怎么想的,大宋朝纲振奋、礼教空前,怎么会允许唐疯子这个笑话横空出世。

  ……

  也不怪王绎嗤之以鼻,这位王知州来头可不小。正经的出身名门,乃是一代贤相王曾的侄子,或者说是——继子。

  王曾无后(有争议,这里取的是《宋史》的正统说法。)过继其弟王暤之子王绎为继子,亲自教导,助其成材。

  所以,王绎自幼受的就是儒家正统教育,礼法森然,对唐奕这种疯疯颠颠不守规矩的人最是不耻。

  可是,不耻也没办法,礼教让王绎看不起唐奕,礼教也让王绎不得不对癫王以礼待之。

  此时,王绎已经在观澜船厂等了整整一天了,可怜他五十有余,满头花白,却要在这里迎接一个二十出头的小辈,怎会愿意?

  好不容易临近黄昏,海面上一大一小两艘江船沿着海岸而来。

  王绎算是长出一口浊气,可算来了。

  可是,等船进了船厂,王绎不禁眉头一皱。

  人呢?

  甲板上除了船工,还有一些穿着平常的平民,一个像“王爷”的都没有。

  王绎更气,这个癫王也太不懂事儿了吧?老夫仪仗相迎是礼,你作为王爵,船头接仪这也是礼。这点儿“礼”都不懂!?

  一直到船都落锚了,也没见癫王的影子。王绎不淡定了,催促船上的人去叫这个疯王爷赶紧下船。

  船上的人脸色一垮,早一个时辰就催过了,可他不出来,我们有什么办法。

  唐奕在干嘛?

  他正一脸兴奋地把竹牌摔在桌子上:

  “自摸八条,给钱给钱!”

  “直娘贼!”潘丰瞪着牛眼。“怎么把把都是你?”

  同桌的曹佾摸出一张票子甩在唐奕面前,“再来。就不信了,再战八圈儿,某家还不得回本儿!?”

  好吧,曹国舅已经输红眼了。

  ……

第720章 气冒烟儿的王绎

  亏得王绎没看到这一幕,否则非得气死不可,我在这儿等了一天,你们却在那儿还要再战八圈儿?

  “国舅爷!”仆役一声哀鸣。“不能再打了,已经到地方了!”

  “嗯?到地方了吗?”曹佾一怔。“这么快!?”

  悻悻然地把麻将牌一推,“不打了,不打了!想那王恪之怕是等得心烦了。”

  “王恪之?”唐奕也把麻将一推,倒是很好奇这个名字。“这是谁?”

  潘丰大笑,“王恪之你不知是谁?他父亲大郎却是一定知道的,乃王文正公、王孝先!”

  “哦!”唐奕恍然大悟,登时来了精神。原来是王曾的儿子,那来头倒真还不小。

  王曾这个名字在后世可能不太被人所熟知,但是放在当下的大宋朝,那绝对是响当当的牛人。

  因为他是与寇准、范仲淹齐名,是“斗士”那个级别的神人。

  寇准就不用说了,那是个用一生去战斗的勇士。

  有时候,唐奕都不由得去想,寇神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整个一浑不吝。

  范仲淹就更不用说了,这一辈子就是斗奸臣、谋强宋。而且,刘太后如日中天眼瞅就要走上武曌的旧路之时,范仲淹打响了倒刘的第一枪。

  这两位这么牛,那王曾呢?

  呵呵,王孝先比这俩位还猛。

  他这一生斗倒过三位权臣奸相——王钦若、丁谓和吕夷简。

  这三个人里,有范仲淹都没招儿治的主儿,也有寇准都低头服软的大牛。

  甚至可以说,要是没王曾,没等范仲淹成气候、发挥威力,刘娥就已经让赵祯靠边站了,他是第一个在刘太后完美梦想中敲出一丝裂缝的人。

  当年真宗驾崩后,王曾奉命入殿起草遗诏:

  “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代理)听断军国大事。”

  宰执丁谓偏向刘后,让王曾去掉“权”字。

  王曾说什么也不干,坚持这个“权”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这个“权”和没这个权,差别得有多大。

  后来,赵祯即位,王曾出任礼部侍郎,朝臣政议“权听断军国事”的刘太后上朝仪典时,丁谓又起了幺蛾子,想弱化赵祯的存在。上谏让赵祯只逢初一、十五来露个脸儿就得了,其它的时候就听刘太后的足已。

  又是王曾极力反对,一直战斗到丁谓倒台,终获大胜。

  所以说,要真论起来,范仲淹只是接了王曾的班儿。

  可惜,王曾死的有点早,元宝元年病逝,至今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唐奕倒是没有机会领略王文正公的风采了。

  然而,贤相陨落,其名尤在。

  大宋朝从未忘记这位名相,赵祯对于有恩于他的王曾更是从未忘记。前两年,刚刚御赐王曾碑篆,名曰‘旌贤之碑’,并改其乡为“旌贤乡”。

  唐奕倒真不知道,原来海州知州就是王曾之子,登时来了兴致。

  “不打了,不打了!”

  “走,下船见一见这位王恪之。”

  与曹佾、潘丰等人出了舱,转过走廊,却是听见宋楷舱里还在“五条”、“六万”的摔着麻将牌。

  顿时一阵无语地推门而入,“怎么还玩儿呢?别打了,别打了,到地方了!”

  宋楷、范纯礼、祁雪峰和程颐四人玩得正嗨,哪肯就此罢手,“打完这一把……”

  唐奕没招儿了,干脆用强,上去就是一扫,把牌局搅乱。

  拉起祁雪峰就往外走,“我说,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和他们也能玩到一块儿去?”

  “走走走,带你去看看我造的大船,就在仓外!”

  “哎呀,你别拉我嘛!”

  祁雪峰也有点不好意思,这几天打麻将都打疯了,这个时代娱乐本来就少,少了风月娇娘之趣的船上,那就更闲得慌,这个麻将……

  好吧,别说是宋朝了,就是在后世,那也是极为魔性的一种娱乐。

  “我自幼在海州长大,什么样的大船……”

  ……

  祁雪峰卡住了,再难说出半个字来。

  一出舱中,还没踏上甲板,只觉眼前一暗,晴朗湛蓝的天空只余头顶一线。

  “这……”

  “这是什么东西!?”

  祁雪峰只见左右两旁乌黑一片,比他们所乘之舟足足大出好几倍的巨大海船遮天蔽日,脚下的江船和这比起来,简直就是小舢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6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8/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