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603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祁雪峰沉思起来,“一地两数,横纵各一……”

  抬头看向唐奕,“这个数,亘古不变?”

  “亘古不变!”

  祁雪峰登时释然,“测地、量图!”

  “!!!”

  唐奕大喜,这真是个奇人!

  却闻祁雪峰道:“单一个基准地数不足为测,子浩还需要何物为参照?”

  “没错!”唐奕更是激动,一指当空之日。“以日为照,量与地角而测。”

  基准横纵地数,就是经纬度,六分仪的用法则是观测太阳的夹角,祁雪峰猜的一点都没错。

  而祁雪峰此时下意识抬头望天,又低头看向手中六分仪上的数字刻度,“子浩的这个六分仪,难道是以浑天说为据,打造而成?”

  “……”

  唐奕震惊了……

  你大爷的!

  老子捡到宝了!!

第692章 你们到底哪头儿的

  你大爷的,捡到宝了!

  唐奕彻底震惊了,这个祁雪峰,人才啊!

  首先,“浑天说”这个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不光要有求真务实的天性,还得有胆子。因为天文历法之学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犯法的。

  这事儿,还得从汉人对宇宙认识的起源说起。

  虽然现代天文学的奠基咱们汉人基本没啥贡献,但是,咱们老祖宗那可是牛到了天际,是足以让今人叹服的。

  ……

  早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汉人对“科学”的探索就已经很发达了。

  有时,唐奕不禁会想,如果始皇帝不一统六国,如果不因为那么多的政治因素而独尊儒术。那么,华夏虽然可能会继续乱下去,但是,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却不知道要被那个大时代提速多少年了。

  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文明大爆炸。

  好吧,扯远了,回到正题。

  在那个时代,对天地、宇宙的理解众说纷纭,主观臆想还是起到绝定性作用的。

  但是,即使是单单凭借想像和肉眼极为有限的观测,古人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叹为观止的。

  主要的学说有六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昕天说、穹天说、安天说。而簇拥最多的,则是前三种。

  ……

  其中,最扯淡的是“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似棋局。”

  主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四野为方,上有九州,华夏所居,赤县神州。

  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稗海,九州之外,还有大瀛海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

  这也是古人以“九州”代指天下,“神州”意为中华的由来。

  之所以说它扯淡,后世的人一看就知道,全无学术价值。

  ……

  靠谱一点儿的是“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地如鸡子中黄。”

  此说成于战国,被西汉张衡所发扬光大(就是发明浑天地动仪的那个)。主张大地是球形的,居于中心,日月星辰组成天球围绕在大地周围,升落往复,日月更迭。

  这个就厉害了,虽然还是和事实差了点,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并为天文历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志们,两千多年前啊!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很牛叉的。

  ……

  而浑天说还不是最先进的,最牛的是“宣夜说”(“宣夜”这个名字是清代才有的,学说始于战国。)

  “宣夜说”也主张大地是圆的,但其外而非天球,而是无尽的气体。宇宙无限大,日月星辰都浮于气体之上,亦由气体组成。

  怎么样?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吧?

  可惜,“宣夜说”没有解释日月天体运行的规律,无法运用在历法推演上面,所以说。“宣夜说”是最没有市场的。

  (还有“安天说”是“宣夜说”的改进版,比宣夜更接近真理,可惜,宣夜都没市场,况安天乎?)

  ……

  “宣夜说”既然不够完善,按理说那“浑天说”应该可以了吧?

  毕竟在历法演算、日月缺食方面,它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实。唐朝时的诸多天文学家更是彻底否定了“盖天说”,“浑天说”应该是称霸华夏文明的主流天文思想了。

  ……

  可惜,错!!

  拥护者最多、应用最广的,恰恰是最最扯淡、漏洞最多的“盖天说”。

  这个锅,又要甩给儒家了。

  “盖天说”天圆地方、上尊下卑的谬论,恰恰迎合儒学关于“礼”,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正好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中占据了正统位置。

  比如,历朝历代祭祀的皇家建筑——明堂,都是圆的,上合天意;帝王宫殿都是方的,下合地心。

  历朝历代,祭天之坛必为圆,祭地之坛亦为方,这些都足以证明“盖天说”在实际应用中的主导地位。

  甚至是到了后世,国学势微,天地本物早有定论的现代,连普通面姓的家装都还在讲求天圆地方的格局,足见其对华夏影响之深,已经是深入骨髓。

  “浑天说”、“宣夜说”在“高级知识分子”之中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是面对皇权正统、大道“真理”,这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荒谈谬论罢了。

  儒术最操蛋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为了迎合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儒教的至高地位,无所谓科学,无所谓真伪。

  有用就是真,无用,就算是铁证如山,也只当没看见,甚至把你打成假的。

  天文,也只是无数被“正统”左右工具罢了。

  他们连远古夏商诸朝的历史都可以改,可以毁,还有什么事儿是干不出来的呢?

  两千年前!

  两千年前啊!!

  老祖宗就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

  但是,只是为了政治需要,只是为了自圆其说,纵使真理昭昭,纵使大师荟萃,纵使天眷华夏……

  可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为了统治,始皇帝可以一把火把历史和真理烧掉;董仲舒可以尊儒罢百家;魏晋士族更可以神化道学,凸显儒术。

  “浑天说”应用是多,但也只能当是不知道。甚至装不知道还不行,还得掩人耳目吧?

  为了垄断历法、星像,垄断天文说学,自唐朝开始(唐是浑天说最盛行的时期),统治者把天文历法列为禁学,不许普通百姓学习、质疑。(1)

  祁雪峰能说出浑天说,不但说明这不是一个一味啃书的腐儒,说明他敢问真理。

  最主要的是,只是把六分仪拿在手里看了几眼,连怎么用还都不知道,就能说出其原理,这就是个天才啊!!

  唐奕不管浑天说说的是地心,还是日心,又有多少谬误,祁雪峰只要明白地球是圆的,只要从这个圆里能看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只这一点,就特么有得聊了。

  此时,唐奕真的有点激动了,由衷感叹:

  “白山兄,大才啊!”

  而祁雪峰此时也被手里的六分仪所吸引,哪还顾得上唐奕的夸赞,急声道:“子浩快说说,这六分仪如何用?”

  当下,唐奕把六分仪怎么用,还有原理细细地与祁雪峰说了来。

  足足半个时辰,祁雪峰听得的津津有味,时不时还连连点头,这可苦了沈括。

  现在的他可还没到学问大成之境,对唐奕与祁雪峰聊的东西只是一知半解,云里雾里,这半个时辰比一天还难熬。

  “我说,你们能不能也照顾一下我的感受?”沈括实在受不了了,哀怨出声。

  唐奕一怔,登时明白了沈括的尴尬,急忙安慰:“术有专攻,存中之长在于水利地质,却是让存中兄无聊了。”

  沈括一撇嘴,这是三个同道中人的相遇,他当然不想置身其外,只不过,确实不太懂。

  唐奕这么说了,也算是给了他台阶下,搜肠刮肚寻思着说点什么能融入二人之中。

  “我听明白了,这个六分仪就是量图、定位用的。”

  “不错!”

  回答的是祁雪峰,他现在激动的不行。这东西太精巧了,若真如唐奕所说,那绝对是个神器。

  而沈括则是眉头一拧,“既然如些,误差有多少?”

  沈存中也不是吃干饭的,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量图定位要是误差太大,那意义也就不大了。

  这个问题就只能唐奕来回答了,朗声道:“现在制出来的精度还不高,有时可能差出百里之遥。”

  “百里!?”沈括一下子就找到了宣泄点,有意打击唐奕。“那你做它还有何用?”

  “差出一百里?也就是说,在开封测之,弄不好就定位到大名府去了,这还怎么用?”

  好吧,有点夸张,但意思是这个意思。

  “呃。”唐奕有点尴尬,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我的能力也只有这样了。”

  沈括心中暗爽,嘴上没打算放过唐奕,“听你吹了半天,原来是个半成品。”

  “足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6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3/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