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尽量挑选会党项话的,即使是番兵也可行。”
“没问题。”
“那就没别的了。以后若有所需,再让潘公子知会大郎。”
唐奕点头,“那李大哥几时动身去西北?”
唐奕最关心的就是这点,越快越好。
李杰讹道:“一早我已经派人回了太原接妻儿入京,等她们一到,我就西去。”
“……”
这句话着实让唐奕意外,一下子怔住了。
“李大哥,不必如此,陛下信……”
李杰讹一摆手,止住唐奕的话。
“你和陛下都没提这个茬儿,那是信任我李某。”
“但是,规矩咱还是知道的,李某不能不懂事儿。”
他越是这么说,唐奕越是无地自容。
“真的不必如此,就冲你那时敢不顾旧怨,陪我去狼头山的义气,我就信得过李大哥。”
“别说了。”李杰讹上来西北人的倔劲儿。“就这么定了!”
说完,语气一缓,缓声道:“把她们放在京城有两层意思,咱就都说在明面儿上吧。”
“你说。”
“第一。”李杰讹整理了一下心绪。“咱这趟差万一办不好,我李杰讹这条命也就交代在那儿了。到时,不但辜负了陛下和大郎的重托,同时家里也没了我这个依靠。我想,大郎和陛下是不会眼瞅着那娘俩饿死的。”
“那时就拜托大郎……多多招抚了。”
“……”
“第二,要是办得好……”
说到这个,李杰讹顿了一下。
“要是办好了,那将来西北什么情势就真说不准了。有兵扰、内乱,加上大郎财力、物资的支持,把李诈谅拉下皇位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诱惑可太大了,我也不敢保证到时候就没点什么忤逆的歪心。把她们留在这儿,不但是让陛下放心,也是给自己提个醒。”
“……”
唐奕钢牙紧咬,死命地抿着嘴。
平复了半天,才双手拢前,高举过顶,重重地给李杰讹行了一个大礼。
“奕,代陛下、宋土之上的万万之民,先谢过李大哥了!”
李杰讹爽声大笑,“这个礼,老子受了!”
等唐奕直起腰,李杰讹才又道:“你和陛下没当我是个异族蛮子,把这天大的事情交给我,那李某就应该做点宋人应该做的事情!”
……
第561章 一首奇怪的好词
李杰讹走了,只过了十天,他的妻儿就到了开封。
他知道唐奕急,所以老婆孩子是日夜兼程进的京。他自己更是连和家人小聚一下都没舍得,由杨怀玉亲自陪着直奔西北。
在那里,老李要组建起大宋的第一支“敌后游击队”。
……
黑子一去就一个月。
后来,若不是云州有消息传回来,说是确认辽使还没有返程,唐奕还以为让人溜回了大定。
现在,唐奕能做的,就只有等。
这一个月一直心神不宁,致使连学业也怠慢了,九月末的旬考,只得了一个乙等下。
后来范仲淹急了,明令曹佾、潘丰、张晋文他们不得入观澜半步,再来打扰唐奕读书,直接就给我打出去。
而唐奕也被老头儿强行关在小院里看书,再不管举业之外的事情。
……
萧巧哥这段往凝香阁跑的更勤了,以至于不明就理的人以为,大名鼎鼎的冷香奴已经芳心暗许,看上了一个俊俏的不像话的观澜儒生。
这一天。
萧巧哥从外面回来,双手抱着一个长长的檀木匣子,楚楚可怜地走到唐奕走前。
“唐哥哥,有事求你……”
唐奕抬眼看了她一眼,“说吧。”
“我,我欠了一个好大的人情,你能帮我还吗?”
“……”
唐奕乐了,放下手里的书卷,“这倒新鲜,说来听听,欠了谁的人情?有多大?”
萧巧哥把木匣推到唐奕案前,“你看。”
唐奕不经意地打开木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转而渐渐敛去。
匣中放的,正是中秋月夜,冷香奴拿出来的那把古琴。
呆愣良久,不自觉地喃喃出声,“终还是到了你的手里……”
“啊?”萧巧哥疑惑出声。“唐哥哥这是说什么呢?”
唐奕回过神来,“没什么。”把匣中的长琴小心拿出来,轻轻抚摸。
“她送给你了?”
“嗯!”萧巧哥用力点头,难掩喜悦之色,转而又是一暗。
“本来是不能要的,可是……”说到这儿,脸色更是红了,低下了头。
“可是我太喜欢了。”
她模样可爱得紧,唐奕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只是略微地嘲弄道:“这女人倒是大方。”
萧巧哥看出唐奕面有不快,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唐哥哥,我是不是不该拿香奴姐姐的东西?”
“我看……我看你好像不太喜欢我与她来往。”
唐奕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言不对心道:“傻丫头,什么能不能要?给你就收着呗。”
至于愿不愿意萧巧哥与冷香奴来往,唐奕倒是刻意地避过了。
往椅背上一靠,“说说吧,这个人情得怎么个还法?”
萧巧哥眼前一亮,“香奴姐姐只想求唐哥哥一首词!”
只要一首词?那这首词也太贵了一点吧?
“好!”
唐奕抓起笔来,萧巧哥立刻为他把纸铺上,然后在旁边一站,大气都不敢喘,静待唐哥哥佳作天成。
唐奕沉吟了良久,终于落笔: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妾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
……
待唐奕写完,萧巧歌眉头已经拧到了一块儿。
这是一首《贺新郎》,时下刚刚开始兴起的一种词牌。
观全词,第二段的意境萧巧哥看得懂,因为与唐哥哥之前那首《桃花庵歌》的心意相合。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这正是唐奕现在的写照,既然沙场国事无法左右,那不如学陶渊明一般,赏菊饮酒,好读书。
而“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则与“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心意相合,都是用嘲弄的语气表达世人的不理解,还有自身的孤独。
只是,这第一段,萧巧哥反而看不懂了。
“甚矣吾衰矣?”
开篇第一句就给全词定下了一个凄婉的基调。
“白发空垂三千丈?”“能令妾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