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463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可她这刚起了一点诚意之心,不想,人家不但不领情,还一脸的嫌弃,太伤自尊了。

  正好看见那个“美艳”书生给唐奕满酒添菜,不知怎地,心中竟生出一股争胜之心。

  倒要看看,扮成男装也要带在身边的姑娘是什么成色,可有我冷香奴这般的本事?

  抿然一笑,对苏轼道:“公子之言,甚宽奴心,为表谢意,愿扶琴一曲,赠于公子。”

  大伙儿一怔,刚才不是还不认可苏子瞻的话吗?这会儿怎么又认了?这女子果然和那身火红一般,变幻无常。

  不过,有曲听,当是要得。

  至于苏轼,早就美到天上去了,一脸期待等着冷香奴赠曲。

  待使女把瑶琴拿上来,冷香奴一笑,“既然公子提到了唐时杜牧之坏了青楼之名,那奴奴就弹一首唐之乐府与公子如何?以怀念唐伎清名。”

  “端是要得!”

  宋人当然爱听宋词,可是现在的苏轼,冷香奴弹什么他都当是仙乐。

  ……

  即得首肯,冷香奴略微静气,玉指轻动,撩拨琴弦,空灵的调子就从指尖流出……

  “是《木兰词》?”

  在坐都是大宋的顶尖学子,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冷香奴的起手与《木兰词》相合。

  不得不说,冷香奴的琴艺没的说,最起码是不比萧巧哥差的。连唐奕那边也被她的曲子所吸引,萧巧哥更是不自觉地放下手中的酒壶,侧耳细听。

  听了一阵……

  “不是《木兰词》。”

  “哦?”萧誉一疑,他也是听过《木兰词》的。

  “这分明就是《木兰词》的乐府曲调,怎会不是?”

  萧巧哥道:“若是旧词,早两节就开嗓唱词了。”

  萧誉恍然,这琴声太美,竟让大伙儿忘了,只有曲子,冷香奴却还没有开腔。

  “怎会没有唱词?”唐奕来了兴致,也是凝神听曲。

  ……

  正当大家疑惑之时,冷香奴终于贝齿轻开,出声了。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的确不是《木兰词》的词,更不是唱出来的,而是诵叹朗诵。

  而且,随着琴调变幻,冷香奴的声音也是时高时低。

  头一句“昵昵儿女语……”宛若呢喃,可是下一句“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沙场。”立马随着琴声变的激荡昂然。虽是女儿身,诵出的声调,却如金戈铁马一般在厅中激荡。

  “嘶!!!!”

  王韶最先从那变幻莫测、空灵绕梁的诗中回过神来,倒吸一口凉气,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这,这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没错,正是此诗!”章惇细听半晌,也是笃定出声。

  曾巩则是像是丢了魂一般,喃喃自语:

  “悠悠三百载啊……想不到,昌黎先生的《听颖师弹琴》可再闻于世!!”

  “平生可慰,平生可慰啊!!”

  ……

  而唐奕也是震惊莫名,《听颖师弹琴》……

  居然是《听颖师弹琴》!

  萧誉这时急不奈地一把拉住萧巧哥,“是这个调子吗?”

  萧巧哥不语,凝眉细听。

  “应该没错吧,句与曲相合,声与调为伴,分毫不差!”

  唐奕听了萧巧哥的评价,终于缓缓回头,第一次正视堂中那位红衣女子。

  此女,天人也!

  ……

  那么,为何冷香奴一曲乐配诵,就让连唐奕在内的所有人几近失态呢?

  按说,冷香奴现在只是配以朗诵,相当于后世的“诗朗诵”,形式上来说,还不如带有唱腔的宋词,哪怕唐之乐府来的有难度。

  那大家为什么都一脸见了鬼似的呢?

  无他!

  因为冷香奴现在展示的不单是曲诵相合,而是几百年来,文人骚客一直在寻找的一个答案。

  ……

  《听颖师弹琴》是昌黎先生韩愈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在韩愈传世的作品之中并不算是最出名的,但绝对称得上是最特殊的。

  因为这首诗写的不是一物、一景、一情怀,而是听了颖师弹奏一曲之后的观感。

  诗歌载文,却难言物,一首写韵律的诗就更为难得。而能和曲子合唱而分毫不差的,千年之中,只此一诗。

  李白斗酒诗百篇,昌黎先生却是闻乐而感、听曲而泣、咏叹成诗,此为古之佳话。

  整诗与曲相得益彰,传说当年,颖师抚琴而坐,韩愈高诵与合。全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天人合一,不差分毫。何等气贯长空?让人浮想连篇。

  那么,问题来了。

  《听颖师弹琴》之中,颖师弹的是哪一首曲子呢?

  年代久远,早已是无从考证。

  几百年来,文人墨客为了一温昌黎先生之雅兴,把唐时乐府曲目反复试了个遍,却也没找到和这首诗合得上的。

  昌黎先生的那种闻声起笔,乐落而毕的风流雅致,也再无人可以复制。

  《听颖师弹琴》也就成了一个千古迷案,大家只当颖师所奏之曲已经失传,是为憾事。

  可谁又能想到,困扰了世人近三百年的千古迷题,竟在这汴水之畔的青楼花馆之中,被一个歌伎解开了……

  众人焉能不惊?

  ……

第548章 萧巧哥的《听颖师弹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仙乐不绝、幽声未断,曾巩已经失声叫道:

  “颖师当年所奏就是《木兰词》,只不过诗文进的比曲子慢了两节,所以大家才怎么也合不上!”

  张载道:“想来也属正常,昌黎先生就算再有感,也不可能曲声一起就来了诗兴,怎也得听过一段方可入境。”

  “唉!”曾巩自哀自叹。“如此简单的一个道理,竟三百年无人得解,香奴姑娘心思玲珑啊!”

  曾布道:“若非极高的音律造诣,很难发现这其中的玄机,香奴姑娘的琴艺,比之当年的董惜琴也不差半分。能有此机遇,也绝非偶然。”

  众人点头,再次沉浸在悠扬曲调之中。

  ……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冷香奴琴诵合鸣、震撼全场,余光犹望见连唐疯子也被吸引,不由心中甚满,颂唱之声更为深情卖力。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

  独特的声线朗诵完最后一句,正好木兰词的曲调也随着她的声落乍然而止,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奴奴献丑了!”

  冷香奴轻轻一拂,却是无人回应。大家都还沉浸在曲调与解开千古迷解的喜悦之中,仿佛回到了三百年前,与昌黎先生同坐堂中,听颖师弹琴。

  良久,曾巩带头,一众观澜儒生,纷纷起身,连宋楷等人都起来了。

  正当冷香奴错愕之际,曾巩等人深施一礼:

  “谢香奴姑娘为我等解惑,受教了……”

  此时此刻,众人身上没有一丝痞气,尽是文人应有的尚学之风。若是进门尚有轻佻之意,此时此刻却是诚意满满,尽是叹服。

  冷香奴又是一阵错愕,万没想到,这些活土匪还有这样的一面。

  “诸位公子,折杀奴奴了,只是闲来无事独好古曲,胡乱琢磨出来的小趣,算不得什么本事。”

  嘴上这么说,却忍不住带着几分自得地看向唐奕那边。

  “这个不解风情的呆子!”

  好吧,香奴姑娘又失望了,满屋子只有四个人没起来赞赏:

  土匪头子、契丹蛮子、绝美书生,还有那个白衣女子。

  冷香奴气得恨不得跺脚,那土匪头子听曲的时候还能认真听听,一听完,就又撂下不管,转头与那“美书生”、蛮子说话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4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3/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