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442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更没想到的是,营造司的衙门口儿不知什么时候变成唐奕的私产了,现在的水军营造司叫“观澜造船监”……

  “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吴育看着海边忙忙碌碌、巨大无比的造船厂,一脸的震惊。此时,船厂之内至少有十余艘巨舰正在建造之中。

  这么大的营造司,是怎么到唐奕手里的?

  “此为兵部公产,即使归于私有,也要朝议方可决定,怎么老夫从未有印象?”

  唐奕咧嘴一笑,“您老可别觉得我占了朝廷的便宜,这船厂已经在我手里有四五年之久了。”

  “四五年!?”吴育更是迷糊。“这么长时间了?”

  唐奕解释道:“庆历八年大水,朝廷欠了观澜航运百万贯的银钱,外加上千万石的赈济粮。后来,文扒皮那厮耍赖,硬拿原来登州和海州的水军营造司抵了欠款。”

  抬手一指整个船厂,“刚接手的时候可没这般繁荣,只有现在规模的五分之一,最多也就能保证三艘海船同时建造,船工也不过千人之数。”

  当年那两个破造船厂连五十万贯都不值,硬是让文扒皮抵了所有的债务,唐奕现在想起来都肉疼。

  “那现在呢?”吴育忍不住问。

  “现在?”唐奕露出得意之色。“单登州船厂就是熟工一万二千,在建的二级商船十三艘。”

  “海州比这规模还大,有两万船工,在建二级商船十一艘,还有三艘船长六十丈以上的巨舰。”

  “六十丈!?”吴育暗暗乍舌。

  他们去大辽所乘坐的就属于唐奕所说的二级商船,船长三十丈。在吴老头看来,那已经是当世巨舟,大宋造船水平的巅峰了。

  六十丈?大了可是整整一倍。

  “你,你弄那么大的船干什么?”

  二级商船就已经只能走长江水道了,像汴河、汉水这样的支流是进不去的。若再大,连长江都进不去,只能在沿海跑一跑。以老吴头儿眼光来看,纯粹是浪费。

  不想,唐奕目光一转,虚指眼前无边无际的蔚蓝,“用它征服大海!”

  “征服大海?!”吴育越发不明白唐奕所说。

  “四海之内,唯我皇宋是为教化之地,海内诸夷具属荒蛮,降服何用?”

  唐奕轻笑摇头,心说,就算解释你也不一定会认同,最后只说了一句,“我要把全世界的财富都搬回大宋!”

  说完,不再与吴育多说,大步进入船厂。

  吴育确实没太听懂,只觉这个唐疯子的脑袋非常人所能理解。见他动了,也只好急步跟上,倒要看看这船厂里都有什么。

  只是没想到,进到里面,迎接他们的,又是一个让吴育没想到的人物,王德用的四儿子——王咸英。

  这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供备库副使,属于兵部军需后勤的重要官员。他怎么跑唐子浩的船厂里来了,而且好像还挺熟的样子。

  好吧,不是熟的问题,而是这里根本就是他管着。因为唐奕一路参观视察,皆是这位王咸英讲解介绍。

  吴育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秘密,说不定又是官家与唐奕弄出来的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用心地竖着耳朵听这两位都说些什么,看能不能从中了解一点唐子浩的秘密。

  “没想到你从大辽回来得这么快,幸好某早来了几天,否则大郎就得在登州等几天喽。”

  “海州那边怎样?”

  “不太顺,你说的那个什么拼接龙骨的法子,十几个老船工鼓捣了两三年了,还是没弄出来,目前也只能造五六十丈的船了。”

  “慢慢研究吧……”唐奕叹气。“我也只是从书中听说过这种斜隼套接龙骨的方法,具体如何制作也一概不知。”

  吴育心说,王家老四这是专门给唐奕管船厂的?

  ……

  “那航路探得怎么样了?”

  “咱们的探索船队往北已经摸到了东瀛,但是听你的吩咐,再没往北走。水手在那里驻守了一年,也确如你所说,东瀛以东的海域,海流和风向都直指大洋深处。”

  “往南也找到了那个海外群岛,不过不叫吕宋。那里甚至根本就算不上个夷国,除了有点光屁股的土著野人,什么都没有。”

  说到这儿,王咸英一脸兴奋,“不过,那里确实有大量的铜矿,而且巨树遍地!”

  唐奕点头,自己对东南亚的历史就像斜隼套接龙骨一样,并不太了解。原来,现在菲律宾群岛还没有国家,倒是省事儿了不少事。

  “嗯,先放着吧。也吩咐船队,别再出海了,等两年再说。”

  “为啥?”王咸英显然想不通。

  别的不说,单是南边群岛上的铜矿,就绝对值得立即派人开采。

  唐奕苦笑:“我也想现在就占了那个岛,但是,咱们现在没钱,运作不了啊。”

  王咸英无奈点头,脸上尽是惋惜。

  “那且先放着,来日再取!”

  ……

  吴育在边上听得直皱眉头,对于唐奕探索海外的事他倒没什么兴趣,主要是……

  趁着王咸英与唐奕说话的空当,吴老头儿好奇地问唐奕,“大郎很缺钱吗?”

  这才是他最难理解的,唐子浩缺钱?说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谁不知道这小子穷的就剩钱了。

  不想,唐奕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出去都没人信吧?不过,您老不信也得信,小子现在真的是太缺钱了!”

  ……

第523章 唐奕真缺钱

  唐奕现在真的缺钱,以至于海路这边的发展只能先放一放。

  ……

  “不瞒老相公,小子现在手底下的生意,已经大到没法再大。”

  “醉仙邓州酒市的年产量是一千一百万斤,整个荆湖两路的果品尽数聚于邓州,全都酿成了果酒,发往全宋。”

  “而开封娇白的年产量也超过了八百万斤的数量,大宋酒业协会的会员酒店,有四成的市场专卖娇白和醉仙。”

  吴育都听傻了,也就是说,醉仙和娇白的年产将近两千万斤。

  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娇白的利润来算,一斤就有五十到一百文的利润,两千万斤就是两百万贯。

  呵呵,吴老头这是不知道醉仙是什么利润。

  这还没完,唐奕继续算账,“除了酒,华联仓储现在在全宋有两百七十多家分店,平均每个州就有四五家。遍布大宋的每一个角落,年入几百万贯跟玩似的。”

  “观澜运力掌控了大宋官粮、军资的运输,就算再不挣朝廷的钱,一年两三百万进项也是不难。”

  “再加上香料、肥皂、油蜡、回山街市,多了不敢说,小子一年进到手里的钱,抵上大宋一半的财税收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什么?”吴育差点没跳起来。

  “一半……一半!!?”

  大宋去岁财收三千八百万贯,也就是说,唐子浩的生意一年就有将近两千万贯的收入!?

  “你,你你……”吴育惊惧莫名。

  “陛下怎会容许你如此搜刮敛财!?”

  吴育想不明白,就算唐奕再有功、再受宠,官家也不可能允许他把生意做这大吧?这已经到了唐子浩心念一动,就足以威胁大宋国本的地步了。

  ……

  “嘿!”

  王咸英在边上忍不往笑出了声儿,“陛下?陛下巴不得大郎再多挣一点呢!”

  现在已经不是前几年,不用那么太藏着、掖着了,而且吴育也不算是外人了,是以,王咸英这句就等于和他交底了。

  吴育也绝非笨蛋,王家老四这么一说,他还哪里猜不出来?

  “陛下……陛下……”

  “陛下是观、澜、山、长!?”

  “唉~!”王咸英拉长了调子。“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这一刻,王老四别提多得意了,赵祯才是观澜山长这个事儿,终于有机会拿出来显摆一下了。

  以前不让说,也不能说,全天下的人都只当王家是跟着唐奕发财,图的是黄白之物,也只有观澜商合自己人才知道,我们远比你们想像的要高尚得多、伟大得多……

  我们是跟着官家一起——图强图宋!

  ……

  吴育现在终于全知道了,为什么范仲淹的观澜书院他却只是副山长。

  为什么唐子浩疯颠狂邪有悖常伦,文扒皮、富彦国,乃至宋庠、庞籍等无一人不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为什么唐子浩几乎垄断了大宋的航运、日杂百货、酒业等等,官家却一点都不生疑;

  为什么唐子浩可以冲破所有世俗之见、仁治之礼尽情地发挥他的才能……

  原来,他早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大的靠山——

  赵祯!!

  如此一来,回头再想汝南王一家对唐奕的迫害;贾子明对他的构陷;朝中百官对他的弹劾;民间百姓对他的不理解,简直就都是笑话。

  他所做的一切看似疯颠,又有忤逆,可却都是帮官家在做,甚至那些骂名也是帮官家在扛。只要赵祯不疑有他,那特么当世之中,有谁能扳倒唐疯子!?

  观澜书院是在唐子浩发迹之前就建起来的,观澜山长之位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空缺的。

  也就是说,唐奕从还没开始办事之前就已经设好了局,给自己铺好了后路……

  那时候他才多大?才十五岁啊!!

  吴老头怔怔地呆立了半天,方喃喃出声:

  “子浩……天人也!老夫佩服。”

  唐奕看着吴育精彩至极的表情,心中也是通透非常。他可以为了那个目标不顾名声、恶评,但这却不代表他不享受这份伟大应该得到的赞美与崇拜。

  “老相公说什么呢?奕怎么听不懂?”意味深长地对吴育一笑。“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做!”

  “臭小子!”吴育笑骂一声。“还与老夫卖弄起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4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