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眼泪,只是心口好像插着一把刀,让他喘不过气来。
“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百姓们怔怔地看着唐子浩疯魔一般提头而出;怔怔地看着他立于雪中宛如丰碑;又怔怔地看着他颓然倒下……
不知道为何,心中升出一股莫名的感觉。
他不是疯子……
他只是个不守规矩的性情男儿罢了!
……
大年夜,赵祯是在回山过的。
理由是:要为皇叔亲自守陵、除岁。
其实,他身为大宋天家,当然不用如此。赵祯的真正用心,是担心唐奕。
他怕这件事对唐奕打击太大,这孩子会受不了,会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
……
大年初六,赵祯在回山开了朝。朝臣散去之后,独把文彦博、富弼留了下来。又命人去叫范仲淹、杜衍和王德用。
趁着几位老臣还没到,赵祯对文彦博二人道:“留你们下来给朕出出主意。”
二人一愣,“出什么注意?”
“唐大郎除了大年夜露了个面,这几天就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出来过,你们给朕想想办法。”
文扒皮一听,不禁暗道,您和范公他们都没主意,我们就更没招了。
“陛下!”富弼出声道。“这个坎得大郎自己过,谁也帮不了他。”
文彦博闻声附和,“富相公所言极是!大郎重情重义,但也不是不知轻重缓急,给他一些时日,当自己就能调整过来。”
赵祯点头,“可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这时,范仲淹等人到了,赵祯把忧虑又说了一遍。
范仲淹略一沉吟,“长痛不如短痛,陛下不如把他叫过来,咱们君臣一起把他心里的结解开便遍是。”
赵祯一想也对,遣人去叫唐奕。
过了一会儿,唐奕到了。
赵祯缓声笑道:“这个年没过好吧?”
唐奕闷声道:“不光我没过好。”
“叫你来,是有几句话要与你说。”
“陛下,请讲!”
赵祯沉吟了一下,“皇叔之死与你无关!!”
唐奕猛的抬头,不明白赵祯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赵祯继续道:“你唐子浩再能、再亲,也没资格让一位郡王替你以死脱罪。”
“他是为了燕云而死,为了大宋的千秋基业而死!你的事只不过是捎带手。或者说,保华联,比保你更重要!”
“所以,你别有什么负担。”
“草民知道。”唐奕低着头答道。“所以,陛下也不用开解与我,草民很好,不用陛下和老师们费心。”
呃……
赵祯尴尬了,怎么一句话就让他又绕回来了?
“那你这大过年的也不出来透透气,憋在屋里做什么?”
“……”唐奕没答。
也不等他答了,赵祯索性一甩手,“算了,你说没事就没事吧。”
“把你叫来,还有一事要和你交代清楚。”
一指屋里的一众朝臣,最后指向自己。
“从现在开始,这屋里的任何人,包括朕,只要涉及到燕云之事,随你调遣,随你驱使!”
唐奕一怔,急忙道:“草民不敢!”
这里吧,他也就好意思使唤使唤文扒皮,连富弼他都不好意思使唤。更何况,这里还有他的长辈、老师和皇帝!
赵祯摆手,绝然道:“不敢也得敢!!”
“朕想的很久,皇叔可以以命相搏,朕又能做些什么呢?唯有全力配合、全力支持,方能告慰皇叔在天之灵!”
范仲淹适时出声,“你也不用有什么负担。让你主理此事,主要还是因为你对宋辽态势、辽朝内情,还有大辽的暗中布置最为了解。若换了别人,却是做不到你这个程度!”
第497章 卧薪尝胆
话说到这个份上,唐奕沉默了。
说心里话,在夺取燕云的问题上,赵祯要是完全的放权,确实是他求之不得的。毕竟,这件事不是有条件、有实力就能干成的,还要照顾到皇帝、大臣们的怠战之心。
赵祯放权,就等于去掉了这层阻碍,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而且,赵祯这句话,也远远不是一个决定那么简单……
大宋开国百年来,皇帝从来没有因为一件事,对一个臣子说出过这样的话。
任你驱使!任你调遣!只为燕云!
赵祯这是放权,是大宋皇帝第一次对一个臣子放权。由此可见,赵祯此时的信念是多坚定。
……
不是矫情的时候,唐奕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草民只有三个要求,只要陛下满足,其余的,就只看草民一人支应就是。”
赵祯点头,“漫说三个,三十个,朕也依你!”
“第一……唐奕抬起头。今后五年,观澜商合无法向朝廷提供支援,陛下和相公们要自己想办法了。”
“可以!”赵祯一口答应。
“不但如此,直通燕云的宋辽大道,还有通济渠未完成的工段,接下来的支出也不用观澜费心,朝廷自己想办法。”
说完,赵祯看向文、富二人,文扒皮一改往日的抠门,“没问题!大郎全心管好自己那一摊就行。”
唐奕点头。
“第二……”
“耶律重元的助资,我要加到每年两百万!”
“行!!”这回说话的是王德用。
“大郎尽管为之,朝廷、坊间有任何议论,有老夫给你挡着!”
范仲淹也道:“做你的事,外面的声音还传不到观澜。”
唐奕心中暖洋洋的,“最后一件……”
“陛下派出去的几十万大军,常驻边关!!”
“……”
这个却是有点为难了。
赵祯略一沉吟,咬牙道:“行!只要你不现在就打,驻多久都行!”
转头对李秉臣道:“拟旨,把王守忠调回御前。有他在,京里的禁军少一点,朕也能安心!”
“至于粮饷……”
赵祯看向文彦博,其实粮饷才是大问题。
唐奕也知道朝廷不宽裕,再加上刚刚赵祯已经答应要负担通济渠和宋辽大道的尾款,几十万大军的粮饷对于朝廷来说,真的不是小数目。
“粮饷我可以从观澜商合里挤出一些。”
到头来,唐奕还是得贴点儿。
“不用!!”出声的是文彦博。
“粮饷,臣与彦国自会想办法!”
赵祯心里直发虚,“文卿,有什么办法?”
文彦博道:“陛下让臣等出知宰相,不就是要应对这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吗?若非如此,要我二人为相还有何用?”
唐奕好好看了看文扒皮,这老货是真拼了啊……
“文相公不必……”
“大郎无需多言!”富弼把唐奕顶了回去。“我们司其职,朝廷的事,大郎不用费心!”
“可是……”
唐奕想说,朝廷平年都没多少余钱,别说要出兵,还要负担两个大工程了,你们能哪儿弄钱去?
不想,文彦博面容肃慕,紧紧盯着唐奕。
“大郎记住!!朝廷的事,是我们的事,再难,也耽误不了大郎的谋划。但是,燕云却是大郎的事!如果我们这般全力支持,你若还拿不下来……”
“唐子浩!!你就是罪人!”
……
唐奕怔怔地看着文扒皮,包括面前的富弼、王德用、范仲淹、杜衍,还有赵祯,脑子里忍不住浮现出一个词——
卧、薪、尝、胆!
……
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