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412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488章 皇威

  “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包括赵祯在内,所有人都是一怔。

  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讲的?

  “这里并无外人,景休直言便是。”

  曹佾再咬了咬牙,身子压得更低,“是陛下做出决断的时候了!”

  赵祯愣了一愣,“决断?”

  只听曹佾继续道:“是要燕云,还是唐子浩?还请陛下圣裁!”

  众人无不一震,“要燕云,还是唐子浩?”

  既然开了头,曹佾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

  “事到如今,情势已然明朗。辽朝想借此事压我皇宋一头,好让耶律洪基更为平稳的上位,甚至也不排除从中捞一些好处的心思。”

  “可是,此事甚大,不可明示。若想安然度过,除了让大郎背下所有恶名,朝廷撇得一干二净,再无他法!”

  “不行!”王德用不等曹佾说完,就断然否决。“咱们大宋的男儿还没死光,难道事事都让唐大郎来堵窟窿!?”

  说到此处,老将军眼中湿润,朝赵祯猛然抱拳,“陛下!!!”

  “他刚刚成年,前途无可限量!您不能……”

  “不能啊!”

  赵祯急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王德用。“老将军不必如此,那孩子也算是朕看着长大,怎忍心让他……”

  赵祯也说不下去了,他这个皇帝欠唐子浩的。

  “臣的话还没说完!”曹佾在二人伤怀之时,突兀插话。

  “若要保下大郎,只能朝上拖延,尽量化解。而且要撤回辽朝的一切布置,断了耶律重元的助资,做出缓和的姿态,安抚辽人。”

  说到这里,曹佾抬起头,一字一顿道:“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告诉辽人,这桩事,咱们大宋认下了。”

  “就算他们不事后算账,也必会有所防范,再想从头谋划到今日的地步,却是千难万难了!”

  说完,给赵祯时间消化,隔了半天才道:“所以臣说,要陛下做个决断,是要燕云?还是唐子浩?”

  “……”

  福宁殿中一片死寂,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若是朝廷不认,推给唐奕,那么最多费些口舌,花些银钱。唐奕在辽朝谋划的东西,埋下的人脉都还在,照着这个路线发展,取回那块地,并不是没可能。

  但是,这么做,唐奕就算是彻底废了。

  私通外国,不论是在礼法,还是百姓的情感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可是,若是保下唐奕,那么正如曹佾所说,收复燕云也就没了希望。

  良久,赵祯悠悠一叹,“燕云啊……”

  “那是我汉家身上割下来的肉!”

  “却在夷狄手中变成了一把刀,一把悬在我大宋脖子上的饮血长刀!”

  说到这里,看向众人。

  “大郎与朕说过,不取燕云则万事难启。大宋除了守成苟活,再无建树!”

  王德用听到这里,以为赵祯要放弃唐奕,选择燕云。

  “那也不能……”

  “老将军!”范仲淹拦住他,凄然道。“那是大郎之志。”

  赵祯这样选,无可厚非,这是一个皇帝应该的选择。即使唐奕站在这里,他自己也会这么选,以牺牲一人,换故土归国——值得!

  赵禎笑了,“朕还没说完,老将军莫急……”

  “燕云确实重要,若换了唐奕以外任何一人,哪怕是朕自已!”

  “就换了!”

  赵祯眼中精光暴射,“因为值得!”

  “可是……”

  话锋一转,“用燕云来换一个唐子浩,值吗!?”

  随后,赵祯语气更加坚定:

  “不值!别说一十六州故土,十个燕云朕也不换!”

  “废了布置,就废了!我赵祯犹在,唐子浩犹在!”

  “智不可得,攻之!”

  “朕却不信,有唐子浩,有你们,大宋上下一心,政通民和,有生之年,拿不回那一十六州的祖宗基业!!”

  “!!!!”

  王德用有点晃神儿,这话……这话是赵祯说出来的?是咱们那个“和事佬”说出来的?

  猛的抱拳,再次拜倒。

  “有陛下这句,老臣愿再苟活二十载,戎装再起,助我皇宋,达成所愿!”

  范仲淹、杜衍、尹洙、曹佾、潘丰,无不激动难明,齐齐拜倒。

  “臣等愿效死力!”

  ……

  殿上诸人唯一人没动,一瞬不瞬地看着赵祯。

  “好!!!”

  赵德刚高喝一声,响彻福宁殿。

  老王爷笑了,笑得无比欣慰。

  “此情此景,老臣却是有一甲子不曾见过了!”

  赵祯愣道:“皇叔你……”

  赵德刚笑道:“大郎的事且先放一放,今日老臣却有几句心里话,与陛下说说。”

  “皇叔请讲!”

  赵德刚眼神一阵恍惚。

  “臣今年八十有四,垂暮老矣。当年父皇崩世之时,也还只是个五岁孩童。”

  众人一怔,不知道赵德刚怎么说起太祖来了。要知道太祖之死,到现在也是老赵家的禁忌。

  赵德刚却仿佛没看见大家的表情,仍然自顾自的说着。

  “那时,老臣尚且年幼,对当年的人和事印象也是模糊不清。以后再想起,也就只剩下一个概念了。”

  赵祯问道:“什么概念?”

  “精、气、神!”

  赵德刚一字一顿道:“当年,不论是父皇,还是太宗皇帝,亦或是满朝文武,那股子朝气,是现在没法比的!”

  “虽然内蕃未平,外敌不息,百姓生活也远没今日富足。但是,从上到下脸上都挂满着希望,挂满着冲劲儿,用唐大郎的一句糙话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听到此处,王德用被其感染,他比赵德刚小不了几岁,也是满脸追忆。

  “是啊……”

  “那时,我们的父辈犹在!潘美、曹彬、杨无敌、石守信,我大宋战将云集、名臣无数,在太祖、太宗的带领下,南征北战,横扫六合,何等豪迈,何等傲然!”

  赵德刚接道:“老臣还记得雍熙年间,太宗皇帝高临开封城头,与北伐将士送行。那股挥师百万、剑指天下的气魄,那股复我河山、铁血长空的胆气,却是在先皇与陛下身上再也没见到过了。”

  “因为,陛下与先皇……真的是太软弱了……”

  “……”

第489章 迟到了五十年的勇气

  赵德刚说得露骨,甚至是忤逆,但却似全不自知。

  他见识过太祖和太宗的宏志,也见识过真宗与赵祯的一味求稳求和。

  雍熙北伐!

  正是那次无功而返的北进,折了大宋的胆气。以至于辽人铁骑打到了自家门口,皇帝却只想着逃,却不愿再拿起剑,与夷狄拼命!!

  当年,赵德刚在澶渊城头,亲眼见识了大宋君臣的懦弱,亲眼看着真宗与辽人签下那份城下之盟。

  他的心在滴血,他不知道大宋到底怎么了!?哪出了问题!?

  让蛮人给阉了吗?

  ……

  这些话,他在心里憋了五十年,整整五十年!

  “身为太祖之后,老臣这一辈子谨小慎微,生怕一个不好,给子孙招祸。”

  “老王爷!”杜衍想止住他的话。这话怎么能说得出口,何况当着赵祯的面儿说?

  “让本王说完!”赵德刚面目狰狞。

  “本王虽也是懦弱一生,但是……”

  “但是,本王毕竟姓赵,毕竟是汉家儿郎,是大宋子民。看着大宋越来越屈辱,臣却是再也憋不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4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2/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