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319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范仲淹摇头苦笑,“哪有那么简单!当年,北海郡王赵允弼还没有入主宗正寺,汝南王独掌大宗正,身份本就尴尬,是不会出来表态的。”

  “况且,现在来看,赵允让在朝中运作了不止十年,隐藏极深,怎么可能站到台面上来?”

  唐奕一阵失望,心说,这个赵允让确实是个人物,几十年竟也没露出一点马脚。

  “不过……”

  范仲淹的一个转折让唐奕神情一震!

  “不过什么?”

  范仲淹朗然道:“不过,汝南五也不用表明立场,因为他的立场一定是站在守旧一派那边的!”

  “为什么?”

  范仲淹借着月色,又横了一眼唐奕。

  “你之前不是说,老夫的庆历新政危害最大的就是北方的大士族和地主阶级,所以反对之声也多来自北方士族的官员吗?”

  “嗯。”唐奕点头应下,等着老师的下文。

  “汝南王府的根基皆在北方,你说,他对亲政应该是什么态度?”

  “对啊!”

  唐奕一拍大腿,事情要是这样,就明朗多了。

  “对什么对!”范仲淹呛声道。“就算有十成十的把握知道是他所为又有什么用?你还不是和以往一样,查无实证!”

  “抓不到他的马脚,你就永远被动!”

  “……”

  唐奕恶狠狠地一咬下唇,“抓不到马脚,那就引他露出马脚。”

  范仲淹一顿,以他对唐奕的了解,这小子又要下猛药了。

  “你要做甚?”

  唐奕嘿嘿一笑,“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儿呗?”

  “什么事儿?”

  范仲淹下意识把身子往后躲了躲。

  一般唐奕这个作派,说明这个“猛药”不一般的“猛”。

  “我就是拿不准,让您老帮我把把关。”

  “直接说事儿,别卖关子!”

  “那我说了,您可不别激动啊!”

  “说!”

  “真说了啊?”

  “你说不说!?”

  ……

  唐奕长出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

  “我想……煽动立储!!!”

  “……!”

  范仲淹只觉天悬地转。

  这个“猛药”,比他想像的还要猛一万倍!

  ……

  赵祯没儿子的时候,朝里那些士大夫都盼着赵祯立下国本,哪怕是从皇族过继。

  但是,赵祯现在有儿子了,而且,一下子就是两个儿子,这事儿就微妙了,谁也不敢张这个口了。

  因为,开口就是天大的篓子!

  其实说到底,到现在谁也没捅破,谁也不敢说的主要原因就是:苗贵妃这个儿子来的不是时候。

  哪怕她只是晚生一刻钟,现在都没这么麻烦。

  ……

  对了,问题就出在,苗妃所生的是——皇长子!

  而曹皇后旦下的龙子,哪怕只晚了那么一盏茶的工夫,地位也是极为尴尬的。

  这里面的缘由十分复杂,说简单点就是,若是立储,应该立谁的问题。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按礼法上来说,曹皇后是正宫娘娘,所生的儿子自然是嫡子嫡亲,当立曹皇之子。

  可是,这里面有过一段插曲。

  苗妃早在十几年前,就旦下过雍王赵昕。

  那时候,赵祯也是连得两子,高兴坏了,把苗氏之子赵昕和朱才人之子赵曦,皆以嫡子嫡亲的宫仪厚养。并且有朝臣非义时,赵祯还夸下海口,“朕的儿子并无嫡庶之分。”

  当时,一来,赵昕和赵曦皆是庶出,嫡不嫡的没什么分别;再者,皇帝得个儿子可是费了牛劲了,这点礼法逾越也不是不能忍,还能显出皇家仁爱,何乐而不为呢?

  而后,两个龙子相继天夭,然后就是,一连十年后宫也没生出个带把的。

  朝臣们只关心国本后继无人,别说嫡子了,这时候连“干儿子”都要逼着赵祯去认领了。

  可是现在,一下就尴尬了。

  曹皇后生了儿子,一下出来一嫡一庶,礼法当然是曹皇后占优。

  但是,皇帝的牛皮十几年前就吹出去了啊,你说苗妃之子算嫡,还是庶?

  嫡?不合规矩。

  庶?那赵祯说话就是放屁。

  所以,这事儿没人提,也没人敢提。

  麻烦。

  可是,万一赵祯说话不是放屁,那就更麻烦了。

  又是礼法上来说,当然是立长不立幼,苗妃的皇长子确是继承大统的最好人选。

  可是,这个话谁也不敢说。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曹皇后的龙子继承皇位才是最好的选择。

  ……

  苗妃是凭着母亲的背景,才在后宫占下一妃之位的。

  赵祯是个极为念旧的人,苗妃的母亲曾经是赵祯的乳娘。得位之后,赵祯就把奶娘的女儿招进宫收入帐下,以示不忘旧日恩情。

  一个乳娘的女儿能有什么背景?

  而反观曹皇后,那是正经百八的将门贵女,背靠曹家这颗大树,在军政两界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要真的掀起立储之争,你说立谁吧?

  倒不是说朝臣们都是势力之辈,偏帮曹皇后。

  (当然了,站在唐奕的立场来看,他当然会偏帮曹家,就算苗妃很可能是自己未来的丈母娘也不行。)

  而是,一旦真的照礼法立了苗妃之子,那么不论后宫,还是朝堂,真的就将永无宁日了。

第385章 听墙根儿

  立长,还是立幼?

  这件事,就算无关乎礼法、正义,即使是放在铁面无私的包拯面前,也是一个极难做出选择的问题。

  苗妃出身平庸,无关势力,无关以利观人,放在政治环境之中,这本身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大问题。

  打个比方,一旦立了苗妃之子为太子,那曹家,还有与曹家有关的势力会不会安然受之?

  就算现在安然受之,那将来会不会有夺嫡之患呢?

  而且,别忘了,曹氏依然是皇后。

  立苗妃之子,现在还好,将来万一赵祯西去,那让曹后与苗妃在后宫如何自处?

  最操蛋的是,大宋还有老妈当政的“优良传统”。

  万一赵祯死的早,新帝年幼,垂帘听政的是曹后,不是苗妃,曹后会甘于给别人的儿子管家吗?

  谁能保证,她不会一顺手把自己的儿子扶正了,让苗妃领着儿子一边吃土去?

  所以说,立苗妃之子,必然是后患无穷。

  而大宋的士大夫们又都以君子自居,谁也不愿意开这个废长立幼,自毁名声的口。

  ……

  赵祯苦了二十年不得一子,现在好了,一下来了两个,又陷入到幸福的烦恼之中。

  唐奕有时候都替赵祯愁得荒,他觉得,老赵上辈子不定造了什么孽,这辈子就是特么来还债的。

  而现在,唐奕一张嘴就说,他要掀起立储之争,范仲淹能不直发晕吗?

  这绝对是一颗原子弹级别的存在,不管谁去碰,都是一死一大片。

  ……

  “你给我老实点,容老夫再想想!”

  这事太大,就算能把汝南王炸出来,也必是两败俱伤,容不得范仲淹草率。

  “不急。”唐奕还是嘿嘿直乐。“我也是逼的没法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9/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