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295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当今大宋,名节比官位、权势都要来得重要,这个时代的文人们还是“要脸的”。

  唐奕因一个“莫须有”的谋反之名,为什么就铁定进不了官场了?还不就是因为名节这个东西。

  至少在仁宗朝之前的大宋,名节是高于一切的,甚至是凌驾于理想、礼法之上的。

  想想杨业为了保住名节,宁愿赴死;想想寇准为了能以中书令置仕,宁愿低声下气地去求人;想想庆历君子党们为了洗刷一个谋逆之名,不得不放下理想,放下高位,被推入深渊……

  你就知道,名声这个东西,对于一个大宋朝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了。

  被人在门前泼了粪,还大骂奸佞小人,这要是传出去,贾昌朝就不用做人了。

  好吧,连总角小童都编出了歌谣,说明,已经传出去了。

  事实上,不光是贾昌朝、曾公亮、韩琦、张尧佐,凡是与这次倒唐之事有关的朝臣,那是一个都没跑了。

  一夜之间,开封民声四起、怨声载道,几位当朝宰相恶评如潮。

  别小看了百姓的力量,百姓不拥护宰相,这是“失德”、“失节”的大事,即使没有什么过错,也要自贬以证清白的。

  何况,这几位都不是什么干净的主儿呢?

  曾公亮首先坐不住了,民怨四起之后的第三天,就在早朝之上自辨清白,并上奏请求出朝。

  此时,贾昌朝已经从慌乱之中缓了过来,暗自庆幸自己跑的快,在民情有变之前就上请下放,也算挽回一点尊严。

  而韩琦一看,曾公亮都自请了,自己也就别做什么宰相的梦了,早点表态,兴许官家还能有所怜惜,留下他不贬。

  可惜……

  韩琦想多了!

第358章 体面

  汝南王府。

  此时赵允让和他的一众儿子们聚于一处,气氛凝重。

  “这个唐疯子是想抱着咱们同归于尽!”

  赵宗懿盛怒咆哮,“他这是不甘前程尽毁,想拉上贾昌朝等人垫背。”

  赵宗楚则阴森冷笑,“看来,还是记吃不记打,就该弄死这鸟厮,好一了百了!”

  “行了~~!”

  赵允让凝眉喝止。

  “临死反噬也属正常,只不过,咱们还是低估了唐子浩的手段。”

  赵允让万万没想到,唐奕玩了这么一手儿。

  本想走一个贾昌朝也就算了,可现在看来,曾公亮、韩琦等人也是留不住了。

  “无须慌张!”赵允让安抚几个儿子道。“让他一时之盛又能如何?”

  他还是坚信,只要折了唐奕,就算把曾、贾、韩、张等人都搭进去了,那也是值得的。

  久未出声的赵宗实闻言,语带埋怨地叹道:“早知有此一失,当初父王就不应心慈手软,一举除了唐子浩这后患,最坏也不过就是失了这几个重臣吧?”

  “唉!”赵允让也是一叹。

  谁能想到,这个唐疯子最后会来个“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把这盆脏水又泼了回来。

  说到底,还是赵允让看错了唐奕。

  大宋的文臣们输得起,恪守着君子言行,远谗修身,即使吃了亏,也就自认倒霉了。

  说句不好听的,狗咬你一口,你还能咬回去吗?

  可是他忘了,唐奕根本就不是一个君子。

  这货睚眦必报,整个儿就一泼皮无赖。狗咬他一口,他不但要咬回去,而且要多咬一口。

  “且让曾、韩等人也一并出京吧……”

  但愿保住最后一点名声,将来也有回来的一天。若是真跟着唐奕一起被彻底踩死,那才真的是损失惨重。

  ……

  赵允让想的挺好,各位涉及此事的相公们也是积极响应。

  能不响应吗?

  京城他们真是一天都呆不下去了。换了谁也受不住,天天有人往门前泼粪,上街听得满耳皆是骂声。

  大宋朝开国八十余载,还没有谁当宰相当到这个地步,让百姓骂的门都不敢出。可能,也就几十年后的蔡京可以和曾、贾几人拼一拼了。

  可是,想走?

  哪那么容易?

  唐奕的事儿把赵祯恶心得够呛,现在你们想拍拍屁股就走?

  等着吧!

  什么罪已、请辞、请出、下放的折子,赵祯是一律留中不发。

  在京中遭几天罪,当几天过街老鼠不是挺好?

  贾昌朝、曾公亮、韩琦等人的折子在赵祯那儿这一压就是半个多月,贾昌朝都快哭了。

  皇帝就算不乐意,起码做做样子,大家几驳几请都有脸面不是?

  可是,这回真的是把皇帝得罪死了,连起码的体面都不给了。就是扣着折子,不说放人,也不说不放人,明摆着就是让他们留在这遭罪。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曾公亮、贾昌朝干脆把赵祯堵在了福宁殿,说什么也要个说法。

  而赵祯看着堂下立着的二人,一点笑模样都欠奉。

  良久,突然指着二人,对身边的李秉臣极为轻蔑地来了一句:

  “这就是朕选的宰相啊!”

  二人闻声,脑袋嗡的一声就炸了。

  曾公亮顿时面如死灰。

  这一刻,曾相公仿佛什么都明白了,一切,都结束了!

  以后,大宋的朝堂之上,再无他曾公亮的立锥之地了。

  赵祯悠然叹道:“既然要走,那也要把接任人选定下来啊!”

  这是惯例,前任宰相有举荐继任的责任。

  可是,只有善终的宰相才有这个资格,这二人算是善终吗?

  “臣自知无能,不敢妄言,一切皆由陛下定夺。”

  “嗯!”赵祯点了点头。“不用急着搪塞于朕,回去问问,明日再禀也不迟。”

  二人更是惶恐,这已不是不留余地了,已经是诛心之言。

  “臣不敢!”

  “唉!”赵祯又是一声长叹,从案头拿起一道拟好的圣旨。

  “看看这个,若无异议,明日让政事堂发了吧!”

  曾公亮接过,缓缓打开。

  不出所料,这是朝廷新的人事任命:

  文彦博卸杨州事入主政事堂;唐介回朝升御史中承;庞籍拜给事中归班;丁度为三司使。

  原三司使韩琦知颖州;给事中归政吴奎知庆州;南院宣徽使张尧佐贬为荆州路按察使,即刻离京上任。

  而看到自己的名字之时,曾公亮猛的一震,不敢相信地看着手中圣旨一动不动。

  官升尚书令、赐韩国公……权知琼州事!

  曾公亮捧着旨意,眼中早就朦胧一片。

  琼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大宋的最南端。此任意味明显,那里将是曾公亮政治生崖的终点。

  这并不意外,让曾公亮意外的是:觐尚书令、封韩国公。

  曾公亮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在来之前,他还觉得赵祯已经不再顾及宰相的体面,刚刚的对答更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留。

  若不是把赵祯气到一定程度,这位从来没跟臣子红过脸的皇帝,是不会这般不顾忌情面的。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贬到底、流放边蛮……不管什么,他也只有接着的份儿。

  可是,万没想到,最后的最后,赵祯还是心软了。尚书令、封国公,这是赵祯给他留下的,最后的体面。

  ……

  此时,赵祯看着曾公亮也是心绪复杂,面容缓和下来:“君臣一场,朕不能见过不见功……”

  “明仲就在天南之地,颐养天年吧!”

  曾公亮再难抑制情绪,老泪纵横,一揖到地:

  “臣,愧对陛下!臣……万死!”

  这样一个以德报抱怨、心怀仁善的好皇帝,自己不去维护,反而利欲熏心的与别人勾结,要祸害于他。

  曾公亮此时是既羞愧,又自责。

  “唉!”赵祯第三次叹气。

  “下去吧!临走之前,来与朕话个别,朕与你送行。”

  说完,赵祯缓缓起身,向后殿行去。

  正如他刚刚所说的,这是他自己选出来的宰相,赶尽杀绝,赵祯做不到。

  “老臣……万死啊!!”

  身后的曾公亮嚎啕大哭,却是悔不当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2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5/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