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奏!”
赵祯眉头一皱,心说,还没到朝臣奏议这一步,你急什么?
忍不住看了一眼位列班中的汝南王赵允让,“司光爱卿,何本上奏?”
司马光一揖到地,“臣身为监察御史,有监察百僚,都护民间之职。”
“今日有本奏,邓州唐子浩勾结重臣,结党营私,扰乱朝纲!”
赵祯腻歪地瞪了一眼司马光,然后不着痕迹地又横了一眼赵允让。
心说。都把谋反的帽子扣上了,你参这些还有何用?
不耐烦道:“他怎么勾结重臣,结党营私了?”
司马光闻言猛的起身,把身旁的大箱子一掀,只见里面满满登登都是一本一本的账册。
“邓州唐子浩自庆历七年起,以观澜书院的名义,引京中诸多权贵入股观澜商合!”
“观澜商合?”
很多朝臣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号,心说,观澜书院还做生意?难怪富得流油,吃用都是最好的。
以前,文彦博也在朝议之上提过一次,只不过,那次只说是唐子浩的生意,可没观澜书院,还有什么权贵的事情。
就听司马光继续道:“短短七年时间,观澜商合已经聚拢了包括曹家、潘家、王家、杨家等将门巨擎,敛财数千万贯。屯币扰民,操纵粮道,其心可诛!”
“……”
“……”
“……”
司马光只是几句话,大伙儿都不用看那一箱子账册,就已经傻眼了。
“数千万贯?”
是听错了,还是司马君实说错了?数千万钱吧?
大宋一年的财税也才不过几千万贯吧?
赵祯也僵在龙椅上,一动都动不了了。
唐大郎这次玩大了吧?怎么直接就把家底全晾出来了?
下面的汝南王差点儿没乐出声来,心道,这个司马君实还真是个人物啊!只是透给他一点点信息,他居然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查出这么多东西。
祡宸殿上,已经惊掉了一堆下巴了,可是司马光还没完。
“臣已经查明,唐子浩这些年与将门内外勾结,把观澜商合做到了一个足以毁国灭朝的地步。”
“年入千万贯之资下落不明,致使民间钱荒更盛,已经到了撼动国本的地步。此有臣经年查证,得来观澜细目一百三十七账,还请陛下严查、严办!”
面对堂下的一片寂静,赵祯已经有点慌了。
唐奕这次玩的真是太大了,这事儿放在平时都不是小事儿,何况还和谋反之嫌联系到了一块儿?
“且,且容朕细细查证之后再做定夺吧……”
没办法,只能一个拖字诀,最起码先过了今天再说。
赵祯要拖,可是有人却不让他拖。
汝南王心中暗笑,想拖?那就连下面这一本一起拖了吧!
果然,还没等赵祯再说别的,众臣之中又有一人出班。
“臣,有本奏!”
赵祯定睛一看,是在大辽做了四年通政使,年初刚回朝的范镇。
“爱卿,有何要奏?”
“臣在辽多年,多方查证,得知唐子浩假借使辽之机,用大辽华联铺的所得贿赂辽朝帝、后两族,用意难明,还请陛下彻查、彻办!”
“!!!!”
“……”
通辽!?
范镇这个大雷扔出去,下面嗡的一声就炸开了锅。
通敌卖国、忤逆谋反、结党营私、操纵民生……
这个唐子浩的脑袋上还能安多少罪名?几项大罪已经让他犯全了。
不过,范镇这一出来,局势反倒明朗了。
司马光一个从六品的监察御史,年轻有冲劲,很可能是对事不对人。
但,范镇却不同。庆历年间,范镇属于保守派,这次火上浇油,对人不对事的意味更加明显一些。
一些与汝南王有牵扯的朝臣都看向赵允让,心说,原来是又有了新动作!
而那些纯粹对事不对人的中正之臣,现在也有了一丝丝的动摇。
做的有点儿过了,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至于这般大动干戈吗?
尤其是包拯,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司马光、范镇,最后把目光定到了汝南王身上。
月满则盈,水满则溢!
……
下朝之后没多久,在桃花庵中。
潘丰苦着脸大叫:“大郎,这次玩的太大了,如何脱身?如何脱身啊?”
唐奕坐在院中的石几前,一面品着茶汤,一面悠然道:“他们既然要压死我,那我就让他们压呗,力度不够,我再帮他添一把。”
潘丰使劲儿顺着胸口,“早晚让你吓死!”
他也是早朝之后才知道,有司马光和范镇的弹劾的,吓的急匆匆地来找唐奕。可是到这儿才知道,原来这里面有猫腻。
“之前我还在奇怪,司马光不是一向和你相交甚善吗,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唐奕一震,低声道:“小点声,要是司马君实与我有交往的事情传出去,那这个底就白泄了!”
潘丰心虚地四顾一望,随后又忍不住啧啧称奇道:
“难怪,难怪司马光把观澜查了个底儿掉,却偏偏没查到这里面有官家的事情;范镇把你在大辽做过的龌龊之事都抖了出来,却唯独没报你拐了大辽王妃!”
唐奕阴狠道:“这叫以毒攻毒!老子帮他们把我摁到最底下,我看你还能怎么样!”
……
第350章 公道在人心
说心里话,唐奕还真不怕赵允让构陷。
一来,他干的事情没有私心,身正!
二来,赵祯知道他没有私心,有底气!
再者,唐奕无所求!
人活一世,无非“名利”二字。
而这两样儿在唐奕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于名,要不是老师和赵祯逼着,他是不会学儒的,更没想过当官。
所以,你想废了唐奕,要么暗杀,要么把他建立起来的金融大盘掏空。
于利,就更不用说了。以唐奕现有的财富,就算什么都不干,花到大宋都没了,也花不完。
唐奕怕的,是不知道赵允让要干什么。
敌暗我明是最凶险的,所以,面对这个局面,唐奕只能下猛药了!
老子直接触底行了吧?司马光那一箱子账册就是唐奕给他的!要不以司马光那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官,想一个月就把观澜商合查个底儿掉?做梦!
连范镇也是自己跳到唐奕这边来的!
范镇不傻,身为大宋驻辽通政使,观澜书院设在大辽的北阁,还有华联铺这几年的动作他能不知道吗?这里面方方面面要是没有皇帝的影子,唐子浩怎么敢这么玩?所以范镇一回国,第一见事儿是去拜赵祯,第二件事就是来拜观澜。
而当范镇那里传来消息,说是曾公亮,贾昌朝都找过他的时候,更加坚信了唐奕的判断!
那就是,赵允让不惜拿贾昌朝来换唐奕,可见在他的计划之中,唐奕必定是一大阻碍。不然,他不可能这么着急的要干掉唐奕。
那唐奕索性就让所有人以为,他不是个威胁,或者说是废人!
那时候,唐奕这个阻碍没有了,再看赵允让有何动作。总比现在保这个,保那个,最后两眼一摸黑的强。
“大郎要如何应对?”潘丰最关心的就是这一点。
单是谋逆,还真动不了唐奕。但是,再加上结党、屯币、通敌这几条,那就谁都说不准了。
唐奕撇嘴道:“老子通敌,老子还想谋逆,还结党,还操纵民生?你信啊!?”
潘丰把脑袋摇得的直出虚影,“不信!”
“那不就得了,这事儿根本就不用解释,大宋的官们,还是有良心的多。”
“你快别扯了!”潘丰一甩手。
“这事儿你要是没所表示,光凭几个文臣就想混过去?做梦呢!”
“谁说我没有表示?”
“怎么表示?”
“散财!”唐奕咬牙道。“老子就跟他们玩把大的!”
“散财?”潘丰一哆嗦。
这两字儿本就挺吓人的,要是唐子浩说出来,就更吓人了。
……
这次,唐奕没打算拖下去,第二天就上本自辨,不过,依旧是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