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274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第二天。

  唐奕正在后山和潘丰等人盯着一眼新窑,程颐就顶着两个黑眼圈儿跑了过来。

  “教谕啊,我能不去了吗?”

  唐奕撇了程颐一眼,“不是你自己要去的吗?”

  “可是……”程颐可是不出来了。

  他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大嘴巴,这不就是贱的吗?没事儿去和那帮军汉掺合什么?

  只是半天一夜,程大圣人就有点扛不住了。

  单是叠那个豆腐块儿的被子,就差点没把程颐搞疯了,更别说别的乱七八遭的规矩了。

  最要命的是,那帮军汉子晚上打呼,特么还一个比一个响,闹的程颐一宿都没睡着觉。

  ……

  唐奕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要有恒心。既然是自己要去体验一番,只一天就跑回来了,多丢人啊!”

  程颐不由一声哀嚎,他现在有点后悔跟在唐奕身边了。

  这么长时间,什么真本事也没学来,整天不是钻到灰窑来和泥玩,就是和一帮唯利是图的商人谈什么钱啊钱的,他程颐可是要成圣的!

  见程颐还是一脸的不情愿,唐奕又安慰道:“这是给你小子开小灶了,等过几天你就会知道,能和老曹提前套个近乎,学点东西,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了。”

  程颐愣愣道:“什么意思?”

  唐奕贱贱地笑着,“等着吧,过几天就知道了!”

  ……

  这时,一直盯着窑口的沈括走到唐奕身边,“差不多了,可以出窑了。”

  唐奕闻言,不再理程颐,和沈括一道去看窑了。

  得!

  程颐一翻白眼,小教谕又要和泥玩儿了。

  不死心地跟过去抱怨道:“您成天弄这个有什么用?”

  唐奕眼不离窑地回道:“有什么用?程老二啊,你要是还想跟着我,就把那套学问最大的想法扔一边儿去,一会儿我就告诉你有什么用。”

  随着灰色的“土面儿”从窑里头出来,沈括忍不住道:“这回能行吗?”

  唐奕凝重点头,“应该没问题。”

  沈括不乐观地道:“要达到你说的那种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吧?我看上回的那样就不错了!”

  唐奕一口回绝,“不够!”

  水泥这东西,后世别说唐奕这种专业的,就连常看网络小说的都知道,粘土加石灰磨成粉煅烧就行了。

  可是,实际操作却没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石灰和粘土的比例,煅烧的温度和时间。

  差一点,成品性能就差很多。而且,只是这么烧出来的水泥是没法用来修路、筑城的,因为强度不够。

  后世的水泥根据不同的用途,分成很多种型号,其中还要添加辅助材料才行。

  修路用的水泥,不但要有一定的延展性,适应各种气候温度,还有光晒、浸泡等等适应不同环境的高要求,还要有特别强的抗压性、抗物理硬性的要求。

  所以,真不是说烧就烧得出来的。

  唐奕一边把冷却的水泥加水、加沙石搅拌,等着冷却,一边对程颐道:

  “你觉得这是和泥,这是不务正业。可你从来没想过,这些看似简单、低贱的东西对百性意味着什么,对改变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作用。”

  程颐不服气地嘟囔道:“您要是弄个别的,说是造福万民,我还能信,一个灰泥,有什么用?”

  唐奕也不和他辨,等拌好的混凝土入模具慢慢凝固。

  足足过了两个多时辰,见已经差不多了,从工匠那儿接过一柄大锤递到程颐手里。

  “砸!”

  “砸完了,我告诉你有什么用!”

  ……

第332章 从水泥中得来的思考

  程颐拿着大锤有点懵,心说,你这是折腾什么呢?四四方方好好一块“泥巴”,刚塑成形,你就让我砸?

  可是,既然唐奕说了,那就砸呗。

  砰的一声砸下去,程颐差点没疼死,两只手震的,大锤直接就撒了手。

  忍着疼低头一看,程颐被打击到了,我有那么废吗?

  就见那“泥板”上只留下一个白印儿,连块渣子都没掉。

  边儿上的沈括可不管程颐疼不疼,猛的一喜,往手上淬了口唾沫,搓了搓,捡起大铁锤,抡圆了就砸。

  好吧,他也不比程颐强到哪儿去,大锤也脱了手,也只敲出一个白印。

  只不过,沈括一点儿都不懊恼,反而大喜过望地叫道:“神了!”

  唐奕满意地一点头,这个规格的水泥已经就算合格了。

  转头看向呆愣愣的程颐,“知道有什么用了吗?”

  程颐不答,依然盯着泥板发呆。

  他在想,怎么只这一会儿的工夫,泥巴就变坚石了!?

  唐奕则道:“我来给你算笔账吧!”

  “建屋用的青砖现在的市价十文左右一块;修城用的砖比建屋的大,成本也高出几倍,要几十文。”

  “条石,从开采到砸成形,再到运输,一系列的成本比青砖还高。”

  “而这种水泥,用的是随处可挖的粘土和极为常见的石灰烧制出来的。烧窑的石炭也很便宜,一窑几千斤,成本不过百文。”

  “你来算算,这样一窑能顶多少青砖、石料?”

  程颐更加的说不出话来。

  唐奕继续道:“你认为这是无用的泥巴,可是你再想想,水泥烧之极易,用之极便,且可随意浇筑大小形状。如果把这东西推广开来,大宋子民用之筑城修路、构建民房,能省下多少耗费?又提高多少效率?那么,这不起眼的泥巴,会把我们的生活改变成什么样子?”

  程颐缓缓点头,转头对唐奕深施一礼。

  “学生受教了!”

  他是觉得,真的小看唐奕,小看这泥巴了。

  唐奕摇头不受。

  “你还是没懂我的意思。”

  “怎地?”程颐不解道。

  “我说的关键,不是这所谓的水泥有多厉害。”

  “那是什么?”

  “是水泥背后的人。”

  唐奕凝重道:“你想没想过一个问题,如果这水泥不是我弄出来的,而是一个普通窑匠……”

  程颐拧眉不语,还是不太懂唐奕的意思,连边儿上的沈括和几个窑匠也都低头沉思唐奕到底要说什么。

  “我且问你。”

  “你说,一个高居庙堂的文臣,和发明了水泥的窑匠比起来,他们对大宋百姓所带来的福祉,哪一个更大?”

  当然是窑匠。

  程颐不傻,就算再瞧不起窑匠,也不得不承认,水泥对大宋所能带来的改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是窑匠!”程颐最后还是大方承认。

  “那为何人们只能记住文臣,只对文人毕恭毕敬,却从不会在意一个窑匠呢?”

  ……

  程颐答不出来了,从小到大学的东西只告诉他要尊儒,却从没说过,要尊敬窑匠。

  事实上,不但程颐所学的知识里没有,从古至今,所有的典籍里好像也都没有。

  只是……

  那窑匠不应该得到尊重吗?程颐心生疑窦。

  他可是发明了水泥,改变了万民的生活啊!

  唐奕见他不语,又道:“我再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农民培育出一种可以增产一倍粮食的种子,虽然他是农民,那他到底值不值得被我们铭记,被我们歌颂呢?”

  “值得吧?”程颐心虚道。

  这可能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违背所学的儒道。

  唐奕点头,“远的不说,只说我们现在。”

  “在荆湖路英山,有一个书肆刻工名叫毕升的,他发明了一种活字印术,虽工艺还不成熟,但是一旦完善,再加以推广,他的技术可以把现在的书册印制成本降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那时,就算是普通百姓也买得起书,认得起字。”

  唐奕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你说,这样一个造福了所有读书人,对文教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人,值不值得我们铭记?值不值得流芳百世?”

  “值得!”沈括插言道。“他人在哪里?我代天下读书人谢谢他!”

  唐奕凄然叹道:“晚了!”

  “晚了?”

  “他五年前就已经离世了,到死也没有人知道他这个小小的刻工!”

  程颐猛的抬头,心有所悟,但又不清不楚。

  “教谕到底想说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2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4/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