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268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改革也就可以开始了!

  ……

  说完了布局的事情,唐奕又看向曹佾,“还有一个事儿得你去办。”

  “什么事儿?”

  “我想在大辽再起一家华联。”

  曹佾一指张晋文,“这事儿你跟他说,我又不管华联。”

  唐奕嘿嘿一笑,“他办不了,要开店的地方有点特殊。”

  “哪儿?”

  “幽州!”

  噗!!

  全喷了。

  “你你你,你没病吧?”曹佾叫道。“你把耶律重元的儿子给宰了,还想把生意铺到他眼皮底下?”

  潘丰也道:“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谁去管?万一让耶律重元知道儿子是你杀的,谁在幽州谁死,铺子也得让他端了,何必呢?”

  杀子之仇!

  潘丰都不怀疑,耶律重元那老货要是知道真相之后,得起兵攻宋。

  “所以吗……”唐奕一摊手。“得你去办,张大哥办不了。”

  “我咋办?你不会让我去幽州给你管铺子吧?”

  “真特么死脑筋!”唐奕淬道,“你去找萧英,幽州的铺子给他六成份子!”

  “……”

  三人心说,你这走位也太风骚了,完全看不懂啊!

  而更风骚的还在后面。

  “剩下四成,给耶律重元!”

  “不是,你图个啥啊!?”

  “啥也不图,就是在幽州插根钉子,以后说不定有点用。”

  “那咱们的船也到不了幽州啊?”

  唐奕低头不语,思索起来。

  这还真是个问题。

  耶律重元的老巢幽州地处燕云腹地,四六不挨着,船队根本到不了,走陆路的成本也太大了。

  若是不赚钱,唐奕送出去这份人情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修路!”

  唐奕一咬牙。

  “把黄河水道到雄州边境的官道重修,若是辽人那边也能让咱修,咱们给他出钱,修!!”

  北上的官道唐奕走过一回,只能说勉强凑合。但是,对于华联这种实时运输的要求是达不到的,耗时太多。

  这回三人连反对的声音都没有了。

  唐奕宁可自己掏钱修这条通燕云的路,那就不是“有点用”的事儿了。

  这货心里肯定是憋着大坏呢!

  “正好这几天事儿不多,看兄弟给你们弄出一种修路筑城的宝贝来。”

  “啥宝贝?”

  “水泥!”

  ……

  好吧,完全不懂你在说什么!

  ……

  船进了开封,到了桃花庵把唐奕放下,三人坐船又得回回山。

  唐奕这个甩手掌柜是只管下令,他们这几个苦力却是要忙活起来了。唐奕的布局太大,他们要好好斟酌一番才能下手。

  而唐奕到了桃花庵门前,就见一个穿着太学儒袍的书生从门里出来,见了唐奕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然后飒然而去。

  唐奕还在奇怪,这小伙儿看着有点面熟,就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这时,桃花庵的女使也看见了唐奕,急忙迎了上来。

  “唐公子来了啊?”

  “嗯。”都是熟脸,唐奕也不用客气。

  “刚刚那是谁啊?”

  女使看了一眼还未走远的文生,“唐公子不记得了吗?他就是那年,您在曹觉和潘越手底下救下来的那个刘几,刘之道啊。”

  “哦~~”

  唐奕想起来了,当年就因为这孙子,他让董靖瑶好顿挤兑。

  “他来桃花庵做甚?”

  “来找靖瑶姑娘的,见人没在就走了。”

  唐奕哦了一声,没当回事儿。

  不过,为什么刘几扑了个空,唐奕心里觉得很爽呢?

  “君姐姐和萧姑娘呢?”

  女使一笑,“君姑娘陪着萧姑娘去铁塔寺了,得晚间才能回来呢!”

  “日!”

  唐奕大骂一声,调头就往码头跑。

  “等等我!!”

  但愿曹佾他们船还没走远。

  刚爽过,报应就来了,自己也扑了个空。

  老子的情怀啊!

  ……

  回到回山已经是下午了,反倒变得无所事事。

  想去民学转一圈,却被赵祯派人来叫了过去。

  是关于邓州营的安排。

  ……

第325章 亮剑精神

  对于邓州营的一十九名将士,赵祯最初的打算是晋升三级,厚赏金银,再给他们在禁军之中各谋一个高职。反正,一向以仁爱治国的赵祯是肯定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的。

  但是,曹觉和曹满江的一翻慷慨之辞,却让他有了别的想法。

  以往看来,将灭则军死。曹满江去了一臂,是不可能再担武职的,而整个邓州营也彻底打残了。

  昆仑关下,就算他们勇冠当世,那也只能成为历史,几乎无法再复制。

  可曹满江提到了军魂,提到了种子,难道这样一支不世之营还可以涅磐重生吗?

  是以,赵祯把唐奕叫了过来,想问问他的看法,毕竟邓州营是他使的一套法子才练出来的。

  ……

  知道赵祯的想法,唐奕道:“兵魂未死,邓州营是一定可以东山再起的。”

  “陛下大可放心,只要稍加运作,把邓州营这种精神保留下去,发扬开来,再遇战事,这依然是一支敢于亮剑的强军!”

  “亮剑?”王德用玩味道,“有点儿意思!”

  “对,亮剑!”唐奕笃定道,“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陛下和老将军可以回想历代强兵,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

  “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也是以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

  唐奕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远的不说,大宋的这些将门,就是一代一代遵循祖宗的性格和气质传承下来的。唐奕只不过把它延伸到了军队之中,直言,一支军队也有他的性格和气质。

  这听起来新鲜,但却不难懂。

  “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是由这种部队组建时,首任将官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这是什么?这就是我所说的邓州营的兵魂。我们大宋朝把华夏汉儿从唐末五代的乱事之中拉出来,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那一代的名将带出来的精兵气质,靠得就是这种一往无前的兵魂!”

  “反观邓州营,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他们敢于亮剑,名为败退,实则心志从未败过,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才是邓州营一战封神的关键!”

  “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唐奕扫视赵祯与王德用。“大宋军人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正是缺少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

  ……

  王德用听的热血沸腾,到底是文化人啊,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听着提气!

  “说的好!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就是大郎这个意思。咱大宋现在的军伍,还真就是没了开朝的那股子心气,都是些不懂装懂,瞎指挥的软蛋!”

  赵祯听的这个尴尬啊,他爹和他爷爷就都属于不懂装懂,瞎指挥那一伙儿的!

  “咳咳……”赵祯清了清嗓子。“那依大郎的意思,如何让大宋军人既找回血性,又能……”

  好吧,赵祯想说,又能控制得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2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