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231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不错!”

  回身在墨板上写下:“铜钱独宠”四个大字。

  曾巩也起身道:“无钱荒之忧,则富户屯铜、私铸劣钱、化钱为器的问题亦可忽略。货币总量会大增,到了一定程度,钱比货多,就会出现钱贱的情况,物价就会上涨。”

  唐奕点头,这是上午他提过一点皮毛的“通货膨胀”,曾巩也能活学活用。

  在墨板上又写下,“通货膨胀”这四字。

  有曾、郑两人开了头,儒生们也都活络了起来,七嘴八舌的插嘴。

  其中还有一些是唐奕本以为他们想不到的,此间当真是人才济济,一点就通。

  章惇竟提出了辽夏、大理等国皆用宋钱的问题,而十二岁的苏辙竟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有用的,唐奕就列在墨板上;无用的,也给他们讲明为何无用。

  等到都提的差不多了,墨板上已经列出了十多条。觉得差不多了,唐奕正要往下继续,却闻最后一排有人开口:

  “子浩是否考虑过,朝挺的铸币成本的问题?”

  唐奕一怔,因为说话的是韩琦。

  “韩相公提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点。”

  唐奕回身把“铸币成本”四字,写的比所有小项都大。

  “建议大家把这十几条都记录下来,因为之后两天,我们的课都是围绕这十几条来上。”

  “现在咱们开始推演。首先,铜钱独宠,劣钱、铁钱退市,富户屯铜失去了利润,就会把手里的钱近一步投入市场。加之朝廷铸出来的钱只增不减,钱多于货,物价飞涨对不对?”

  “对……”

  下面的回答稀稀拉拉,大伙开始纳闷,如此一推,就算解决了钱荒,好像也没什么好处啊?

  当然没有好处。唐奕这是把贵金属货币,当信用货币的不限量来推演,又没有金融调控机构,如此推演下去,就只有一个结果——货币倒台。

  可是,无限铸币也不是没有好处,章惇提出的辽夏诸国都用宋钱,在这里就用上了,也就是唐奕之前说过的,以宋钱买办八方。

  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大家解决钱荒之后,大宋这架印钞机,在宋钱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是怎么不知不觉买空各国的。

  “那么问题来了!”

  推演至此,唐奕话锋一转,双手死死地扒着讲台边缘,环视全场,掷地有声地发问:

  “我们如何解决,无限度铸币带来的负面效应呢?”

  “如何解决,大额交易,铜钱笨重的不足呢?”

  “如何控制通货膨胀,阻止货币倒台呢?”

  “如果,我把无限度铸币的弊端都解决掉,那是否就相当于驯服了一头吞噬天下的猛兽?”

  “如果这头猛兽真的存在,那我们要怎么解决钱荒之难,把这头猛兽放出来呢?”

  一连串的问题砸的众人一阵阵头皮发麻。

  本来还不明白唐子浩为何出这一题的一众朝臣,此时方恍然大悟:

  这才是唐子浩题中应有之意!

  这才是这堂可能改奕大宋命运的“财税”课的重中之重!

第285章 铸币的成本

  唐奕用一个假想中的推演,把大宋君臣和观澜百多学子的心神全部吸引过来,进而引出了一连串值得探思的问题。

  一见时间差不多了,唐奕赶紧下课,可不能像上午似的了。

  “这几个问题,留做大家课后思考,明天再接着讲。”

  儒生们一阵起哄,倒是忘了唐子浩是个贱人,再有学问也改不了招人恨的秉性。

  就不能一次讲完?特么刚勾起一点思路……没了!

  赵祯也有点急,之前他就听范仲淹提过唐奕“以八方银钱养宋”的理论。只不过太过笼统,赵祯只是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儿。

  今天终于听到了他整套的推演和系统理论,却只说了一半,就没了。

  一气之下,赵祯出门之前对唐奕冷声道:“随朕来!”

  唐奕不明所以,心说,我没招您啊?怎么这么大火气?

  跟着赵祯到了皇帝居所,进到厅中。

  赵祯往正位上一坐,待一众朝臣站定,便沉声对唐奕道:“说吧,何以解钱荒?何以去通货之危局?”

  钱荒的问题于现在的大宋已经不是小问题了,市面上无钱流通,致使通货紧缩,这是制约大宋国计民生的一大固疾。

  要不然,赵祯也不会等不急明天上课,就把唐奕叫来问话了。

  要知道,这之前,赵祯可是打算晾唐奕三个月的,也就是三个月都不召见。今天却为了钱荒之事破例,可见这事儿对赵祯来说有多重要。

  唐奕苦道:“陛下可别当真,那只是小子的推演。”

  “哼!”赵祯道,“朕还不知道你,若无把握,定不会拿此事来推演。”

  朝臣当中有个略显富态、儒风文雅的朝臣搭话道:“素闻唐子浩从来不吃亏,亦不愿落了面子。今日第一天授业,怎会拿出一个自已都没有结果的推演来?万一被学生问住可是不美喽!”

  唐奕偷偷地瞪了那人一眼,心说,这是谁啊?这么讨人厌呢!

  无法,只得辩解道:“草民出这个推演,确实不是随便出的,只不过是想在众儒生心中埋下一粒怀疑的种子。将来他们走上高位,也有能力之时,自然就会往这方面考虑。”

  赵祯点头,却不上当,“那你到底还是有解决之法的,对不对?”

  唐奕一翻白眼,知道是躲不过去了,只得咬牙道:“有!但短期不可为。”

  赵祯眼前一亮,“说说!可不可为另说,先把招式晾出来,大家讨论。”

  “先说抑制通货吧,其实解决的办法有很多。”

  “比如……”唐奕咬牙切齿地道,“买买买!使劲地买!”

  唐奕所说的“买”,是对国外买。

  钱多就花钱,把外国买空,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赵祯点头,对是对,但不是长久之计。

  以大宋现在的富有程度,就是在缓慢地买空大辽,要是钱再多的话,可能买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再有就是……”唐奕心虚地扫了一眼众人。“扩张,用对外扩张来稀释国内市场,转移国内压力!”

  果然……

  “还有别的方法吗?”

  大宋君臣对打仗啊,扩张啊,之类的事情根本就不感兴趣。

  “再有就是,国家调控了。”

  “怎么调控?”

  “建立专门管钱的机构,控制货币总量。”

  “……”

  这一点,大家听的是似懂非懂。

  唐奕现在也懒得和他们解释什么叫银行,反正以现在的条件,大宋也建不起来。

  ……

  这时,韩琦忽道:“子浩,还是说说钱荒的问题吧!”

  钱荒解决不了,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唐奕无语了,怎么说?

  想彻底解决钱荒的问题:

  要么,打大理。那里有后世华夏最大的铜矿,几百年也用不完。

  可是,现在的大宋,你让他打土匪都懒得动,还打大理?

  要么,就是推行信用货币。

  但是,现在和赵祯他们说什么信用货币,估计都得跟听天书似的。

  “钱荒的问题,能解决,但是想彻底根除,现在还不行,最少要十年之后。”

  “那不彻底呢?”

  好吧,刚刚噎了唐奕一道的那个“胖子”又出声了。

  唐奕恨不得掐死他,这货是吃准他了。

  “有不彻底的?”赵祯一看唐奕的表情就知道,唐奕还真有招儿。

  “有!”唐奕道,“但是技术还不成熟,草民还得一段时间的试验。”

  “快说说!”

  “分级货币制度。”

  “……?”

  “就是除了铜,把银和金也同时纳入货币体系,形成小额交易用铜钱,中等额度用银币,大额交易用黄金的货币市场。如此一来,铜的需求会大大降低,钱荒也就不是问题了。”

  众人闻言,不见喜色,反而摇头。

  唐子浩毕竟还只有二十岁,再怎么惊艳,也有疏漏之时,想出来的方法也太过想当然了。

  韩琦诚然道:“子浩可知,为何汉唐以来,一直不将金银纳入币制?”

  “还请相公指点!”

  “一来,是中原不产金银,储量极少,即使纳入币制,也不够流通。而且民间以金银为饰,会令金银进一步的疏于流通,使得各级货币的币值失衡,市场混乱,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得不偿失。”

  韩琦没有揶揄唐奕的意思,反而说的极为诚恳。

  在他看来,唐子浩能把财商之道悟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奇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2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