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此时,唐奕没坐车,而是骑马随队,一面吹着北方暮秋的冷风,一面好奇地看着官道上往来的辽人。

  只是,没多久就有辽朝的接伴使团相迎而来。

  唐奕一看还是‘熟人’,正是几个月前刚回去的耶律德容。

  好家伙,合着耶律宗真这两个侄子,是专门负责在两国之间跑腿儿的……

  其实说起来,这是赵祯与耶律宗真之间的一种默契。

  两国虽然几十年没打过仗了,但是各方面的较量却从未停止。

  例如,出发当日,范仲淹让唐奕踩着点到,耶律德绪用辽骑来刺激宋人,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事儿,哪次互使不是这么暗地里较劲过来的。

  而为了彰显大国文化底蕴,以往大宋遣使必是朝中顶尖的文人名士;辽人为了保持体面,不闹笑话,接伴使君也肯定是北朝汉学大家。

  这次赵祯让唐奕独行,连个压阵的老成之臣都没带,就是在非常时期不想和辽朝有任何摩擦,咱也别在北朝面前显摆咱多有文化。

  耶律宗真也是个明白人,接伴使用的是对南朝熟悉至极,又比较‘懂事儿’的耶律德容,也是抱着尽量不惹事儿的心态。你不拿酸文人恶心我,我也不用武力压你。

  大家一团合气。

  耶律德容一见唐奕,尽管知道接的是他,但还是忍不住的眼皮直抽抽。开春这熊孩子不但吓了他一个半死,还坑了他几百贯的银钱给南朝救灾。

  奶奶的!

  可记恨归记恨,可耶律德容是个明白人,比他哥哥耶律德绪拎得清。

  与唐奕礼节性地会面,便令大队开拔,直奔距边界仅几十里的新城驿馆。

  唐奕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于老老实实的耶律德容,自然比对耶律德绪客气得多,不但送上了好酒,还把一些特意从南方带来的稀奇特品当作礼物送与耶律德容。

  现在开始已经在人家的地盘了,多多少少得收敛一点。

  只不过,唐奕是收敛了不少,可是随行护卫的五百军士却好像打了鸡血一般……

  就见自打进了辽地,这些军士个个军容整肃,昂首挺胸,行军仪仗没有一丝松懈,倒真的把南朝军人的风采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奕看着这帮军汉目不斜视,生怕落了天朝军威的样子,不禁暗暗点头。

  大宋号称养兵百万,可是现在真正能用的,也就是御前几万禁军和镇守西北的西军了吧?

  “杨二哥,这神威营端是威仪!”

  ……

  杨怀玉正想着心事儿,听唐奕之言才回过神来。抿然道:“神威营这五百兵士,和西军身经百战的士卒比,可能还差一点,但是在开封禁军之中,却是无人可及的。”

  唐奕点头称是。

  “战力比不上西军也不丢人,单这军容,应该就不是西军可比的了。”

  西军在宋夏边境,那是血里火里滚三回出来的百战之兵,谁敢说比西军能打?

  “这大郎就是外行了,所谓军容就是战力。换句话说,军容整肃之军,也必是强军。别看传闻西军将士蛮横无忌,但是一上战场列阵,那时的西军军容,绝不是别人比得了的。”

  “哦!?”唐奕一挑眉头,“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军容就是战力?”

  杨怀玉环望这五百兵士,“大郎是读书人,不通战事也属正常。”

  反正闲着也没事儿,杨怀玉就给唐奕讲起了军中的门道来。

  一听之下,唐奕才明白,原来古代战争并不想像中的那样。

  以前,唐奕一直觉得,这个时代的战争,肯定是如搅肉机过境一般的尸山血海,死人无数。

  其实不然,真正正面对决的伤亡数量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份,成千上万人绞杀在一处,比拼的就是双方的忍耐力、执行力,和士气。

  这个时候,个体武力的高低,已经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了。决定成败的,刨去天时、地利等外界因素,左右战局的,就只有军容和士气。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勇’不是胆子大,而是不畏死、不计死!”

  “两方相杀,一般死伤过两成兵力,即露败象,过三成则必溃之!丢掉刀戈的士卒,和一头头待宰的羔羊也就没什么分别了。”

  “这个时候,军容整齐,也可以叫作士气,它的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伤而不乱,死而不溃,溃而不慌,靠的就是整齐的军阵仪仗和士气。”

  “西军之强,即使死伤过三成仍能不露败象,队列严整。”

  “十之去四也能退而有续,是为当世强兵!”

  杨怀玉这么一说,唐奕终于明白了。

  原来,真正死人的时候,不是在正面战场,而是在逃跑的路上。

  所以,那些所谓斩敌几万,尸横遍野、弃戈如山的战报,是把追击溃敌时的杀伤,与正面对决时的毙敌人数,放在一起计算的。

  不过,想想也是,古时威名赫赫的强军无不是悍不畏死之士,比如三国时期的‘陷阵营’兵不过千,却无坚不摧,无阵不克。

  而兵法所云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则是强行的军士没有退路,战至最后一人。

  不过,杨怀玉说所谓军容就是士气的言论,唐奕却有点想笑……因为他想起了邓州的那一营厢兵。

  “若如杨二哥所言,军容越严整,战力越强……那小子可是知道有一营兵士,可为当世第一军了!”

第207章 祸起幽州

  唐奕说他知道有一营军士可为当世第一军。

  “哦?”杨怀玉一扬眉角,“哪一营兵士?”

  杨二哥有点不服了。

  在他看来,他的神威营要是能到战场上见见血,绝对是不输西军的存在。大宋第一军的名头要是有,也得扣在神威营头上。

  唐奕嘿嘿一笑,“驻邓州厢防营!”

  “……”

  杨怀玉一阵无语。

  一伍乡勇,唐奕就敢说是当世第一军?这玩笑开的有点大。

  唐奕也不多说,“日后杨二哥要是有机会,可以去邓州看看这一营厢兵,别的不敢说,论军容,可着大宋也找不出第二支。”

  “大郎何以如果笃定?”

  “因为……那是我帮着练出来的!”

  “……”

  好吧,杨怀玉心说,我信你个鬼啊!

  不过,他却记住了邓州有一营厢兵这个事儿。

  ……

  在新城驿馆歇息一晚,第二天使团继续上路。

  一路行来,虽然辽人尽量的保持着克制,但是,燕云之地给宋人的感观,却是让一千人的使团大队无一人得见笑颜。

  ……

  自古以来,得燕云者,得天下。可以说,谁手中握住了这块战略要地,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如两道高墙,把北方草原和中原大地隔绝开来,形成了第一道天然屏障。

  于桑河与拒马河横亘东西,串连起东西千里方圆的诸多河流沼泽,形成第二道防线,这更是骑兵的噩梦。

  除了自然之险,还有万里长城和金坡关、居庸关、北古口、松亭关、渝关,这五大要塞。

  易守难攻,不利骑兵的特性,使得燕云之地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原王朝力抗游牧民族的最大依仗。

  但,不幸的是……

  大宋从立国开始,就从来没得到过它。

  反倒是辽人,不但把燕云十六州变成了辽朝的大粮仓,养活了九百万辽人,而且还以此为要挟,压了大宋百年之久。

  ……

  过了新城,经涿州、良乡,又行百里,就是辽朝五京之中一的重镇幽州。不过,辽人给它换了一个很契丹的名字——折津。

  这里也是辽朝南院所在,执掌辽朝南面汉地兵权。

  使团要在幽州休整一天。一入驿馆,唐奕就拎上两坛醉仙去找杨怀玉。这货自打进了辽境表情就不对,越往前走,越是阴沉,看辽人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善。

  唐奕真怕他一个不高兴提刀开砍。

  找了一圈,最后才在马厩找到杨怀玉。他正闷头喂马,根本没注意到唐奕到了身边。

  “陪我喝点?”

  唐奕扬了扬手里的酒坛,见杨怀玉看过来,直接把一个坛子扔了过去。

  杨怀玉也不多说话,接过酒坛,打开就往嘴里倒。

  灌了一口,不禁皱眉,“怎是果酒?拿千军酿来!”

  唐奕乐了,让黑子去给他换一坛。

  待酒拿到,杨怀玉继续大口猛灌。

  “你慢点……二十出头儿就整天心事重重的,也不怕老得快。”

  “……”

  杨怀玉灌了足足有半坛子,也就是一斤的烈酒,才颓然地萎在马厩边上坐下。

  过了半晌,沉着嗓子道:“信不?其实我是不想来的,是我爹亲自去求了官家好几回,非要让我走这一趟。”

  唐奕陪着他坐下,“信……”

  “以你的性格,应该是堂堂正正地打到杨公祠下,而不是以仇人朋友的身份屈辱地来见杨老将军。”

  杨怀玉愣住了,没想到唐奕一句就说到了他的心里。

  “就凭你这句话,咱们以后就是兄弟了,值得干一大口!”

  唐奕苦笑着和他‘砰坛’。

  “去的时候叫上我,也去给老将军上炷香。”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