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养一个学生,一年光书本纸墨就得30贯左右,养一百个就是3000贯。这还不算完,唐奕要是脑子一热把学生的衣食也给包了,那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办书院得有教舍吧?买地建屋都是钱。

  得有教谕吧?范仲淹要办学,还不能雇佣学问一般的人做教谕,最起码也得是大儒那个级别的吧?工资怎么算?

  再加上里里外外一些零碎开支,唐奕要真的想帮范仲淹把书院办下去,一年最少要拿出两万到三万贯的银钱,才能勉强支撑。

  两三万贯,要是光靠唐记食铺,二十年的盈余才够一年的开销。更何况,唐奕一激动说要帮范办一家天下最大的书院。

  呵呵……因为这一句话,唐奕可能要一辈子都给范仲淹打工了。

  ……

  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唐奕心里铆着一股劲儿。

  “老子还不信了,凭我超越这个时代一千年的见识,在大宋还能让钱难住?”

  正如他在张家提亲时说过的,什么生意最赚钱?

  垄断!

  不管干什么,只要垄断经营,就都是暴利。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随便拿出点东西来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都是垄断。

  更何况,唐奕还是个学化学的!

  ……

  唐奕一句话,身上就背了一座书院,所以他不得不马上开始琢磨怎么挣钱了。

  “大哥你去东市买十斤猪油回来,再到胭脂铺带几盒胭脂水粉,再买两丈棉布。”

  “弄那么多猪油干啥?”马大伟有点不明所以。

  “再说,咱家也没人用得上胭脂啊?”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唐奕也不做解释,迈步出了唐记。

  等到回来的时候,只见唐奕手里提着两个空坛子,十分古怪的是,这两个坛子在底部开了两个洞,连着一根半尺来长的细管,这是唐奕到西市胡家铁铺专门订制的。

  说是订制,其实做起来也不难。只是在现成的坛子底儿上钻个洞,再按上管子就行了,只一会儿的工夫就做好了。

  马家三口不禁奇怪,大郎这是要鼓捣什么?

  他们哪知道,唐奕给范仲淹画了个天大的饼,不得不想办法挣钱了。

  唐奕把两个坛子放到一边,从厨房取了一盆木炭来。让大伙奇怪的是,唐奕居然往炭盆里倒水,像给木炭洗澡似的洗了起来。

  马伯一脸的疑惑,“这,大郎这是做甚?”

  唐奕洗炭洗的满手乌黑,抬头道:“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马伯您去找些细砂、卵石来。石子最好从大到小,每样一盆。”

  唐奕是想弄一个简易过滤器。把大小不一的碎石、细砂,再加上木炭分层放到坛子里,液体倒入坛中,再从坛底的细管流出,就能起到过滤的效果。

  其实过滤效果最好的是活性炭,但是现在条件有限,唐奕只能用这土办法代替了,等以后有会机弄出专门烧制活性炭的活化炉再说。

  至于洗炭,引火用的木炭杂质非常多,不是洗一洗就能去除的,水洗也只能洗掉木炭表面的灰质罢了。

  没一会儿功夫,马大伟提着十斤猪油,几盒胭脂和棉布回来了。

  猪油是大宋主要的食用油,这个时候还不兴用植物油,所以街面上有专门炼好的猪油售卖。

  马大伟不知道唐奕这是要干什么,但大郎向来主意多,总有他的道理,放下东西,就和唐奕一同洗炭。

  这时,马伯、马婶也端着几个小盆回来了,盆着装着细砂卵石。唐奕过去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令马伯、马婶把细砂和石子通通用清水洗上几遍。

  待炭、沙、石子都洗好之后,唐奕就拿出一个带细管的坛子,在坛底铺上棉布,放上一层块儿大的木炭,又铺一层布再铺小块炭,之后是细沙、小块卵石、大块卵石,整整码了五层,占了大半个坛子,这个粗糙的过滤器就算完成了。

  唐奕满意地一笑,出了唐记,转身进了孙家医馆。

  “有生石灰吗?”唐奕劈头就问。

  “石灰?”孙郎中一皱眉,古时候,石灰除了刷白墙,还有药用。

  “要石灰做甚?”

  “有用就是,给我来点。”

  孙郎中不知道他要干嘛,但还是在药柜之中抽出装石灰的药匣。

  唐奕搭眼一瞅,里面只有少半匣,最多半斤的样子,索性把整个药匣夺了过来。

  “都给我吧。”说着,抱着药匣转身就走。

  孙郎中急了,“你拿那么多做甚?会吃死人的!”

  “放心吧,谁没事儿吃这东西,我有别的用。”唐奕扔下一句话,就消失在医馆门外。

  孙郎中看他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是有点不放心,遂跟了出去,想看看这小子到底要干什么。

  唐奕回到唐记,又从厨房取了小苏打,这东西是发面用的,唐记存货颇多。

  各种准备都差不多了,唐奕正准备着手开工,突然心念一动,对马伯问道:“您知道哪有盐卤吗?”

  “盐卤?”马伯一怔,“咱邓州又不产盐,哪来的盐卤?倒是有卤块。”

  唐奕一拍巴掌,“卤块更好!哪有?找一些来。”

  “街对面的豆腐店就有,我去要一点。”马伯说着就去要卤块了。

  唐奕让马大伟取了一些猪油放锅中化开,又取了一个铁盆倒上水,把生石灰都倒了进去。

  ……

  现在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唐奕这是要做肥皂。后世十本穿越小说,有一半都干过这个买卖,一点都稀奇。

  没错,唐奕要做的确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皂化反应。

  但是肥皂,却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作为一个高分子化学硕士生,一个油脂的皂化反应就为了得到几块肥皂?那也太low了吧?

  还有一种更为珍贵的物质,比肥皂的价值更高,更有用。

第17章 比肥皂更有价值的东西

  油脂的皂化反应,在后世的中学课本之中就都学过,并不算难。

  唐奕要做的也并没什么特别,只不过比较精细罢了。

  他先把生石灰溶于水,制成石灰浆,再把小苏打倒入其中。

  小苏打也就是苏打粉,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与石灰溶液,也就是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之后,生成碳酸钙沉淀物和上层澄清的溶液。

  这些清液,正是唐奕所需要的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是一种重要的工化原料,腐蚀性极强。

  唐奕小心地用瓷碗把清液撇出来,生怕有一丁点闪失。火碱一旦接触皮肤,会分解皮肤之中的脂肪,火烧危害比硫酸更加严重。

  把撇出来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热油锅中充分搅拌,就会发生皂化反应。

  把油锅搅拌均匀,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待了。唐奕也不闲着,把马伯要来的卤块磨碎加水搅匀。

  卤块其实就是盐卤水分蒸发固化而成的硬块。老百姓把盐田之中的卤块收集起来运往全国,加水溶解之后,就还原成卤水,也就是“卤水点豆腐”的那个卤水。

  唐奕用卤水,主要是这种东西里面含有一种成份,是当下人工很难合成的,就是氯化镁。

  氯化镁是一种盐,在高温作用下会分解出氯化氢。而氯化氢溶于水,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盐酸了。

  现代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几大化学原料——三酸两碱。

  三酸指的是硫酸、盐酸和硝酸;两碱指的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其中,两碱唐奕都可以用土法制备。但是,三种强酸制备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卤水来得到。

  此时,锅中的猪油已经开始了反应,最上层的油黄色皂质开始逐渐凝固。

  唐奕连忙把还未完全凝固的皂质挑纯净的,最大面的一部分撇出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胭脂粉搅匀静置,这一部分凝固后就是肥皂。

  不过,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猪油皂会带有一股子油腥味,就算做完肥皂,也没人愿意用它弄得一身猪油味。而加上胭脂掩盖油腥,是最简单的方法。

  当然,唐奕以后还可以提取花果之中的精油,让肥皂变的更加芳香。但现在时间有限,也只能用胭脂将就了。

  做完肥皂,锅中还剩下一些浑浊的皂质和底层的碱性废液。

  若是按照小说里写的那样,这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直接扔掉,但是唐奕没有。

  他把中层浑浊之物撇出,单放入一个盆中。这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末反应完全的猪油和杂质,还有少量皂质。

  唐奕把兑好的卤水加入其中,用力搅拌加热。

  不多时,盆中的猪油再次发生了变化,逐渐凝固。

  唐奕看着泛着油光的猪油块,不禁心中满意。前世虽然没做过造化反应,但是,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啊!

  猪油之中加入火碱,反应之后会得到肥皂,加入盐酸,则会生成另一种物质。

  蜡,也就是百姓家中用来照明的蜡烛。

  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过量的缘故,总会有一些脂肪反应不充分。用这一部分的脂肪进行酸性反应制蜡,不但避免了浪费,且做出来的蜡比现在市面上用的石蜡、虫蜡质量还要好,仅次于最好的牛油大蜡。

  马伯一家,还有孙郎中,看着唐奕忙前忙后的折腾了半天,现在看他终于停了下来,不禁问道:

  “大郎到底在鼓捣什么?”

  唐奕得意地指着一盆道:“这一盆叫‘皂’,洗衣、沐浴有清洁之效,另一盆是蜡。”

  孙郎中不知道皂是何物,反倒蹲到蜡盆前好奇道:“蜡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唐奕让马婶取来一段棉线,用茶碗做模子,现场做出一个蜡烛点燃。

  “看看怎么样?亮不亮?”

  孙郎中惊诧地看着那明黄色的火焰,“不错,比油灯亮多了。”

  马伯则盯着火焰上方奇道:“好像烟也不大。”

  唐奕哈哈一笑,当然不大,油蜡之中的杂质要少很多,所以烟气也比一般的蜡小得多。

  “这蜡要是拿出去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