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可是,今年却一下变了味儿了。儒生们都去观澜书院了,若是观澜进不去,退而求其次,才会来太学听讲,太学院的大儒们就不高兴了。

  凭什么范仲淹一来,就把我们的风头都给抢了?

  再说了,观澜书院并非官学,把奉根正朔的太学的风头都给抢了,合适吗?

  于是,有太学祭酒上书朝廷,说诸生只知观澜,而不知太学,实为违背了大宋设立官学的初衷,要求赵祯下旨为太学正名。

  还有人提出,要限制京中仕子出城,意图阻止诸生到观澜拜会。

  赵祯看了这些奏报,也是哭笑不得。心说,太学这帮学究怎么这么小气?连这种荒唐招数都用出来了。

  最后,还是太学直讲胡瑷出来说话了,“妒者,非君子也。欲取心必唯德,比之方知真矣。”

  意思是说,你们羡慕嫉妒恨屁用没有,不是君子所为,要想赢得仕子的认可和青睐,得靠德行和自己的本事,咱们来年大比见真章儿!

  胡瑷其实也不是没有火气,当初他上书想跟着范仲淹走,结果赵祯不但没同意,还罚了他半年的奉。如今可好,孙复、柳永、杜衍都去了,就他没去成。

  这帮老货,在观澜书院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住最好的,就连最好的生源也都一门心思往那儿跑,胡先生能平衡吗?

  他现在憋着劲儿等着开春的贡试,看看我太学诸生是怎么碾压你们这帮老货的!

  观澜书院可没有胡瑷那么紧张。

  马上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今年一年又是皇帝假装生病,又是大河起舞,可以说,就没得消停。再加上范纯仁等十几个人要应对来年春闱,都紧绷着一跟弦,唐奕觉得,过节应该让大家放松放松。

  范仲淹也觉得在理,就定下中秋月夜观澜上下一同欢宴赏月的章程。

  对此,大家可以说是翘首以盼,极为重视。

  潘丰直接把白樊楼名厨叫到了回山,提前三天就准备食材用度,力求尽善尽美。

  桃园夫人则是给桃花庵的姑娘们下了死令,中秋不接助宴的差使,还特意编排了新曲。几位她教出来的姑娘中秋夜皆不受外请,都来回山助兴。

  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要知道,桃园夫人教出来的姑娘可不只董惜琴一位花魁,还有上界、上上界的花魁娘子。虽然年代久远,都已经是过气的名伶,但再怎么说,那也是花魁啊!

  几代花魁聚于一处弹琴唱词的盛况,谁见过?

  再说了,那词还是柳七公亲自为这次宴会所作,就连赵祯听说观澜有这么一个宴会都想来凑个热闹,却被文彦博一句话给顶回去了。

  “虽是中秋大节,但京东、河北诸地灾祸未平,陛下怎可专于一宴之乐,而不顾万民之苦呢?”

  其实,赵祯出去吃顿饭不算什么大事儿,但是,文相公是怕皇帝出宫出顺腿了。今年都在外面呆过半个月了,也不短了,您还是在宫里呆着吧!

  于是,赵祯只能苦哈哈地窝在宫里与万民同苦了。

  但是,文彦博这厮也是够贱,不让赵祯去,他自己却是要去!

第170章 新衣

  文彦博让人稍了信儿到回山,说是八月十五到回山陪恩师过节。赵祯知道这事儿后,鼻子都气歪了,心说,文宽夫,你等着!

  富弼进京之后,一直忙于朝中琐事,一直也没来看看范仲淹这个老朋友,于是,也定在中秋携家人与老友一同过节。

  ……

  有大儒,有名仕,有佳宴,还有名妓……

  十五月圆之夜,对月评弹、吟诗做对、话新词,这么奢华、这么高大上的事情,又怎么少得了大宋朝最会享受的两个人呢?

  晏殊,还有宋庠,也要去。

  按说,晏殊和范仲淹并不算和睦,这里面肯定没晏殊什么事儿,是范相公老看不上晏殊那奢靡成性的作风了。

  但是,自辞官之后,晏殊特意写信慰问,赞扬了范仲淹的高风亮节。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晏殊除了爱享受,真的没别的毛病。

  二人也算是相逢一笑抿恩仇。

  这两年,虽都在京中,但也多以书信往来,如今,范仲淹自己也‘奢靡’起来了。

  晏同叔一听观澜有此一宴,心说,好你个老小子,年轻的时候,我养几个歌姬你就参我的本,这回轮到你了?

  他立马给范仲淹写了封信,信中笑骂:范希文晚节不保!

  范仲淹看过后莞尔一笑,知道这老头儿要找回场子。但是,没办法啊,谁让咱有个会抓钱的弟子呢?奢侈也奢侈得理直气壮!

  回信之时,不但不气,反而邀请晏同叔一起来腐败。

  晏相公看了信,满意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

  至于宋庠……

  这位也爱享受,但是,让他主动去和范仲淹、尹洙、杜衍、富弼这帮“庆历党人”吃酒,宋相公拉不下来脸啊!

  当年,大家可是斗得你死我活,把儿子送观澜去,已经算是极限,再坐一块喝酒,他自己都觉得臊得荒。

  但是,宋楷在观澜书院,范仲淹早就告诉书院诸生,凡父母家人在京者,不论贫富,皆可携家人一同赴宴。

  宋状元这回算是找到台阶了,这是你请我去的,可不是我上赶着去的。

  他这是借了儿子的光了……

  这下可好,八月十五那天,观澜书院再一次人满为患,都快赶上赵祯在这里住的那半个月了。

  ……

  中秋大节,中枢休朝三日。

  富弼一家、文彦博一家、晏殊一家、宋庠一家,还有庞籍、唐介早早地就来到了回山。

  中午之时,赵德刚的一众子孙也来到回山陪老爷子过节,再加上曹家和潘家,人数着实不少。

  陈希亮跟着范纯仁在外面转了一圈,腰都快直不起来了。从眉州巴蜀之地来到这里,他哪一下子见过这么多传说中的人物?

  过去一个,是宰相富弼……

  再过去一个,是副宰相文彦博……

  又过去一个,是枢密使庞籍……

  给事中归班宋庠……

  御史中承唐介……

  见了谁,都是令人敬仰的股肱之臣;见了谁,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上一叫“相公”。

  回到学舍,陈希亮见苏洵正在案前看书,丝毫不被外面的热闹打搅,不禁奇道:“明允,怎么不出去看看?外面可是比朝会还要热闹。”

  苏洵横了他一眼,“说的好像你见过朝会一般。”

  “呃……”陈希亮闹了个大红脸,却闻苏明允继续道。“有甚可看,待来年高中,与之共列三班之时再看不迟!”

  苏老泉现在还是很傲气的,虽然屡试不中,但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

  这边,苏洵在玩清高,那边,曹佾却在装深沉。

  曹觉一去不回,曹家苦寻无果。如今姐姐在宫中,弟弟在江湖,回山就只剩曹佾一人,略显孤单。

  正想着,就见唐奕抱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跟黑子来到他身边。

  “想什么呢?”

  曹佾横了唐奕一眼,“你说我想什么呢?”

  唐奕一窘。

  只得佯装对怀里的小童逗趣道:“评儿听听,听听,你爹这小心眼可怎么治!?你可不能学他,将来要对你干爹好点!”

  小童重重点头,吧嗒,在唐奕脸上来了个大大的湿吻。

  曹佾没好气地把孩子从唐奕怀里夺过来,“喜欢自己生去,别拿我儿子解闷!”

  说着,厉声对小童子又道:“你可要记着,将来你二叔要是回不来,就找这厮要人!”

  小童被两个“大人”夺的不知所措,自顾自地叫喊着:

  “小二叔,小二叔,要找小二叔……”

  正说着,就见董靖瑶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小丫头是来让唐奕出船的。

  唐奕不禁疑惑,这已经是下午了,这时候还要出船回城干嘛?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董惜琴为了此次欢宴特意订了一身新衣,准备晚上唱词之用。只不过,新衣昨天刚拿来,今天一试,竟有些宽松了。

  唐奕不禁吐槽,“现在才想起来换,哪里还来得及?”

  “哎呀,就是简单收一收腰身,送到成衣铺子,用不了半个时辰就改好啦!”董靖瑶依然不改恬燥的性子,乖张地大叫。

  唐奕指了指天色,“一个来回,不算改衣服就得三四个时辰,你自己算算,来得及吗!?”

  “……”小丫头一算,还真来不及了。

  “要不,我去吧?”黑子试探着一问。

  唐奕白了他一眼,心说,就算你对桃花庵的事情上心,也得分个时候啊!

  “你去?你飞着去啊?不是一样行船?”

  “不用!”黑子急道,“翻过望河坡走陆路,快马两个时辰就能来回!”

  唐奕就不明白了,穿特么什么不是一样唱,非得费这么大的劲。

  黑子还没等他说话,直接就飞蹿了出去。

  曹佾看着黑子和董靖瑶的背影道:“这憨汉都快把桃花庵当成自己家了,比你的事儿还上心!”

  唐奕没说话,拧着眉毛摇头,他也看出一点不一般来。

  黑子到董惜琴那里拿了衣服,直接飞奔上山,就他那个身手,眨眼之间就消失不见。

  唐奕也跟了过来,和董惜琴一起看着黑子跑远了,不禁吐槽道:“惜琴姑娘仙子一般的人儿,穿什么都好看,何必在意一套衣服呢?”

  董惜琴嘤声道:“今晚很重要。”

  “那怎么还能做套衣服,还做肥了呢?”唐奕心说,这种错误我都不会犯。

  董惜琴低着头,不好意思地道:“几年前的尺寸,没想到自己到是轻减了。”

  唐奕眉头一皱,几年前的尺寸?开封第一名妓几年没添过新衣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