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唐奕却低估了潘丰……

  要是潘国为就这么就坡下驴,勉强保住了潘家基业,那他也就不是拥有汴京第一楼、汴京第一酒的潘家家主了。

  从刚刚唐奕和官家的对答之中,潘丰听出很多不同的意味,他现在心里正算计着一盘大棋……

  一盘曹佾走了先,他也不能落后的大棋!

  场中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那丑脸老头儿,他现在的心思也早就不知道飞哪儿去了。

  ……

  之后,赵祯与一众老臣、唐奕、曹佾等人闲谈了一会儿,等用完早膳,大家也就起身告退了。

  毕竟赵祯现在还‘病’着,不便长时间接待外臣。

  其实赵祯还有另外一件事儿有‘求’于唐奕,但是今天占了唐奕这么大一个便宜,赵祯谦谦君子反而不好再开口了,心说反正在回山还得住上一段时间,以后再说吧。

  ……

  有区别吗?

  不过唐奕是不知道官家心里想什么,要是知道,非笑开了花不可。

  占便宜?

  谁占谁便宜还不一定呢!

  出了赵祯的住所,唐奕跟在范仲淹身后,就见那丑脸老头儿走了过来。

  “希文收了个好弟子啊!”

  范仲淹恭敬回道:“老国公过奖了!”

  那老头儿却不以为意地来到唐奕身边,猛一拍唐奕的肩膀,拍得唐奕直咧嘴。这老头儿岁数挺大,手劲儿可不小。

  “小子,老夫看你不错,不似那帮子读书读傻了的呆子,能干点实事儿!”说着,还捏了捏唐奕的肩膀,“就是身子弱了点……得练练!”

  范仲淹苦笑道:“以老国公的眼光来看,就没有强的了。”

  老头儿哈哈一笑,“那是自然,大丈夫顶天立地,没有一副好身板,何以为国使力?”

  唐奕陪笑着连连点头,心中却道,您老能不能轻点捏啊?要散架了!

  “以后有机会到我府上串门,老夫教你几招强身之术!”

  “还未请教,老英雄是……”唐奕还不知道这老头是谁呢。

  “哈哈!!老夫姓王,双名德用,你可听过?”

  “听过,听过……”

  这位可是十七岁就带军出征,大宋朝现存的军界擎天之柱,唐奕怎会没听过,而且,范仲淹就是这位老国公举荐起来的。

  “哈,听过就好,走啦!”

  范仲淹一见王德用要走,急忙道:“老国公,不用过中饭再走?”

  “不了!抽个空来看官家一眼,老夫也就放心了,这就回去。”

  说完,大手一摆,大步而走。

  王德用一走,范仲淹也随着杜先生和赵德刚一起离去,至于唐奕,该干嘛干嘛去吧。

  人都走了,曹佾才和潘丰靠了过来。

  潘丰一到唐奕面前,就连忙躬身一礼,“日前小儿狂勃,多有得罪,还望大郎海涵!”

第134章 唐奕的真正野心

  潘丰上来主动搭话。

  唐奕不禁暗暗一叹,心说,本来想敲他一笔的,让官家一句话,这竹杠也敲不成了。

  “唉,潘叔,不必介怀,本就是我们年轻人之间的胡闹,算不得大事。”

  既然官家出面了,潘丰也说‘服了’,那唐奕就没法咄咄逼人了,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潘丰一听唐奕软了下来,心中大定,急忙道:“大郎若不嫌弃,以兄相称即可,叔父之名潘某可是当不起的。”

  “就是!”曹佾不干了。“国为与我可是平辈,你我兄弟相称,却叫国为叔辈,厚此薄彼啊?”

  唐奕心说,人家儿子都比我大一岁,你跟他比什么?但潘丰这么说了,他也不再客气。

  “既然如此,子浩只好从命!”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潘丰陪笑连连,心说,这一篇儿总算是翻过去了。

  寒暄之后,唐奕知道拖着也没意思,不如痛快点。

  “一会儿让张大哥给华联管事写个条子,樊楼今日就可在华联拿货。”

  “上道!”潘丰暗叫,“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至于娇白……”娇白的事,唐奕反而沉吟了起来。

  “大郎放心,只要划出道来,我潘丰一定接着,定不让大郎失了脸面!”

  唐奕摇头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吧,娇白之事,等官家病愈,一切平息之后再说,一定不让大兄吃亏!”

  ……

  有了唐奕这句话,潘丰也就彻底放心了。当下不再多留,他得赶紧回城,这几天樊楼的日子可不好过,从食材根源上落后于几大名楼,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潘丰一走,就只剩下曹佾和唐奕二人。曹佾左右扫眼,见四下无人,方低声哀道:“大郎得改改胡乱说话的毛病了,今日可是吓坏了为兄。”

  唐奕撇了他一眼,“你是心疼咱们建起来的渠道吧?”

  曹佾一窘,被看穿了……

  这渠道的事如果不说,暂算唐奕的产业,曹佾能从中得到一成的利。但是一入观澜的范畴,立马变成了百分之一,这可是十倍的差距。

  “咱们先狠赚上几年,捂不住了再划到观澜也行啊!”

  唐奕鄙夷道:“短视。”

  曹佾一怔,再看唐奕这表情不对啊……

  这小子从来都不吃亏,一下子送了几十万的生意,怎么不见他心疼呢?

  “你……你是故意的?”

  曹佾一下子兴奋起来,“快,快说说,你又打的什么主意?”

  唐奕得意道:“几十万的运转渠道建起来了,得多长时间能回本?”

  “等开封的商人们把华联铺吃透,再开起铺子,起码得好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怎么也得想个来快钱的道道吧?”

  “什么道道?”

  唐奕一边走,一边道:“你说,现在汴河上走的船,除了咱们的船,还有谁的规模最大?”

  拧眉一阵沉吟……

  “谁的规模最大?”曹佾猛然定住,惊叫出声,“官运粮船!”

  唐奕吓得左右猛看,就差没把曹佾的嘴封上了。

  “瞎叫什么!?”

  曹佾也知太过激动,怯生生地四下扫了几眼,才低声道:“你要拿下官粮的运转!?”

  唐奕点点头,“现在这条运路算是官家的了,你说,官家会不会把官粮转运交到咱们手上?”

  肯定的啊!只要稍稍给官家吹个风,这事基本就算成了。怎么就忘了还有官粮运转这一好处呢?

  曹佾定在那发呆,脑袋里都是乱七八遭的想法……

  这小子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别人以为他要开酒坊,结果他搞了个华联仓储;

  别人以为华联才是厚利的大买卖,结果他志在运转渠道;

  别人以为这么大的渠道他建不成,结果他把几十万建起来的渠道送给了官家;

  别人以为送亏了,结果他却打的是官粮的主意!

  官粮……

  曹佾都不敢细算这其中有多大的利,因为数目太巨!

  开封每年要由汴水运转粮食七百万石,这其中分了民运粮和官运粮两种。

  民运,自然是供应开封百姓日常用度;官运则是开封‘常平仓’与左右禁军大营四十万禁军的军粮耗费。总数上来算,民运占三,官运占七。

  对!七成!

  官运粮占了这六七百万石中的整整七成,近五百万石的粮食运力。

  那官粮运转算的运费几何呢?

  呵呵……

  官粮不算运费,而是算路耗,就是按一路上的耗损来计算的!

  一百斤粮运抵京师,路耗三成,在汴京下船就变成了七十斤。也就是说,朝廷从各地征粮,实际是征七百多万石,运到京师只余五百,两百多万石的粮食要耗费在路上。

  话说,古代运力就真那么差?损耗这么大?

  有!即使是走槽运,耗费也是极大。沉个船、发个霉、淋个雨,完全看老天和过路官吏的脸色。这其中有正常损耗,征夫征船的费用,但最主要的,还是沿路各地方官府的盘剥。

  此事,朝廷一直头疼不已。

  一来,‘刮官船’已经是地方恶吏的一大生财之道,下到刀笔小吏,上到州官大员,盘根错节,屡禁不止。

  二来,老赵家向来得过且过,三成路耗,已经比唐时的‘刮一半’强太多了,只要不出巨贪、大乱,皇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这不代表皇帝不在乎啊!每年光路耗的粮食,就要用去朝廷一两百万贯的财政收入,况且,赵祯现在正是钱紧的时候,如果唐奕这条运路能帮朝廷省钱,就连政事堂的相公们也不会反对。

  “算过没有,咱们要是接了官粮运转的生意,路耗能压到多少?”

  曹佾觉得,如果剔除刮官船的钱,差不多能省下一成的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