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039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而且……”李风无语又道。“而且这里面还有文拓的事,这该如何是好?”

  “别慌!”董成到底比李风要稳当。“总有办法。”

  “对了,仵作验尸回来了吗?”

  “回来了。”李风回话。“据仵作所验,魏国公并无外伤,也无中毒之相,应该是寿尽而亡。”

  “至于赵宗球,有两处致命伤,一是胸前重击,捣碎了骨骼五脏;另是穿心一刀,救无可救。”

  “……”

  董成听的直咧嘴,这个赵宗球也是够倒霉的。

  只闻李风又道:“从唐家的证词和韩嘉彦自己的口述来看,黑子重击在先,韩嘉彦上前夺刀误刺在后,确实没有罪责。”

  “……”董成又沉默了。

  没有罪责?

  “不!他不能没有罪责。”

  “韩嘉彦无罪,那就没法把韩相公拉下水了。”

  在董成看来,此事牵扯太大,已经是不可能瞒下来了,上达天听已然是定局。

  公事公办不可能,大事化小更是妄想。唯一的出路就是把水搅浑,把韩琦拉下水,把魏国公也拉下水。

  只有这样,两边的人都入了局,上面的人是各打五十大板,还是各自放过,才有了操作的空间。

  想到这里,董成咬牙,“就这么定了!”

  “我这就连夜整理案卷,明日李兄亲自跑一趟,直报京师。”

  ……

  ……

  董成办了一件好事,却也办了一件坏事。

  好事自然就是,把韩琦和魏国公府拉下水,确实增益不少。

  坏事则是,地位决定了他的眼界,更限制了他的胆量。

  如果他能想的更长远一些,如果他能知道,观澜系的官员已经尽数下放,正经历着一场震荡,那他就算是拼上小命,也得徇私枉法,把这事瞒下来。

  可是他没有。

  董成以为他是个小人物,能做的只有这些,却不知道,如此复杂的一个局,如此多的关系都被一个无赖的死引进了漩涡。

  而更要命的是,唐奕不在!

  ……

  赵曙看到介休奏报,第一反应就是:

  “快!电告姐夫,速速回京!”

  这哪里是死了赵宗球和魏国公?一个不好,大宋朝的锦绣前程都得为这二人陪葬。

  不想,身旁的李孝光面色一苦,“陛下,恐怕是晚了,这会儿……唐公怕是已经在海上,出了大宋地界了。”

  “哎呀!!”赵曙面色潮红,有些话却是不能说,憋的难受。

  “让你去,你就去,哪那么多废话!”

  一想不对,李孝光上哪电告去?

  “传王咸英进宫,让他去追,去找,一定要把人追回来!”

  李孝光闻言,心里还是不服气,都在海上了,就是派神仙去,也得会飞才行啊!

  要说官家就是官家,他说的话,就算荒唐也得听,溜溜地出宫去寻王咸英。

第981章 撩挑子

  为什么要让王咸英去追,李孝光不知道。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王咸英连夜乘飞鱼快船出京,居然还真就追上了。

  ……

  三个月之后。

  此时距赵宗球横死介山已经过去将近四个月,大宋西征东罗东的涯洲军也走了快五个月了。

  不出意外,此时的唐奕应该是已经到达,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就可再临地中了。

  刚刚过了上元节,开封的年味渐渐退去,随之而来的平静却是显得有些压抑难明,仿佛昭示着风暴的来临。

  没错……

  平静。

  这三个月里,开封城沉浸在一种近乎病态的平静之中,除了官家赵曙亲自下旨,把介休案一干涉案人等,连同赵宗球与魏国公的遗体移送京师,大宋朝堂,连那些自视中正的言官,都仿佛变成了哑巴。

  没有一个人愿意对此事发出任何声音,包括牵连其中的汝南王府、魏国公子侄,也包括牵扯其中的文彦博、韩琦。

  唯一还算风浪的,就是官家于年前下旨,提前召回了南寻涯州的贾昌朝、富弼。

  两位老相公刚到涯州即被召回,却是看得出,官家这是怕风起之时朝中少了这两块定心石。

  ……

  ……

  天过晌午,桃花坞前人头攒动。

  李孝光、福康、萧巧哥、君欣卓、董惜琴,加上文彦博,齐聚桃花坞,望着船行如织的汴河,满眼期盼。

  终于,一艘槽船靠岸,众人一起迎了上去。

  从船上下来的贾昌朝和富弼不由意外,为了尽量不让守旧之臣生出歧义,二人受旨归京可是没有官复原职之意,纯属散官接旨。

  且为了不惊动太多的人,二人回京之期却是没有提前告知,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来接船?

  见李孝光也在,显然是官家受意。看来,这春风回暖的开封城,也并不是那么平静啊!

  富弼主动上前,“李大官在此,这是官家有旨召见我二人?”

  “额……”李孝光有点尴尬,因为这些人就不是来接富弼和贾昌朝的。

  恭敬一礼,“这个,咱家另有要务,倒是没想到贾、富两位老相公也是今天入京。”

  得,自做多情了,连富弼这种豁达君子都有点面上挂不住了。

  为解尴尬,不由再问,“那不知大官接的是谁?”

  李孝光道:“回富相的话,接的是王咸英。”

  “哦。”

  富弼再看到场的这些人,立马就明白了,原来接的是唐子浩。

  这就对了,王咸英可没那么大架子,让唐家女眷都在此等候。

  “子浩与咸英同归?”

  李孝光点头,“王咸英之前来过信,说是已经追上了唐公,不过之后就没了消息。直到昨日方有快船来报,说是今日回京。”

  “出了这么大的事,只要王咸英追上了唐公,必然是会把唐公带回来的。”

  “嗯。”富弼点着头,倒是安心不少。

  唐奕在与不在关系很大,如今朝中还能保持平静,就是因为唐子浩虽然不在京师,可是威名犹在,谁也不会在他没有出现之前,做出什么头脑发热的事情。

  其实,富相公也只猜对了一半。

  京中之所以如此平静,王咸英传回来的那个讯息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追上了,说明唐子浩不定哪天就会出现在开封。

  “那正好。”想到这,富弼看了眼贾昌朝,继续道。“我二人也陪着你们等一会儿吧。”

  富弼也想第一时间见到唐奕,听听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一旁的贾昌朝,则是靠到文彦博身边,低声道:“当下情况如何?可还乐观?”

  只见文彦博眉头紧皱,“极不乐观。”

  “哦?说说!”

  文彦博道:“唐吟、唐风、唐颂、范正平、祁圣泽,还有文拓、韩贾彦,尽数收押大理寺。”

  “晋王也在王府幽禁,而大理寺与宗正寺两衙也未定案。”

  老贾一听,“朝臣们就一点反应都没有?”

  文彦博眉头皱的更深,“没有!”

  老贾一挑眉,“这不是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吗?”

  只闻文彦博苦笑道:“关键就在这个没人站出来。”

  “大家都在等,等官家或者唐子浩先出来说话。”

  “可是案子到了这一步,事实具清,无甚疑点,官家没办法一味定案。”

  贾昌朝明白了,这是个死局。

  要是换做平时,朝臣不发声,那是求之不得。

  想把赵宗球的死控制在命案范围之内,而不牵扯政治,需要的就是朝臣的沉默,进而快速结案消弭于无形。

  可是这次偏偏不行,因为案犯的来头太大了。

  不说文彦博、韩琦,还有赵宗麒。单是唐奕那三个儿子,你动一个试试?

  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话是那么说,也确实是那个理,但真遇到事上,谁也做不到。

  真把唐奕的三个儿子定了罪,信不信他真疯给你看,于是就卡在这儿了。

  而此时文彦博又道:“事关彦博与韩琦,我二人也不好从中调停走动,以免落下口实。”

  “所以,京中谁都不敢动,谁都在隐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0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9/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