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调教大宋_分节阅读_第1007节
小说作者:苍山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35 MB   上传时间:2025-05-22 11:42:50

  修路、铺电报!

  这几年,唐奕就像疯了一样修路,更是不计成本的铺设有线电报。

  要知道,有线电报那玩意确实神奇,可是……

  用的都是黄澄澄的纯铜啊,成本之高让他这个三司使掏钱掏到哭。

  大宋财政这些年确实是翻着翻儿的往上涨,可是,还是穷,钱都让唐疯子刮走了。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唐奕又把这句恨得让司马光牙痒痒的话搬了出来。

  一甩脸子,“反正照你这个修法,多少钱都不够!”

  “哎……”唐奕长叹一声。“咱们也是没办法啊!”

  五年前一时之误给了大辽一个机会,结果耶律洪基还真就抓住了。

  如今大辽在西域乃至中亚站住了脚,他就是想拦也拦不住。想继续压制大辽,只能从自身下手,快速发展,遥遥领先。

  “忍忍吧!”唐奕安慰道。“等路网成型,你就知道有多少好处了!”

  ……

  说着话,起身要往外走。

  “诶诶诶?”司马光立时拦住。“你去哪儿?这还没说完呢!”

  一抖手里的另一份奏报,“涯州那边可是上了第五道折子了。”

  “吴相公力谏增加海贸商税,也应该涨一涨了吧?”

  唐奕面色一苦,“你还是先等等吧……”

  “你来之前,文扒皮叫了我一上午了,估计是有急事!”

第952章 两件奇葩事

  外务省依旧占着原本尚书六部的地方,不过却不是五年前的旧衙门了。

  去年刚刚建成的外务省大院足足有原来三个六部衙门那么大,而原本的六部则是搬到了东华门外,各起一衙,分占九个单独的衙门。

  没错,九个。

  在改制之前职能已经被东西两府瓜分的差不多,只当摆设的工、户、吏、刑、礼、兵六部,经过五年的重新调整,不但重新成为朝政中坚,而且随着大宋越来越多紧密的内外联系,逐渐区分形成了现在的九部。

  这其中,原来的刑部动作最大,分成了:

  刑狱部,主管全宋的侦缉案件,捕后收押;

  律部,主司大宋律条的修改完善及案犯审判;

  监察院,与原来各州巡按合并,主理狱部各级衙门的案件审查、报捕等务;

  户部,则是把财权彻底交由三司,又一分为三,分为户籍、户政两部,各其司务。

  如今,大宋的变化不单单只是官面儿上越来越细化的分工,越来越高效的施政,百姓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更是数也数不过来。

  比方说农户。

  大宋现在的春税两税加一块已经降到了半成都不到的地步,去岁户籍统计的结果,无产佃户在全宋的比例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减少。

  虽然只是微乎其微的少了那么一点点,可是这足以说明,大宋的土地正在逐渐的回到农民手中,保证了最低层民众的稳定。

  而城镇百姓们也发现,随着日子越来越好,物产越来越丰富,虽然百货物料在不断上涨,但是,像米面油布这些基本生活所需却是涨的最慢的,也是相对来说最便宜的。

  说白了,物价在涨,收入也在涨,但只要不过于追求奢侈,吃饱穿暖却是比从前容易得多。

  不管城民,还是农户,只要有房有地有手艺,小日子过的都还不错,且小有盈余。

  就算无房无地的,只要肯出力,也一定饿不死。

  遇上天灾人祸,却是也不再像从前那般心里没底,手上发慌了。

  ……

  说句心里话,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原汉人的百姓绝对是最可爱的百姓了。

  从古至今,他们心里有家国,有包容,有担当,只要有口饭吃,只要劳动还能让生活过的下去,从不会心生贪婪,索取更多。

  这五年改制,付出最多的其实就是他们,若不是百姓们积极配合从无二话,唐奕自认改制不会如此顺利。

  出得皇城,看着街面上的如织人潮,唐奕莫名生出一种幸运之感。

  如今大宋改制已经施行过半,若无意外,不出十年,新政巩固,一个真正强盛的、傲然于世的大宋,将无敌于天下。

  可是,功劳在谁呢?

  是他唐奕吗?

  不是。

  说到底,是先帝赵祯给了他底气,是老师和贾相爷这些人给了他支撑。

  还有就是,大宋的百姓给了他一个空前绝后的改革环境。

  ……

  乐呵呵的进了外务省大院,却见……

  却见文扒皮和章惇寒着个脸正站在门口等着他。

  “怎么了这是??”唐奕下心好奇。

  这一老一小可是名声在外,加上一个唐正平,号称大宋三张嘴,是万国诸邦又爱又恨的角色。

  只要一出家门,那绝对是各国使臣最为追捧的,比他唐奕拉风多了。

  可是,今天看这脸色怎么不太对啊?

  “两件事!”

  文彦博足足等了唐奕一上午,本就不太痛快,加上这两件事确实让文扒皮不太舒服。

  “第一件,西萨克斯派了青年学子团,特地远赴万里参加大宋下一科的举试。”

  “噗!!!”

  唐奕直接就喷了,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

  西撒克斯?

  学子团???

  还特么参加科举?能不能别闹?

  西撒克斯才普及汉学多长时间?这就有底气派人来考科举了?

  唐奕无语苦笑,“这事好办!”

  “也别让他们考了,以朝廷名义颁一个荣誉举子的头衔给他们就得了。”

  一摊手,“别说他们考不上,就算考上了,西撒克斯也非宋地,也没法给他们官做啊!”

  “呵呵。”没想到章惇闻罢,干笑两声。“要是这么好打发,也就不用找你了。”

  “你自己看去吧,都在那个屋里呢!”

  唐奕一皱眉头,狐疑的顺着章惇所指走了过去。

  隔着玻璃窗那么一看,嚯,人还不少,足有十几二十来号人。

  一个个肤白发黄,高鼻碧眼,长衫马褂的扎着璞头,要不是长的一张白人脸,还真挺像那么回事儿。

  再一细看,唐奕又看出点名头来。

  只见每个人的长衫之上,胸前的位置都有一个汉写的“王”字,就像观澜书院的儒生有“观澜”二字一样,这显然是哪家书院的统一着装嘛。

  “王……”唐奕喃喃自语。“没听哪家书院胸前刺绣是‘王’字啊?”

  “王……”

  “这个‘王’……”

  “靠!!!”想着想着,猛的一惊。

  “王介甫!?”

  “这……这……”瞪圆了眼珠子,一脸的见鬼。

  “这不会是王介甫的弟子吧??”

  “正是!”文扒皮点着头,别提多膈应了。

  “王介甫”这个名字,只是心里想想就特么犯忌讳,现在可好那孙子跑到欧罗巴去了也不消停,弄回来一群黄毛弟子。

  日!!

  唐奕也纳闷儿了,王天真怎么到哪儿都不消停呢?

  “他想干嘛?”

  文扒皮回道:“就是不知道他想干嘛!”

  拗相公就是拗相公,当不成相公,那也是足以让文彦博忌惮的人物。

  正是猜不出王天真无端端的弄回一帮洋学生是何用意,文扒皮才不高兴。

  要知道,文彦博可不是唐子浩,当初差点让那孙子坑死,他是绝对不允许有他文彦博的朝堂上再出现“王介甫”这个名字的。

  “他不会是……”沉吟片刻。“他不会是想回京,派一群黄毛学生来找存在感吧?”

  “多半是!”章惇笃定。“要是没这几个弟子,京城之内恐怕都忘了有王安石这个人了。”

  唐奕没搭言,这些年忙里忙外倒是真把王天真忘到脑后去了。

  “算了。”唐奕一叹。“既然是介甫的学生,总不能就此打发了,那就让他们考吧!”

  从心底里,唐奕对王安石还是有一些亏欠的。

  毕竟是响彻古今的人物,却因为他成了西萨克斯的教书先生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3页  当前第10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7/10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调教大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