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张西望,临阵抛弃军器者,斩!”
“士卒各归本位,临阵脱逃者,不听号令者,立斩不赦!”
一股股紧张之气,在将校的疾呼声中,迅速在城上蔓延,而清军也终于在离城五百步之处停了下来。
两万清军在青州城下摆好阵势,绿营居前,两旗在后,盔甲鲜明,刀枪林立,旌旗蔽日,散发着阵阵杀气。
城上的新卒,见此却多已脸色煞白,有甚者,整个身体都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岳武穆曾说过,上得阵,手里拿得住枪,口里还有唾的,就是好兵了,而城上新卒还为开战,胆寒者却已经不在少数。
这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卒,与普通人的区别吧!
观清军气势,王彦心中不由一暗,虽然不愿意承认,可与之相比,城上的赵军无疑弱上太多。面对城下数万清军散发的阵阵杀气,整个青州城仿佛怒海小舟般,危如累卵。
黑云压城城欲摧,那和托一声令下,传令的骑兵,便扛着令旗在大军之前,来回奔驰,惊起阵阵尘埃。
临清总兵官王国栋,是攻城主力,他一把抽出腰间佩刀,指着青州城就是一声大喝。“将军有令,攻破青州,纵兵三日。”
“噹~噹~噹~”
随着一声令,位于阵前的绿营兵问声而动,前排的刀盾手一边向前推进,一边敲击着手中盾牌,发出阵阵整齐的声响。
紧随其后的是扛着云梯,推着冲车的枪兵,最后则是大片的弓箭手,他们踩着整齐的步子,踏起满天尘土,口中齐声大喊道:“攻破青州,诛杀赵贼,纵兵三日!”
呐喊声,震天动地,使得城上守军为之黯然。
王彦见此急忙令身后力士,敲起战鼓,在阵阵鼓声中,赵应元一把拔出腰间长刀,大声怒吼道:“诛杀建奴,建功立业,再此一战!”
城上的军校也不断的鼓励着身边新卒。
“弟兄们,封妻荫子,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建奴与吾等同样不过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一刀下去照样会死,兄弟们,没什么好怕的!”
“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弟兄们随吾杀虏啊!”
一声声呐喊,终于为城上守军提起一丝士气,弓箭手、鸟统手已经在城墙边上就位,那一口口铁锅和大缸中也装满热水和沸油。
这时清军终于走到离城三百步,随着一声声“冲啊!”“杀啊!”的呐喊,一万余人的绿营兵突然发足狂奔,顿时便如同决堤了的洪水一般,汹涌的向青州冲来。
“嗖~嗖~”
城上的弓手,在清兵狂奔的那一刻,立马弯弓拉箭,射出一排定位箭。
数百只羽箭,插在离城百步的空地上,箭尾震荡,发出嗡嗡声响。
“两百步!”
“一百五十步!”
“弓箭手准备,第一队射!”
“第二队射!第三队射!”
城上军校,一手操刀,指着城下快速冲来的清军,不停的大声报告着离城距离,指挥着城上弓手,射出一波波箭雨。
“噗~噗~噗~”
两千张强弓,射出满天箭雨,一阵阵羽箭入体声中,清军瞬间就倒下四百余人,使得前进速度为之一滞。
“举盾!不要慌!给老子继续冲。”
在军官的令下,前排的刀盾手纷纷举起手中盾牌,冒着头顶的箭雨和打来的鸟统,冲到了护城河河边。
时间紧迫,清军准备也不充分,为了速战速决,并未填河,一部分长梯横倒下去,架在河上,刀盾手和长枪兵便冲了过来。
“弓箭手自由射杀!”
“长枪兵上前,阻止清兵登城!”
几轮箭雨后,清军冲到城下,一架架云梯被树立起来,吊桥绳索也被悍勇的清兵斩断,撞城车被推了过来,城上守军也立马进行调整。
滚石擂木不断被守军抛下,被砸中的清军立马脑浆迸裂,鲜血撒了满地,伴随着撕心裂肺的惨叫,一缸缸沸腾的开水,迎着登城清军倒下,顿时便烫伤大片人马。
一股股令人作呕的肉香味和焦臭味迎风飘起,确是火油倾泻而下,它烧毁了云梯,又点燃了攀爬的清军,使他们一个个惨叫着跌落下去,带着浑身大火在城下四处乱撞,最后被活活烧死。
惨烈的场面,没有使得攻城的清军停下脚步,反而迎来更加猛烈的冲击,而城上的新卒却以被这血腥的场面吓得脸色煞白。
此时清军的弓手也已经冲到河边,他们并不过河,而是弯弓拉箭,就与城上赵军对射起来。
随着两边对射,城上赵军顿时出现伤亡,中箭跌落城下者,不计其数,惨叫声不绝于耳。
此时赵军与清军的差距顿时显现出来,随着伤亡的出现,原本有条不絮的防守立马出现混乱。
血腥的场面,绝望的惨叫,让新卒脑中一片空白,本能的想要逃离这地狱般的战场,城防随着恐惧的蔓延,顿时松动混乱起来。
一时间,清军在数段城墙同时取得突破,数十名清兵登上城来。
城楼处,赵应元见此,脸色不由得一寒,清军虽然已经付出将近千人的伤亡,可开战不到半个时辰就登上城墙,赵军想要守住青州一天时间,都已经十分艰难。
随着清兵登城,城上新卒变得更加混乱,若不是将校约束,老卒拼死抵抗,恐怕立马就要崩溃。
转眼之间,登上城墙的清兵已近百人,缺口瞬间阔大,如果不将登城的清军迅速打下去,破城将只在旦夕之间。
“兄弟跟本将一起,将他们丢下城去!”事态发展,使得赵应元在开战还没多久,便不得不用上手中底牌,他抽出腰刀,怒吼一声,带着身后五十名亲卫,就向城上清军猛扑过去。
王彦也提起长剑,跟在他身后加入战团。
“杀啊!”
阵阵怒吼中,他们便与占据缺口的清军撞在一起,顿时便血肉飞溅。
大明一朝将领都有家丁,他们的待遇远好于普通兵卒,都是难得的勇猛之士,是一只军队的主要战力。
赵应元身后的五十名亲卫也是如此,都是跟随他多年的精兵,穿着好甲,操着好刀,远非一般赵军可比,比一般都绿营也要精锐,他们猛然加入战团,立马让处于崩溃边缘的赵军,稳住了阵脚。
可是长约数里的城墙上,四处都是清兵的突破口,赵应元刚将一小股清军丢下城楼,另一处却又登上数十人,一时间他与亲卫只能疲于奔命,若无对策,青州失陷只在迟早之间。
第13章 三段击,王彦守城
城楼上,王彦浑身是血,几名赵军护在他身前,为他挡去清军攻来的刀剑。
城上不断有赵军被乱刀砍死,也不断有清兵被长枪挑下城墙,每一段城墙都上演着同样惨烈的厮杀。
这时王彦早已舍下佩剑,拿起一把方便劈砍的长刀,他一介书生,可死在他刀下的清兵已经不下三人,自身也四处带伤。
城上的赵军不可谓不用命,可清兵却更为凶猛,赵军毕竟新卒太多,虽然拼死抵抗,却也改变不了登上城楼的清兵越来越多的事实。
赵军在城上被杀的节节败退,仅凭赵应元和他的护卫,根本无法扭转战局。
王彦看着不断倒下的赵军,心里万分交集,却没有丝毫办法,只得提着长刀陪着兄弟们一起厮杀,期望能通过他们的死战将清军赶下城墙。
刘顺一直护在他左右,本想拉他下城,可此时也只得操刀跟上,紧紧守护在王彦身边。
鲜血的刺激下,王彦表现的十分悍勇,他不顾身上伤势,一刀劈翻身前的清兵,又见远处一名赵军鸟统手被清兵逼的狼狈不堪。
他想点火却被清兵一刀打断,最后只得拿着统杆匆忙抵挡,王彦想要去救他,可还未接近,鸟统手已经被清兵砍翻在地。
看着倒地的他和掉在一旁的鸟统,王彦却突然愣住了,连迎面劈来的长刀都没有发现,好在刘顺一直注意他的情况,一刀逼退攻来的清兵,而后摇晃着王彦身体道:“公子!太危险了!快随我下城吧!”
王彦回过神来,见刘顺拖着他往后拽,突然挣脱他的好意,兴奋的对他说道:“快!帮我将鸟统手集合起来!”
闻言刘顺却不明白,在这样危机的时刻,王彦要招集那近战能力差劲的鸟统手何用,不由漏出满脸疑惑。
城下,和托等人注视着城上大战。
清兵攻城将近一个时辰,绿营的伤亡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余人,让一向视汉人生死如草芥的他也不禁一阵肉疼,不过好在守军新卒太多,随着清军登城,清兵伤亡反而少了许多。
看着不断攀爬上城的清兵,已经开始控制一段段城墙,他知道守军崩溃就在眼前,要不了多久,他便能征服青州。
一次冲锋,便可拿下六千余人守卫的青州,他和托的战绩,又将添上隆重的一笔啊!
赵应元不过尔尔,青州也不过是他的囊中之物,和托心中顿时生出一丝骄狂。
城上,赵应元不停的挥刀砍杀着身前清兵,可登城的清军却不见减少,反而他和亲卫被逼的节节后退,这让他感到一阵绝望,心里甚至有了一丝想要弃城逃走的想法。
连主将都失去了对胜利的希望,更不用说普通士卒,整个青州守军全凭一口血气苦苦支撑,这时只要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守军将彻底崩溃。
“嘭~嘭~嘭~”
在这危急时刻,城上突然响起一排排鸟统声响。
鸟统手不善近战,随着清军登城,他们发挥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是以他们多退到刀盾兵和长枪手的后面,得以被保存下来。
王彦带着刘顺和几名亲卫在城上一阵冲杀,很快便聚集了三十多名统手,而他脑中的画面也使他的思路不断完善。
三段式射击,早在大明开国之初就以存在,沐英用此平定云南,而王彦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与此基本吻合,可他却不知具体该如何操作,只能简单的将集合在身边的统手分为三队,一边轰击清军,一边摸索战法。
鸟统与弓箭相比,在于他威力巨大,战场上常见一人身上插着数支羽箭,却依然提刀握枪的与人战作一团,可人若是中上一统,却是基本玩完。
鸟统的缺点是每放一统,就要重新填放弹药,耗费时间,无法形成连续火力压制敌军,可三段击之法却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实操作起来不难,关键是点子,王彦身边的统手只听他稍微讲解,便都明白过来。
城墙上狭窄,根本无法闪避,统手们一队齐射就瞬间撂倒七八名清兵,这让厮杀的赵军和清兵都微微一愣。
“嘭~嘭~嘭~”
连续的统声响起,一股占据一段城墙的清兵顿时便被赶下城去,王彦连忙指挥收拢过来的赵军恢复防守,阻止清兵再次登城。
鸟统手建功,使得赵军气势为之一振,岌岌可危的城防居然慢慢稳定下来。
鸟统手在刀盾兵和长枪手的护卫下,不断在城上推进,虽说不时有鸟统炸膛,造成统手伤亡,可立马便有新聚拢的统手补上,登城的清军居然被清理大半。
同赵军一样,清军同样激战了一个时辰,能一直压着赵军打,那时因为他们登上城墙,有打垮赵军的希望,可是现在出现的鸟统手,却使得原本占据优势他们,慢慢落入下风,此消彼长之下,士气顿时一泻千里。
绿营兵与真满洲不同,他们善于打顺风仗,却没有决一死战的信念,若有利可图,自然悍勇异常,若遇上硬战,则多是出工不出力,保存自己小命为先。
看着不断倒下的同伴,那被鸟统轰得稀烂的尸体,众多清兵不由得胆寒,赵应元敏锐的察觉到这一变化,顿时精神一振,领着赵军一边疾呼,一边乘势猛压过来。
城下,和托看见登城清军不断减少,骄狂的脸上不由得一寒,一旁的王国栋见此心中恐惧,原本以为部下能轻松攻取青州为他长脸,现在却要考虑若是攻城失败,将如何承受和托的怒火,一时间他不禁冷汗直流。
“哗啦~”
一阵喧哗,攻城的清兵突然如潮水般退下,士气已泄,这第一轮猛攻,就这样异想不到的败下阵来。
城墙上,赵军将清兵打退,顿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之声,士卒们不顾疲惫,舞动手中刀枪,疯狂的宣泄着心中的恐惧与喜悦,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本将要崩溃的他们,既然将清兵赶下城墙。
经过这场血战,此时的赵军已经不是当初的赵军,通过血的洗礼,他们蜕变成了一支敢战之师,而王彦也随着这场胜利,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