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639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王彦见金军以溃,随即下令诸部,先易后难,以将乘勇追穷寇,遇见顽抗之敌,以围困招降为主,先追漫野溃逃之敌,以免金国收拢溃兵。

  一时间,方圆百里内,明军奋勇追击,马如龙,兵如虎,直追得金军边跑边哭,绝望无比。

  金军已经大败,王彦令信使传令各部,少造杀戮,免得今后难以消除关中对明朝的仇恨,但是命令传达下去,却没什么效果。

  第一是明军遍野抓猪,队伍以司和局这样的小单位,在旷野上散开,各军主将的命令难以传达。第二是明军已然杀红了眼,追击中为了获取更多战功,各队不愿意分兵看守俘虏,所以杀得金军俘尸百里……

  西线溃败后,豪格被王进宝、遏必隆等人护卫着向北逃窜,明军一路急追。

  从临潼出来的刘芳亮急着戴罪立功,领着数千骑兵,向北猛追。

  明军从南面包抄过来,西面和南面都有明军,豪格已经无法回到长安,他只能向北逃窜。

  豪格逃了一阵,后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数千名骑兵狂追豪格,刘芳亮兴奋的一边纵马,一边大喜的呼喊,“豪格休走!”

  逃了一阵,十分疲乏的金军,听到这声呐喊,吓得身子一颤。豪格奔驰中回过头来,见一员山纹甲的明军大将,手持马槊,奔驰于众军之前,顿时下得魂飞魄散。

  “陛下先走,臣留后!”见明军骑兵追来,王进宝一声大吼,便猛然勒住马缰,身后几百人马纷纷勒住缰绳。

  这些骑兵急停下来,王进宝拉着缰绳调转马头,几百人马对准了追上来的明军,他将马槊向明军一指,便一拍马臀,猛夹马腹,怒吼一声,“杀!”

  几百金军骑兵,顿时齐齐冲出,同明军对冲。豪格伏在马背上,一边控马,一边回望,只见冲过去的金骑,被明军火铳连连射落下马,心中不禁滴血。

  “陛下快走,休要迟疑!”一旁的遏必隆,见豪格频频回头,用刀背打在豪格的马臀上,催促豪格疾走。

  四五百御林军,簇拥着豪格向北疾奔,望渭河而走。

  王进宝领着数百金骑回身冲击,想要阻拦明军,刘芳亮见此大怒,他出了城便急奔东面,就是想擒拿豪格,一来雪耻,二来报围困之仇,怎会让他人坏了好事。

  “杀”一声怒叫,刘芳亮马槊一指,明军骑兵就直冲过去。前面的骑兵奔驰中,将短管火铳拿起,瞄准了迎面而来的金骑。

  马军在战马射击时,往往需要一手握住缰绳,单手持铳射击。步军用的长管铳,铳管太长,单手拿不起,所以明军骑兵多拿短管铳。

  王进宝看见明军骑兵的火铳,却并没有躲闪,金军各持兵器,疯狂的催动战马,做决死冲击。

  一片密集的铳声响起,迎面而来的金骑,像撒豆一样坠落,王进宝身子一颤,一枚弹丸直接击中他左肩。

  放了一铳的马军,顿时一拔马缰,向两边散开,后面手持马槊的骑兵冲击向前,王进宝身子在马上摇晃两下,刚刚稳住,刘芳亮便一槊刺出,正中他的心窝,将尸体从马上捅下来。

  残余的金军骑兵,突入明阵,两军骑兵连连坠马,不过金军骑兵人数太少,未能透阵而出,便纷纷坠亡,明军所过之处,地面上坠亡的尸首,悲鸣的战马,入目一片,诉说着金军的悲凉。

  一声战马嘶鸣,刘芳亮勒住战马,回首看了地上的尸体一眼,又见冲入两千多骑兵中的金军骑兵,被明军连连捅落下马,他顿时又一拔马缰,怒声道:“追!”

  豪格在四百余御林军的护卫下,仓皇奔逃,未多久,身后马蹄大作,明军阴魂不散,又追杀上来。

  这时天色已经接近黄昏,激战一日的金军滴水未沾,早已人困马乏,就算人能熬,战马也撑不住了。

  不多时,明军便又拉近了同金军的距离,遏必隆心里大急,这么下去用不了多久,明军必然追杀上来。

  遏必隆忽然对一旁的伊尔登道:“八哥,你带陛下走,坚持到天黑,便有机会逃脱。”

  语毕,不等伊尔登点头,遏必隆便勒住了马缰,他是豪格的御林军亲卫副统领,他一停下来,四百骑兵停下来一大半,只有十余骑,护着豪格继续逃命。

  金国倡导汉、满、蒙三族一体,表面上说不分彼此,但是毕竟立国时间尚短,不可能这么快融合,金国的军权被汉族军阀和内阁把持,豪格也需要他的势力,所以御林军作为唯一他能完全掌控的兵马,豪格必须要保证御林军的绝对忠诚。

  因此御林军中八九成都是满蒙子弟,剩下一两成,则是各个汉族军阀的子侄,表面上是提拔到豪格身边当侍卫,事实上是送到御林军中为质。

  停下的骑兵,多是满人,自从四川一战后,豪格不舍得使用他们,一直养在长安城内。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必须要站出来了。

  遏必隆调转马头,目视众多骑兵,他慢慢的将刀举起,并没有怒吼,而是平静道,“大金可以没有我们,但不能没有陛下。现在到大金需要我们的时候了。”

  近四百名御林马军,没有振臂高呼,一下哭成一片,不过却并没有人逃走,而是纷纷拔出战刀迎战。

  伊尔登领着十多骑,护着豪格北走,太阳西沉时,见前面一条大河,知道是到了渭河边上。

  众人骑马来到岸边,渭水高涨,河面宽阔,豪格与众侍卫都是旱鸭子一个,被渭水挡住了去路。

  这时,明军蹄声渐进,遏必隆与之前的王进宝一样,很快被明军所杀,并没有能为豪格争取多少时间。

  豪格见前有大河,后有追兵,心中已然绝望,不禁仰天长叹,“天意如此,朕命休矣!”

  伊尔登等人不禁翻身下马,伏地痛哭,“陛下,是臣等无能啊,为能保陛下周全······”

  豪格摇了摇头,将腰间宝刀拔出,他看看闪着寒光的刀刃,绝望道:“朕为天子,不能受辱,你们都跟随我多年,朕没什么好给你们的,就送你等一场富贵吧!”

  伊尔登闻语大惊,“陛下,臣与明贼势不两立,陛下千万不要冲动~”

  正说话之际,刘芳亮领着大军已经杀到,他战马上沾满了金军的鲜血,犹如一尊杀神一般,疾驰在前。

  这时他看见远处的豪格一行人被渭水挡住去路,不禁放声大笑,一边催动战马,一边用马槊指着豪格,兴奋的大吼道:“哈哈哈,豪格,哪里跑!”

  豪格见此脸色惨白,刚准备横刀自刎,渭河岸边一处芦苇荡内,却忽然冲出数百金军残兵,却是索尼先一步逃到渭水,在此等候。

  索尼见临潼明军冲出,知道金军已然大败,他见明军从南迂回包抄过来,知道豪格败了之后,只能往北走,所以先逃到了渭河边上。

  这时索尼领兵疾驰而出,大声喝道:“明贼休伤我大金天子!”数百金军便迎面冲向刘芳亮,刘芳亮大怒,挥动马槊,连杀数人。

  待他冲出敌阵,往河堤上看时,已经不见豪格身影,他急忙催马冲上河堤,只见索尼护着豪格已经疾驰到芦苇边,里面几名金军推出一条小船,豪格等一行急忙上去,索尼拖了衣甲,跳入水中推船,伊尔登也把衣甲丢了,赤身摇撸,小船慢慢划离岸边。

  刘芳亮骑马冲到岸边,看着远去的小船,气得一声怒吼,猛然将手中马槊插在地上,槊杆直颤。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另祝愿大家平安夜快乐,圣诞快乐。)

第1398章三更议事

  天色很快就黑了下来,可是临潼县附近的战场上,喊杀声和铳声却并没有断绝。零星的交火声,轰隆隆的炮声,依然在黑夜中响着,旷野上四处都是打着火把搜寻金军溃兵的明军士卒。

  天黑时分,王彦进入临潼城,并在此设立节堂,调度大军,安排战后的事宜。

  这一战后,明军进入长安已经没有阻碍,王彦准备迅速清理战场,然后向长安挺进。长安作为金国的都城,拿下长安将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明朝之前对于金国各地的招降,并不理想,很大的原因是关中百姓,以及金国的地方官员,对于金国还抱有希望,觉得明军难以灭金,但是一旦明军占据长安,打下金国的都城,那便会给金国上下一个极大的震撼,再招降就容易了。

  清理战场,布置进兵,事务繁杂,到子时一刻,行员内外,还是灯火通明,人进人出。

  这时已经到了半夜,行辕外的侍卫,依然手持火炬在门外两边站得笔直,李过、张名振、刘芳亮、王士琇等一众明军将领,陆陆续续的骑马来到行辕外,然后翻身下马,解下配刀交给侍卫,然后匆匆进入节堂。

  节堂内点着大蜡,将堂内照得如同白昼,几员大将陆续进来之后,在一起交谈着,有得兴奋,有的则一脸懊恼,有的则只是端坐着不说话,脸上失神,显然对今日一战心有余悸。

  这其中最为高兴的便非李过莫属,几员将领都围在他的身边,提前祝贺他立了大功。

  正当众人说笑时,王彦从后堂走进来,一众将领连忙安静下来,齐齐起身行礼,“参见监国!”

  王彦来到中堂,先扫视了众将一眼,然后自己坐下,笑着开口说道:“此一战,能大获全胜,李都督与张都督居功至伟,孤王要替你们向朝廷请功。”

  这一战,北线挡住了孟乔芳的攻击,南线则打垮了吴三桂,两者可谓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没有完成目标,那明军都不会有这样的胜利。

  李过与张名振顿时在众将羡慕的眼光中走到中间,然后抱拳道:“此战乃是监国指挥有方,将士用命,臣等不敢鞠躬。”

  “有功就该得到封赏,你二人不必谦虚。”说到这里,王彦挥了挥手让他们先入座,然后扫视堂内众将道:“在座众将的功劳,孤王也会一一记下,等到拿下长安后一并上报。”

  王彦停顿了一下,随即又沉声道:“好,这事先不说了。当务之急,我们还是得尽快清理战场,收拢兵马,拿下长安。诸位,现在各部情况怎么样?斩获如何啊?”

  虽说金军大败于临潼,但是却也逃走不少兵马,此时还不是明军欢庆胜利的时刻。

  李过闻语起身抱拳道:“启禀监国,臣于南线击破吴三桂,现在吴三桂已经率领马军逃亡蓝田方向。吴军的步军,大部被臣歼灭,斩杀俘虏应该在两万人左右。另外李本深部一万人,目前被围在骊山,另外吴三桂部将刘之复,有数千残兵,被围再泄湖。因为天黑,所以暂时没有攻打。”

  这么说来吴三桂还有好几万人马逃了出去,不过吴三桂马军众多,能逃走也并不稀奇。

  王彦点点头,用手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当即令道:“王士琇听令!”

  “臣在!”王士琇当即起身抱拳。

  “天亮之后,你立刻率横冲马军向南,追击吴三桂,不要给他休整的时间,能追多远算多远。”

  “臣领命!”

  王彦微微颔首,随即看向李元胤,“李本深曾是高兴平帐下之将,孤与其还共事过几月时间。元伯你亦是高兴平旧将,可以去做回说客,劝说其归降。”

  李元胤立刻出来,“臣领命!”

  “孤王会修书一封,明日早上元伯来取,然后再去骊山。”说完王彦又对李过道:“刘之复能招则招,不能招,明日天黑之前,务必尽数歼灭。”

  李过抱拳,“臣明白了。”

  这时轮到张名振站起身来,禀报道:“启禀监国,这一战,我振武军挡住了金军的进攻,但自身损失也十分惨重,阵亡将士不下一万余人,阮美、秦翼明战死。”

  王彦听说折了一个从二品,一个三品,心里一沉,沉默了一会儿道:“孤王会让礼部给予追封,让兵部给予其子嗣赠荫。”

  张名振拱手谢过,然后才继续汇报,“孟乔芳在大军溃败之后,已然率先渡过渭水,并烧毁了浮桥。现在渭水南岸,留下唐通等金将与三四万溃军,被包围于河岸边,等待监国裁决。”

  唐通之前把明朝派去招降的使者,解押到长安,向金国朝廷表了忠心。当时他应该不会想到眼下的结局。

  王彦冷笑了一声,不过他并不打算因为这事,便赶尽杀绝。眼下金国已然大败,多造杀戮,并不利于明朝在关中的统治。

  在这里明朝本来就没什么民心,现在多杀一人,就多一户人家对明朝怨恨,这不是王彦愿意看见的。

  当下王彦沉声道:“孤王同样修书一封,张都督将书信送给唐通,他愿意投降,那就留他性命,要是不愿意投降,那就尽快彻底击溃南岸的溃兵。”

  “臣领命!”张名振一抱拳,然后退到一边。

  这时刘芳亮有些懊恼的站了起来,低头行礼道:“启禀监国,臣往北追杀豪格,沿途斩杀王进宝、遏必隆等金将,一直追到渭水南岸,将要活捉豪格是,不想索尼忽然杀出,最终救走了豪格。”

  “让豪格跑呢?”王彦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快。

  金国现在虽然大败,损失了十多万兵马,但是逃走的人也不少。豪格不除,这就意味着,战事短时间内还不会结束。

  这让王彦一阵头疼,留守南京的大学士吴晋锡,已经第三次询问战事进展如何。他虽没有明着催王彦,也没有叫停战事,但是从言语间,可以看出来,明朝厌战的情绪高涨,南京朝廷和民间都不想打了。

  “豪格带走了多少兵马?”王彦沉声问道。

  “就一条小船,不会超过十人!”刘芳亮感受到王彦不悦,小声回道。

  王彦手指在桌上敲了几下,忽然挥手道:“刘芳亮,你尽快渡河,追击豪格和孟乔芳,不能让他们收拢败军。这次不要再出差错!”

  说完王彦不待他回话,便站起身来,挥手道:“其余诸将,抓紧收拾收拾,明日随孤王直奔长安!”

  “诺,臣等领命!”众将齐齐抱拳,恭送王彦。

  王彦扫视众人一眼,点了点头,便退入内堂,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吩咐完了就得去处理,不能浪费时间。

  眼下大胜,必须趁此机会,痛打落水狗,他除了要写招降书信外,还得让人监押俘虏,并向洛阳和南京报捷,让朝廷和内阁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否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不趁着这次机会,将关中的问题解决,给金国喘息之机,那关中的问题,可能将会拖上几年,他也无法在关中推行休养生息的策略。

  (感谢淮北张蕴奇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6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9/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