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当即挥手说道:“来人,涂出来!诸位也近前观看!”
他一声令下,便见有几名画师,提着用木桶装着的染料,用婴儿手臂粗的毛笔,沾了染料之后,按着柏应理的指示,先将西班牙的位置涂成了猩红色,又将荷兰涂成了绿色。
大殿上的文武听了王彦的话,好奇的围了上来。
经过涂色之后,两国的版图就变得更加直观起来,他们看见中间金黄的大明占据中央大片位置,而西班牙只是一个福建大小,版图上的优越感,立刻就压制了方才距离上的震撼,一名御史便笑道,“弹丸小国,真是不知死活!”
等他们看到荷兰的版图,天·朝上国的感觉立时又回来了,便又有人指着荷兰道,“鼻屎小邦,夜郎自大。”
从版图上来看,就是将西班牙和荷兰加起来,大明依然是他们的十多倍,版图虽然不代表一切,但是却能说明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的面积决定了人口和耕地的数量,也就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实力。
这时柏应理却道,“众位大人,这只是西班牙在大明正德之前的版图!按着西历,大概是公元1506年之前,距今天已有一百多年,而在这一百多年里,因为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了新的大陆,西班牙迅速成为了一个大帝国!荷兰则是从西班牙中分裂出来的一块,现今已然也成为了欧陆最强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是纵横世界。”
柏应理虽然很喜欢大明,但是对于明朝人高高在上,自居中国,视四方为夷的态度还是很不满的。
其实明朝的态度与西方比起来,要温和文明得多,中国虽然有高高在上的自得心理,但是总归还是将周边民族当做人来看,更像是一个贵族。这些民族前来朝贡,中国赐予他们书籍文化、典章制度教导这些民族文明,西方人强了之后可不一样,他们更本就不把黑人、印第安人当人看,是直接野蛮的屠灭,等杀完之后,他们到成为文明人了。
内阁大学士顾元镜,听到什么纵横世界,不禁皱了下眉头,心中有些不快,开口道:“什么大帝国,什么纵横世界,我朝三宝太监下西洋,去极西数万里,所见所闻与我天·朝上国相去甚远,从未听说过有什么大帝国。”
众多官员听了柏应理的话,大多皱起眉头不太高兴,觉得这西人不太要脸。
这个天下,有谁敢在大明面前称大帝国?况且大明曾经出去看过,真没见识到什么能威胁大明的存在,现在说什么大帝国,什么纵横世界,不是开玩笑吗?
顾元镜的话,立刻就引起了一阵喝彩,大殿上顿时喧哗起来。
王彦把柏应理召来之后,自然事先与他谈过,他对与如今世界有了些了解,所以才决定召集众臣来听一听,他见殿中喧哗,立刻就挥手道,“安静,听柏侍郎说完!”
王彦发话,众人只能纷纷闭口,柏应理则按着王彦的授意,继续说道,“监国,诸位,我先说荷兰。它因为宗教等原因与西班牙发生冲突,分裂出来建立了共和国,然后迅速崛起。在数十年的时间内,荷兰人先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非洲西海岸的一些殖民地,再夺取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印度西岸建立据点,并占领了锡兰,也就是三宝太监记载的狮子国,最后到达了南洋,占据马六甲、爪哇国等地。”
柏应理一边说,画师便将他只出的地区,一一涂成了绿色,而他们每涂一地,地图周围的明朝官员,看见绿色的荷兰,从极西之地,沿着海岸线一步步向东,接近了大明朝,他们不由得心里一紧,不知不觉就皱起眉头来。
不过荷兰毕竟人少,又是个商业国家,所以殖民地面积比较小,主要是从弱小的葡萄牙人手中抢夺,以点状分布在航路上,气势并不十分狰狞,明朝众多官员只是皱眉而已。
这时柏应理继续说道,“下面在说西班牙!”他说着,却从王彦的西面,绕着地图边缘,走到了王彦的东面,站在中美州的位置上,继续说道:“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整个美洲中部就被西班牙人占据。这里,还有这里,全部涂上!”
画师立刻按着他的要求,片刻之间就在美洲大陆上,涂出大片的猩红之地,让西班牙的版图,瞬间大了几倍,几乎快赶上明朝。
一众明朝官员,纷纷看得目瞪口呆,都御史钱谦益忍不住了,他举胳膊,大声道:“且慢!”
钱谦益愤怒的官员中走出来,指责道:“一派胡言,妖言惑众,按着柏侍郎之言,西班牙与荷兰在极西之地,怎么可能占据极东之地呢?还有那格伦布,他怎么可能发现这里?再者,这块土地这么大,上面没有人吗?这么容易就被占据?”
众多大臣也反应过来,从地图上来看,西班牙与那块叫美洲的陆地在大明的两边,中间隔着大明,还有大洋,西班牙人会飞不成,许多大臣立刻就议论起来,认为柏应理一派胡言。
“诸位安静!”王彦抬起双手下压,不得不再次控制局势,他等众人安静下来,随即挥手让工部的官员,抬出了一个直径三尺的地球仪来,上面也有万国图,只是连接了起来。
王彦开口说道,“这件事孤也不好解释,这是柏侍郎制造的地球仪,他们认为天下是圆的,人都站在一个球上,而我们则认为天圆地方,看法完全不同。孤和你们一样,也有很多问题,觉得不太可能。如果地是圆的,人怎么在上面生存?不过柏侍郎给我说了几点,比如越往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并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辰,还有柏侍郎声称他们已经完成环球航行。”
地球是圆,那华夏数千年来“天圆地方,中国居中“的华夷世界观,就全面坍塌了。
这下连王彦也压制不住,整个大殿内顿时乱成了一锅粥,不少人已经开始愤怒起来,建议杀了柏应理,并且将西夷全部赶出大明,再兴起一次教案。
当然其中也有冷静之人,还有不少很早就听过这种学说的人,毕竟西学东渐几十年,这些年来在明朝境内活动的西夷也多,不少人早听过这种学说,再者中国古代也有地圆之说,楚辞《天问篇》,还有先儒们经由观察海水及洞庭湖水中高而地四垂,以及各省太阳出地时间不同等等现象,也曾提出过大地是球体,由天包覆着的说法。
王彦见越吵越大,不禁用脚跺地,才让众人再次安静下来。
这次议事,大殿内已经几次失控,可见对明朝官员的冲击很大,理智些的大臣会因此思考,不理智的便会想将这些散布邪说的西夷,直接烧死算了。
“这件事,孤已经让工部派人,准备去印证,并且会派船队,一直向东航行,看看是否如柏侍郎之言,最后船队能够回到大明。”王彦挥手道,“所以现在大家不要为此事争论,柏侍郎说两年时间足够,那我们就看船队出发两年后到底结果如何?”
王彦喊的有些声音嘶哑,他这么说,大殿内才从新安定下来。
柏应理有些吓到了,他觉得自己就像那些在宗教裁判所内提供邪说的人一样,随时可能被烧死,他顿了顿,咽下一口唾沫,然后说道:“方才,钱大人提了几个问题,前几个只要证明地是圆的就行。这几个问题等船队出发环球航行一次后,就能证明,我不再解说。后面一个问题,是问新大陆上有没有人。人是有的,上面有两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大国,但是已经被西班牙人灭了。”
殿上的大臣们脸上一阵愕然,苏观生看着在柏应理的指示下,猩红的版图继续扩大,扭头对身边的几位阁部道:“几位想到了什么?”
“蒙元!”陈邦彦忽然沉声说道。
其他几位阁部,都没有出声,却点了点头,这些西方人正向当年的蒙古人一样崛起,席卷世界,灭人国家,杀人盈野。
不多时,柏应理便介绍完了荷兰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从欧陆出发,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对大明形成了夹击之势。
这是应为教皇曾经划了一条线,让西班牙和葡萄牙平分世界,两国各站一边,荷兰崛起之后,主要是抢夺了相对弱小的葡萄牙人的利益,所以正好和西班牙人各占一边。
王彦一阵沉默,然后开口问道,“柏侍郎,西方其他诸国的形式,你也解说一下,将地图绘制完吧!”
当下柏应理又用别的颜色,将英格兰、法兰西、波兰、罗刹等国一一绘制出来。如果众人看见荷兰和西班牙,一绿一红对明朝只是形成夹击之势,那么当这些欧陆诸国都绘制在地图上时,明朝的金黄的版图,便似乎将要陷入包围之中,四面都有敌人过来。
眼下的局势,就像一个巨大的围棋棋盘上,明朝占据中间,但是天下四角,都被西人占据。王彦站在地图中间,看着各种颜色向他逼近,他只觉得明朝将逐渐被包围起来······
第1236章真腊国请为藩臣
这一次朝会,让明朝上下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之感,不少人立时就联想到了当年的蒙古人,也就是在百年之间,突然就帽了出来。
蒙古人崛起时,扫灭一切能触及的文明,西方也是一样,所过之处必然伴随着文明的毁灭,以及残酷的杀戮和压榨。
中国历来的威胁,都是来自北方,然而这次的威胁,似乎是换了一个方向。
不过相比于西夷的威胁,地圆说引发的争论,无疑更加强烈。
“天圆地方,中国居中”这是华夷世界观的基础。如果地是圆的,那中国还是天下的中心吗?还能叫四方为夷狄吗?中国不是天下的中心,地位岂不与四夷等同,那优越之感从何而来?
王彦在朝会结束后,让人将那副涂满了颜色的万国图,还有地球仪送到了国子监。
他的本意是让国子监的监生们,感受到他所感受到的危机,让他们不要安于现状,但是未有想到,相比于西夷的崛起,监生们讨论最多的还是西人的“地圆说。”
中国也有地圆之说,东汉时张衡《浑天仪图注》中,便有“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的说法。
三国时王蕃的《浑天象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于地外,犹卵之裹黄,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其术以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极持其两端,其天与日月星宿斜而回转。”
这些说法虽早已有之,但是并非主流,西方地圆说传入之后,只有一些在天文方面有很深的研究的中国人,如徐光启、李天经、王锡阐、梅文鼎等人接受了地圆说,但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天文基础的人来说,地圆说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有的时候,最可怕的就是外行偏要谈内行的事情,并且还偏偏以为自己占了道理,还凭借人多势众,一定要让内行承认本不存在的错误。
大殿上的官员,多少还有些理智存在,并且王彦也说了,会派船队走一圈,是对是错,最多两年就能见个分晓,但是此事在民间一挑出来,影响便大了。
地圆说,传入明朝以来,只是引起小范围的讨论,毕竟读书人大都专注于功名,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杂学。
可是他们少关注,却并不代表他们不重视。“天圆地方,中国居中”是士人们重要的世界观之一,就像教会要烧死“日心邪说”一样,整个士林因为此事,一下沸腾起来。
一时间,士林之人,对于柏应理等西人,进行了口诛笔伐,激动的人还砸了西人在南京的教堂。
不少人,直接在各种邸报上,开始登出自己的观点,公开和柏应理等人辩论,有人便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
士林之人,大多觉得地心之说,乃无稽之谈,多认为,“若使人旁行侧立,已难驻足,何况倒转脚底,顶对地心,焉能立而不堕乎?”
柏应理虽然提出了许多论证,比如向北行进可以见到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增加,远方驶来的船先出现桅杆之尖,月蚀之时所见地影为圆形等等理由,但这只能说服明朝内部,一些有较高天文学造诣的文人,却并不能说服,那些不懂天文学的士人。
柏应理也没有办法解释,大地如果是一个球体,那么为什么下面的人不掉下去,下国之人倒悬着,又要怎么生活的问题。
这时,那位被苹果砸中的西人,才十一岁左右,万有引力的学说还没有边儿,柏应理自然也解释不了这些问题。
王彦说两年之后就能验证,但是民间的情绪却对地圆说非常抵制,就连宋应星也持反对的态度,不过他还算理智,不像民间多数人,只是因为地圆说伤了他们的自尊,便因为反对而反对。
宋应星虽然不支持地圆说,但是他却主动申请了跟随船队,去做这次验证。
原本派船只出海,并不是一件很急的事情,但是在民间舆论的压力下,王彦只能下令调了五艘大海船,一千多精锐水手,并聘请西人为船队引航和充当翻译,从宁波出发向东方航行。
王彦许诺,无论地圆说是否为真,等他们回到大明之时,都将给予他们爵位和其他的奖励。
这吸引不少人,主动随船队前行。
八月底,只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准备,船队便从宁波港出发,向东而去,关于地圆说的争论,才慢慢淡了下来。
这时南洋的奏报,又传了过来,明朝水师南下至马六甲后,与河兰大战一场,无功而返,并且发现从海上很难攻下马六甲港,只能先退回占城。
吕宋因为实力不足,水师不敢擅自离开吕宋湾,担心水师一旦离开,西班牙会乘虚进攻吕宋岛。
为了取得突破,明朝水师决定,先解决西班牙人,毕竟西班牙刚占据苏禄,港内没有像马六甲和爪哇那样坚固的堡垒和封锁港口的炮台,相对容易攻打,而只要击败了西班牙人,就折荷兰一臂,吕宋水师没了威胁,又可以出海助战,南洋的实力对比,就会倒向大明一边。
八月五日,明朝出动一百多艘战船,同吕宋水师,一起杀奔苏禄,在苏禄海与西荷联军在海上遭遇,原来西荷也想先灭掉实力相对弱些的吕宋,双方不期而遇,又进行了一场海战。
明朝和吕宋虽然船只多些,几乎是西荷联军的两倍,但是炮船却并不多,而西班牙和荷兰都是纵横海上多年的强国,双方打了个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完成战略目标。
海上的战事没有进展,呈现出势均力敌的态势,荷兰人便在马六甲,聚集了两千五百名火枪手,又从各苏丹国,调集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沿着马来半岛向北挺进,准备从路陆攻下占城,拔除明朝在南洋的这个重要据点。
在陆地上的人马向北进军时,荷兰的战船也逼近暹罗湾,想要迫使暹罗加入他们一方,但是战争对于暹罗王没有任何利益,他并不想参与荷兰与明朝的战争,于是拒绝了荷兰的要求。
荷兰组织的联军想要进攻占城,必须要经过暹罗、真腊两国,联军指挥伍德·豪斯威尔并没有因为暹罗的拒绝,就停下步伐,而是直接在边境击败了由一百头战象一万多步军组成的暹罗军队,逼近暹罗国都大城。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东南亚小霸王东吁王朝觉得有机可乘,也开始进犯暹罗边境,南洋的局势立时就乱了起来。
一时间暹罗两面受敌,且敌人都比他强大,暹罗王只能向荷兰人妥协,允许荷兰、西班牙、马六甲等苏丹国的军队进入暹罗,并为他们提供补给。
此时,真腊国见暹罗遭受入侵,并迅速屈服,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占城,然后又经过广州,被送到南京向明朝求救,并请为藩属,寻求大明的保护。
(求月票,订阅,推荐,感谢大家支持)
第1237章再下西洋
文渊阁议政堂内,几名阁老齐聚一堂,王彦端坐在中间,摆手缓缓道:“东海水师以调派了七艘炮船南下支援,可是在海上依然没有击败两夷,看来从海路我们很难再短时间内结束这场大战。”
陈邦彦道:“监国的意思是除了出动水师之外,还打算出动陆师作战?”
王彦点了点头,“敌军已经逼近真腊,想要一路杀到占城,将我朝势力赶出南洋。占城我朝以经营数年,每年往我朝运送大批米粮,如果占城被敌人占据,广南三国易会不稳,大明会米价飞涨。现在真腊国既然请为藩臣,那我朝便出兵将敌人挡在真腊国外,然后集合广南三国、占城,以及广东的军队,将敌人击败,然后沿着陆路直取马六甲。”
说到这里,王彦停了下来,他又看了众人一眼,见所有人都在全神贯注望着自己,他这才继续道:“荷兰和西班牙从海上来,想要将两夷赶出南洋,就必须扼住马六甲这个咽喉地带。只要拿下马六甲,那爪哇的荷兰人和苏禄的西班牙人将不足为惧!并且只要拿下马六甲,我大明的战船就可以纵横整个西洋,将三宝太监到访过的天竺、天方、东非等地纳入我大明的贸易版图内,把西夷逐出西洋!”
那日的朝会让王彦感到了一股从四面而来的压迫,几人听王彦的意思,似乎是想恢复明朝对西洋的影响,重新走入西洋,建立一个以大明为主,南洋、印度、中东、东非为辅的贸易体系出来,并将西夷逐出这个体系之外,遏制西夷的崛起。
这其实就是恢复西方大航海之前,世界的态势,但要做到这一点的第一步,就得拿下马六甲。
下面几位阁老一阵议论,陈邦彦再次抱拳道:“监国之意,这次大战不只是拿下马六甲,将西夷赶出南洋,还要与西夷争夺西洋的掌控权,那战事怕是要旷日持久了。”
中国文明并不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文明,甚至应该说,是一个很爱和平的文明,对中国而言,战争自然是越少越好,持续的时间越短越好。
以明朝现在的实力,想要向马六甲以西发展,将西夷赶出西洋,怕是至少也要三四十年的时间。
“不错!”王彦看着陈邦彦点了点头,“如今天下的态势,西夷正飞速崛起,我朝必须提早应对。现在一个荷兰和西班牙就这么麻烦,要是等其他西夷包围我们,那就为时晚矣。孤以为我大明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就是再下西洋,将西夷逐出我们的势力之外,而为了这个目标,就算战斗百年,也要打下去。”
苏观生微微颔首,“诸位,有蒙元的教训在,我们应该提起警惕,早作准备,不能等到了家门口,四面借敌,才反应过来。当年南宋不就是被困死在江南了么?我赞成监国的意见,先打下马六甲,再肃清南洋的西夷,最后在与西夷争夺西洋!”
苏观生那日在殿上,看见了这些西夷崛起的态势,就觉得他们像极了蒙元,甚至比蒙元更为恐怖。
因为蒙元没有什么文化,虽然征服了许多国家,但是却没有将这些国家变成蒙古,反到是到那里的蒙古人,最后变成了那些国家的人,被别人的文化给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