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530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这时,爬到他们眼皮底下的明军士卒却猛然一声怒吼,直接提速就往山顶冲。

  清军刚抬头下看,明军就是一排铳打来,几名前面的明军直接将手中的盾牌,向山顶上露头的清军砸去,等他们脖子一缩,明军已经一跃而起,冲上山顶。

  这些负责阻击的溃兵,早就没了士气可言,他们在山头隔着老远放放箭还行,可是要近战肉搏,立刻就一泻千里。

  一时间,山头的溃兵,一声大哗,变哄然而散,他们纷纷从山顶上逃下来,涌向河滩。

  明军一个冲锋,就冲垮了没有斗志的溃兵,他们不是被赶下山坡,就是惊恐的跪地请降。

  王彦站在山顶上,用千里镜观察战场,见周围的山头,逐一被明军拔除,明军旗帜纷纷插上山头。

  他看见无数明军攀爬登顶,七八万溃兵被压缩到了孟津渡狭小的区域,随即放下千里镜,笑道:“让炮队将炮拉上山头,居高临下的轰击孟津渡,其余各部,等溃兵一乱,准备冲进去抓猪!”

  王彦身后几员大将,顿时轰然一笑,有说,“殿下,这近八万之众,全抓可是不易啊!”

  有的说,“我到觉得好对付,他们可比猪要好抓些,猪会乱窜,但他们却不会!”

  王彦一挥手道:“传孤将令,将不降之人,全部赶入河中!”

  “诺!”众将齐齐抱拳,明军中号鼓齐鸣,旌旗挥舞传递着王彦的军令。

  在河滩上,蒙古人将刀一拔,空气顿时凝固。

  楼亲把刀拔出半截却卡住了。

  他拔出来干不过蒙古人,插回去丢了满人的脸面,而且船肯定要被蒙古人要走大半。

  一时间他进退两难,脸涨的通红,有些下不来台。

  这时双方的士卒泾渭分明的对持,怒目而视,仿佛用眼睛能把对方瞪死一般。

  看了看眼前凶神恶煞的蒙古人,多尼、罗科铎见不断有蒙古兵围过来,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他喉结动了下,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漏出了一丝胆怯。

  双方这么对持着,轰隆的炮声逐渐停歇,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从外围传来。

  这是明军拿下了周围的山头,士卒正在欢呼,蒙古人和满人都漏出了一丝慌张之色,周围开始骚动起来。

  明军随时会冲击河滩,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巴图敦脸色一沉,争船的事情,事关生死,他们可不会给楼亲等人脸面。

  这个时候,谁还谦让,谁就是等死,夫妻大难还各自飞,何况是蒙古人和满人。

  此时就该树倒猢狲散,大家各平本事逃命,凭什么满人要霸占全部的船只。

  想到此处,巴图敦台吉脸上有些狰狞起来,他见楼亲既不敢拔刀,又不愿意服软,再看旁边的罗科铎等人漏出怯意,他心中底气大增,于是瞪了楼亲一眼,冷哼一声,“你又不是摄政,凭什么命令老子?这船我们蒙古勇士要定了!”

  说着他一扭头,对旁边的葛尔塞道:“去,把船全部拿过来,他们要是不给,就让他们见识蒙古勇士的弯刀!”

  蒙古人根本不给楼亲台阶下,直接仗着兵马多,武力逼迫。

  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谁要是客气,谁就得留在南岸,他们都是罪孽深重的人,一旦落入明军手中,不是被明军剐了,就是被赶下河淹死,绝对不得好死。

  巴图敦仗着蒙古人多,稳压满人,根本不把楼亲放在眼里。

  他已经想清楚了,一旦逃离这里,马上就反回草原,同满清划清界限,免得被满清牵连。

  葛尔塞也看出了满人色厉内茬,他听了巴图敦的话,嘲笑的看了楼亲等人一眼,然后提着弯刀,推开挡路的楼亲,往河边撞去。

  楼亲一共搜集了二十多条小船,河洛之地开发早,树林稀少,且木头在黄河里浮力不够,加上要去远处砍伐搬运,清军没有那个时间,所以筏子才扎了一百五十多个。

  就这些,一次能带过河的人,还不到两千,这是满人最后的希望。

  如果蒙古人好好说,楼亲考虑形势,或许会让出一小部分,可是蒙古人的态度,对他的羞辱,却彻底激怒了他。

  多尔衮之死,本就让楼亲万分悲痛,蒙古人这时又不将他放在眼中,甚至侮辱,他看着蒙古人想要夺船,心中最后的一丝理智,被怒火淹没。

  听着明军的呐喊传来,楼亲脸上忽然一阵扭曲,他手握紧了刀柄,趁着巴图敦不注意之际,一步抢上去,便猛然捅入了对方腹部。

  楼亲脸色狰狞,双目赤红,他握着刀柄使劲搅动,嘴中呢喃着,“狗奴才,叫你对本王不敬,叫你……”

  他这一出手,河滩上顿时大乱,满人和蒙古人为了谁能过河,居然先斗了起来。

  为了求得生存,为了回到家乡,双方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得血肉飞溅,下手起来凶狠无比,一点也没留手。

  蒙古人见巴图敦被杀,眼睛顿时就红了起来,他们人多,满兵人少,楼亲等人,顿时就陷入被围攻的境地。

  整个滩头突然混乱起来,杀声震天,然而就在这时,被拉到山头的明军火炮忽然响起。

  “轰隆隆”的炮声在山头回荡,炮队居高临下的轰击河滩,一炮落下,溅起的碎石,就杀伤一片。

  河滩上的溃兵,避无所避,被火炮打的抱头鼠窜,使得溃兵更加混乱。

  在炮响的同时,明军步军往河滩冲来,各部明军就像是虎入羊群一样,吓的外围的汉旗,惊恐逃散,纷纷往河滩上挤来。

  楼亲正与几名蒙古人厮杀,多尼一把拉住楼亲,一边挥刀格挡,一边吼道:“明军开始进攻了,快走!”

  楼亲没来得及回答,红了眼的蒙古人又蜂拥而上,他愤怒的睁开多尼的拉扯,挺刀又逼退蒙古人,可谁知多尼一个不备,却一下被蒙古人砍掉半个脑袋,脑花都洒了出来。

  楼亲回头一看,整个人顿时就呆住了,蒙古人居然把多尼给杀了,他要怎么给十五叔多铎交代。

  “楼亲,快走!”就在楼亲愣神之际,不远处的瓦克达却再次提醒,他一刀捅死一名蒙古人,便急声喊道:“明军杀来了,不要和蒙古人纠缠,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一听此言,楼亲惊了一跳,他转头望去,只见无数明军从山头冲下,向河滩杀来,明军的包围越缩越小,外围的汉军和金军,不是投降,就是被杀,更多的人则被逼着向河滩挤过来,站在河边的满人和蒙古人,已经被挤入河中。

  他看见不少满人,没得到命令,就已经架船向北岸逃去,有的船只载人太多,才走一半,就被水流冲翻。

  岸边的士卒开始争抢木筏,满人自己居然都打了起来。

  “撤退!”楼亲回过神来,一下拉起多尼的尸体,扛在肩膀上,便疾步往河边而去。

  只是这时,却已经没了什么船,筏子上也坐满溃兵,上面的士卒,用枪用刀阻止着靠近的溃兵,不管是满人、还是蒙古人,只要敢靠近筏子,便直接刺死······

  楼亲扛着尸体,看着满人为争夺船只,刀兵相向,看见无数溃兵被逼入河中,被水流卷走,看着那绝望的在河中挣扎着没入河里的手,心中一片死灰。

第1203章仓皇而逃

  七八万人,抓起来,并不容易。

  在河边为数不多的小船和筏子逃离南岸之后,想要回家的蒙古人、满人顿时彻底绝望,河滩上挤着的溃兵,才开始大面积的投降。

  满人站在河边,被蒙古人杀,被赶入河中的主要都是满人。

  一万五千满八旗,逃过河去的还没有两千人,剩下的大多被河水卷走,或者被愤怒的蒙古人杀死,只剩极少一部分被明军俘虏。

  楼亲、瓦克达、多尼、罗科铎四个年轻王爷,多尼被蒙古人一刀斩了脑袋,瓦克达在渡江时,溃兵攀爬上船,结果没到江心船只便侧翻,瓦克达连带着多尔衮的尸体,一起滚入黄河,没了踪迹。

  四王之中,只有胆怯先逃的罗科铎,还有抢了一支筏子的楼亲,带着少了半个脑袋的多尼,逃到黄河北岸。

  这些人,虽然逃出升天,可是经历此败,胆气以丧,今后必然畏明朝如虎,想要东山再起,几乎已经没有可能。

  楼亲和罗科铎在北岸收拢惨兵,一万五千人满兵,逃过河的只有一千六百人,剩下的全部丢在了南岸。

  当得知瓦克达连带着多尔衮的尸体,一起滚入河中后,立刻派人沿河寻找,但是却并没有发现。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连个尸体都没抢回来,两人只能抱头痛哭,然后领着一千多惨兵,仓皇的急往北京而去。

  八万溃兵,想要一时间全部抓捕起来,是个浩大的工程,并不轻松。

  幸运的是溃兵比猪要听话,一旦放弃抵抗之后,便能自己按着明军的要求,放下武器,站到指定的区域,并不需要费太大的功夫。

  王彦站在山头,他对于这场战事的结果,早有预料,可是亲眼看见清军主力败亡时,他还是一声感叹,“不容易啊!”

  从甲申国变,到南都失陷,明朝的老本赔个精光,近百万兵马几乎全部丢尽,皇帝北狩,监国降敌,整个明朝只剩西南数省,那是何等的耻辱!

  但,在十年间,在高宗皇帝、王彦、鲁监国、郑成功、金声桓等人的奋战下,在陈、阎二公、金声、黄道周、王威、章旷等无数英烈的牺牲下,甚至在汉中败亡的十多万西军精锐的努力之下,明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和失败,终于扭转了天下的局势。

  在今日,大明朝终于洗刷了大半的耻辱。

  这场中原大战,先在洛阳斩首三万,俘虏四万,然后在孟津渡,王彦终于为这场战役画上了一个句号。

  近八万溃兵,逃过江去的不到两千人,剩下的人马不是被黄河冲走,就是成了明军的俘虏,或者死于内讧。

  王彦站在山头,看着河滩上的溃兵,排成长队,丢弃兵器,脱掉衣甲,被明军用长绳绑着押着往南。

  他看见明军士卒,将散落在丘陵和河滩上,数以万计的战马,赶到一处,心中感慨万千。

  作为大明的实际掌控者和战役的制定者,他王彦王士衡的名声,已经空前绝后,能够在史册上大书特书了。

  打扫战场,至少要一两天的时间,俘虏和缴获的具体的数目,短时间内肯定出不来。

  王彦随即先行返回洛阳,准备总结第一阶段的战果,部署第二阶段的任务,以及安抚中原。

  王彦回到洛阳之时,往西追杀金军的贺珍正好回到洛阳。

  金军这次出兵五万,参与中原大战,孟乔芳突围及时,所以在洛阳之南,还有孟津渡,被杀和被俘虏的人不足两万。

  孟乔芳率三万多金军突围而逃,还有一万多绿营一起向西奔逃,本来以为已经摆脱明军,不想刚到新安,就被前来拦截溃兵西逃的明军追上。

  刚刚死里逃生,从战场上下来的金军和绿营兵疲惫不堪,毫无士气可言,根本不敢停下一战,为了活命只能拼命逃窜。

  贺珍率领的义从,并非什么精锐部队,主力是从青海南部和藏区招募的蒙古兵和藏人,他们的战力并不是特别强,但面对军心涣散,人无斗志的溃兵,他们却狠狠的硬了一回。

  贺珍同一万义从,从新安追过渑池,金军伏尸六十多里,被斩杀一万五千多人,直到金将唐通出潼关接应,贺珍才停止追杀,退回洛阳。

  孟乔芳仓皇逃入潼关,一面让唐通加强防守,收拢败军入关,一面火速派人去通知豪格。

  河南府、洛阳城。

  王彦进出之时,城内的百姓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迎接大明楚王进城,使得这数朝古都一片欢腾。

  虽然经历战乱影响,落阳城受到了极大的重创,可是说百业萧条,城中百姓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可是还是自发的来迎接大明楚王。

  他们一是真心感谢,楚王殿下救他们出水火,二是希望能让楚王殿下高兴,对洛阳乃至于河南,在赋税方面进行减免。

  王彦在洛阳百姓夹道欢迎之下入城,他一路挺直了腰,不停挥手,保持微笑,享受着胜利者的荣光,直到尚可喜的王府前,才结束入城仪式。

  这时,在智顺王府们前,王彦一行人翻身下马,这里将是他在洛阳的行辕所在。

  王彦才走到门口,便发现脚下踩了一样东西,定睛一看,正是智顺王府的牌匾,已经折断城两段。

  尚可喜为满清镇守河南近十年,王府修得富丽堂皇,辉煌雄伟,可是怎样,他父子和孔有德俱在孟津渡被俘虏,如今必然落得满门屠灭的下场。

  昨日河南王,今日菜市口,就是他该得的下场。

  王彦在王府门前站了一会儿,才往府内而去,便见里面人来人往,王彦一进来,就见里面混乱不堪。

  密密麻麻的明军士卒在那里翻箱倒柜,弄得满院狼藉,士卒不停的将一箱箱的财物抬出来,胡乱的堆放在院子里。

  现在的大明朝早已过了靠抄家和缴获来维持战争的时期,可王彦看见这一院子的财物,嘴角还是裂开,大笑道:“尚贼在河南搜刮还真是不少,这至少有百万之巨啊!哈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5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0/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