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461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娘的,打偏了!”

  “再来!”

  城上的火炮轰击着,大炮打出的铁弹,比砲石机扔出的石弹,冲击力要强许多。

  从城墙后面腾起的石弹,砸中攻城塔,却被牛皮兜住,石弹滚落下来,可火炮的威力巨大,却能粉碎一切。

  一辆靠近城墙的攻城塔,遭受了几门火炮的集火,一枚炮弹直接撕破牛皮,从正面击穿攻城塔,铁弹粉碎一切,内部的木块和楼梯都被打烂,而炮弹的威力不减,又从后面穿出,砸入后面的蒙古军阵中,立刻碾出一条血线。

  在这枚炮弹冲出的同时,几枚炮弹,立刻从不同的角度,击中这架攻城塔的腰间。

  木屑飞溅,塔身的腰部被打的稀烂,上面的塔头摇晃几下顿时折断,向地面栽倒下来。

  下面推动攻城塔的蒙古兵,忽然觉得头顶一黑,三丈多高的塔身折断,一团黑影紧接着砸来,下面的蒙古兵顿时惊慌四散。

  城墙上,金军看到那庞然大物垮塌,立刻发出一片短促的欢呼声。

  攻城塔一折断,后面的蒙古兵便暴露出来,城上校尉战刀一挥,城头顿时铳响一片。

  好些蒙古兵没有反应过来,身体便被打得一阵抖动,扑倒于地。

  一名百夫长,身上被打出一个血洞,鲜血不停的外涌,可是他却挥舞着弯刀继续前冲,但眨眼之间,城头弓箭又至,一阵箭雨袭来,顿时就将他射城了一个刺猬。

  “那一辆!”

  城头的将官不停的呼喊,指挥火炮轰击靠近的城墙的攻城塔,塔身立时被打得碎木飞溅。

  一队士卒合力抱起一根长杆,顶住将要靠近城墙的攻城塔,士卒们丢出一个个火罐,瓜州城下立刻火光漫天。

  攻城塔是最为重要的攻城器械,可是随着火器的发展,它必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车臣骑马立于两里之外,看着一架架攻城塔被打得稀烂,瘫痪在路上,面色一寒。

  在他周围的几个部落头目,脸上不禁出现一丝急色,但车臣却一咬牙,挥手道:“再上!”

  攻城塔被摧毁,并不可怕,蒙古人还有云梯和登城梯,攻城塔吸引了金军的火力,其他器械便能顺利靠近城墙。

  瓜州北城上,喊杀声震天,长达数里的城墙上,两军开始生死搏杀。

第1069章血战瓜州下

  车臣对于瓜州势在必得,不扫清河西走廊,他就无法完成巴图尔珲交给他的任务,甚至影响准格尔部突入关中。

  连一个瓜州城都打不下来,他还有什么用,还怎么继承准格尔部落,怎么光复大蒙古的荣光。

  车臣一声令下,又一波蒙古兵,呼啸着冲锋,接近城墙。

  此时攻城塔虽然受到了挫败,可是攻城的云梯和登城梯却接近了城墙,一架架登城梯被竖起,悍勇的蒙古人,握着弯刀便蹭蹭的往上爬,城头一名士卒,顿时一刀斩断拉着挡板的绳索,挡板上的石块,立时滑下,将爬到一半的蒙古人从梯子上砸下。

  金军士卒见此,没来得及窃喜,城下忽然一箭袭来,正中他的咽喉,士卒立时从城头跌下。

  这时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涌到城下,他们站在盾车之后,开始弯弓搭箭,向城头抛射箭矢,有的则直瞄射杀。

  同汉人不同,这些蒙古人从小就擅长射箭,天上飞过的小鸟都能射下,射人那真是太简单了,几乎个个都是神射手。这便是游牧恐怖的地方之一,他们几乎天生就是善战的勇士,而汉族的士卒却需要经历大战,经历多年的训练,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城下的蒙古人,开始向城上射击,金军士卒立刻就出现了伤亡,这些蒙古人箭法奇准,压制得城头的金军不敢轻易露头。

  涌到城下的蒙古兵,趁着机会,立时顺着云梯和登城梯往上攀爬,两名金军刚用长枪将一名蒙古兵捅下城墙,一箭袭来,其中一名金兵便身中一箭跌下城头。

  蒙古人兵马众多,且人人善射,很快压制了城墙,蒙古兵开始攻上城头。

  “火铳!弓箭!”

  张胜见有蒙古兵跃上城头,眼睛一红,嘴中发出一声啸叫。

  在呼喊的同时,他猛然向前几步,战刀横扫,如旋风刮过,一名刚跳上城头的蒙古兵便被砍中,一股鲜血喷出,蒙古兵手持弯刀的身躯重重倒下,头颅高高弹起,落在城上滚了几步才静止下来。

  城上的金兵听他一声招呼,一排铳手立刻涌到墙边,向城下打出一排鸟铳,弓箭手则躲在墙垛边上,从射击孔向下放箭,几名士卒则抱着一截圆木,猛然撞击登城梯挂在城墙上的倒钩,他们没撞几下,倒钩脱落,另一队士卒则拿长杆一推,攀爬到一半的蒙古兵,立刻惨叫着和梯子一起仰倒。

  他们的反击,在加上不时落入蒙古箭阵的震天雷,城上逐渐扳回一点优势。

  张胜见此松了口气,可就在这时姜建勋却窜到他身边,一把扯住他,急声道:“军门,蒙古人在掘城!”

  张胜闻语一惊,忙往城下看去,果然见蒙古人的洞屋,连在一起,如同一条巨大的土龙,蜿蜒着一直伸到城墙脚下。

  洞车一般只是用来方便士卒接近城墙,防御城上的弓箭、砲石,可是张胜看见了却脸色大变。

  这时蒙古人的洞屋接近墙角,里面的人却没有出来,洞屋靠近墙根,进入城上守军的射击死角,也很少有人注意到。

  张胜向下张望,箭矢不时从他头顶掠过,一枚利箭甚至射掉了他的盔樱,惊得他忙把头缩回来。

  方才他已经看得十分清楚,蒙古人洞屋宛若一条蚯蚓,头部正在城下疯狂的掘土,身子负责运送,尾部将土倒掉。

  整个过程就像是一条大蚯蚓,吃了城墙,然后拉掉。

  张胜看了顿时大惊,在城墙下面,至少有七八条大蚯蚓,同时蚕食瓜州的城墙。

  果然是在掘城,瓜州的城墙可比不上中原的城墙,要是中原的大城,任他刨上个把月,也未必能挖塌,可瓜州城不一样,被中原抛弃了近百年,风化严重,刨几下肯定会塌。

  蒙古人缺少火炮,要是有火炮,直接轰城,车臣也不会想出这招。

  张胜立时大急,“快准备沸水、火油,还有震天雷,阻止他们继续掘城。”

  城头上,两军争夺异常激烈,蒙古人的攻城塔被火炮重点克制,各处摧毁蒙古人的攻城塔已经有数十架。

  车臣指挥蒙古人不断持续补充器械和兵力,金军炮群全力反击,城上的砲石滚木如雨倾盆,箭矢密如飞蝗,铳声响成一片。

  蒙古人虽然攻城器械齐全,但金军防御的手段也多。

  城上城下,到处都是两军毙命的士卒,城池外的旷地上,到处都是扑地而亡的蒙古兵和被击毁燃烧的战车。城墙的沙袋,火炮上也伏满了金军插着箭矢的尸体。

  姜建勋将两具趴在墙朵的尸体扒开,向后一挥手,几名士卒立刻将一锅沸油倒下,燃后丢下一个火炬,墙跟下掘城的洞屋,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

  几名蒙古兵立刻掀开燃烧的毯子和牛皮,从中跑出来,可是没跑两步,城上铳声一响,几人背后中弹便立时扑倒。

  十多名蒙古兵见此,立刻举着盾牌上前,用钩镰枪将燃烧的洞屋拖开,另一辆当即补上,继续挖掘。

  城头,几名士卒将四枚震天雷装在一个竹筐内,依次点燃,然后坠下城头。

  “轰隆!”一连几声巨大的爆炸,两辆洞屋直接被掀翻,里面的蒙古兵全部震死,一个个都七窍流血而亡。

  张胜等人见此立时大喜,可就在这时,瓜州的城墙一阵晃动,士卒们顿时大惊,架起他便仓皇的往晃动城墙的两侧撤退。

  他们还没退开,一段长约五丈的城墙,摇晃几下,瞬时塌陷。

  正在战斗的蒙古军和金军一下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得呆滞,都停止了手中的动作。

  战场上为之一静,可只是一瞬间,两边却又同时爆发出惊涛拍浪的呼喊。

  一队蒙古兵立时挥舞着弯刀,兴奋至极的啸叫着,开始攀爬垮塌的城墙。

  在城墙后面的孙可望,也被这惊天动地的动静惊的为之一愣,待他反应过来,顿时猛的将刀一抽,怒声大喝道:“亲卫,随孤王堵住缺口!”

  城墙后面的金军反应过来,立时抽出刀剑,往垮塌处攀爬,金军与蒙古兵从两个斜坡对爬,很快就撞在了一起。

第1070章席卷漠北

  太祖高皇帝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蒙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

  大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成祖皇帝又在敦煌设沙州卫。

  永乐之后,明朝国力有所衰弱,不久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大明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可是大明王朝颓势已现,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河西走廊便基本被吐鲁番占领。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大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河西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

  从明嘉靖三年完全放弃河西走廊,到金永章元年,豪格灭吐鲁番,攻和硕特蒙古,重新经营河西走廊,中间相差了一百多年。

  金国在河西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瓜州虽然经过一些修复,可是毕竟是舍弃了百年的老城墙,风化严重,城砖都成了沙子,一捏就碎,连中原的一个县城都比不上。

  这瓜州城,外表看上去,还有些样子,可是有些地方其实已经坏透了。

  蒙古人本来要先掘一个缺口,然后用木桩撑住,等洞屋和人员撤离之后,用火烧断木桩,城墙失去支撑,自然就塌了,可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塌得这么块,城墙跟下的四五辆洞屋,连同里面的蒙古人,全部都被砂石掩埋。

  城上的金军更是没想到,他们一筐震天雷扔下城墙,想要阻止蒙古人掘城,反而把自己的城墙给震塌了。

  两方人马都为之一愣,可反应过来之后,立刻便都意识到,垮塌处将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尘土还未散去,蒙古人便一头撞进昏暗的烟尘中,如同逆水而上的鱼群一样,沿着垮塌后凌乱的石块和土堆,向着斜坡上猛冲。

  旁边沿着攻城梯攀爬的蒙古兵,见此也汇集过来,垮塌处立时人潮涌动,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

  蒙古兵踩着碎石而上,沿着垮塌的城墙攀上墙头,一名百户长刚探出头来,还没来得及大喜,两杆长枪就迎面刺来,他顿时就惨叫着被捅下斜坡。

  旁边的蒙古兵反应过来,立即用手中兵器还击,上面的金兵也倒下一人,可后面的金兵立刻就填上来。

  蒙古兵的动作慢了一步,孙可望领着亲军先一步爬上了斜坡顶端,站了地利优势的金军,长枪下捅,战刀挥砍,不断有蒙古兵顺着斜坡跌落下去。

  车臣见城墙垮塌,自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蒙古军中号角绵延,无数蒙古兵持续不断的冲向缺口。金军虽占着地利,可是人数毕竟有限,顶不住源源不断的蒙古兵攻击。

  此时,死去的蒙古兵不断滚下斜坡,尸体高高堆起,但也终于有一员百户长,悍勇的踏上了顶端。

  孙可望一刀捅穿一名蒙古兵的腹部,然后一脚猛蹬尸体,将尸体踹下斜坡,长刀带着血水抽出,他看着一队蒙古兵将圆盾拼接成一面墙,连连挡开几支长枪的突刺,眼看着就要将金军逼下高坡,心中立刻大急起来。

  而正在这时,垮塌城墙的两侧,忽然涌来了一群金军铳手和弓箭手,铳手单膝跪地,打出一片铳丸,弓箭手则向拥挤在缺口处的蒙古兵进行抛射。

  蒙古兵向缺口涌来,使得两面城墙上压力大减,张胜被人扶起来,连忙召集人马过来。

  “震天雷,给我投!”

  在铳丸和箭雨射向斜坡下的蒙古兵时,张胜挥刀一喊,一名背着框子的金军士卒,冲到墙边,他们从框中拿出一个震天雷,用火折子点燃引线,看着引线闪烁着火光,咻咻的往里窜,等引线燃去大半,几名士卒立刻将震天雷齐齐抛出。

  斜坡上,爆炸声响成一片,蒙古兵的尸体,被掀飞起来,攻势顿时一泄。

  激烈的交战还将持续,两军打的血肉横飞,可胜负却一时未决。

  ······

  在阿尔泰山南麓的大草原上,覆盖着白茫茫的一层薄雪,这里是准格尔部的北部牧场,有十万帐,分散在此游牧。

  在乌伦古河的一条小支流上,密密麻麻扎下了数千顶白色的帐篷,这是准格尔部的一个中等部落。

  一些准格尔的牧民正抱着秋季储存的牧草,放入羊圈中喂食羊羔。几个蒙古女人则在帐外,点燃土灶,炖煮羊肉和浓茶,气氛平静而祥和,充满了生活的味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4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