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452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劫了明军的使船,杀死近两百明军,扣押使者,还有琉球的问题,岛津家想认个错,便让大明放他一马,显然不太可能。

  听了钱秉镫的话,岛津光久双手按在膝盖上,再次重重低头,内心显然也知道了这一点,他早已做好了接受惩戒的心理准备,“主使阁下,萨摩愿意接受大明国的制裁,对大明的损失,做出赔偿!”

  钱秉镫对于萨摩藩态度的变化,有些吃惊,这个速度有些迅速,之前他们还咬死不认袭击了使团,可是现在明朝连条件都没有提,他们便表示接受了。

  岛津家这个态度的转变,自然是因为明军摧毁了萨摩水军,炮击了虎寿丸。

  岛津光久这么爽快,钱秉镫到一时间还拿不出条件,他被软禁了几个月,并不知道朝廷方面的要求有什么变化,需要与徐俊胜交谈。

  “萨摩守,请为我们准备一间安静的屋子,我们要先谈一谈!”当下钱秉镫站起来说道。

  岛津光久没有拒绝,“鄙人这就安排,并会再此等候,希望主使阁下能够尽快提出条件,萨摩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尽快达成和平协议。”

  说着,一名家臣立刻起身,将钱秉镫和徐俊胜带离居殿,等他们一走,一名伏在岛津光久身后的武士,却抬起头来,看着岛津光久,脸上带着气愤问道:“藩主,岛津家真的要向明国屈服,答应明国的一切条件么?”

  说话的是岛津久雄,萨摩一代藩的九男,岛津光久的另一个小弟。

  岛津光久依然保持着向前跪座的姿势,他听了声音,回过头来看了岛津久雄一眼,然后沉声说道。“明国的强大,你已经看见了,向比自己强大的对手认输,并不是可耻的事情,明知道不能取胜,还要去死,那是犬死,才是真正的耻辱!能够向强大的存在低头,然后学习他,超越他,才是日本的精神!岛津家输给了强大的明国,并不可耻,相反其实是岛津家的机会。”

  岛津久雄比岛津光久小了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有些听不懂岛津光久的话语。

  岛津光久并没细细解说的意思,而是不容置疑的继续说道:“幕府锁国,明国已经将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这件事情之后,你跟随久直一起去大明,看看强大的唐土,然后将明国的制度、文化、技术带回萨摩。”

  他这样做,似乎就有了一点遣唐使的味道,岛津久雄虽然年轻,但是遣唐使还是知道的,正是因为遣唐使和大化改新,才有今日之日本。

  岛津光久正说着,钱秉镫与徐俊胜已经回到居殿,他连忙又郑重的低头行礼。

  钱秉镫被袭击,加上软禁了几个月,本来十分憎恨岛津氏,可是岛津光久如此,他却不好发作了。

  重新坐下后,钱秉镫随即开口说道:“萨摩守,经过商议,对于此次事件,我朝提出五条决议。”

  “主使阁下请说!”

  钱秉镫点了点头,“第一条,岛津氏要派人到我朝谢罪,双方保持和平!第二条,琉球是大明属国,岛津氏今后不得再次干预琉球事物,并退还琉球的进贡。第三条,开放贸易,允许大明商人进入萨摩藩地自由经商,萨摩所征关税需要与大明协商。第四条,大明商人若是在萨摩触犯了法令,萨摩藩需要与大明进行协商,由大明方面来进行审理。第五条,岛津氏赔偿大明军资一百万两白银,另外再付五万两,赎回两千俘虏和岛津忠朗的尸身。”

  岛津光久仔细听着,萨摩藩战败,第一、二条自然没什么可说的,第三条、四条问题就比较大了,岛津光久觉得很不对,可是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知道一旦答应,萨摩藩的关税失去自主权,法令也会受到干涉,不过这些就是战败的代价,况且贸易开放的问题在幕府那里,他答应了,幕府不答应,明国这两条就等于白提。

  对于岛津家来说,关键还是第五条,一百万两的赔偿,五万两的赎还费用,萨摩藩可拿不出来。

  “主使阁下,前面四条萨摩都能答应,只是最后一条,岛津家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岛津光久听完之后,沉思许久,忽然低头说道。

  明朝使团的损失,人员的抚恤,加上此次出兵的费用,加起来不会超过四十万,但明朝不可能跟岛津氏实报实销,徐俊胜甚至想要两百万,可是萨摩藩就大明几个县大能有多少钱,钱秉镫压了压,才决定要一百万。

  “一百万,一两银子都不能少!”钱秉镫未开口,徐俊胜却当即说道。

  明军不能跑一趟,弄个本保本,他不是文人出身,没有那么多道义可讲。

  钱秉镫见此,也只能附和道:“萨摩守,一百万已经是本使能为你们争取的最好条件,岛津家一下拿不出来,可以按着年份来还,金银不够,可以用货物来抵债。”

  岛津光久闻语一阵沉默,萨摩藩之所以热衷于走私贸易,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幕府逼的,西军失败之后,德川幕府在江户地区,直属幕府的人马就有六七万,再加上周围的亲藩又有十多万人,压得岛津家这样的外样大名喘不过气来。

  幕府让他修路,他们就得出钱修路,要他们修庙,他们就得出钱修庙,岛津家不搞走私,藩库早就被幕府掏完。

  见明国使者不松口,岛津光久脸上一阵沉默,以后走私贸易也没得做,也无法从琉球获得好处,日本又穷,岛津家还要应对幕府的压榨,怎么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钱秉镫等了半响,岛津光久才忽然说道:“主使阁下,萨摩藩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可是萨摩在长野有座金山,不过幕府不让开采,如果主使阁下能够说服幕府,萨摩愿意与大明共同开采,来当做赔款。”

  “金山?”

  徐俊胜一声惊呼,旁边的钱秉镫却冷静一些,明朝与日本相隔这么远,想要开采恐怕不容易,而且幕府既然阻止,想必这件事情还需要幕府的同意,岛津光久提出这个条件或许也是在利用明朝,迫使幕府同意岛津家重新进行开采,不过如果岛津家确实没有钱,这座金矿确实可以用来抵债。

  钱秉镫沉吟一阵,随即开口说道:“好,幕府方面由本使去说,但本使说通之后,这个金矿的开采,要重新谈,萨摩守可有意见!”

  “鄙人没有意见!”

  长野的金矿,岛津光久从1640年就开始命家老岛津久通主持开采,但是于1643年在幕府的干涉下停了下来,至今已有八年多,岛津氏这次损失巨大,岛津光久确实有意希望借着明国的实力,恢复开采。

  钱秉镫闻语,随即微微颔首,“那好,取纸笔来,我们签约吧!”

  (感谢雨凌厉的500,悦冻窝芯,v雨夜星辰v,衰草枯杨,书友9923的打赏,求月票、推荐)

第1051章冲入江户湾

  江户城,德川幕府对于明朝船队的动向,一直密切的关注。

  岛津氏在外样大名中,实力算是不错的,又以水军见长,酒井忠胜将明军船队的动向,告知了岛津家,他相信以岛津家的实力,一定能让明军碰个钉子,甚至将明军击败。

  如果像幕府所想的那样,明朝最后还得找幕府,到时候,幕府就可以出来收拾局面。

  江户城本丸,德川家纲的御殿内,德川家纲同幕府众多大佬,跪座在殿中,十多个人在一起,殿中却异常安静,仿佛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样。

  “明国二十艘战船,居然击败了萨摩藩一百五十艘船,而且萨摩水军几乎全军覆灭!”酒井忠胜倒吸一口凉气。

  幕府时刻注意着明军船队的消息,大隅海峡海战和明军炮击虎寿丸的情报,很快就传回了江户城,使得一众幕府官员,惊讶无比,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日本水上最厉害的大名之一,居然就这么轻易的失败,并且败的如此彻底。

  “明国的战船和大筒,到底是什么样子?”保科正之看了情报也是目瞪口呆。

  自从幕府发布锁国令之后,除了长崎一带,还能与外界接触之外,日本国其实已经处于封闭的状态。

  在他们心中只以为明国还是征韩之役的模样,甚至还有些不如,毕竟明朝被蛮夷攻占了首都,连蛮夷都打不过,明国的实力自然在衰落。

  幕府虽然希望与中国贸易,可是却没有想过日本与明朝差多远,他们脑子想象不出,明国与日本有多大区别,强到了什么程度。

  大隅海峡海战的结果,无疑将幕府的高层给震惊了。

  就在幕府高层在江户城,议论之时,明朝已经与萨摩签订了《明萨条约》,如果条约能够实行,那萨摩藩就会成为明朝的商品倾销之地,最后逐渐成为半殖民的状态。

  当然,萨摩藩只是日本的一个地方政府,这个条约显然并不合法,明朝想要使得条约能够实行,还必须要日本的中央政府,承认这个条约。

  船队在萨摩湾停留几日,对条约细则进行逐条标明之后,钱秉镫代表明朝与萨摩藩正是签订条约。

  期间明军归还了岛津忠朗的尸体,释放了俘获的两千萨摩士卒,可是其中一些武士被放归后,听说岛津家与明朝签订了赔款条约,承认失败,居然在主家已经认输的情况,还汇集到码头边上,他们也不攻击明军,而是选择了集体切腹,来表达心中的悲愤。

  这就让满大壮等明军将领不理解了,心中暗惊这些武士真是够狠,一共十八名武士在码头集体切腹,肠子流了满地。

  武士自杀跟喝水一样,搞得钱秉镫签完条约,装上现银十万两,马上就随着船队离开了萨摩藩。

  这场自杀表演,让人震撼,日本这地方穷山恶水,满地的刁民,武士走到街上想试刀,就可以随意砍杀贱民,走到街上,发生冲撞,也随时可能拔刀相向,极不好管理。

  整个日本,四五十万武士,都是些轻视他人性命,自身也不惧死的狠角色,要占领这个国家可以说很不容易。

  明朝眼下就从未想过要占据日本,明朝的目标只是获得日本的市场,一个两千多万人的国家,足以养活数千个作坊。

  船队离开萨摩后,没几日就来到江户湾外。

  三浦郡,浦贺炮台上的武士隔着老远,就发现了离开的明军巨舰,又来到了江户湾外。

  十艘三桅炮船在前乘风破浪,满大壮与钱秉镫等人站在应元号的船楼上,有些寒冷的海风,吹动他们的大红披风,呼呼作响。

  此时主桅望斗上,瞭望的士卒忽然向下喊道:“都督,浦贺炮台要求我们停船,不要进入江户湾!”

  上一次明军出于礼貌,希望德川幕府能够出面解决使团被袭一事,可是德川幕府却不表态,甚至希望将事情压下去,让明朝吃个哑巴亏算了,这次明朝船队再来,自然不会再给幕府面子。

  满大壮闻语,拿起千里镜,看了看炮台上,幕府的驻军正挥舞着旗语,浦贺港内几艘小早船也冲了出来,似乎是准备截住明军船队。

  “都督怎么办?”徐俊胜也看见了幕府军队的动静,于是开口问道。

  满大壮放下千里镜,冷笑一下,然后说道:“不用理他们,直接冲进去!”

  明朝和幕府方面要说其实没有什么冲突,使团开始的目的是与幕府友好通商,这样直接闯过幕府的关卡,冲入江户湾,将船队直接开到江户城下,可以说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可是满大壮这样说,却没有人提出反对。

  钱秉镫到是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不合礼法,有些蛮横和霸道,有点恃强凌弱的感觉,可是他也没有出言阻止,因为他知道这么做有利于让德川幕府接受明朝的条件。

  楚王殿下说,对内施行王道,对外施行霸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幕府如果攻击我们呢?”徐俊胜笑着问道。

  满大壮笑道,“他们不敢,要是他们敢先动手,我们自然还击!”

  浦贺炮台上,武士挥舞了一阵旗帜,明军船队却并未给予回应,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直接冲破了幕府的关卡。

  炮台上的武士呆若木鸡的看着船队冲过,几艘小早船,险些被三桅炮船掀起的浪花打翻,武士们站在小船上,惊愕的看着巨大的战船驶入江户湾。

  明共治三年十一月,日本承应元年十一月八日,大明东海水师都督满大壮,率领十艘三桅炮船,十艘福船,闯入江户湾,将船队停泊在江户城外的海面上,船上的大炮不怀好意地瞄准了岸上的江户城,日本举国震惊,十艘炮舰被日本称为“唐船”。

  面对明军闯入江户湾,炮指江户城,日本幕府一片混乱,城外大小寺院内钟声齐鸣,妇孺凄厉地哭喊,有钱人准备逃往乡间,更多的人拥进神社,击掌祷告神灵,乞求“神风”再起,保护日本。

  此时,幕府官员终于亲眼看见了击败了萨摩藩一百五十艘战船的明国大船,他们才知道明国的水军已经不是征韩战争时的水军。

  那时日本还勉强可以和明国战船过过招,可是现在日本战船绝对不可能抵挡明国的战船。

  幕府大佬酒井忠胜见了明军在海上试炮,就明白了日本落后明国太远,日本的大筒打不到一里,明军的火炮有效射程四里,最远打十里,日本原来作战是面对面的作战,现在没看见明军,炮就打过来了,况且明舰驰骋于大海,南北通畅,而日本调兵山路阻隔,况且就算将让六万旗本武士汇集江户城,也根本无法击败明国的战船。

  酒井忠胜与保科正之只好将吴世昭请出来,放他回明舰,表示愿意和明朝谈判。

  在明朝使团与幕府谈判之时,在大明和满清以及金国,却各发生了一件大事。明朝一边,福建的郑成功在未禀报朝廷的情况下,先斩后奏,诬陷西班牙人攻击了郑家的商船,同西班牙人开战,浙江水师主动南下助战,将西班牙人堵在了马尼拉湾。

  金国在丧失四川后实力大损,准格尔部趁着秋高马肥,南下劫掠金国,豪格迫不得已联络多尔衮,两国达成了联盟,决定共同扫灭准格尔部,漠西一时风起云涌。

第1052章河西走廊

  明朝与德川幕府的谈判并不容易,德川幕府作为一个统治近两千万人口的政权,其实力不说与明朝和满清相比,但可以说比金国都要强上一些。

  德川幕府虽然惊恐于大明的海上实力,可是明军却也不能上岸,德川幕府仅在江户地区的旗本武士就有六七万人,再加上亲藩、谱代大名、外样大名的兵马,日本至少能动员四十多万大军,所以明朝不可能与德川幕府开战。

  不过德川幕府虽然在岛上无敌,可是却拿海上的明军没有办法,明军可以在海上轰击江户,而德川幕府却攻击不到明军,明军可以用江户城和日本沿海做要挟,德川幕府只能服软谈判。

  双方开始进行谈判,明朝首先要求德川幕府承认,明朝与萨摩藩的《明萨条约》,然后要求德川幕府增设鹿儿岛、长门、土佐、尾张为通商口岸,加上原来的长崎正好五口通商,然后同样要求准许明朝商人进入日本贸易,允许明朝商人在日本开矿,并要求对关税问题进行协商,还提出明朝商人犯法,幕府需要交给明朝处理。

  萨摩藩战败了才签定《明萨条约》,丧失税率和司法的自主权,德川幕府作为一个主权完整的政权,连《明萨条约》都不愿意承认,自然不会接受明朝的条件。

  钱秉镫、吴世昭这样提,其实是虚张声势,先抬高价码,然后做出退让,换取德川幕府先承认《明萨条约》的合法性,再与德川幕府商议通商事宜。

  萨摩已经签了《明萨条约》,幕府虽然极为不满,但是也只能承认,可是《明萨条约》的合法性虽然确定,但是与幕府的通商谈判却陷入了僵局。

  时间一晃就过去十多日,明军船队物资消耗殆尽,满大壮只能将钱秉镫和吴世昭留在江户继续谈判,而他则率领船队先行返回明朝。

  明军船队虽然走了,可是德川幕府却并没因此松口气,反而十分紧张,因为满大壮临走时对钱秉镫和幕府官员说,明年他将率领更庞大的舰队,来江户接使团回国。

  在明朝谋划开拓市场,充实国库之时,作为明朝的对手,金国和满清也没有休息,而是做着各自的转变和准备。

  满清一方,多尔衮正忙于仿造明军的自生火铳,以及铸造火炮,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工部虽然制造出了样品,可是却无法大规模的制造,满清缺少足够的工匠。

  他从粘杆处收到情报,知道明朝工部有大量的西夷为之效力,于是找来了耶稣会滞留北京的传教士汤若望,委托他帮助大清国招募能够铸炮造铳的西夷工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4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2/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