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386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陈邦彦见明军虽然登上城墙,但从城墙后面腾起的箭云,却绵绵不绝,回头令道:“让铁人军,还有宣武营一起上,迅速在城头打开局面,攻击城内的清军弓手,大军才能顺利破城。”

  随着明军登上城墙,高坡上的明军火炮大多已经停歇,只是偶尔见城中街道上有清兵集结,火炮才发出几炮,将街道上的清军轰散。

  没了明军火炮的压制,城上的战斗,就只能靠着真刀真枪的厮杀。

  明军的战船一艘艘的靠上城头,士卒们推开船板,无数碟盔从甲板上涌向城头,李元胤站在一艘大船上,手持大枪,目光凶狠的盯着城墙,他要用清军的血,来洗漱自己的不光彩的投清历史。

  这是时,城头上,到处都是厮杀,但清军的防线还算稳固。

  多铎站在城墙高处,周围围了一圈刀盾手,他正高声指挥清军防守,只听见他不断大喝,“砲车集中打击,猛砸一艘战船,沉了再砸第二艘!”

  “快去北城调两千长枪手,在登城台阶下守卫,不要让明军冲下城杀伤弓手!快!”

  明军战船体型巨大,外面还挂了铠甲,许多船挨上几枚砲石,虽然受创,但却没有到损坏严重的地步,战船荡着桨儿就冲到了城墙边上。

  多铎不只一次,看见砲车射出的巨石,砸在船上,传来沉闷的巨响,可却没有造成大的伤害,明军战船伤而不毁,伤十条不如毁一条,所以他急忙让砲车集中攻击一条大船。

  多铎喊得有些满头大汗,明军这些年越打越强,绿营兵却越打越滑头,他现在已经感受到了明军的犀利,明军的战斗意志,比绿营兵强太多。

  在历次的战斗中,绿营兵基本都是先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姿态,一交手就把三板斧全使出来,要是将对手唬住了,那就是一场大捷,要是没唬住,发现对手点子硬,立刻风紧扯呼。

  绿营兵现在就是凭借上来的第一口气,如果能将明军顶下去,守住城墙,那还有得打,但要事城墙守不住,绿营兵发现他们使了老命,还赶不走明军,这群滑头肯定士气立刻大泄。

  多铎虽在城内也构筑了不少工事,街道上垒了胸墙,但如果城池真被攻破,估计除了旗丁,基本没惹会跟他巷战,失败将不可避免。

  “王爷,不好,右段快要被突破了!”一员清将指着一段城墙,急声大喊。

  多铎向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明军已经控制了一小段城墙,几名明军铳手冲到墙边,开始射杀下面放箭的弓手,一名小旗还往下面扔了枚震天雷,瞬间就砸死一片清军弓手,引得弓手阵型立刻慌乱。

  多铎倒吸一口凉气,他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不禁大怒,“狗奴才,饭桶,梁化凤干什么吃的,他怎么守的,让他立刻夺回来。”

  清军划地而守,每段城墙,每个墙垛,都有规定的将领和士卒来防守,这是在清将梁化凤的防区内,一艘战船靠近城墙,梯子搭上城墙,前端的铁钩死死勾住墙砖,李元胤与数十名士卒杀上来,他一手大枪耍的威风凛凛,大吼之间,便连续挑死七八名清兵。

  这位斩杀过满达海的青年将领,算是唐系一派中,最具前途的佼佼者之一,被高宗皇帝封为冠军候,他大枪舞动,城上无人能敌,瞬间就横扫出一大片空间。

  而就在这时,一阵疾风挂来,只听得一声怒喝,“明将休狂!”梁化凤一把大关刀,当头劈来。

  (感谢我王大拿的打赏,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第894章攻陷扬州

  梁化凤是满清武进士出身,历史上也是一号人物,是满清汉将中比较能战之人,被多铎委以重任。

  他是陕西人,生得人高马大,即是武进士出身,自然武艺也是不凡,善用一把六十多斤重的大关刀,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满洲人山野之民,崇尚个人的勇武,多铎也很看重他的能力,入仕只有三年多,地位已经直逼江防提督管效忠,是多铎最为倚重的汉将之一,所以才安排他上城把守大段城墙。

  此时,他得了多铎的命令,让他夺回城墙,他也看出了情况危急,如果让明军控制城墙,后面的部队搭设浮桥,从此源源不断的上城,那情势就危险了。

  梁化凤瞧见城上,一员明将把他的属下,杀得连连败退,抡圆了大铁枪,扫出几个大圈,逼得清兵不敢上前,后面跃上城墙的明军,趁机扩大占领空间,急得他一声大喝,托着大关刀便不顾一切的砍向李元胤。

  六十多斤重的大刀,劈头而来,刀势又猛又急,挂起一阵劲风,李元胤见一将向他杀来,整的跟二爷一样,心中一声冷哼,“直娘贼,你也配用关刀!”他目光一厉,一声大吼,却没有闪避,而是大枪高举,硬抗这当头一击。

  这一接,关刀便狠狠的砍在枪杆上,只听得“当啷”一声巨响,李元胤便知道他有些轻敌,只觉得双臂发麻,险些被一刀劈得跪了下去。

  李元胤双腿已经弯曲,千钧一发之际,他猛然一声大吼,双腿和手臂同时发力往上一推,瞬间将关刀荡开,然后急忙跳开后退,重新打量对手。

  梁化凤也只觉得双臂要断,虎口发麻,被推的连退几步,一个踉跄险些一屁股座在地上,幸而他反应及时,将关刀杵在地上,才稳住身形。

  这一幕落在了远处多铎的眼中,梁化凤的武力,他是清处的,他不禁眉头一皱,问左右道;“那明将是谁?”

  “好像是李成栋义子李元胤!”

  多铎一愣,“就是杀了满达海的李元胤?”

  他见身边部将点了点头,立时脸色一变,“让管效忠过去,把他杀了!”

  梁化凤不认识李元胤,他暗暗心惊,知道遇上了劲敌,忙双手重新握紧了大关刀的刀柄,仔细打量李元胤。

  这时,李元胤跳开后,已经重整旗鼓,收起了轻视之心,他再次一声大吼“杀!”,大枪一抖,便使出全力,向前突刺上来,“逆贼,受死!”

  梁化凤见此,只得厉喝一声,挥刀迎上,他刀法大开大合,李元胤枪法刚柔并济,迅捷多变,立时杀得难解难分。

  明军战船上的近百精锐士卒,也纷纷冲上城头,随着李元胤一起,同梁化凤带来的数百清兵厮杀在一起。

  此时,大船靠近城墙,前锋士卒纷纷登城时,明军的小船已经在护城河上排成一派,被士卒们用绳索固定,然后上面铺上木板,片刻间就搭起了一座座浮桥。

  明军的后续部队,开始沿着浮桥,有的进入大船,有的直接冲到城下,竖起登城梯,开始向上攀爬,形成持续的攻击。

  城墙上,李元胤同梁化凤已经激战数个回合,杀得正难解难分之时,忽然一员清将带着五十多名披甲兵杀至,二话不说,操着一柄环首刀,便向李元胤杀来。

  梁化凤始终奈何不了李元胤,时间一久,登城的明军越来越多,他心中便有些焦躁起来,这样下去,不仅无法守住城墙,连他自己也会把性命搭上。

  他这一焦躁,一多想,便被李元胤抓住破绽,大枪一抖,如毒蛇般向他胸口袭来,吓得他脸色煞白,避无可避,忙向侧一个翻滚,夺开了一枪。

  可李元胤站了上风,自然穷追猛打,他一步抢上前来,大枪做棍,便向梁化凤拍来。李元胤这杆大铁枪,至少五十多斤,要是被拍中,不死也残。

  眼看着梁化凤要被一枪拍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把环首刀向李元胤胸前扫来,他立时大吃一惊,身子本能的向后一仰,刀身便贴着他的胸前和鼻子扫过,把他惊出一身冷汗。

  杀来的管效忠中,一刀围魏救赵,把梁化凤救了下来,他一刀扫过,见被李元胤避开,手腕一转,一招缠头裹脑,把刀势又转了回来,而就在同时枪杆拍空的李元胤,一掌拍在地上,将身体撑起,另一只手单执枪杆,便向管效忠扫来,逼得准备再次砍过来的管效忠挥刀荡开枪杆,而李元胤则借机连忙退开。

  死里逃生的梁化凤,惊魂稍定,他看见救他的是管效忠,脸上立时一喜,从新抄起关刀,准备两人合战李元胤,而李元胤也明白他们的意图,脸上瞬间凝重起来。

  “杀了他,将明军全部赶下去!”梁化凤与管效忠对视一眼,抿了下嘴,握紧了关刀,大喝一声,两人一左一右的便向李元胤逼来。

  然而就在这时,他们身后忽然一排铳响,冲到李元胤面前的管效忠方举刀欲砍,便被铳丸击中后背,前扑而死,梁化凤也中一铳,手臂上被打出一个血洞。

  他万没想到这种变化,回头一看,却见几十步外,一员明将领着士卒已经占据大段城墙,铳丸便是他身后的几名铳手射来。

  梁化凤见此,心中大惊,这时他等于被两股明军堵在了中间,电光火石之间,他一咬牙,在李元胤未反应过来之际,居然一手扶住受伤的胳膊,直接一声大喊,从城头跳了下去。

  这时李元胤才反应过来,他急步抢到墙边,往下一看,那梁化凤居然没有摔死,跛着脚居然站了起来。

  当下他猛然回头,看见方才指挥射出铳丸的正是宣武营的张有德,他正举刀向他一笑。

  虽说张有德救了他,但李元胤却有些恼火,他斗了这么久,娘的被张有德让人几铳就解决了,这让他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而且张有德的笑容仿佛带着丝挑衅,让他心里很不爽。

  此时,随着张有德冲上来的宣武营已经占据一段城墙,刀盾和长枪手立时向两侧推进,而冲上来的火铳手则全部抢到内城墙边,排枪射死下面的弓箭手和操砲手,不时还有人往下丢震天雷,将砲车炸散,杀伤大量清军。

  内城原本安全的砲手,弓手遭受打击,抛射出去的箭雨和砲石,立刻少了大半,城外正飞速渡过浮桥的明军主力,顿时感觉轻松起来,少了天上的箭雨和砲石的骚扰,他们健步如飞的向扬州涌来。

  一直在观察战况的多铎见管效忠被不明不白的打死,梁化凤跳下城头逃生,大量的明军登上城头,护城河上的浮桥上,无数明军士卒正浩浩荡荡,宛如巨龙一样渡过护城河,接近扬州城,顿时肝胆俱裂,急声喊道:“快,快,再去北城调兵,给本王把明军堵回去。”

  正在他说话之时,又一艘明军大船靠近城墙,只见一队浑身包裹在铁甲中的明军,登上城墙,为首一将手提一杆大铁枪,对砍过来的刀剑,不闪不避,大枪一扫,就把身前拦路的清兵拍飞出去,向铁人一样,迈动步子向多铎一步一步的走来。

  多铎知道这是王彦的铁人军,刀剑难伤,身边的士卒根本无法抵挡,他没想到王彦居然把这只人马派了过来。

  看着铁人军向他逼近,他心中生出恐惧,不禁后退几步,忽然便大叫一声,调头便逃。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第895章西城突围

  多铎在数百白甲的护卫下,见情势不对,立时转身下城。

  陆士逵一身铁甲,脸上还带着鬼面,只有一双眼睛留在外面,他见多铎被人护着下城,挥动铁枪,将身前的清兵拍飞,他身上一套鳞甲,活动还算灵活,但他身后士卒的铁甲加上大刀就笨拙了许多。

  等他们杀到甬道,多铎已经到了城下,而他们则被一队长枪手堵在了城墙上。

  铁人军下城不便,但他们在城上却所向披靡,十几人列成对形,往两侧推进,大刀挥砍之下,连人带刀都给清兵斩成两段,场面极为血腥,城上清军立时胆寒,一个个踉跄后退,不敢上前,铁人军瞬间就给登城的部队,腾出了大段空间。

  随着明军主力通过浮桥,从明军占据的城墙上攀爬上来,越来越多的士卒冲上城头,守城的清军见大势以去,能逃的立时逃下城去,被明军分割在城墙上,无法逃脱的,也纷纷惊惶的放下兵器,跪地请降。

  城墙上,大批明军铳手,拥到城墙内侧,无需军官吩咐,便自发列成三队,一队向城墙下面密集的清军弓手放完一排火铳,立刻后退装弹,令一队立刻上前轮射。

  “砰砰砰”的铳声在城墙上响成一片,硝烟顿时形成一条长长的烟带,模糊了阵线,下面的清军弓手和砲手,成片筛糠一般的倒地,明军只放三轮排铳,下面的清军便一哄而散。

  善用火器训练得当的戚家军,能几乎百战百胜,甚至创造过敌我双方战损二百比一的比例,明军火器装备最多时,达到军队的半数以上,说明火器用的好,确实远胜于弓箭。

  清军弓手一是射程不及明军火铳,二是射箭要发力,一般连射十箭,手臂早就酸了,比不上火器省力,最后,威力方面,弓箭也比不上火器。

  明军在军械制造上,结合秦人筑造器械的规矩,严控火铳质量,然后又规范了发射,火药事先便定量装入药瓶中,防止了多放炸膛,少放威力不足,火铳的战力立时就体现出来。

  三轮排铳过后,城下的近万清军弓手和砲手,纷纷逃散。

  这时,扬州街道上,到处都是红顶斗笠的溃兵,满将喀喀木领着一队人马边分开乱兵,边急声大喊:“稳住,不要乱,都随着本将去支援豫王爷!”

  乱兵听了呼喊,却根本不予理会,纷纷仓惶的从这支还成建制的清兵身旁绕过去,根本不理会喀喀木的命令。

  喀喀木见此,顿时愤怒起来,一把揪住一员从他身边跑过去的绿营兵,“跑什么跑,西城什么情况,王爷呢?”

  士卒被揪住,脸上露出惶恐,结巴道,“将,将军,明军已经进城,王爷不知踪迹,大伙儿都在跑···”

  喀喀木大怒,正在这时,一名白甲兵纵马而来,看见他,立时跳下战马急声说道,“额真,西城失守,王爷传令从北门突围。”

  喀喀木一惊,将那绿营兵往地上一丢,后者爬起来,便仓惶逃去,喀喀木则急问道,“王爷在哪里,现在没事吧!”

  明清战争打到现在,基本已经成了一场民族战争,明朝逐渐从一个王朝,打成了一个民族国家,而满人也意识到事关族群存亡,大清已经折了英亲王,不能在折豫亲王,否则满洲的领头羊,便又少了一头,满人的境况就更加危急,所以城中的旗人,都很在意多铎的生死,必要时就算自己战死,也要保证豫王杀出去。

  “王爷现在已经到了北城,额真快去与王爷汇合,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奴才还要去通知东城!”

  白甲说完,翻身上马,狠狠抽动马鞭,疾驰而去,喀喀木见此脸上一厉,喝令道,“走,速度去北城!”

  一时间,整个队伍连在混乱的街道上忙调头,士卒们睡着喀喀木转身,急往向北城跑去。

  此时扬州城内以是一片混乱,西城的吊桥以被放下,城门被冲下来的明军打开,无数带着碟盔的明军,涌入城中。

  刘顺也随着主力进城,他骑在战马上,对着入城的明军吼道:“广武营甲队去关东街,堵住清军向北面逃窜,丁队去扬州府库,再派三个百户,去荣成街控制沿街店铺。骁武营去东门,步武营沿街扫荡乱兵,恢复秩序,其余诸部随本镇压向北城!”

  语毕,刘顺一拔马缰,立刻沿着街道冲出,穿着鸳鸯战袍,带着碟盔的明军士卒,紧随在他身后,如同长龙一样,向北城进发。

  城中清军的建制大部分已经混乱,随着明军主力进城,清军更是无心恋战,不少绿营躲入民居之中,也有不少人直接投降,但更多的乱兵,见白甲、黄甲往北城跑,便也跟着往北城跑去。

  此时北城尚在清军手中,多铎带着四千骑兵已经在街道上等候,其实多铎早就做好了万一守不住扬州的打算,他带不走四万绿营,便带着骑兵冲出扬州返回北方。

  多铎守扬州的目的,是为了保住手中的四万绿营兵,等明军撤退后,他再领着人马放弃扬州,退到了淮北,为大清保存一支有一定战力的大军,可现在城以破,他便只能退而求其次,能带多少便带多少出去。

  多铎到了北城不久,南城的喀喀木、北城的葛褚哈,负责巡视城内的阿思哈,连跳下城墙的梁化凤也被人抬着到了北城,可是唯独镇守东城的江防统领巴山还没赶到,众人还在焦急的等候。

  此时喊杀声已经蔓延全城,众人都等的焦急,旁边的梅勒额真葛褚哈急道,“王爷不能再等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多铎一阵烦躁,来回踱步,这时一队白甲兵,狂奔而至,不少人身上满是鲜血,显然是经过了血战。

  骑兵边奔边喊,“王爷,关东街被明军堵住,巴山统领被明将杀了,明军正往北城冲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3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6/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