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回禀相公,卑职每逢夏冬就干劲十足,可一到了农忙时节,就浑身难受!”刘德勇在马上抱拳道。

  王彦听了哈哈一笑,“看来府兵训练,还是太过清闲,正好本相决定在广京重开武学,到时算你一个,免得你闲的难受。”

  明朝武学分为三类,一是设立于两京的京卫武学,二是各地方卫所的武学,三是穆宗时期设立于遵化、永平、密云三镇的武学。

  这些武学虽然不受重视,但也标识明朝确实在改变,王彦之前就命邝露办了随军武学,但力度明显不够,他这次准备要大办。

第641章粉墨登场

  武学始于宋代王安石变法,明朝的武学有设有废,在朝廷编制中,京卫武学只设从九品教授一人,地方上的武学,则只有未入流训导一人。

  看这个编制,看这品级,再看看国子监祭酒啥品级,看看地方教谕啥品级,就也能看出文武之间的差距,相差真不是一星半点。

  刘德勇听了王彦要他进武学,顿时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脸色一变,“相公,武学卑职就算了,邝夫子教那些东西,卑职实在头疼的紧。”

  他们这批屯兵千户,下放到各府训练府兵,至少大明朝十七条军规得能认识,金鼓令旗要能识别,阵法要能演练,而这些东西怎么来,除了有人教受,就只能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然后自己琢磨。

  刘德勇等人都是从邝露手下走过一遭的人,印象十分深刻,邝露毕竟是文人,具体的战法他是教不了,主要还是教人识文断字,教些儒家经义,教授做人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教育,同时下正好是反过来,先教做人再教做事,最开学的都是《弟子规》,《孝经》之类,再者修齐治平,也可以看出来,先是修自身,才能利于天下,而现今是先教做事,不教做人,至于好坏,智者见智。

  刘德勇这样的粗汉,一把年纪了再去被教做人,如小儿般识字读文,自然别扭,难度可想而知。

  王彦见此,微微笑道:“这事你跑不掉,今后军中百户以上军官,至少要能看懂军报,至于千户以上那要求便更多,你不想再进一步?”

  刘德勇嘴上抱怨,心里却十分欣喜,相公这是看中他,其实他识字后,私下也没少看书,只是不好意思对别人提起,文人蔑视武将,武将对于文人也不太感冒,大家都是大老粗,原本抱团取暖,你突然去读书,也会被人耻笑。

  这文武分流几百年,观念根深蒂固,并非一时能够改掉。

  王彦与刘德勇说了几句,又同胡恒元谈了谈肇庆的民政,慢慢的便进了县城。

  胡恒元要为王彦设宴,但是被王彦拒绝,新兴县一家富户腾出一间大宅,供王彦一行歇息。

  入夜,王彦正坐在房中看书,外面传来余太初的声音,“相公,职下有事前来禀报。”

  “进来。”这么晚了,王彦有些疑惑,但还是放下书。

  锦衣卫有南北镇抚司,新任的指挥使是王彦推荐给皇帝的王子龙,与王彦有旧,但却是皇帝的人,不过皇帝没有银钱投入,加上文官集团好不容易摆脱锦衣卫,自然不能让锦衣卫这个特务组织再起来,所以极力压制。

  原本主管缉拿、诏狱的锦衣卫北镇抚司,便一直发展不起来,反而是天地会借壳上市,使主管风纪的南镇抚迅速壮大。

  天地会只能算民间组织,余太初现在的合法身份是锦衣卫南镇抚使,他走进房间,便单膝行礼道:“职下拜见相公。”

  王彦挥挥手,让他起来,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这么晚了,太初有什么事情禀报?”

  “回禀相公,山上的弟兄传来消息,山下聚集了一伙盗匪,似乎意图不轨。”

  王彦听了眉头一皱,这个时候山下怎么会出现盗匪?难道是皇帝不愿意封爵,又不想他与桂王见面,所以想用武力将桂王铲除,或者将他一并铲除?

  这个想法让王彦惊出一身冷汗,但现在只是猜测,他不好妄加猜测。

  “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王彦脸色阴沉起来。

  余太初抱拳回道:“相公恕罪,事出突然,弟兄们还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必然是之前在山下探查的三路人马之一。”

  王彦皱了皱眉,这么看来可能就多了,但不管是那一路,王彦这次都要下狠手,特别是在这封王的时刻,若是皇帝的人,他便不能留手,必须表面态度。

  “既然发现了贼人踪迹,可有办法一举歼灭?”

  “正要向相公请旨。”余太初忙道:“目前还不清楚,这伙贼人针对的是桂王,还是相公,所以职下准备明日命人派人假扮相公上山,将贼人引出来,然后围杀。”

  王彦听了点点头,目光中散发着阵阵杀气,“此策可行,你立刻着手准备,本相会让士逵,还有刘德勇配合你,手段可以很辣点,但要留下活口,审问清楚!”

  这支人马来自于哪方,目标是谁,这关系到王彦随后的反应,所以十分重要。

  “职下记住了。”

  “你去办吧!”王彦挥了挥手,余太初立刻躬身告退,但他才走到门口,王彦却又叫住他,嘱咐道:“这件事要做得隐蔽,不要摆在明面上来,对外就宣称本相观摩府兵操演。”

  余太初退了出去,王彦不禁闭上眼睛沉思起来,这伙人若是冲着桂王,那还好说,若是冲着他来~

  忽然王彦睁开眼睛,眼中射出骇人的目光。

  云苍山上有个云峰观,坐落在一座孤峰上,四周都是密林,矮山。

  这时在孤峰后面,一片密林中,一个黑衣男子快步在林中穿行,片刻后来到一片简易的营地。

  一根横到在地上的树干上,一名青年男子坐在上面,剑眉星目,俊郎不凡,一看就是富贵之人。

  “殿下!”奔来的身影,来到青年男子面前,立刻单膝行礼。

  青年男子见此立刻抬手,让来人起身,“察清楚了吗?可以确定么?”

  身影站起身来,年龄不到三十,身材高大,相貌威猛,虬须环首,一双虎目中闪烁着慑人的冷光,光看卖相就是知道有两把刷子。

  “殿下放心,之前还不能确定,但这次应该不会错,王相既然来新兴县,那桂藩必定在云峰观无疑。”札须客抱拳答道。

  青年听了面漏喜色,“很好,这一次必须得手,铲除桂藩。”

  “殿下,是今晚行动吗?”数十名黑衣人头目围了上来。

  青年这时脸上却一阵犹豫,挥手道:“在等等~”

第642章夜斗

  次日天气放晴,下午时分,三十名骑兵从新兴县出发,一路疾驰到云峰观山脚,然后拥簇着一人从山顶延伸下来的阶梯,徒步上山。

  远处密林中一人见此,立刻从大树上滑下来,片刻间便消失不见。

  中国名山大山众多,其中佛占七道占三,佛修来世,道修今生,这就决定了两家信众的基数和财力,决定了道观大多不如佛寺那般修的辉煌宏伟。

  云封观,是广南典型的小道观,前院、正殿、后院,再加上东西两厢,不过百丈见方。

  这同佛寺动不动就多少殿相比,可以说很寒酸,陆士逵师承武当拳师王瑞伯,算是半个道门弟子,但并不觉得什么不妥,道教除了龙虎山祖庭、武当等少数有朝廷支持的道观外,其他多半是这个模样。

  当初之所以选择此地,散布消息说将桂王软禁于此,主要还是这云峰观地形独特,孤峰耸立,只有一条石阶可以上山,只要保守主山门,便可防止他人探查。

  这道观内驻扎了一百二十名精兵,由一名叫张益明的忠至军百户看守,还有一名南镇抚司的百户官石方协助,现在陆士逵到来,观里便集结了一百五十名精锐。

  盗匪来袭击,张益明心中正忐忑不安,王相公亲卫千户陆士逵到来,给了他一种安全感。

  一行人爬上山来,士卒被暂时安排歇息,陆士逵则与张益明、石方交谈,石方给陆士逵倒了一碗茶水问道:“陆将军,职下派人打探到,山下至少聚集了五百多名盗匪,除了将军带来的弟兄,相公可还安排了什么后手?”

  张益明也比较关系这个问题,虽说一百多名官军面对千把盗匪,也不该恐惧,但这伙人居然敢打云峰观的主意,恐怕不是什么普通的盗匪,还是要万无一失的好。

  陆士逵见两人看向他,将水碗放下,“两位放心,相公早有吩咐,余镇抚与刘千户就在山下,只要逆匪敢来,我们两头一堵,定叫他有来无回。”

  两人听了,一颗心便安定下来,又说了几句,便早早各自回屋休息,养精蓄锐。

  夜渐渐深了,陆士逵早已醒来,他一手提着一杆长枪,背上还挂了副弓箭,来到观内巡视,便见正殿里,院墙边都有枕戈待旦的士卒。

  陆士逵看了看天色,估计还不到三更天,还不是发动袭击的最佳时机,但他已经睡了许久,全无睡意,便提步向正殿走去。

  殿里点着大蜡,这里大概聚集了三十多名士卒,却是道观房间有限,他们将房间让给了陆士逵带来的士卒,所以只能挤在正殿里。

  陆士逵睡足了,这些人却有些昏昏沉沉的,一名小旗见陆士逵进殿,忙有些迷糊的起身道:“将军。”

  “没事,你接着休息,本将看着。”

  陆士逵一手拍在他肩上,然后拜了拜祖师爷,便席地座在大殿角落,拿了快布擦拭长枪。

  虽是上半夜睡过,可过了子时,人终究有些犯困,就在陆士逵也迷迷糊糊快睡着之际,外面忽然传来一声大喊:“有敌情!”

  陆士逵猛地被惊醒,一下站起身来,他见正殿里的士卒还沉睡不醒,顿时大喝一声,“都起来,敌人来了。”

  “啊~”

  就在他大喝的同时,外面又一声惨叫传来,格外凄厉,陆士逵立刻便率先提枪冲出正殿。

  殿内的士卒被他一声大喝,又被惨叫声刺激,顿时全都清醒过来,纷纷拿起兵器点了火把冲出来。

  “快快~快~”这时一从前院跑来一人,是个总旗,急忙大喊道:“快去守山门!”

  陆士逵与众人冲出正殿,两厢里面的士卒也纷纷冲出来,迅速向山门拥去,上山只有这一条路,前院人头躜动。

  片刻后,院门处已经杀声四起,举还有鸟铳声响,来的显然不是盗匪,而是精锐的战兵。

  士卒纷纷拥向前门,可陆士逵却没动,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正殿外一具尸体身上,应该就是刚才示警和惨叫之人,他忙提步走过去,拿着火把一照,很容易辨别身份,因为头盔上有盔旗,是个总旗。

  一支利箭,直接贯穿了咽喉,手法精准,不可能是院外的流矢,陆士逵脸色顿时一变,警惕起来,怕是有高手潜入道观了。

  此时张益明带着十几名士卒,从后院敢来前院,见陆士逵站在尸体旁,不禁问道:“将军发现什么情况?”

  正在这时,后院忽然又船出一声惨叫,两人立刻一惊,陆士逵面色一沉,“守好正门,发令箭让余镇抚支援。”

  语毕他立刻招呼几人,冲入后院,便见一名锦衣卫已经中箭,仰面而亡,一支利箭正中前心。

  陆士逵蹲下一看,正面中箭,战刀在手,显然是发现异常后,被目标射杀。

  道观就只有这么大,陆士逵立刻站起身来,顺着中箭的方向,目光很自然落在院内五十步开外的一棵大树上。

  他刚看向那大树,几乎是同一时间,一声弦响传来,陆士逵几乎本能的一滚,姿势虽然不好看,但却躲过了一劫。

  一支羽箭从他方才站立的地方射过,直接钉在院门上,箭头入木三分,箭尾羽翼不停的震荡,把几名士卒吓出一身冷汗。

  陆士逵心中大怒,提枪便向大树投去,树上叶子一阵响动,一个黑影见他投枪的瞬间,便觉不妙,飞速跳下大树,疾步窜上墙头。

  陆士逵哪里容他跑掉,一把抽出腰间苗刀,奋起直追,纵身攀上墙头,一跃而过,那黑影落在前院,正遇见一名士卒,连忙一脚踹翻,可这样一来,速度也就慢了下来。

  “站住,哪里跑!”陆士逵一声暴喝,已经追上来,那黑影见此,连忙回身一把短剑划来。

  这一瞬间,陆士逵眼看身体要撞上去,却又猛地向后一缩,只见寒光疾闪,短剑从他胸划过,在胸甲上划出一道火星。

  陆士逵顿时一声暴喝,狠狠一拳击出,重重锤在对方左肩,那人连退十多步,左手上的硬弓甩出老远。

  黑影刚稳住身行,便见几名士卒也围了上来,他原本奉命潜入,趁着前面攻打,吸引注意的机会,刺杀目标,可结果道观实在太小,守卫又严密,连续被发现,使他接连暴露,只能率先出手,不过他也有收获,那便是目标根本不在道观。

  黑影中一拳,身体却不倒,向后急退几步,猛然向后一脚,终于稳住身形,他见几名明军和陆士逵围上来,嘴角一笑,立刻伸手,却是手臂上绑了响箭,可他刚举起手臂,还没来得及发射,便只听一声铳响,黑影立刻仰面倒地。

  几十步外,锦衣卫百户石方,淡定的收起冒烟的手铳,深藏功与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