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崇祯十七年秋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话凄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8 MB   上传时间:2025-05-29 10:30:34

  焦璉原来是靖江王属下的军官,在王彦入桂平定靖江王之乱时,他与瞿式耜一起将靖江王擒拿,使得靖江王之乱迅速平定。

  此时城内人马,至少有三成是焦璉的下属,袁彭年选择从他下手,除了他足以承担迎接城外兵马的重任之外,就是因为焦璉有倒戈的先例。

  无论他当初是出于大义,还是为了自身而选择抛弃靖江王,在此时的局势面前,他都是最有可能被说服的人之一。

  从大义来讲,隆武朝廷毕竟是名义上的大明中央,桂林一旦打起来,对大明绝对没有好处,焦璉如果重义,那极有可能投降。

  从自身来讲,眼下的情况与当初靖江王几乎一模一样,都是被朝廷兵马包围在桂林,已经没了抗争的希望,为了保全自身,焦璉也该开城投降。

  唯一让袁彭年拿不准的就是,桂王的身份远远高于靖江王,实打实的法理继承人,焦璉极有可能是与瞿式耜一样死保桂王。

  “打扰侯爷了!”

  袁彭年拱了拱手,便直接进了院子,两人在房间里分宾主落座,焦璉也不含糊,这个时候能找上门来,肯定与局势有关,所以直接开门见山道:“袁御史这个时候来我府上有什么事情?”

  袁彭年叹了口气说:“侯爷与我都是支持桂王,想要扶保桂王成为天子,但怎么也想不到计划不如变化,朝廷动作如此之快,瞿阁老意图玉石俱焚,但我以为十分不妥,我们做臣子的死了不要紧,但桂王殿下却绝对不能有事。侯爷以为呢?”

  焦璉听着话语,眼神眯了起来,似乎要把袁彭年看透,他沉默半响,盯着他道:“袁御史已经投靠朝廷了吧?”

  袁彭年本来想藏下身份,听了焦璉的话语,他不禁尴尬一笑,“侯爷怎能知道?不错,今天我来找侯爷,正是代表楚国公,希望侯爷能够打开城门!”

  王彦这次是以桂王陷害大臣,不遵朝廷号令为由,让桂王退位归藩,再结合袁彭年回来之后的表现,以及方才的话语,焦璉猜测袁彭年可能已经投靠了王彦,没想到还真被他猜中了。

  此时焦璉听了,脸色一沉,并没有吭声,他需要先理清思绪,半响后苦笑一声道:“承蒙王相公与袁御史看得起,但焦某想知道王相公打算怎么处置桂王,以及瞿阁部?”

  一山不容二虎,桂王监国的存在明显是分隆武朝廷之权,之前隆武朝廷没有在广南站住脚跟或许能容忍,但现在王彦东征胜利,基本暂时剪除了清兵对广京的威胁,再加上袁彭年投靠王彦,桂王政权陷害他的事情被王彦知晓,那王彦绝不会容忍桂王政权的继续存在。

  作为桂王政权的将领,焦璉早以料到朝廷和桂王肯定会起冲突,他也知道桂王必败,其实从年初桂王政权发兵云南,结果寸功未立反而坑了黔国公沐天波,不少人就已经对桂王政权失望了。

  袁彭年长长松了口气,笑道:“侯爷大可放心,这点袁某可以保证,王相公绝对没有伤害桂王殿下的意思,拥桂的官员也不会遭受迫害。不过桂王今后的活动,肯定会受到限制,瞿阁老等人,朝廷可能会闲职供养起来!”

  说出了对桂王和瞿式耜的处罚,这让焦璉觉得袁彭年的话语十分诚恳。

  他是瞿式耜提拔起来,要说不该背叛,但瞿式耜这样硬撑完全是沽名钓誉,现在服软,桂王还在,拥桂派今后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如果玉石俱焚,那就全完了,根本没有收益,不是一个理智的人该做的选择。

  “只要王相公不加害桂王殿下和瞿阁部,焦某愿意开城,迎接王相公进城。”

  袁彭年闻语大喜,当下两人商量了一些细节,看着马上戒严时间就到了,才匆匆出门。

  焦璉将袁彭年送到府门外,却见府门前忽然跑来一队士兵,将他的府宅团团围住,焦璉看了心中一惊,脸色难看起来。

  这时从士卒中间走出一人,正是桂林知府李开元,焦璉冷脸道:“李知州,你来我府上做什么?”

  “我倒想问问彭御史,你来新兴侯府做什么?”李开元没有回答焦璉,反而冷冷问袁彭年道。

  “本官并没有违反禁令,来新兴候府乃是我的私事,李知州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污蔑本官和新兴侯吗?”

  李开元目光冰冷地注视着袁彭年,半晌,他哼了一声,“袁大人,我先警告你,若你想内外勾结,出卖桂王殿下,只要被我抓到一点证据,我会毫不犹豫杀了你,拿你人头示众!”

  袁彭年、焦璉面沉如水,李开元看了看,一挥手带兵离开。

  (感谢悦冻窝芯的,普希克的)

第508章大军入城

  李开元带着大群士兵离开了新兴侯府,袁彭年心里多少有些担心,“侯爷,没事吧?”

  焦璉眯了眯眼,冷哼一声,“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名声,全然不为桂王殿下考虑。袁大人不必担心,李开元一个小知府,并不能把本侯怎么样!袁大人回府之后,就不要再出来了,以免落下把柄,剩下的事就借给焦某吧!”

  袁彭年见此,遂即登上马车拱手告别,焦璉也拱了拱手,“不送~”,说完他便转身回府,走进院落之后,他又对心腹亲兵道:“去,让永忠来见我!”

  焦璉回到自己的房间,坐下来提笔写了一封信,不多时,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出现在门口,躬身行一礼,“姐夫找我吗?”

  “进来吧!”

  年轻男子走进了房间,他叫林永忠,是焦璉的小舅子,统领焦璉的亲兵,虽是裙带关系上位,但其实武艺十分高强很有才能。

  这时焦璉写完信,将信纸和袁彭年留下的一块玉佩一起装入信封中,正准备递给林永忠,却又忽然把玉佩倒了出来,然后把信撕掉,沉思片刻问道:“外面监视的人增加了吗?”

  林永忠点点头,有些气愤的道:“暗哨变明哨,府门前后都有人监视,整个城内就没有他们不怀疑的人,既然没人值得相信,那这个小'朝廷也该亡了。”

  焦璉点点头,将玉佩递给他,“今晚你找机会出城一趟,把玉佩交给王相公,就说今晚五更,我会放开东门,请王相公进城。”

  林永忠连连点头,把玉佩收入怀中,“姐夫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妥。”

  “小心行事,不要被人发现,出了城就不要急着回来,可以和朝廷兵马一起进城。”焦璉又嘱咐几句,便挥手让他下去准备。

  时间转眼到了天黑,桂林城的巡视更加严密,但宵禁和法律基本都是用来约束普通百姓,对于那些胆大包天、武艺高强的人,或者是势力通天的权贵,基本没有什么用处。

  林永忠以前是镖行的镖师,就属于武艺高强的这一行列,尽管新兴侯府外面有人监视,大街上巡逻的士兵来来往往,但他还是在夜幕掩护下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桂林。

  城外,在诓骗桂王失败之后,王彦只能选择围城,但他还是不想强攻桂林,一来打起来耗费时间和物资,二来,这边一打,丁魁楚那边就不好解决了。

  王彦给了城内三天时间考虑,但他并没有在城外干等,同时也做好了攻城的准备。

  此时,王彦正在与几名将领观察刚做好的沙盘,寻找桂林城防的弱点,但陆士逵却掀开帐帘,快步进来禀报,“启禀相公,城头下来一人,说是有重要事情禀报。”

  王彦问语抬起头来,然后直了直身子,“带他进来!”

  片刻,几名士兵将身穿黑色夜行衣的林永忠带了上来,他看了看帐内诸将,最后估计中间的年轻男子就是王彦,连忙单膝行礼,“卑职林永忠乃新兴侯麾下亲卫百户,拜见相公!”

  林永忠自报家门,但王彦却微微有些疑惑,桂王政权为了拉拢官员,往往许下高官厚爵,结果就造成了只统治桂地和黔西南一部分地区的桂王政权内部,侯爷多如狗,伯爷遍地走,王彦还真是不知道新兴侯是谁。

  这时幸得一旁的陈邦彦在他耳边提醒一句,他才知道是谁,于是连忙上前扶起他笑道:“原来是焦将军的下属!”

  林永忠不过一百户,能被王相公扶起来,那可是莫大的殊荣,他心中一阵激动,哪里会在意刚才王彦的小尴尬,他连忙从怀中取出玉佩,双手呈给王彦,“这是我家侯爷从袁大人手中得到的信物,还请相公过目。”

  王彦接过玉佩看了看,不会错,确实是他与袁彭年约定的信物,于是将玉佩收起,然后喜道:“焦将军有什么说辞?”

  王彦对焦璉最早的映像就是当初平定靖江王之乱时,听过他这么一号人物,后来好像就成为了瞿式耜依靠的主要将领之一。

  这次兵围桂林,也进行了一番调查,城中的兵马一个不到万人,焦璉就有三千,如果能有他的配合,那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进入桂林。

  “回禀相公,我家侯爷说,他在五更时分,举火为号,开东门迎接相公入城!”

  王彦听了大为高兴,让人带林永忠下去,酒肉招待。

  城内,王彦给了三天时间让桂王政权考虑,瞿式耜也正好利用这三天时间来,征调青壮,巩固城防,抓住军队的指挥权。

  城中只有一万正规军,为了防止将领反水,将危害降到最低,像焦璉这样统领几千人马的将领,都先在一边歇着,十个千户直接向瞿式耜负责,以便把军队牢牢控制起来。

  瞿式耜将这十个千户,分城两部,白天五个,晚上五个,每班四个各守一座城门,令一个在城上巡视,准备十分充足。

  今天是期限的最后一晚,瞿式耜实在有些不放心,他一直在城头巡视,到了将近五更天,才有些吃不消,赶紧回去休息养足精神了应对白天可能出现的攻城。

  他刚刚睡下,却接到士兵紧急禀报,新兴侯焦璉领着二十多名亲卫,出了侯府,直奔东门。

  桂林城内,瞿式耜安排了大量人手监视,但监视的地方也多,商贾、大族、士绅、高官、将领,平均下来人手就分散了,焦璉府属于重点照顾,但负责监视的人手也不过十余人,他们除了能够报信之外,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瞿式耜听了禀报,脸色大变,只得强打起精神赶快去东门查看。

  他匆匆穿好衣服,领着百来人出了府门,在街上没走多远,便见东门火光一片,紧接着就是一片喊杀声响起。

  瞿式耜愣住了,连忙催马向前,带着百名士兵向火光奔去,可还没有到东门,却遇到了几名跑来报信的士兵。

  瞿式耜拦住他们,大喊道:“发生了什么事?”

  “阁部,新兴侯打开城门,五忠军已经进城了,弟兄们都跑了。”

  瞿式耜只觉眼前一黑,险些从马上栽下,焦璉竟然献城投降了,片刻,他咬牙切齿道:“这个背主求荣的小人,本阁一定要杀了他!”

  瞿式耜在马上破口大骂,但他却没有像他所说的一样,去东门找焦璉算账,反而调转马头往行宫逃去。

  (感谢何时何人何情何景的一千书币,感谢平面能源,我王大拿的和,最近比较忙,星期天三更吧,)

第509章闯宫

  东门处,大队五忠军的士卒拥入城内,戴之藩手提马槊,催马进入东门,只见城门前的街道上,两只人马混战。

  却是负责巡夜的守将唐文耀,发现东门变故急忙带兵马赶来,遂即与作为内应的焦璉部战在一起。

  唐文耀领着数百人,想要封堵城门,他们苦苦抵挡,但大队五忠军已经进了城内,城门已经失守。

  这时眼看事以不济,桂林城要因为内贼失守,唐文耀心中大怒,他瞧见不远处的焦璉,提斧便向他杀去,“背主之贼受死!”

  戴之藩勒住战马,身边的林永忠看见眼前情形,立刻指道:“戴督镇,使关刀者乃我家侯爷,使开山斧者乃桂林守将唐文耀。”

  戴之藩辨明身份,大笑一声,催马向战团冲来。“此时不降,本镇一槊刺死!”

  唐文耀听了动静,回头一看,只见一大将,跨宝驹,提黝黑长槊,直接奔他而来,他自己知敌不过,连忙一斧逼开焦璉,调转马头,打马便逃,不过他跨下战马只是普通马屁,却比不上戴之藩从近万战马中选出的良驹。

  战场上,武将最喜爱的东西,就是宝甲和良驹。

  戴之藩跨下战马,并非蒙古马,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但其体格异常强壮,四蹄又粗又长,不仅能负重,而且速度极快,唐文耀逃走不到百步便被戴之藩追上来。

  一时间,唐文耀大急,他只得硬着头皮回身一斧,却被戴之番用马槊拨开,大斧并不灵敏,当他准备收斧回扫之时,马槊已经直奔他后心而来。

  戴之藩马快,唐文耀马慢,根本无法摆脱,可怜唐文耀躲无可躲,后心被马槊惯穿,身体直接被穿在马槊上,当场惨死,几百守军见此无心念战,转身向城中逃去,五忠军大举涌入,桂林城由此易手。

  大军迅速控制桂林,恢复秩序,防止乱兵乘机劫掠,***妇女。

  天刚亮之时,王彦领兵入城,直接来到北城的桂王行宫,戴之番领着兵马将行宫围的水泄不通,但士卒并没有擅自闯入。

  这时桂王政权已经大势已去,行宫守军和侍卫纷纷跪地投降,王彦一一安抚,然后又问道:“桂王殿下在哪里?”

  一名侍卫战战兢兢道:“夜里李知州欲带着殿下逃离行宫,被堵回来之后,好像又去了西殿。”

  王彦听了点点头,手按战刀带着五百甲士进宫,同时下令,士卒不得乱动宫中财物,不得侮辱宫女,以及桂王宫眷,违令者立斩不赦。

  桂林的行宫比广京的远远要气派许多,先是靖江王叛乱时修了一次,等到桂王移跸桂林,又建了一次,王彦没进过紫荆城,但他有个感觉,桂林行宫就是按照皇宫来建造,只是小了一号。

  王彦一行穿过层层宫门,太监、宫女惊慌失措的闪避,他们来到一座大殿前,匾额上写着“乾清殿”,看来桂王是已经把自己当天子了。

  王彦等人疾步走上台阶,刚要进殿之时,却见一中年男子,身穿绯色官袍,云雁补子,仪执剑站在殿门前。他注视着王彦喝斥道:“贼子,你要弑君吗?你还有脸去见大明历代先皇?”

  王彦看他官服,应该就是之前侍卫所说的李知州,他眼神一眯,“今上乃广京天子,桂王不服皇命,国家板荡之际,图谋神器,使北虏渔利。本相奉天子,讨不臣,上顺天意,下顺民心,有何不可?”

  “桂王乃神宗子孙,唐藩怎敢乱称天子?王彦你今日行事,以下犯上,无耻至极,根本就是谋逆~”

  “桂王事小,抗清事大,李大人当识时务。”王彦微微皱眉,他不想和李开元做什么血统之争,“事到此时,本相也不必与你多说,把桂王交出来吧!”

  “叛贼,图穷匕见,你想抓桂王殿下,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王彦见说不通也就不在废话,回头对身后甲士说道:“给我拿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48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6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崇祯十七年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