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工程师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米酿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3 MB   上传时间:2025-06-07 11:01:54

  八月初五这一天,第一班和第三班在范家庄北面巡逻,遇上了清军。

  他们遇到的不止是清军,还有一群被清军抓到的百姓。他们还没看清楚那股清军,就被震天的哭嚎声惊到。士兵们骑马立到高处,看到了令人震怒的情景。

  二十多个清军挥舞着砍刀和皮鞭,在平原上驱逐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大明百姓,把百姓往西边赶去。那些百姓有三、四百人,也不知道是哪个州县的居民。可能是他们居住的州县被鞑子攻破了,往外逃的过程中遇到了鞑子,所以落入了这一股鞑子之手。

  鞑子攻城往往不克不休,一旦遇到激烈抵抗便要屠城。被攻破城池的百姓只有逃难,才能捡的一条性命。

  可惜这一群百姓逃难途中还是遇到了鞑子。

  那些百姓中男女都有,一些妇孺还抱着孩子,一边哭号一边奔跑着。跑不动的老人时不时摔倒,有些在地上挣扎几下还能站起来继续跑,有些倒在地上就再也爬不起来,永远躺在了土地上。

  体力不足的孩子们渐渐跑不动了,有一个落在了最后面。一个鞑子看见这个落后的孩子,上来就是一刀。

  血花四溅,那个孩子被一刀砍在脖子上,血喷得一米多高,倒在了血泊里。

  杀人的那个鞑子一刀得手,哈哈大笑起来,举起染血的马刀大声吆喝着。

  逃难人群里的一个妇女看到这一景,大声号哭起来,她踉跄着跑到了人群后面,要往那个孩子的尸体边走去。

  旁边的鞑子一鞭抽在这个妇女脸上,直接把妇女的脸上抽得皮开肉绽,抽倒在地。

  人群里一个汉子受不了这样的场景了,大声嚎叫了一声。他穿过逃难的人群,不管不顾地往那个杀人的鞑子冲去,要为自己的孩子报仇。

  但他还没走两步,旁边就冲过来一个身穿重甲的鞑子。这个鞑子挥舞着长长的马刀一刀砍在这个汉子的背上。这个汉子发出一声惨叫,像是沙袋一样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爬起来。

  鞑子杀了两人,精神更加亢奋,大叫着把百姓往西面驱赶。但鞑子杀死两个百姓的场景吓到了逃难的百姓。百姓们不知道这群鞑子是要杀光他们还是要驱赶他们,害怕再往西跑要被鞑子们杀光,便四散着往南面逃去。

  鞑子们见逃难的大明百姓们队伍散开,呼号着骑马冲到了最南面,朝那些跑在前面的百姓砍去。

  一个赤着上身的汉子被一个无甲的鞑子追上,被一刀刺进了后心,口吐鲜血,惨叫着倒在了地上。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被一个身穿绵甲的鞑子追上,一刀被砍在了后背上,噗通一声就往地上倒去。她怀里一岁半大的孩子被狠狠砸在了地上,大概被砸伤了,发出凄厉的哭声。

  那个身穿绵甲的鞑子狞笑着驱赶马匹,让战马在地上践踏那个哭号的婴儿。战马的重蹄狠狠地砸在婴儿的身上,直踩得那个孩子血肉模糊,发不出哭声为止。

  二十多个鞑子连杀了十几人,才吓住了往南面溃散的百姓,把慌张失措的百姓们重新聚拢起来往西面驱赶。

  看到这样的惨象,选锋团两个班的士兵们看得眼睛血红。

  都说乱世人命贱如狗,但华夏百姓何时遭受过这样的屠戮?

  士兵大声喊道:“班长,我们上去和这些鞑子拼了!”

  “姚班长,我们上,打死这些天杀的鞑子!”

  “姚班长,我们救下这群百姓!”

  这两个班里担当指挥员的是第一班的班长姚长乐,他放下望远镜沉吟了一会,看了看第三班的班长。见第三班的班长也是一脸的怒色,姚长乐点头说道:“抓一两个活口回去,我们的巡逻任务就算立功了。我们上!”

  十六名士兵主意打定,给步枪装上了子弹,骑马往鞑子处跑去。

  侦察兵们骑了一百米,在距离鞑子三百五十米的地方放慢了马步,缓步慢行渐渐朝鞑子靠拢。鞑子看到了姚长乐的队伍,呼号起来。几十个鞑子用满语大声嚎叫沟通,最后留下了五个鞑子看管百姓,派出二十四人往侦察兵们杀来。

  那些鞑子杀惯了明兵,十分托大。平时就是上百明兵遇到了这些鞑子也会被一冲冲垮,他们哪里把这十六人的小股明兵放在眼里?他们张牙舞爪地挥舞着刀剑,一点点增加马速掩杀过来。

  见鞑子们杀过来,侦查兵们纷纷跳下来马,蹲在地上瞄准敌人。

  距离三百米,二百五十米,两百米。

  姚长乐大声喊道:“都瞄准了!放他们到一百步再开枪!”

  一百步就是一百五十米,放敌人到一百五十米打得更准。侦查兵们屏息静气,抓着火枪死死瞄准了驰骋过来的鞑子,准备开枪。

  一百八十米,一百六十米,一百五十米!

  姚长乐大声喊道:“开火!”

  十六把步枪吐出火舌,把锥形的米尼弹狠狠喷出枪管,极速向一百步外的鞑子冲去。第一次齐射,高速旋转的尖锐子弹有十三发命中了敌人。

  那些鞑子中有十人是清军中的“步甲”,穿着内嵌铁片的绵甲。但这些绵甲哪里挡得住高速旋转的米尼弹?绵甲里内嵌的铁片一下子就被米尼弹贯穿。米尼弹在绵甲上打出一个洞,一头扎进了盔甲下面的身体里,旋转着搅碎了皮肤下面的器官。

  五个步甲被子弹击中,惨叫着倒下了马,狠狠摔在了地上,很快就断了气。

  有五个鞑子是不穿甲或者只穿不镶铁片绵甲的“跟役”,他们在米尼弹前更没有抵抗之力。三个“跟役”被米尼弹击中身体,被子弹搅碎了内脏,立刻就失去了战斗力从马上摔了下去。

  这二十四个鞑子中有九个是鞑子的精锐“马甲”,穿着重甲。有三个马甲被米尼步枪打中了身体。不过这些马甲穿着两层盔甲,在内嵌铁片的绵甲下面还穿着一层锁子甲。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米尼弹穿过两层盔甲后动能减弱,并没能立即枪毙这三个马甲,只是给三个马甲造成了轻伤。

  三个马甲受了伤,脸上更加狰狞,大声嚎叫起来。

  有两发子弹没有打中人,而是打中了战马,一匹战马中弹后倒地抽搐,把背上的一个马甲压在了马下。另一匹战马受伤后人立而起,把身上的一个步甲摔在了马后。

  前面倒地的马匹和人员造成了后面鞑子的混乱,一匹步甲的战马没来得及调转马头,被前面的尸体绊倒,马失前蹄,一头栽倒在地上,把背上的马甲摔了个半死。

  被马摔下来的鞑子们,也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刚才还不可一世的鞑子们,一下子已经被步枪兵们打残一半。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斥候小捷

  选锋团的侦察兵一次齐射,就让十一个鞑子失去了战斗力。鞑子们这才知道自己遇上了强敌,慌张起来。前面前进的道路被地上的马匹和人尸阻拦,要继续冲锋只有停下马绕过这些障碍物,冲击的速度大减。而前面的大明士兵随时可能再射击!

  这不是战斗啊,这是被处决啊!这是哪来的大明军队,怎么这么强?

  还活着的几个步甲和跟役顿时失去了斗志,便扬鞭要逃。

  后金,或者说清军的什长叫做专达,每名专达下面管着十个人。这九个马甲中就有一个马甲专达,是这群鞑子中领头的。他不等那几个步甲和跟役逃散,就一刀砍在一个要逃的跟役背上,把那个跟役砍死在马上。

  “后退者死!”

  逃跑也要被马甲们追杀,没有活路,鞑子们暗道只能冲了。听到专达的嚎叫,想逃的几个步甲和跟役重新调转了马头,咬牙跟着马甲往前面冲去。这些明军是火器兵,鞑子们想象着:鸟铳手们装弹慢,只要冲进明军的队伍里肉搏明军就会溃散了。

  绕过地上的尸体,十二个鞑子嚎叫着往选锋团的两个班冲去。

  一百米,八十米,六十米,选锋团的士兵已经完成了装弹,再次举起了米尼步枪。

  “射击!”

  十六把步枪齐射,朝十二个鞑子吐出了代表着死亡的米尼弹。

  米尼弹在枪膛内密闭性好初速快,而且锥形子弹高速旋转,破甲能力远超过滑膛枪。只要靠近到七、八十米的距离上射击,锥形米尼弹就能穿透清军马甲的双层甲。此时在六十米的距离上,即便是穿着两层甲的鞑子“马甲”也会立即被打出窟窿。

  距离只有六十米,冲在前面七个马甲成了米尼步枪最好的靶子,全部被击中,一下子身上就被打出血洞,血花四溅。穿透了盔甲的子弹因为受力不均,不再均匀转动,杀伤力更加惊人。这些子弹在马甲的身体里无规则地搅动着,瞬时就让七个马甲口吐鲜血,失去了生命。

  扑通扑通,七个杀人无数的鞑子精锐立即倒在了马下。

  后面的四个步甲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全部被米尼弹射中,摔下了马。

  两次齐射,二十四名鞑子只剩下了一个最后面的跟役还活着。

  那个跟役知道这些大明军人的火器射程远装弹快,知道自己往后面逃跑也是死路一条。他横下一条心,大声喊叫着给自己壮胆,策马绕过前面的尸体,然后加速向十六个步兵冲来。

  他仗着久经战阵的一股勇悍,梦想冲垮这些火器兵,捡下一条命。

  他不知道这些步枪手是日日操练,练了几个月刺刀的好手。

  “上刺刀!”

  步兵们快速取出别在腰间刀鞘中的刺刀,在枪口上拧了几下装上了刺刀。

  “刺!”

  那个跟役的对面,七、八把刺刀森森刺出,像刺猬突然竖起的刺一样密集,把最后冲上来的清兵跟役捅死在马上。

  看见二十四个主力被明军士兵打死,在后面看守大明百姓的五个跟役不敢上来再战,弃了百姓策马跑了。

  侦查兵们把中弹重伤的鞑子杀了,和战斗中被打死的鞑子一起割了首级,得了十九个首级。他们又把战斗中被打中手脚失去战斗力,以及没有中弹,被马摔下来摔伤的五个鞑子绑了。

  这些鞑子这些年来杀明军杀大明百姓太多了,积威已久,此时被打败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被绑着跪在地上还怒目瞪着侦察兵们,口中骂咧咧的。

  侦察兵们忿恨于这些鞑子刚才屠杀百姓,对被绑着的鞑子拳打脚踢打了一顿,把这些受伤的鞑子打了个半死。两个最嚣张的马甲牙都被打掉了几颗。

  “让你们屠杀我大明百姓!”

  “打死你们这些畜生!”

  “敢杀进关内来找死?”

  五个鞑子被打得口鼻流血一个个摊在地上,才老实起来,不敢再瞪着选锋团的士兵。

  侦察兵们这一行,收获不少。

  首先是十九个首级和五个俘虏。

  其次是马匹和铠甲,侦察兵们缴获了二十匹战马,二十六副铠甲。铠甲被米尼弹打中都有洞,但找铁匠们修补修补还能用。

  那些无路可逃的百姓们见侦查兵们打死了二十多个鞑子,仿佛看到了神兵天将。他们知道只有跟着这些大兵才有活路,三百多人集体冲过来,跪在侦查兵面前磕头,求侦察兵们收容他们。

  “兵爷!带上我们吧!”

  “兵爷!我们无路可逃了!”

  “兵爷们不要扔我们不管啊!兵爷!”

  老人女人们集体匍匐在地,没命般地磕着头,让见者心酸。

  侦察兵看这些百姓们这么可怜,只能带着这些百姓一起回城,一路把这些逃难百姓带到了范家庄。百姓见大兵们愿意收留自己,一路上感恩戴德,感激的话说个不停。

  好在侦察兵们是亲眼看到这些百姓被鞑子屠杀,知道其中没有细作的。否则依现在大敌当前的氛围,范家庄还不一定敢收容这些百姓。

  李植坐镇在范家庄指挥佥事官厅中,正处理着各方面的消息。突然听说侦察兵抓到了五个活鞑子,救下了三百多百姓,他立即给予侦察兵表扬嘉奖。李植让懂满语的士兵刑讯审问这些鞑子活口,希望能审问出一些消息来。

  对于跟来的逃难流民,李植找人安置在范家庄南面,住在原先一批泥瓦匠栖身的棚屋里。这些百姓经过盘查,确定全是宝0坻县的百姓,是城破时候往南逃出来的难民。如今他们逃到了范家庄算是捡了一条命。李植让饮食部每天给难民供给三餐米粥,让这些难民也参加城防建设。

  等鞑子退兵,这些百姓可以回到宝0坻县。

  那五个鞑子被审了一天,开始时候还嘴硬,后来一上刑就都老实了,交代了底细。

  原来这些鞑子是清正黄旗超品公扬古利的手下。

  八旗制度是老奴努尔哈赤于创立的组织制度。创建时规定每三百兵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也就是旗主一人。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万历四十三年因为“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从此便有了八旗。

  随着满清的发展,八旗人数越来越多,有的旗人数超过了二十五个牛录。同时随着满清的征伐扩张,又有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正黄旗是八旗中上三旗,上三旗无旗主,是皇帝的亲兵。

  超品公是满清的爵位,是异姓功臣爵位中最高一等,地位仅次于满清宗室的贝勒。

  扬古利此次入关带着正黄旗四十个牛录一万二千兵马,在天0津西北面劫掠攻城。宝0坻县就是扬古利攻破的。扬古利如今驻扎在范家庄西北五十里处,准备要南下攻击天0津的核心地带,试一试天0津的城防。

  要不了几天,扬古利就要攻到范家庄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8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5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工程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