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朝好地主_分节阅读_第937节
小说作者:木子蓝色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7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0:54:09

  薛仁贵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很满意这次战果。

  八艘战舰,就击败了对方六十多条船。

  “炮手们好用的,炮打的真准。”

  作为这支分舰队的陆战队统将,这场战斗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得到参战的机会。没有跳帮战也没有接舷近战,船长们利用他们船快炮猛的优势,占着上风,拉开距离,一直猛轰室利佛逝的舰队。

  室利佛逝在南洋也算是一个强国,东征西讨无人可敌,但这次却吃了大亏。

  “战斗结束,这块地方现在属于我们的了。”

  一名陆战队的连长问薛仁贵,“这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吗,为什么我们千里迢迢赶来这里?”

  “这里叫狮城,据说室利佛逝的一位王子曾经乘船来这岛上游玩,看到有一头异兽,被人告之为狮子。他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在这里建筑城池。”

  “不过从现在开始,这里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了,以后这里叫李家坡。”

  “李家坡?”

  李家坡是一个大岛,面积约有一百万亩,也就中原一个县那么大。这个地方,早在三国时,就有东吴将领在其吴时外国传一书中记录,当时叫蒲罗中。

  这岛虽然不大,但处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的廖内群岛相望,北有柔佛海峡与马来半岛相隔。

  对于海上贸易发达的唐人来说,夺取这个岛很有意义。

  能够保证在室内佛逝不断强大起来的情况下,唐船经过海峡的安全。特别是这个是一个岛,相对独立,防御上更有保证。

  毕竟这里距离中原太过遥远,因此李超的计划,就是先占据一些岛,然后设立据点。等有机会,再在马来半岛以及后世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的沿海占据一些海港,建立港口城堡,设立殖民据点。

  发展殖民据点,以后再慢慢的往周边扩张。

  “室利佛逝吃了这个亏,还会来吗?”

  “来就来,怕啥?”

  薛礼豪情万丈的道,大丈夫就怕不能建功立业,虽然他来到南洋后,发现他加入的这支军队,并不属官军。但在拜入李超门下之后,他已经成了李超的弟子。

  在南洋呆了一段时间,他已经发现,这里是一片更广阔的新天地。

  “走吧,我们去大汉角抓些土著回来,要在这里建好李家坡港和城堡,需要的人力可不少。抓回来人越多,我们也能越快的把港城建起来。等城池建好,这些昆仑奴还能用来种植粮食和香料、甘蔗、棉花等。”

  历史上,要到很晚才会有马来王国,因此此时这片马来半岛也并不叫马来半岛。

  半岛上,也曾有较强的邦国。

  大约在两汉之交的时候,一群天竺人来到这片蛮荒之地,他们的人数不多,但带来了佛教、印度教和一整套印度文化制度,将印度教世界拓展到了这个蛮荒的半岛。

  到了南北朝时期,半岛北部新起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权,叫狼牙修。

  狼牙修国占据了半岛北部的大片国土,与真腊交界。狼牙修还曾向南朝梁朝贡,并善待中国经海路前往天竺取经的僧人。

  与中国的海商,也有不错的关系。

  但到了初唐此时,狼牙修已经衰弱了。

  南方隔海相对的苏门答腊岛上,室利佛逝却崛起,他们开始渡过海峡,征讨曾经依附于半岛北方狼牙修的半岛南方土著。

  也就是在前几年,有一位自称是波斯忽鲁谟思地方战败落难王者的印度王公,在海上遭遇风暴,流离到了半岛。

  这个王公率领头羯荼人脱离了狼牙修的统治,成为半岛中南部的地方统治者,自号明君大王。

  这个羯荼国兴起扩张很快,很有席卷整个半岛中南部的势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超和张仲坚的那支三万人的海军,出现在了半岛沿海。

  薛仁贵的这支舰队,只是一支分舰队,任务就是夺取狮岛,建立李家坡港城。

  他们不但要与羯荼人争,还要与室利伄室和狼牙修争。

  而在西面,印度南部地区,此时也不家一个不弱的国家,注辇国。也称珠利耶国,或者朱罗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这也是一个很强的海上国家。

  此时的南洋,也还是诸国林立的。

  中南半岛上,林邑刚被灭国,扶南还在真腊的进攻下苦苦支撑。真腊在与大唐结盟后,现在十分强势。

  在真腊的西面,后世缅甸的地方,是骠国。真腊的南面,后世马来半岛的北部,是狼牙修,中南部是羯荼国,海峡南的苏门答腊岛上是室利佛逝。

  印度南边是注辇。

  骠国,在永昌故郡南二千余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

  此时由毗讫罗摩王朝统治骠国时十分强盛,有十八个属国,二百九十八个部落。东接真腊,西接天竺,南至海,拥有整个伊洛瓦底江流域。

  以往,大唐海商与诸国交好,但这一次,来的不久是满载货物的商船,还是一艘艘配有火炮,载满军士的战舰。

第1206章 天佑大唐

  “天佑大唐!大唐万岁!”

  贞观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汉京、皇城、议会上院。

  这座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的贵族院,却非常巍巍有气势,议会大厅更是能够容纳万人。犹如一座巨大的球场,今天,议会开幕式。

  一共三千多名世袭贵族议员和两千多名终身贵族议员,第一次进入议院参加大会。下院的一千八百名民议员也前来上院参加大会,另外还有朝廷百官、商会代表,也列席参会。

  皇帝、太子、三院宰辅,一起前来。

  李超站在讲话台上,看着四面黑鸦鸦的人群,也是惊叹。这场面,堪比朝廷的正旦大朝会了。

  辛苦这么久,议会终于建立起来了。

  站在这讲台上,他也不由的有些激动。

  深吸几口气,李超以这句天佑大唐,大唐万岁为开幕式致辞的第一句。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这是划时代的一刻。

  历史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个时代的大唐不再是那个大唐。这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也更加进取的大唐。

  一只小小的蝴蝶,真正的影响了这个时代,李超心里充满无比的自豪。

  李超在做开幕辞,而下面的贵族、百官、议员们也在低声细语的议论。

  议会,这是以往都不曾有过的。

  虽然绝大多数议员,都对这个议院一头雾水,但起码此刻议会开幕式上,有这么多的人参加,有这样的规模和规格,都已经足够让人惊叹了。

  “叔宝。”秦琼身边,程咬金压着嗓音,笑着对他道,“这就是议会了,文远折腾这么久,这议会总算是建起来了,但我看不出这议会有什么用处啊。”

  去年的那场动荡里,秦琼主动请辞枢密副使,而程咬金则是被免去了中军大都督之职,两人同时还被免去了同军机事衔。

  秦琼和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苏定方等一票将帅,都曾是皇帝心腹,但如今也被视为李超一党,太子集团一员。

  秦琼去年请辞后,身上已经没有了职事,按制,便回了自己的封地。在封地呆了半年,这次入京朝集,秦琼倒很平静。

  对于议会,秦琼和程咬金一样,不太清楚。

  “文远做事情,总是很有深意,既然他全力在做这件事情,那么就说明这事情有意义。现在还不清楚,但我相信他。”秦琼说道。

  “我也信那个小子。虽然因为他老子丢了官,可这些年,跟着他,俺老程也赚下了数百万贯的家产。俺老程这次回封地,大把大把的花钱,筑城堡修屯庄,兴水利建工坊,哎呦,这花钱如流水的感觉,真的好爽。”老程有些兴奋的道,“不当官,回封地当领主,也真的挺自由爽快的。”

  堂堂郡王,就算身上没职事,可这地位也是超然的。

  “俺老程打算这次回去之后,着手训练领地兵马。”郡王有八千兵额,还可以训练民兵。程咬金的领地在陇南,那里靠近汉蜀,也紧邻着吐谷浑。

  如今吐谷浑已经被灭了,朝廷设立了青海道。

  但党项羌人中有些部落,还是很桀骜不驯的,兼之附近的大山里也还有许多氐人、獠人等,程咬金打算先下手为强,训练一支精兵,主动进攻。

  “这个时候招兵买马,怕是有些不合适。”秦琼有些谨慎的道,他的领地在燕北。那里的形势倒是不错,旁边主要是奚人,也有些突厥人、契丹人部落,但毕竟这些部族如今都臣服于大唐,也没有哪个敢乱来。

  “能用什么事。”程咬金不以为意,既然领主兵额是皇帝定的,也明发过诏令,那他只要不超额,不私置军械,就不会有事。“如今这奴隶的价格是越来越贵了,钦州那边海上运来的奴隶,一个成年强壮黑奴可是能买好几匹马。江陵那里的奴隶,也价格大涨。湖南黔中巴蜀,能捕的蛮夷已经捕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都远遁深山丛林,不那么容易了。”

  贞观十三年,大唐的疆土起码比武德年间扩充了两倍不止。

  北至大漠,东至白山黑水,南达林邑,西抵波斯。

  这巨大的疆域打下来,是紧随着的一波波移民拓荒的大潮,无数的百姓只要愿意移民,就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农庄,拥有几百亩的土地。

  如今大地主、大工坊主、大矿主也不好做了,缺人。

  虽然有战争、贸易等各种方式补充进来的奴隶,但依然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

  程家早些年在岭南分了一杯羹,拥了自己的港口,这些年港口建立起来,钱倒是不缺,但他们在岭南置下的那大片的土地,他们在各地发现承包的那些矿山,却缺人种地,缺人挖矿。

  买奴隶太贵了。

  老程这次回领地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他的领地周边,都是些羌、氐、蛮、獠,都是些不服王化的家伙,训练兵马,把这些人灭了,不但能开拓地盘,还能抓俘虏做奴隶,甚至还能夺取战利品,大发一笔。

  “叔宝,你也应当招兵买马,反正也是闲着没事。你那边不也还有不少的突厥人啥的,想办法干几票,你要是不缺人,到时把人卖我。”

  “我怎么就不缺人?我也缺人啊。”

  这年头,手里土地越多就越缺人。

  佃户可不好找了,百姓自己有田有地的,谁还愿意给地主家佃田。

  有空闲时间,也宁愿去工坊里做工,赚的更多。

  “老程,你这次准备了什么提案?”秦琼换了一个话题。

  “嘿,这可是为难我老程了。统兵打仗,甚至是训练兵马,这个俺老程擅长,可你说让俺来提什么提案,给什么建言,这个俺真就不擅长了。”

  “可朝廷不是说每个议员都得至少提一个提案吗?”

  程咬金嘿嘿一笑,“都是赶鸭子上架,没法子的事。我的议案就是朝廷出兵,把羌、氐都给灭了,嘿嘿,这样一来,朝廷边疆形势更安全,咱们也能多些奴隶嘛。”

  “太野蛮。”秦琼对程咬金的议案给了个评价。

  “嘿!那你的呢?”

  秦琼目光看着还在做开幕辞的李超,“我的提案是在朝廷的藩属国设立孔子学院,推行官话和汉字教育,以后让汉话人人都懂人人会说。”

  以往,是十里不同音,各地方言无数。朝廷有官话,也还有读书音。读书人的读书音跟朝廷的官话并不一致,比如隋时,官话是以关中一带的语言为主,但又不是关中方言。而读书音,却又称为洛下声,以古洛阳话和建康话为准。

  读书音是文言文标准音,这可是只有士人才掌握的,甚至以前有皇帝说关中语,而被士族指为不标准。

  后来李超推出了字典,推出了拼音符号,统一读音,相较起原来的读音,更加好学易掌握。

  在这个基础上,大唐已经全面推行这种语音为大唐官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7页  当前第9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7/1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朝好地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