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朝好地主_分节阅读_第792节
小说作者:木子蓝色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7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0:54:09

  大唐枢密院下有五个大都督府,各道还有都兵马使,南北衙又有十二卫和六军。

  朝廷各部互相制衡,但说到底还是靠人。

  太子的勤王诏一下,给了五位大都督特权,于是乎,本来并没太大实权,不能直接调兵统将的他们,一下子就各握几道兵马大权。

  秦叔宝、尉迟恭、李绩,现在就分别手握着关中陇右、河北河南、河东绥远的兵马大权,而程咬金,现在也握着淮北淮南的兵马调遣大权。

  镇北都护苏定方,统领着阴山南北的兵马。

  至于李超,听说他已经接管了水师,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勤王军,正准备入京勤王。

  这些变化,可谓是打了李渊一个措手不及。

  举事当天,没能第一时间控制中枢各衙,没能第一时间控制太子,才导致这些地方大将,拿到了调兵的权力。

  面对着这些李世民的心腹,这些还特别能打的大将们,李渊心里也很慌。本来,如果能早控制了中枢,那么这些将领拿不到中枢颁下的命令,他们虽在地方,可也一样无权调动兵马。

  柴绍之前喊着要发兵去打。

  可李渊却很实际,拿什么去打呢,连个东宫都还没打下,这地方上虽有不少官吏已经上表,认了他这位皇帝,可也依然也有许多人没表态。

  大唐地方的几百个军府,现在还一团散沙一样,并没有整合起来。

  李渊现在正把那些归附于他的地方府兵,不断的向汉京汇集,哪还有余力去打他们。

  而且这么多人,位于各方,打哪个?

  李渊直接封官晋爵,给李超等六人封王,甚至现在还在东宫里抵抗的那些贞观朝的宰相枢密们,李渊也不吝封爵,一个个给国公郡公爵位,甚至还都是实封。

  柴绍认为这样的封赏,并没有作用。

  不过殿上却也有不少人在暗暗的想,封王啊,说不定有人会心动呢。毕竟,贞观朝,定下了规矩,异姓不得封王。就算是宗室,虽皇帝之子也不得封亲王。

  李超他们六个现在封的是郡王,可也是王啊。

  “划辽西营州为赵郡王封邑领地,分封建国!”

  又是一道惊人的旨意,皇帝直接把营州分封给李超分封建国。

  分封建国,这可是真正的封建啊,不比李世民的实封领地,这是封国。与汉代分封一样的诸侯国。

  辽西营州,那就是整个辽西道分封给了李超建国。

  无数人惊叹万分,皇帝真是下了血本了,只是不知道李超会不会接受了。

第1006章 给你一个忠告

  “你真急着现在就走?”程咬金问他。

  “救急如救火,东宫现在还没失守,但我们也不知道还能守多久。”李超道,“如今谣言满天飞,都说陛下在西域中流矢驾崩,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内情,许多人以为太子和朝廷中枢也都奉太上皇为尊了。”

  局势混乱,现在汉京和周边的许多府兵,已经接受了李渊朝廷的节制,并且向着汉京聚集。

  另外,李渊也开始派出自己的人,到各地接管军政。

  东宫被彻底的围困在汉京,隔绝中外,无法再联络地方了。

  时间越往后拖,李渊新朝就越能控制朝野。毕竟这可不是一般的什么宗室篡位,这可是开国皇帝重新临朝啊。

  大唐的官员们,有何理由反对他呢?

  也就只有李超等这些新朝的死忠,尤其是参与过玄武门之变的这些人,才会那般的坚决反对。

  “八千人够吗?不够的话再多带一些去。这几天,两淮各军府纷纷听受节制,现在我手里也有不少兵马了,再加上那些征召的民兵、预备役,维持地方绰绰有余,你多带些去。”

  程咬金熟练的把一只大龙虾的钳子卸下来,在海边呆久了,他也习惯起各种海鲜来。老程对于眼下的局势,很乐观。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徐州刺史到现在还没有回复,他可是太上皇的心腹,我估摸着此人必反。”

  徐州处于两淮之间,还是与河南的重要边界。这里还是运河重城,又扼守淮泗两水。自古以来徐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徐州响应太上皇反了,那对其它摇摆不定,还处于观望的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放心吧,窦家早年还出过不少能人,可如今嘛,一代不如一代。”程咬金不屑的道,徐州刺史窦轨,是窦抗的堂弟,窦威的侄子,也是驸马窦诞的叔父。窦家是李渊皇后窦氏的娘家,他们一家很自然的在这次变乱中,站在李渊的一边。

  “你说陛下什么时候能回来?”

  李超拿起一只螃蟹,揭开盖子。

  “陛下远在万里之遥的西域,就算快马去报信,早快,也得差不多半月了。”

  程咬金对李超道,“你们家的飞鸽快信专们来商家发送快信,怎么就没在往西域的路上设一条鸽道?”

  “一条鸽道可不容易,设在中原比较方便,每个站点都能辐射周边很大一块地方,效益高自然收益也高,但是丝绸之路上,环境较差,许多地方都是无人区,成本大,经营难啊。”

  这是李超说的实话,李家的飞鸽快信,有多条线路,几乎遍及中原,但是在西域,就不行了。

  西域还不是大唐的疆域呢,李家的手也没伸那么远。

  用传统的快马送信,需要的时间则太长。

  送信的信使,现在肯定还在路上。等他收到信,估计还在几天后。若要等他回来,则还早的很。

  李世民要回来,必须得带兵回来。

  信使快马一天能跑几百里,如果有驿站,一路换马不换人,一天能跑七八百里。但如果带着大军,再快,一天也顶多七八十里就不错了。兵越多,行进的越慢。

  桌子上,吃饭的就他们两人。

  没有外人在场,两人说话也少了许多顾忌。

  “真不多带点人去?”老程问,“太上皇现在可是纠集了不少人,五万肯定是有的,听说还在招兵买马呢,到时你到了汉京,也许就是十万人等着你了。”

  李超夹起一只海参,这是葱爆海参,味道极美。

  “打仗又不是靠人数取胜。”

  李超对自己的八千兵很有自信,尤其是在得到了水师的武器补给后,李超又有几条船从平州返回,从那平州的火器坊带回了许多枪炮。

  现在,李超的八千兵,要船有船,要刀有刀,有火枪有火枪,火药也充足。

  勤王军士气正旺。

  “文远,你有想过后面的事情吗?”老程盯着李超,“我是说你击败那些乱军之后,攻进汉京后,你打算怎么办?”

  “攻下汉京后么?”李超放下筷子,他端起酒杯,抿了口葡萄酒。

  攻下汉京,当然是恢复秩序。

  不过他知道老程说的是太上皇的处置问题,太上皇轮不到李超处置,拿下汉京,把太上皇再关到大明宫里好了。

  就算是其它的那些附逆的官吏,也先关押着,如何处置,还是交给皇帝回来后再说吧。

  老程表情变的认真。

  “其实我觉得,你进军抵京,不一定要攻入汉京,只要把汉京外围的附逆军攻破,然后把汉京围起来就好。”

  “围起来就好?”

  “你是个聪明人,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做的太过。有时做的多不一定就做的对,你说对吧。”

  李超打量程咬金几眼,摇头叹道,“可东宫还在汉京城里困着。”

  “那又如何,只要你击败了京外的兵,围起了汉京,太上皇的复辟就失败了,难道他还能来个狗急跳墙,把东宫怎么样了?太子也是他的嫡长孙对吧。”

  程咬金这番话完全是为李超考虑。

  有时候,立的功太大不是好事,尤其是看哪些功劳。有的功劳,还是不立的好。

  “你的建议,我会考虑的。”

  “其实你应当了解我,我这人心无大志。功成身退,安心的回来做我的领主,就挺好的。”

  侍卫在外高声禀报。

  “进来。”

  “赵国公,卢国公,汉京来人求见。”

  “谁的人?”程咬金问。

  “是太上皇的人。”

  老程皱眉,挥手道,“不见,让他滚蛋。”

  李超倒是不太在意的道,“既然人千里迢迢的赶来了,那就见一见吧,听听他要说什么。”

  李超让人把使者带到军议大厅,然后叫来了其它将校们,不管使者说什么,都会有许多人见证。

  使者进来,有些心虚的向李超行礼。

  “说吧,太上皇话你传什么话!”

  使者拿出圣旨,却不敢喊让李超接旨的话,只是老实的把圣旨拿出,自有侍卫过来接过,然后递上。

  李超却没接,“你当众念一下。”

  侍卫大声宣读,然后厅中寂静无声。

  谁也没料到,太上皇居然封李超为赵郡王,封程咬金为鲁郡王。

第1007章 淮军

  封王。

  这一刻,众人心思各异。

  一道道目光投向李超,大家都想知道此刻这位如何想的。可他们却只是失望的看到,李超面上古井无波。

  “你来就是这事?”李超终于笑了,却是冷笑。他哼了一声,双手十指交叉,坐在那里,居高临下的两道目光,如两把利剑投向汉京来使。

  使者觉得喉咙很干,他努力的吞咽了下。然后用力的点头,“赵郡王,请领旨。”

  李超不屑的嘲笑一声,然后转头对程咬金道,“老程,你接不接?”

  “鲁郡王啊,啧啧啧。”老程摸了把大脑门,啧啧有声,“若是陛下加封俺老程为郡王,那俺老程家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天下赐,自然不敢辞嘛。”

  使者眼前一亮,露出欣喜之色。就算李超不肯接旨,可有程咬金接旨也不错了,这如今两淮地方,也就这两人手握兵符,若是他们内讧,事情可就有好戏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7页  当前第7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2/1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朝好地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