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陛下认为天机威胁到了他的皇位,李唐的江山, 也不知道陛下还愿不愿意继续探听天机啊!
毕竟没人会拿自己的皇位开玩笑, 说不准陛下一怒之下下令杀了那少年以防万一,可就一了百了了。
他们并不担忧少年是否无辜,毕竟他心声里的那些话已经足够被夷灭九族许多次了。他们只可惜那些技术,那可真是能让更多百姓吃饱饭的东西啊!
虽然他们也能够理解, 毕竟易地而处,他们也是做不到的。
意识到这一点,几人都偷偷望向了李世民,希望从李世民的表情上探出究竟。
而实际上现在的李世民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平静许多,毕竟之前他就已经有了预料。
再加上顾忌被长孙无逸发现,李世民深呼吸几口气后强行让自己恢复了平静,而后开始冷静地思考了起来。
想要天下不乱,定然得有类似朝廷的机构,也得有最后盖章拍板的人。
可没有了皇帝,自然也没有了血缘传承,那后世又是如何选出那权力最大的人呢?
若是人人都有可能争夺最高权力的位置,又人人都去争,那岂不是天下都得乱了套?
李世民的大脑快速运转,很快便想到上古时代的尧舜的故事。
他们也不是血缘传承,而是由君王主动禅让给贤德之人,难道后世也是如此?
可是后世的当权者难道各个都那么的高风亮节?各个都舍得将“皇位”禅让给一个没有自己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要知道人天性想要将一切都传承给自己的后代,哪怕是他也不例外。
还是说后世只是给“皇帝”换了个名字,继续将那个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但李世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少年的性子他清楚,要真是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帝制终结”,那他肯定不会说得这般轻巧。
李世民发现自己实在是想象不出来后世“朝廷”的构成、“皇帝”的选拔后,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当然眼下最为棘手的是为什么皇帝制度会被终结,是偶然,还是事出有因?如果事出有因,原因又是什么呢?
可因为视野所限,哪怕是天纵奇才如同李世民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具体的因由,他唯一确认的是很可能与天音提到的那些东西有关。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了大唐的江山他是不是应该从此之后不再接触那天机,也不再让天机去影响其他人。
甚至最无后顾之忧的办法便是杀掉长孙五郎,阻止天机降世。
可是天机中提到的那些东西又实在是利国利民,能让大唐更进一步。
一时间,李世民纠结不已。
相较于李世民的冷静,李渊气得揪掉了自己的几个胡子。
他一边生气于后世满清皇帝的愚蠢,一边又生气于后世庶民们的大胆,他们怎么敢将皇帝砍头,竟还不再有皇帝!
李渊贵族出身,相较于从小混迹于市井的二儿子李世民,他可是出身和血统论的坚决拥护者。
在他看来出身高贵,跟他沾亲带故的人就应该被封为高光,至于那些个泥腿子出身那般的低贱又有多少才华?
所以在他登基之后,当即封了一大批跟随他的世家贵族们为官,其中虽然也有拉拢各方势力的意思,但是这也是他内心真正所想——
只有跟他一般出身高贵的人才能一起统御天下!
当初李世民跟那些市井出身的寒门混在一起时,他也十分不满,所以当李世民开始争夺皇位之时他下意识的反应便是李世民被那些田舍翁给带坏了。
李渊有这样深厚的尊卑观念,对待皇帝这个位置也自是如此,皇帝是承天之运管理庶民,没有皇帝那天下就要乱套了!
他当即看向李世民,寄希望于儿子跟自己一道同仇敌忾。
这宴会之上只有他们两是皇帝,江山是他们李家的天下,其他人自然都不会有相同的急迫感。
甚至那些出身低贱之人说不准还会幸灾乐祸,现在好了,以后大家一起当庶民。
然后他便看见自家儿子脸上虽然神色严肃,却是并没有太多的愤怒。
二郎他怎么这么淡定?怎么一点不见愤怒?
这个二郎脑子一向奇怪,该不会还因那天音中提到的那些什么个技术而心动吧!
如今李渊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他当即偷偷挪动位置到了李世民身旁,然后扯了扯自家儿子的袖子,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开口。
“二郎,你可不能被天音蛊惑,依阿耶看来,干脆把那五郎直接给一了百了,这才能完全不用担心他威胁皇位,咱们李唐的天下一定要千秋万代啊!”
陷入纠结中的李世民瞬间清醒,“千秋万代”这个词在他的脑海中滑过。
对于自家阿耶李世民一向有反骨,对于自己竟然与阿耶想出的办法一致顿感耻辱。
这样简单粗暴的办法定然没什么远见,甚至是愚昧不堪的,于是李世民的思绪也朝着相反的方向滑去。
每个朝代的帝王都在追求千秋万代,可是谁家的江山又真正千秋万代呢?甚至最为执着于江山万代的秦朝不过是二世而亡!
所以他的大唐又能传下去几代呢?哪怕没有天音存在,不也被宋代取代了吗?
那大清也不是一来就被终结了,说不准过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到了那时不也就到了大唐正应该亡的时间。
想到这,李世民忽然间豁然开朗。
既然学不学大唐江山都有亡的一天,那他还不如让大唐更加辉煌一些。
若是大唐之后再无皇帝,想想还挺带感的。
李世民心情瞬间平和了下来,而后看向自家阿耶便只剩下——
肤浅!真是太肤浅了!你怎么能跟那满清的皇帝那般因为私欲耽误华夏发展呢?!
只可惜顾忌到怕被少年发现,李世民不能公开批判李渊,只能用嘲讽的眼神望向李渊,仿佛在说——
瞧瞧,怎么就这样的格局,难怪后世人对你的评价那么的低。
被这样的眼神看着李渊,再次扯下了几根自己的胡须。
可恶的二郎!他才是斩草除根,不让任何威胁大唐江山的人有可乘之机啊!
二郎难道忘了他们打天下的时候有多辛苦吗?真是个败家子!
此时的李渊已经忘了他自打进了长安就再没出过长安,一直在长安的皇宫中“造人”。
……
当然总而言之不管是皇帝,还是朝臣们心情都不算太好。
现场能听见心声的人中唯一有些开心的是长孙皇后,毕竟如今的女人本就无法当皇帝,她又有什么着急的呢?
如果没了“君”,那自然没了“君为臣纲”,这一“纲”没了,那“夫为妻纲”这一条还会存在吗?
这是不是意味着后世的女子不用再像现在那般事事都得听父亲、丈夫的话?女子终于能有自己的主见与判断?
后世,可真好啊!
当然高兴之余,长孙皇后还是有些担心的,这一次她是真心担心五郎的小命了。
若是之前那所谓的“造反”都是被系统所鼓动,而且五郎明显不想接受,而现在他的那些话真是赤裸裸地展现了他对“皇帝”的不满与仇视。
这并不是针对陛下一个人,而是整个历史中的皇帝。
她的丈夫虽然一向还算大度,但她也不确定他面对这样的五郎还能大度。
长孙皇后咬了咬唇,不管怎样,她都要将五郎保下来。
不仅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弟弟,也为了她自己和天下女子。
这般想着她当即转过头望向一旁的丈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话开口。
“陛下,虽然天机所言多有冒犯,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巨变。可是那定然是百年后才发生的。它既然于贞观朝现世,自是因为陛下您不同于以往的皇帝,相信您能创造出一个更伟大的盛世。陛下切莫因几句冒犯之言就错失天机啊!”
“而且对于天机的内容,咱们还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
如何既能劝阻丈夫又能不使丈夫生气,长孙皇后一向有自己的方法。
听到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更是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还是观音婢懂他的心。
对啊,他又不是满清皇帝那种庸人,天机现世定然是看重了自己非同一般皇帝的远见与眼光。
天音还是在他们这些少部分人中流传,他完全能掌控局势。
更何况如同观音婢所说,他也不是全部要照办。
若是他能找到终结帝制的原因,他就能既保全大唐江山又利用天机提到的技术。
当然妻子说这番话的目的他也很清楚,当即握住妻子的手道,“你放心,朕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皇帝,五郎的小命朕比你更看重!朕定然会珍惜五郎的!”
……
此时的长孙无逸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小命差点去阎王殿中逛了一圈,他吐槽完后就又轻轻松松地刷起了视频,十分的悠闲。
【哇,这个捏捏好解压的样子,好想捏!】
【山上的景色好美,想去看日出,这索道也不错,那种开放的整个人晃在外面的索道我完全不行。只可惜现在我只能看看,大唐现在别说索道了,现在连个台阶都没有吧,我可爬不上去!】
【怎么感觉又是在起号的?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奇葩的人吗?】
【这个手工还挺好看的,可惜脑子会了,手没会。】
……
李世民刚说完要珍惜长孙五郎的话,便又听到这一串又欠又悠闲的吐槽声。
啊,真的好想将长孙五郎拉过了打上一顿,他也是16岁的人了,怎么能如此的幼稚?还不如承乾和青雀成熟!
想起两个儿子,他又叹了口气。
现如今两个孩子明明十分懂事听话,昨天学骑射的时候承乾还主动让青雀先选小马驹,青雀又主动替承乾选了小马驹送过去,可谓是十分谦让,怎么就成了长孙五郎口中为争夺皇位不惜谋反的样子,真的不是搞错了吗?
李世民瞬间想孩子了,当即吩咐身旁的内侍去将三个孩子接来。
而后他便决定继续与朝臣叙旧,庆祝对东突厥这场久违的胜利。
反正依照他的经验少年这之后又要在各种“猫猫狗狗”无聊的视频中度过了,他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的,还不如继续做正事。
然而就在他端起酒杯,刚起身时,光幕的画面却又是一变。
画面让李世民颇具熟悉感,他定睛一看,便发现这是他之前一直在心中期盼的后世华夏军人的画面!
依旧是在那座巍峨的城楼前,后世的华夏军人穿着深绿色的衣服,面容严肃,步履整齐地前进着。
他们的身后跟着的是比之前那次看到过的还要多种多样,壮阔丰富的各种武器。
这显然是一场更加壮阔、更加先进的阅兵仪式!
少年激动的声音也在这时响起。
【哇哇哇,这应该是最新的阅兵吧!想到火器从最初的火药发展到现在这些新式武器真真是神奇,华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可以说我们的武器装备不仅不输西方,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武器还比西方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