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郎中嘛,再往上自然就只能是工部侍郎了。
楚九辩垂眸掩下眼底的暗芒,再抬眼时又恢复了淡漠疏离的模样。
“见过太傅大人。”刘峻棋作揖。
楚九辩下了车,一军士忙过来为他撑伞,神情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刘峻棋注意到了,也发现不仅是这位军士,而是整个赈灾队伍中的人,无论是文臣还是军士,看向楚九辩的眼神里都带着敬畏。
可这些人背后的势力其实也是盘根错节,说不得就是哪方势力的探子眼线,但如今他们却无一例外,都变得那样恭敬。
这才短短几日,楚九辩就把这些人都镇住了?
刘峻棋压下心里的惊讶。
楚九辩也对他回了一礼,道:“先给你留两日的粮食和十万两白银,户部的人会帮着你,两日后本官会再命人为你送粮食过来。”
“是。”刘峻棋忙应下来。
他正担心明早要断粮,朝廷的赈灾粮便到了,可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只是粮食的事他也清楚,很难在短时间内再弄到粮食,但眼前这位可是楚九辩,任何事情遇上他都会有转机,有变数。
所以,他便静候佳音吧。
“对了。”楚九辩又状似无意般问道,“这一路过来,怎么没瞧见蒲县内有太多灾民?”
这是真的,且这些灾民都有东西吃,有了临时搭建的棚子住,还有御寒的被子,按理说应该状态还不错,可他们却一个个都死气沉沉。
刘峻棋脸色瞬间难看起来,道:“大人有所不知,这蒲县两万百姓已经死了半数以上,剩下这些百姓是侥幸等到了宁王大人,这才活下来。”
说来可笑,要不是如此,他们手里这些粮食,还真等不到楚九辩来。
楚九辩心一跳,问道:“可是那周伯山做了什么?”
刘峻棋诧异一瞬,惊讶于他竟一下就猜到了事实。
“确实与那周郡丞有关。”他道,“他为了不让灾民们涌向其他县城,引起更多连锁反应,又为了堵住溃坏的堤口,便......”
他缓缓呼了口气,才颤声说道:“他竟叫百姓们跳下湍急的河水,用肉身去堵堤口!”
第45章 凌迟之刑
用肉身,堵堤坝。
楚九辩此前就想着那周伯山或许做了什么,才使得灾民们没有往其他县城去。
可他做过最坏的打算,也不过如此了。
刘峻棋好似这两日也憋了不少事,竟对着楚九辩有了谈兴,继续道:“还有那郡守吕袁,在得知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赈灾,而是把贪墨修建款的事嫁祸到百姓头上,把修筑了这两段损毁堤坝的工匠和百姓都砍了。”
“那些县令也是,他们得了上头的命令,竟也不想想这么做对不对,竟真的照办。据说那云庐县的县令还直接把那些百姓带到衙门口斩首,简直不知所谓!”
刘峻棋越说越气,甚至不顾仪态地把斗笠都拽下来砸在地上。
楚九辩渐渐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了,耳中一阵嗡鸣。
脚下忽而一个踉跄,他忙扶住一旁的车架,为他打伞的军士也忙搀了他一把。
刘峻棋恨不得骂上几句秽语,见着楚九辩踉跄便吓了一跳,把话都咽了回去。
他瞧着人,见青年脸色苍白,发丝也被雨水淋湿了一些,显得有些狼狈。
而直到此刻,刘峻棋才忽然发现这位搅得京中一团乱麻的楚太傅,竟瞧着这么年轻,若不是对方气质沉稳,端看他这张脸,说他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都可信。
“无事。”楚九辩知道自己这是低血压的毛病犯了,“你先忙吧,我去淮县。”
“是。”刘峻棋看着楚九辩惨白着脸上车,心中有些怪异的情绪,这情绪就同昨日看到秦枭一口气砍了几百人一样。
昨日一早他与简宏卓,还有其他工部、吏部与户部的官员们便到了郡城,而后发现了郡守吕袁之死。
那一刻,包括刘峻棋在内的好几个人,就猜到此次洪灾内幕重重,定有许多隐秘。
只是这隐秘并不是他们可以探查的。
秦枭安排了亲信官员留下查吕袁死去的内幕,而后带着其他人,包括郡尉及一千郡军来了蒲县。
他们到蒲县的时候是上午,可一行人走了一阵也没瞧见灾民,秦枭直觉不对,便快马加鞭来到溃坏堤口所在的三杨村。
村子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刚入村口水深便已经没过了半条马腿,越往村子里去,这水便越深。
且渐渐的,水中竟开始有漂浮的尸体。
那些尸体有的已经泡的如同发面馒头,有的还是刚刚死去的样子,无人收尸,数量也越来越多。
文官们何时见过这番场面,好多人都吐了出来。
便是那一千郡军也都脸色难看,但好歹是没那么大反应。
而前方堤坝处,隐约传来嘈杂声响,好似是哭声,又好似是呵斥声。
秦枭架着马快速朝堤坝处赶去,水几乎已经到了马腹位置。
不过也总算是到了堤坝前,秦枭便带着众人上了堤坝之上。
此处堤坝并没有溃堤,刘峻棋蹲下来检查过,用料确实不错,也扎实,不至于一场大雨都挡不住。
看来是人祸无疑了。
而他站起身,就见秦枭已经领着人顺着堤坝往嘈杂声所在处去了。
刘峻棋也忙跟上,而后看到没多久秦枭一行人便停了下来。
刘峻棋从人群后挤进去,一路来到秦枭身侧,朝前一看,当即便觉得遍体生寒。
他们已经走到了极为接近溃堤之处的地方,巨大的豁口直接将一整条堤坝从中间斩断,洪水便是从此处滚滚而出。
而在豁口对岸,跪着数百军士。
瞧着穿着规制,应当是蒲县的官兵,以及上一级广庆府的府兵,全都腰挎佩刀。
本该耀武扬威的众人,此刻却对着秦枭他们所在的位置跪地磕头,瑟瑟发抖。
而在他们身前的豁口下,滚滚洪水中,几十个百姓正在其中苦苦挣扎哭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在他们身后及腰的洪水中,亦有许多百姓在求饶,哭声震天。
刘峻棋一时间没看懂这是怎么回事,有些懵,不过就在他愣神的一息之间,秦枭已经从一郡军手中拿过粗长的麻绳,一头塞到几位郡军手中,另一头绑在腰间,而后轻轻一跃便跳入水中,再攀上来的时候不过两息之间,却已经将一位呛了好几口水的妇人救了上来。
刘峻棋终于回过神,忙招呼众人帮忙,把那妇人翻身,让她趴在堤坝边上顶着腹部,而后重重拍打她的后背,总算让她吐出几口水,重新得了呼吸。
郡尉也终于反应过来,冲着对面那些府兵官兵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救人!”
那些兵卒这才手忙脚乱地起来,白着脸开始救人。
待到人全部救出来,秦枭便带着一行人并还活着的所有百姓,去了村庄右侧地势较高的地方,搭了临时的住所和粥棚。
他们去的时候带了些从隔壁郡县借来的米粮,找了一户没被淹没的农户家里煮了粥,又从其他人家里找了些还能用的碗盆,给蒲县谨慎的八千多百姓施粥。
百姓们喜极而泣,还要跪下来给秦枭等人磕头。
刘峻棋站在秦枭身侧,竟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好似被人扇了一巴掌。
可他心里疼难受,又酸又涩。
他从来没这么真切地感受到权贵与百姓的差距,就好似他终于注意到自己脚下,其实还有无数如蝼蚁般的人在苟延残喘。
人,他们都是人。
就因为出身不同,便就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
世家权贵之间的斗争,却要让这些百姓买单,可这些百姓却还要反过来给他们磕头。
好似对他们来说,欺负他们的官只要不杀死他们,那就不算太坏的官,若是有官愿意为他们做主,那便是顶好的青天大老爷。
可刘峻棋觉得自己不配。
他甚至不敢去看那些百姓感激的双眼,不敢心安理得地去接受他们的善意。
他忍不住去看秦枭。
秦枭就那么站着,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面色一如既往,冷漠中带着一丝随性,好似世间一切都与他无关。
可事实上,对方蓑衣之下的袍服却始终未干。
所以,什么是对的?
谁是对的?
刘峻棋想起王尚书时时念叨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所谓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才是利益。
可如今他才发现,周围所有之乎者也,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权贵上官们,却没几个人做到了自己口中所谓的仁义道德。
他们在意的只是利益。
今日能用百姓堵决口,明日又能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来?
那他此前做过的一些事,会不会也在某些自己都未发觉的地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刘峻棋怔然出神,直到身边的下官拽了拽他的袖子,他才猛然回神。
而后便对上了秦枭冰冷的视线,他头皮瞬间就麻了。
“我带你来是发呆的吗?”秦枭语气平静,“和简尚书去看看如何修好堤坝,修不好便用你自己的命去抵。”
刘峻棋从他平静的语气里听到了愠怒,忙应下来,跟着简宏卓去研究堤坝。
而与此同时,他看到一千郡军已经把那些府兵官兵,乃至于蒲县县令,广庆府知府等人都押着跪在了秦枭面前。
在不远处,便是搭起的临时粥棚,灾民们躲在棚下,怨恨的视线死死盯着那些人,恨不得把他们扒皮抽筋。
雨势未减,雷声阵阵。
那县令早就吓得六神无主,忙哭道:“大人饶命大人饶命!都是孙知府叫下官做的,下官只是听命行事啊!”
孙知府立刻道:“请大人明察,下官从未说过要让百姓堵堤口!是这县令自作主张,下官今日来此地就是来救灾的,也是来了才知道他这般丧心病狂!”
说着,他还看向身后的府兵们:“你们快说是不是本官带你们来赈灾的。”
“是,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