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没事吧?”
手指被一只小手握住,楚九辩垂眼,看到小孩满含担忧的双眼。
他微微一笑,反手轻轻捏了捏小孩肉乎乎的小手:“乖,先生这里还有很多糖,够你吃到七老八十了。”
百里鸿“哇”了一声:“那朕可以一直问先生要糖吃吗?”
“当然可以。”
“谢谢先生,先生对苗苗可好啦!”
秦枭戳了戳小孩的肩,道:“当心坏了牙齿。”
他就是怕小孩一口气吃多了糖,这才把最大块的吃了,结果反手人家就有终身吃糖的底气了。
“朕知道,不会天天吃的。”小孩笑的可甜。
洪公公也在一旁笑眯眯旁观,闻言便道:“大人放心,奴才会盯着陛下的。”
百里鸿忙点头:“对,洪公公会帮朕作证。”
“那本王便放心了。”秦枭起身,拍了拍洪福的肩。
洪福与百里鸿先行出了瑶台居,准备多走一会消消食,等回了养心殿就能睡午觉了。
楚九辩和秦枭却没出去,两人来到院里的凉亭下。
之前几天总是有雨,天气潮湿,楚九辩命人晾晒的灯芯草一直晾不好,说好要做的火折子便一直没做成。
今日这些材料总算是都备好了。
楚九辩从系统里买了制作火折子的方法,融会贯通,他做起来便也不生疏,好似做过许多次一样。
材料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最重要的“灯芯”已经提前浸泡了由硝石、硫磺等组成的混合溶液,眼下只要简单组装就能好。
小金子取了一点火种过来放到了桌上,而后便退后,与其他人站到一处,不远不近地观摩楚九辩的手法。
秦枭坐在楚九辩对面,见青年纤细匀长的手指灵巧地动着,将已经看不出原本样子的灯芯草卷成一条,又裹上油纸。
而后,他又握住拇指粗细的竹筒,将油纸包着的灯芯草缓缓放入竹筒中。
秦枭视线下移,从青年微微泛着粉的指尖,到凸出的腕骨。
似是有意,楚九辩并未让他瞧见那遍布伤痕的内侧手腕。
秦枭重新抬眼,对上了楚九辩似笑非笑的双眸。
“看这个?”楚九辩居然大大方方地将手腕展示了出来。
秦枭一怔,垂眼就见着了那些凌乱交错的陈旧伤疤。
一条叠着一条,粗略看就有五六条之多。
且看那刀刃走势,竟像是......
秦枭轻蹙了下眉。
这些伤,是楚九辩自己弄出来的。
楚九辩将手腕翻了回去,用手中装满灯芯草的竹筒,从一旁的炭盆上接了些火。
待灯芯草燃起,他便将竹筒盖子盖上。
“成神之路哪有一帆风顺。”楚九辩抬眼看向秦枭,风轻云淡,“人总要死过,才有机会成神嘛。”
秦枭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接话,而是垂眼看向他手里的竹筒:“这叫什么?”
“火折子。”
“做什么用的?”
楚九辩就拿下竹筒盖子,将竹筒递到他唇边:“吹一下。”
秦枭抬眉,对着竹筒吹了一下。
而后,他就看到那竹筒中间燃起了火。
他一怔。
始终在一旁瞧着的小祥子等人更是惊得合不拢嘴,若是没有秦枭在场,他们定要咋咋呼呼凑上来问楚九辩这是怎么回事。
但此刻他们就是一个个瞪圆了眼,也不敢说话。
楚九辩又将盖子盖上,然后把火折子递给秦枭。
秦枭接过去,本以为这里面有火,拿着的时候会有些烫,却不想并非如此。
他打开盖子,瞧见那竹筒中间隐隐有些细碎的火光,他便对着吹了口气,那些火便倏然着了起来。
此物竟能保存火种!
秦枭心跳都快了一些,这感觉与此前见着冰块那会也差不离了。
他又试了两次,每次这火折子都能成功且快速地点燃。
比起燧石点火,这火折子点火显然更方便。
果真又是个好东西。
“这火能保存多久?”他眸光幽邃地看向楚九辩。
若是能保存的长些,那这用途就太广泛了。
一旁的宫人们一愣。
啊?
这火折子不是一直都能用吗?
楚九辩知道秦枭聪明,一点不意外他会问出这么关键的问题,回道:“从第一次点燃算起,大概三个时辰左右吧。若是不点火保存,一个月没问题。”
他们这个用料扎实,点火后的保存时间可以到五六个小时,甚至更久。
其实如果能用白薯蔓就更好了,只是大宁如今还没有红薯。
不过火折子的使用时间,是从它第一次由外物点燃开始计算的。
如果不点火,保存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没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携带两个火折子,在第一个火折子熄灭前点燃另一个,那就可以保证十多个小时都有火。
火折子如此方便携带,若是赶路之人,那便是带上十个八个也没问题。
若是遇上野外作战或者偷偷火烧敌营之类的,这东西能发挥出的作用远超本身的价值。
秦枭眸中映着摇曳的火光。
几息后,他才盖上盖子,侧头看向小祥子等人,小祥子当即上前接过火折子。
“都学会了吗?”秦枭问。
“回大人,都学会了。”
“去叫人多做些,不必点火。”
这火折子是点火开始消耗,所以最稳妥合适的方式就是不点火保存。
“都下去吧。”秦枭道。
“是。”小祥子当即领着宫人们离开主院。
等到走远之后,几人当即忍不了了,忙催着小祥子打开火折子。
打开盖子,火折子果然是灭着的状态。
小祥子有些紧张地吹了口气,顷刻间便有火苗蹭地烧了起来。
“老天爷!竟真的能烧起来!”
“这火折子不愧是神物,可比燧石简单多了!”
“对啊,今后若是咱们怀里都揣着这个,起夜的时候给主子们点灯都更方便了些。”
“可不是,咱们公子真真是这个!”小银子竖起大拇指。
“咱们公子可是仙人,当然厉害着呢。”小祥子下巴抬得老高:“行了,咱们快些去传信,叫人多备上些材料,尽快多做些出来。”
“是。”
众人四散开。
院内,只剩了楚九辩和秦枭。
桌上还有些剩的材料,秦枭便拿着那些亲手做起来。
楚九辩没事干,便也和他一起做。
今日没有雨,但天却有些阴,时不时还有些微凉的风,倒是比昨日更凉快些。
“南疆那边刚来的消息,他们的粮食快见底了。”秦枭闲聊般说道,“还有贵州和广西,前两日才来消息,一来便是粮仓空虚,求朝廷急救。”
此前他还没等到贵州和广西的折子时,就已经给南直隶总督魏仪传了信,叫他备些粮食送往贵州和广西,且还让他派了心腹去盯着,以防那两地的知府衙门再盘剥一轮,绝了百姓的生机。
其他藩王的封地他可以暂且不管,那些藩王自己手里多少都是有存粮的,尤其是湖广王,那上千座粮仓,怎么可能都是空的?
平西王那边折子催的倒也不急,想来只是看到湖广王递折子,这才顺势递了,也是试探一下秦枭对藩王们的不同态度。
南疆王那边秦枭确实不太清楚,但想来也与平西王是差不多的心思。
这三个藩地,秦枭都可以暂时放一放。
可贵州和广西属于朝廷管辖,若是朝廷不管,那两地的百姓们就真没别的活路了。
楚九辩看向秦枭。
对方这是在催他想办法解决旱灾之事呢。
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原著里秦枭定也是叫南直隶送了粮去那两省,但两省人口,那么多灾民,想必南直隶那些粮食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南直隶去往这两省定会路过湖广之地,那位成日里哭着喊穷的湖广王百里岳定会想尽办法留下一些粮食,那便更是雪上加霜。
“若是我没有办法,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楚九辩有些好奇。
秦枭将自己亲手做好的火折子点燃,盖上盖子。
这才看向楚九辩,缓声道:“你有几日没见着秦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