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要撕破脸了......
藩王们出了宫,推恩令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得了消息的各方反应自是不一,像是王家,那就还是两方人马各有打算,其余萧、陆、邱三家则都各自接到了某些藩王的邀约。
几日后,河南与山西交界处,藩王们就要分开各自去往自己的封地。
他们约了这几家家主,包括王家的王涣之,一同在交界之地的往来镇见面。
醉梁王的信也送入宫中,为表达对陛下的谢意,他准备将封地上所有盐场都清理出来,等待朝廷的人去接管。
这相当于给朝廷让利。
秦枭和楚九辩也不会叫他吃亏,授意他可以接手自己封地之上那部分运河的管理权。
这部分运河管理权,其实就是邱家此前得到的那部分河段。
这就是借着醉梁王的手,夺了邱家最后的运河权。
醉梁王若是动手,那便是为朝廷做事,并且还能得到运河上的利润,比那盐场的利润还要大一些。
若他不动手,那他便什么都得不到了。
醉梁王接到回信后不由感叹。
这两人可真是善用阳谋,但这件事,还真叫他难以拒绝。
运河之上的利润,他可馋了许久了。
藩王们心中有何想法自是无人知晓,第二日,众人便就先后出发。
长长的车队行过长街,在东西市之间最热闹之处,与身着天青色长袍的国子监学子们擦肩而过。
一方富贵华丽,朝着宫外远走。
一方身如青竹,向着城内行去。
而楚九辩也在这一日傍晚,邀请了准备明日再启程的司途姐弟在青云楼见面。
姐弟俩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好奇。
不过他们没想到楚九辩瞧着清清冷冷,与他们说话的时候却很温柔,叫他们好似面对着大祭司一般,亲近极了。
楚九辩就是想着俩孩子来了京里,自己却一直没和他们单独说过话,这才给他们吃点好吃的炒菜,好好践行。
姐弟俩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不过后面就逐渐活泼起来了。
主要还是司途昭翎活泼,身为弟弟的小垚倒是沉稳一些。
一顿饭聊了许多,其中大半都是京中八卦,比如工部尚书简宏卓是否真的只有一位男妻,比如那位英俊的安总军是否真的打算一辈子不娶妻,再比如......楚九辩和秦枭是不是真的有一腿。
看着姐弟俩小心翼翼的眼神,楚九辩莞尔一笑,说:“小小年纪多看书,多学习。”
姐弟俩没得到想要的回答,但也没敢追问。
“那您和那位呢?”司途昭翎放轻了声音,抬手指了指天。
这说的自然是大祭司了。
楚九辩就笑说:“同生共死的关系吧。”
姐弟俩相视一眼,好像是磕到了。
楚九辩:“......”
自己造出来的邪门关系,竟还真叫人磕上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三人下了楼,道别后准备分开。
不过姐弟俩一抬眼,就瞧见门口站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男人一张俊美无俦的脸,气势冷然。
是宁王。
秦枭冲姐弟俩微微颔首,而后便与楚九辩一同出了门去。
二人都穿着一身绛紫色官袍,行过人群时比周围人都高出大半头来,他们肩膀蹭在一起,瞧着要多登对有多登对。
“哇——”司途昭翎捧着脸“醉”了一瞬,又忙拍了拍脸,“不能不能,我要坚定维护——”
大祭司!
司途昭垚见姐姐这模样,有些没看懂。
不过不妨碍他学着姐姐的样子拍了拍脸。
司途昭翎见他如此,噗呲一笑,抬手揉他脑袋:“小呆瓜。”
司途昭垚也不恼,道:“阿姐,咱们还要和他道别呢。”
他朝锦绣坊的方向指了指。
“走。”两人还要与王其琛道别,明日便要正式启程离京了。
下次再见,就只能在神域中了。
第90章 生辰礼物
南疆王和平西王的车队离开之后,京中便彻底恢复了平静。
三月初,大宁各地也都开始准备春耕,南方早一些,北方晚一些。
不过大多数地方种植的作物都没什么变化,唯独河西郡要种植的红薯,和南疆地区要种植的棉花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重视。
苏盛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第一个跳出来说这两处不种植熟悉的作物,恐怕百姓会没有粮食吃。
南疆地区有南疆王管着,他倒也没有指手画脚,重点说的还是河西郡的事。
不过红薯试验田的数据早在年前就送到了京里,只是说得隐晦罢了。
眼下楚九辩就直言道:“红薯也是粮食,可亩产六百斤。”
眼下小麦和水稻最高产量也就三百斤左右,红薯的产量楚九辩还是往低了说,却也是另外两种作物的两倍高产。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若是这话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众人不一定会信,但这话是楚九辩说的,那便无人不信。
苏盛定定看了他片刻,而后便不再多说了。
楚九辩就又对百里鸿道:“陛下,臣有事要禀。”
“太傅请讲。”百里鸿配合道。
楚九辩:“此前西北军无能,使得塞国入侵,若非宁王大人力挽狂澜,恐会酿成大祸。”
众人心中皆是疑惑,不知楚九辩要做什么。
“边境不稳,大宁百姓便心中难安。”楚九辩道,“因此,臣请派人前往东北边境,与女真部族商谈合作,建立通商渠道,以促发展。”
此前殿试的时候,他就曾以此为题,问过谈雨竹。
谈雨竹当时答得虽不算完善,但却言之有物,寥寥几句便叫众人想象到了通商之后的盛景,以及大宁会获得的源源不断的好处。
这对大宁来说是顶好的是,因而他说完之后,没有人反驳。
不过众人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这对大宁是好事,对去和谈的官员来说又何尝不是好事?
文官们立功升职的途径本就不好把握,眼下这便是个好机会。
王文耀在礼部官员的队伍中,眸光微凉。
谈合作这种事本就该归属礼部管辖,所以礼部定会叫人去办这件事,他必须把这个机会争取过来。
只要这件事做好了,他就定能升官。
他微微掀起眼帘看向队伍最前方,虽被挡着,但他知道那里站着礼部尚书王致远。
王致远眼下确实和少主王其琛走得近,但他能答应把王文耀推举入仕,就肯定还是惦记着家主一脉。
所以这次的差事,只要他主动争取,王致远就肯定会帮他,毕竟他们无论内部如何斗,在外面也都是王家人,是一体的。
但他没想到,都没要他主动争取,王致远就已经提议要他负责这件事了。
听到百里鸿点了自己的名字,王文耀心中一凛,当即走上前去,对着上位躬身一揖道:“谢陛下信任,臣有信心做好差事。”
百里鸿便看向楚九辩道:“爱卿以为如何?”
“给年轻官员历练的机会无可厚非。”楚九辩余光能瞧见礼部其余官员的神情。
侍郎陆乔波是陆家人,员外郎之一的蔡鹏是萧家人,他们论起资历官职可都比王文耀高,但王致远一句话,就把这机会给了自家的王文耀,这些人心里定不服气。
他们背后的高官们,说不得也要帮着争取一下。
果然,在楚九辩表现出几乎要同意的意思时,礼部侍郎陆乔波就自己走上前。
“陛下,王员外郎到底年纪轻,没有谈判的经验,臣以为还当再寻一有经验之人,才能保证此次与女真部族的谈判顺利进行。”
“陆侍郎说的是。”楚九辩道,“此前殿试之上,国子监学子谈雨竹针对如何谈判之事已有章程。且昨日她已经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谈判名录交与本官,瞧着颇有章程。”
他从袖间拿出谈雨竹交上来的奏折。
秦枭从座位上起身走下台来,接过奏折看了一遍,然后就转身对百里鸿一揖:“陛下,臣觉得这细则确实不错,或可叫这位学子同礼部官员一同去东北。”
奏折他们昨日就看过,还帮着改了几处,又加了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谈雨竹都一一应下,虚心接受了自己的不足,看向楚九辩和秦枭二人的眼神中更多了崇拜和敬重。
眼下他们手中这细则,便是六部尚书看了,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果然,王致远接过奏折看完之后,便频频点头,道:“确实不错,便是本官来做,也做不到如此细致。”
王文耀心里不服,觉得若是他早早知道这件事,定能做得更好。
且只是前期列些细则罢了,等到真正谈判的时候,那谈雨竹一介女子又能有什么本事?怕不是叫人瞧不起。
心里自视甚高,但他也没傻到当众说出心里话,只安静垂首,等待宣判。
侍郎陆乔波拿过奏折看了看,越看脸色也越凝重。
确实,他真的一点错处都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