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九辩没说话。
半晌,他才闷声道:“有点闷。”
说罢,他就又像个布娃娃,被男人轻而易举地翻过身,背对着抱进怀里。
或许是动作有些粗鲁,两人撞在一起。
楚九辩本能地颤了下,秦枭的呼吸也明显重了些。
无人说话,也没谁敢再动了。
楚九辩闭上眼,脑子里有些乱。
他的大脑处理不了这些事,从未有过的滞涩。
很久了,从秦枭重伤回来开始,他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与秦枭相处,又该如何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
他只能遵循本能。
可便是他的本能,也总是互相矛盾,时而想要离秦枭更近一些,再近一些,时而又想离他远远的,不要有任何关系才好。
他看不透自己。
身后的男人呼吸渐渐平稳,身体上的变化却始终存在。
忽然,楚九辩听到秦枭说:“谢谢你。”
楚九辩一顿。
“谢谢你救我。”秦枭说,“我欠你的太多了。”
楚九辩半晌无言。
许久之后,也不知道秦枭是不是已经睡着了,他才开口小声道:“那你就对我再好一点。”
秦枭没说话,但却把他抱得更紧了。
第82章 王家之变
夜里,王涣之与谋士王漳一同来了东市。
平民区的东市也很热闹,但比起西市的豪华程度却差了许多。
便是往来行人,与其中的一个个酒楼戏坊等,也比不得西市的富贵,但摊贩的叫卖声与往来行人却不少,倒是比西市更有烟火气。
不过眼下已经入了深夜,又是冬日,因而便是还没到大宁规定的宵禁时间,东市街上的摊贩也都已经离开,沿街的商铺也关了大半,只其中一些酒楼、赌坊和烟花巷还亮着灯。
王涣之自诩名流,甚少来东市。
或者说,他几乎就没怎么与平民百姓打过交道。
眼下甫一踏入这东市主街,他便略略皱眉,不过顾忌着所谓风度,倒也没什么,只抬脚往前走。
王漳比他略强一些,但也不住左右扫视。
看到青楼窗户上倒映交缠着的身影,他就快速避开视线,心道真是粗俗不堪。
再瞧见某个酒楼门口挂着的厚重麻布门帘,也觉得好似脏了他的眼,总归眼底也总带着些高高在上的聛睨。
在他们二人前头,则是一酒楼小二打扮的男子。
他微微躬着身,不敢走得快,也不敢走得慢,余光始终注意着身后两位贵人。
东市街巷略窄,马车行进不便,他们这才一路走过来。
偏偏他们要去的地方又在街市深处,因而这一路冒着寒风冷雪,步履匆匆。
王涣之与王漳身披狐裘,戴着兜帽,可便是如此,这一路走着也只觉浑身都冷得打颤。
若不是知道那约谈新纸之人是不愿暴露身份,才约在此处,王涣之二人都要觉得是有人故意耍他们玩了。
就这般一路走了小一刻钟,小二才终于停下来。
他们眼前也出现了一家名为“银絮楼”的二层酒楼,瞧着半新不旧,与这街上其他酒楼都差不离,甚至还比不得刚入街口时那家。
“二位贵人,就是此处了。”小二掀开酒楼门口的帘子,又推开门。
室内的暖意顷刻间洒出来,王涣之二人便立刻抬步走了进去。
酒楼内部还算干净整洁,一楼摆着许多桌椅,还有几桌客人在用饭。
瞧见有人进来都看过去,见两人打扮贵重,有人视线里多了好奇与探究,但也有人不敢多看,纷纷避开视线。
王涣之与王漳下意识拢了兜帽,将脸遮得严实些。
与造纸之人见面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他们堂堂王家家主与族老,来到这般小小酒楼,面上也有些挂不住。
小二领着二人一路向楼上走去。
二楼是一个个包厢和客房。
行至一处包厢前,小二抬手轻敲了几下房门,听到里面人应声,他就推开门,将王涣之和王漳让了进去,自己则关好门离开。
王涣之一进门,就抬眼看向屋内坐在桌边的那人。
那是个戴着面罩的中年男子,头上也戴着草帽,瞧不清面容,单看身形倒是有些矮胖,大腹便便的模样。
“二位请坐。”那男子起身,指了指桌边另外两个椅子。
王涣之抬步走过去坐下,王漳亦然。
男子待他们落座,这才自己坐下来。
而后他又抬手给王涣之和王漳都倒了热茶,递过去道:“两位一路冒雪而来辛苦了,实在是在下不好露面,这才难为了两位,还望海涵。”
这番言行举止,倒是给足了尊重,叫王涣之与王漳这一路冒着风雪而来的恼怒都散了不少。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有些怒意,因而也不与男人客套,开口就道:“茶就不喝了。阁下遣人领我们来此,当是想好与我王家合作了吧?”
男人便也不再客套,说:“王家是天下第一的书香世家,此前又有琅琊金纸这般好物什,在下自然是想与王家合作。只是......”
他故意顿了顿,抬眼看向王涣之。
王涣之对上他的双眼,便见那双眼瞳孔好似是褐色,眼眶也深陷进去,一瞧便不似中原人,倒像是西域那边的。
原来是西域来的。
王涣之心里有了计较,防备心也放下了些。
“只是什么?”他问。
男人就道:“只是王家始终有两方势力与在下接触,不知这其中可有什么缘故?”
王涣之一听,当即与王漳对了对视线。
看来他们此前听到的消息没错,王其琛那个逆子竟也想办法搭上了这造纸之人。
不过现在看来,显然是王涣之这个家主更胜一筹。
王涣之想要快点那些新纸合约的心更压不住了,生怕他若是拿乔,转头就被王其琛捷足先登。
届时他才是真的要被对方给踩在脚下。
不过谈判这东西,自然不能露出自己的底牌,因而王涣之没有直接说自己能出的价,而是道:“两方人马自然都是我王家人,只是想要多寻些机会,这才分成了两路,却不想竟都与阁下搭上了关系。”
男人闻言好似是放下了心,笑道:“有王家主这话,在下便放心了。”
王涣之没说话,王漳便开口道:“新纸生意交易数量巨大,不知阁下可否拿些新纸给我们瞧瞧,也叫我们知道这银子花得值不值当。”
说着他的视线就落在了桌上。
桌上从一开始就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与大宁如今用的纸张大小一样,王漳方才一进门就注意到了,猜测里面应当就是“瑶台青纸”。
只是他们还是要先亲眼看看那瑶台青纸的模样,顺便探一探这西域商人是否真有新纸。
那西域商人便道:“二位放心,在下做了几十年生意,从不做假。”
说着,他就伸手打开了那盒子,从里面小心翼翼取出了一张宣纸。
洁白、柔韧、光滑细腻,恍若神物。
王涣之和王漳看过去,目光都惊滞了片刻。
果真是好纸!
他们王家人,就没几个不喜欢文墨的,自然也喜欢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他们王家都有涉猎,不过其中最出名的还是他们造出来的纸。
可眼前这张纸,却彻底颠覆了他们此前对于“纸”的印象。
王涣之和王漳,也终于知道为何这纸都未出售,就已经名动京城,原来真不是夸大其词。
西域商人瞧着他们二人的模样,把手中纸张铺在桌上,道:“二位可以入手瞧瞧。”
王涣之当即伸手,轻轻抚摸那光滑中带着微微磨砂质地的纸页。
王漳亦是如此。
“这般纸张,瞧着光滑,入手却又有些粗糙,非常适合落笔。”王漳感叹道。
王涣之也是爱不释手。
是了,这般纸页才配得上他的诗作。
待到将这纸的制作方法拿到手,他定要将自己此前写下的诗作全都重新誊抄一遍。
如此传到后世,定会叫后人膜拜。
见他们二人一心扑在之上,西域商人开口道:“二位觉得如何?”
王涣之和王漳一怔,这才意识到他们方才都有些失态,忙敛了神色。
“还不错。”王涣之淡声道,“不知阁下这造纸术开价几何?”
“造纸术?”商人笑道,“二位恐怕是误会了,在下不卖配方,只卖成品的纸张。”
王涣之他们其实之前就猜到了。
如此暴利的生意,造纸之人握着配方和工艺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进项,可比一次性买断合适得多。
“成品纸张,不知开价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