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绝大多数百姓穿着的,都是藏蓝色或者黑色等深色的粗布,但人群最前头,却站着几排身着朱红僧袍的传教者。
这些人都剃着光头,颈上挂着佛珠,手里也捻着珠串,神情倨傲高冷,好似从不把任何事物放在眼里。
百姓们缩着肩,瞧着将他们远远围住的大宁军士,心里多少有些不满。
“这大冷的天,也不知道大宁人叫咱们出来做什么。”
“嘘,咱们现在可也是大宁人了,小心那当官的砍了你舌头。”
“我又没说错,他砍我做什么?”
“你没听说啊?那位宁王大人是给人用过凌迟之刑的!便是此前的塞国王室,也一个活口都没留,说什么斩草除根。”
“这么吓人?”有百姓抖了抖,又道,“不过咱们前头还有活佛们在,没什么可怕的。”
众人纷纷看向前头那些穿着朱红僧袍的教者们。
这些传教者们一个个面容平静,有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也使百姓们都安心不少。
“是呢,咱们可有神佛保佑,还有活佛们在世,想来那宁王也不敢随意打杀,不然可要下地狱的!”
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传教者们的神情便更冷峻倨傲了。
无论大宁军队想做什么,是威逼还是利诱,他们都不会松动态度。
这西域打下来了,也还是要他们这些活佛亲自管才行,大宁人如何管的明白?
画面里听不到那么远的声音,不过楚九辩本也只是看看百姓们都来够了没有,顺便再看一眼秦枭状态如何。
眼下他已经看到足够多的百姓以及传教者,有这些人见证,接下来的计划会更顺利。
楚九辩不断转变视角,终于在某处瞧见了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
男人穿着一身黑衣,身后披着厚厚的皮毛披风,也是黑色,衬得男人面部轮廓更加锋利深邃,脸色也更加苍白,甚至都像是没有血色。
楚九辩指尖轻颤了下。
画面中的男人似有所感,锐利的双眸倏然朝着镜头所在的方向看过来。
刹那间,楚九辩好似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骤然快了半拍。
同时,朝阳从山后露头,第一缕阳光洒落雪山之巅,映出莹莹金光。
秦枭微微眯眼,有片刻失神。
日照金山,如梦似幻。
恰这时,他忽然看到有什么东西在光影中浮现。
慢慢的,他终于看清那是什么,瞳孔骤缩。
那竟是一条巨大的金龙!
它正缓缓从光影中游来,直至神山之巅才停下来盘旋,吟叫声好似从悠远的时光中穿梭而来,久久回荡,令人心悸。
神山脚下,所有人都怔愣当场,便是那些守卫安全的大宁军士,也都惊骇地望着这一幕。
“天爷啊!那是龙吧!”不知道谁忽然喊了一句,人群顿时鼎沸。
“是龙!真的是龙!”
“神龙降世!神龙降世啊!老天爷护我西域!”
这些平日里在百姓之中德高望重的族老长辈,以及其他跟过来的普通百姓,一个接一个地跪下来磕头。
神情倨傲的传教者们朱红长袍猎猎作响。
他们忘了口中诵念的经文,震撼而惊慌地望着几乎有半座山头般巨大的长龙。
日光将雪山之巅映出灿金色泽,几乎与那长龙融为一体,夺目耀眼。
但谁都不舍得眨眼,都紧紧盯着,生怕自己错过什么精彩画面而抱憾终身。
待金龙盘旋两圈,天际忽然传来一道虚缈的声音,缓缓道:“神降福祉,护佑大宁!”
这声音清冷虚缈,带着无形的威压,好似一位高高在上俯瞰人世的年轻神明。
神山之巅有如此祥瑞,莫说是百姓们,便是那些传教者也都甘心拜服,目光虔诚而炙热。
大宁刚打下了西域,便有神明为神山、为西域赐下福祉,这说明什么?
当然是说明大宁国运昌隆啊!
先是一个传言圣星神君转世的太傅楚九辩,再是漠北入梦授业的大祭司,再到现在神山之上带来福祉的金色巨龙。
处处都在说明一件事——大宁国君真的是受命于天!
若是之前这些自觉”离神更近”的传教者们还心高气傲,瞧不上大宁人传言中的什么神明转世,觉得都是欺骗百姓的政治手段。
那现在,他们已经完全相信传言都是事实。
大宁就是饱受神明眷顾。
如此大船,只要不是傻子就肯定要抓紧时间买票登船。
百姓们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只知道大宁有福运,有神明庇佑,且还能显灵!
能成为大宁百姓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那些拥有一定统治手段和能力的传教者们,也没了平日里的高高在上,而是甘心臣服于神迹,臣服于大宁朝廷。
只要大宁朝廷不彻底收回他们的权力,也不完全克扣他们的利益,那他们就也会拼命维护大宁统治。
当然因为有了如今这一出,所以此后大宁真的要收回他们的权利,他们也不敢说些什么。
而不只是原塞国的这些百姓,就是守在一旁的大宁将士们,也都差点腿一软跪下来。
亏得秦枭在此之前就交代过,谁要是在重要时候出了糗,他就要罚谁俸禄和奖赏。
因此众人心中再是惊恐震撼,也都硬撑着没跪下来拜,倒是显得他们见多识广,与众不同。
西域百姓们将这些都看在眼里,不由想大宁人是不是时时得见这般神迹,不然怎么一个个都不激动呢?
若是如此,那他们此后成了大宁百姓,是不是还能再见神迹?
秦枭立在人群之后,遥遥望着这一幕幕。
这就是圣星神君的手段吗?
可方才说话的声音,不是楚九辩的。
他几乎一眨不眨地看着,直至看到金龙重新游向朝阳,最终消失在灿金色光晕之中。
特效结束,画面也被关闭。
楚九辩轻眨了下眼,却好似依旧能瞧见男人苍白的脸,以及对方眼底那深重的沉郁之色。
==
十二月十二日,楚九辩收到西北来信。
秦枭说塞国那边的事已经有了章程,交由王朋义和胡方留下来负责善后。
等科举之后手中有了人,再派过来接管这里的事。
大军也已经启程准备归京,秦枭与二十位护卫先一步出发,能赶在月底前到达京城。
字迹依旧龙飞凤舞,笔锋凌厉,可力道比上一封信里的更轻了。
楚九辩凝眸看了许久,才将其收入系统仓库。
第二日上午,会试考卷全部从各个郡城送到了楚九辩手里。
养心殿正殿中。
小皇帝在主位上读先生送他的“少儿基础知识大全”,里面写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地球是圆的,人是从猴子变成人的等等,小朋友这几日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楚九辩则在下手位置上翻看各地考生的试卷。
共一百九十九份,考官们在郡城时就已经批改选拔过一轮。
未免错判,他们把一些为难的卷子都留了下来,送回京城给楚九辩复审。
只是楚九辩最近本也忙得脚不沾地,临近年节,藩王们也都快到了。
南疆那边有总寨管理杂事,因此南疆王一家四口都出来了。
司徒姐弟都跟着父母走了一路,生意也做了一路。
司途昭翎的商业头脑这会儿算是发挥回来了,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办法给南疆丝绸打个广告,因而她人还没到中原,南疆丝绸的名气已经传遍了南方。
其余藩王也都在路上。
就连此前被塞国俘虏的定北王百里御,也因为战乱平定而没了顾虑,启程朝京城来了。
封地河南的安淮王百里明,更是后日便会入京,这位此前在河西郡洪涝时还想过趁火打劫,但秦枭没给他机会。
因为这种种原因,楚九辩根本没时间快速批卷,只能先把这些试卷放入系统仓库,见缝插针地找时间看几张。
所以这殿试,必须安排到年后了。
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藩王们入京之事,以及......
楚九辩抬眸看向西北方向。
过几日,秦枭应该也要回来了。
原著里对方是重伤回京,差点就救不过来,可现在京中众人得到的消息,却是秦枭凯旋,神采奕奕。
且他身体状态良好,甚至都能先大军一步回程。
楚九辩收到的消息里,秦枭也只字未提有没有受伤,只说“安好”。
可楚九辩心里总不踏实。
原著剧情已经改变了很多,可秦枭去西北打仗之事,除了时间提前了一年,也没有其他变化。
莫非就是因为这提前的一年,所以定北王与墨巴赞普都没准备好,因此才叫秦枭逃过一劫,没受伤?
还是说,秦枭其实受伤了,但没那么重?
思及此,楚九辩不得不直面那一封比一封字迹更虚浮的信,可以肯定秦枭是受伤了。
而且很可能越来越严重。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