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招揽对象不止局限于山匪,还有一些如顾问这样受祖上连累无法入仕的人才,同时在一些流放地秘密搜寻可用之人。
金钱开道权力铺路,一股恐怖的军事力量已初具雏形。
三千。
容倦闻言诧异:“人很多啊。”
古代一个小镇偏一点的不足千人,繁华点的也就一千到五千间。
宋明知谦逊表示一般,
前朝动荡时期,山匪一度可达十几万,三万算什么?
若不是时间有限,他励志培养出十万死士。
日后大人一声令下,十万死士莫敢不从。
“阿嚏。”瑟瑟寒风卷过,容倦鼻尖忽然有点痒,打了个喷嚏。
最近明显降温,降雨和大风天也越来越多。他看向院内早就斑秃的树木,想起云鹤真人的弟子,说:“初雪天快到了。”
·
中秋过去没小半月,气温降得很快。
各地都在为入冬做准备,跑商的车队也都陆续停止出发,天地间多出些肃冷。
寂静的山道上,铃铛声在山壁间荡起回音。叮叮当当中,山下多出两团雪色。
雪团子一样的小道童正骑在白鹿上,这鹿的脚力极好,蹄子轻盈跃过山石。
“师兄。”小道童抱着拂尘,“你不是说现在是个吃人的世道,路上要小心山匪”
但走了大半月,别说山匪,一个打劫的都没遇到。
被他称为师兄的青年泼墨长发仅靠一根木簪挽住,面容清癯,眼神清亮悠远。
侧耳间,青年道士借着清风将附近动静全部收入耳中。
泉水声,风卷松浪声,山间野兽捕猎……唯独缺少人的动静。明明此山易守难攻,又夹在两个比较繁华的商贸镇中,最适合山匪活动。
道士一向淡然的眉峰此刻微微蹙起——
见鬼了?
作者有话说:
野史:
帝,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用寇成王,天下归心,民间大赞其海王。
第42章 学问
九月最后一天, 京城初雪。
这是近十年来,最早的一场雪,所有人都稀奇不已, 繁华的皇城覆了层浅白。
容倦官服从浅绯色变成深绯, 腰佩金带,脚踩厚官靴。
云鹤真人上书中,说明弟子抵达后会立刻为皇帝炼丹。
现在的丹房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布置,由暖阁改造,分内外二区,面积十分大。
中心区域架起了几米高的丹炉,宫人负责检查通风,容倦全程监督。礼部其他官员们则正在核验所有器皿是否有裂痕, 还不忘抓紧时间窃窃私语。
“真是神了。听说云鹤真人弟子鹿车过城门的一瞬,天空正好开始飘雪。”
“何止, 我有详细情报。”
现场情形远比描述的还要夸张,城门查验完, 鹿角上的铃铛一共发出三响。
第一响,飘雪,第二响,宫中来人接引, 第三响, 雪片呈鸟兽形状。
古书中曾有类似记载, 雪落化为白鹤蹁飞,天降祥瑞。
容倦听着他们小声八卦, 暗道大梁的祥瑞前几天不还是彩虹?
“真一个赛季更换一个吉祥物。”
新赛季要到了?
孔大人匆匆赶来,一边忙着正衣冠,一把年纪险些被门槛绊倒:“陛下要到了, 快。”
众人停止讨论,连忙抓紧做手头的事情。
结果刚刚才检查完还没一会儿,门外便响起太监尖锐的声音——
“陛下驾到。”
皇帝率领一众皇子和大臣抵达,幽州那位新册封的皇子格外趾高气扬。
容倦关注点不在皇子身上,眼神一瞄,终于见到了那传说中云鹤真人的弟子。
长得有鼻子有眼的,是个人而已。
当然这只是在他眼里,在场其他官员看到这真人弟子时,无不是目露惊叹。
站在帝王身边的年轻男子一袭道袍,道冠牢牢束紧长发,手握拂尘,有一种飘逸的羽化登仙感。
旁边雪团子似的小道童陪衬下,整个人跟画似的不真实。
皇帝看上去心情不错,进殿后直接免去众人行礼。
今天大督办,谢晏昼等都在,再加上还有皇子们,按品阶划分下来,容倦和孔大人只坐在比较靠后的蒲团上。
至于容承林,因病无法到场,皇帝私以为他是因为丁忧责罚一事抗议,心中添了份不满。
没有着急炼丹一事,皇帝坐于主位,看着年轻道士,一副我考考你的样子。
“云鹤真人信中讲,你擅长看相。”
年轻道士颔首:“略通。”
皇帝明明还挂着和善的笑容,却当场抛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那道长来看看,朕这几位皇儿,哪一个有帝王之相?”
官员们一愣,皇子们更是下意识紧张起来。
送命题摆在面前,换作一般人这时必然会吓坏了,但年轻道士却很平静,那双仿佛能洞察世事般的眼睛,开始一一掠过所有皇子的脸庞。
对东宫位置虎视眈眈的二皇子和新册封的皇子此刻最为紧张。
年轻道士看得很快,平和回:“都没有。”
满座皆惊,皇子们面色微变,太监内侍们都跟着紧张起来。
皇帝看不出喜怒,让他再仔细相看。
年轻道士只道:“人的相貌约十年左右会有一变,小道道行尚浅,是目前看不出。”
针落可闻的几秒,大家呼吸都不敢放粗。
片刻,皇帝忽然爆发出一阵开怀大笑,说:“朕正当壮年,让你看长远,确实有些难为你了。”
皇帝一笑,官员们纷纷附和,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近座的大督办看着高兴的皇帝,又看了看无动于衷的道士,不知在想什么。
不起眼的外侧区域,容倦全程目睹皇帝被哄成胚胎。
帝吹真可怕,都快亡国了,哪里来的帝王相?
他小声用腹语问孔大人:“你觉不觉得这道士的眼神不太对?”
孔大人疑惑。
容倦总觉得这道士看皇帝没有丝毫看天子之态,当然也并非佛家所提倡的那种众生平等,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
炼丹多寻求僻静,年轻道士却没有这个要求。
待皇帝终于提到炼药,他直接在众目睽睽下,开始进行原材料的溶解。
银炭骨加热,年轻道士择用一鸡蛋型罐体,再将溶解后的东西软布填入,后悬于丹炉内。
容倦眯了眯眼,早期蒸馏器啊。
面对行云流水的手法,皇帝丝毫不吝啬称赞:“朕记得年幼时,见过云鹤真人出手炼丹,那一次,解了宫中时疫。”
道童用专业仪器辅助,年轻道士腾出手,颔首道:“师父已入臻化境,不知小道一生可否有机会超越。”
工部尚书赞道:“道长已经超越了。”
年轻道士幽幽问:“那小道道号为何?”
官员:“云鹤真人的弟子。”
“……”
众人面面相觑,皇帝的笑容都有几分不自然。
对了,他叫啥来着?
“礐渊子。”
众人恍然,原来是礐渊子道长啊。
年轻道士微笑。
全都在关注道士名号时,最前方谢晏昼朝容倦看来。
这位就成功活出了自己,大家现在都快忘了容恒崧亲爹是谁。
似乎察觉到他的视线,容倦嘴巴动了几下。
那道士起叫这么拗口的名字,能被记住才奇怪。如果叫走地鸡真人,你看谁会忘?
谢晏昼笑了下,不置可否。
将周围人的神情看在眼里,礐渊子只觉夏虫不可语冰。
如果道号太简单,怎么能确定是真的被人记住?
他此行便是为了达成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