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铮正好可借整顿长门卫之机,叫闻人约在官场上多得罪一些人。
若是转世之说为虚,还自罢了。
若果然为真……
那么,待自己移体换躯、重获新生后,此人也不必留了。
届时,再重演一回乐无涯逆案就是。
不过,这一回,项铮不会把他丢到乱葬岗里去了。
他可开恩,准许此人与自己的旧躯同葬皇陵,以酬其两世的忠君之念。
……
在项铮被自己九曲十八弯的心思折腾得夜不能寐时,乐无涯的想法就纯粹得多了。
他喜滋滋地趴在床上,想,亏得当初让戚姐写了那些检举的密信,不仅保了她一条活路,还给死而复生的自己留了一条。
老东西现在如此纠结,没有立时秘密处死自己这个与乐无涯长相如此相似的妖孽,恐怕也有那一点稀薄的愧疚作祟。
虽只一点点,但足以保乐无涯一段时间的命了。
乐无涯托着自己的脸,得意地晃着脚尖,想:
看来真是好人有好报啊。
作者有话要说:
鸦鸦,项铮最严厉的父亲√
父亲的眼睛是男人这辈子最恐惧的东西,后面忘了
第341章 小聚(一)
从皇上,到官员、到商贾、到平民,一时间无人不在议论乐无涯。
好的坏的,赞的骂的,信的疑的,还是无所谓的,乐无涯都不大在乎。
因为他虚荣心强,就喜欢大家都议论他,围着他转。
在他处于上京舆论场的风口浪尖时,他优哉游哉地扎了只老大的风筝,大大方方地带着一家老小前往京郊,放风筝去也。
上京秋日,的确有不少官宦人家出外出游行乐,前呼后拥,阵仗颇大,但多数是贵人家的孩子玩耍,大人自行去寻同僚社交酬酢,仆役随从则得盯着小主子,免得玩得兴起,摔了跌了。
像乐无涯这样拖家带口,一起认认真真地放风筝的,实是罕有。
乐无涯手巧不假,但扎风筝不比做震天雷,后者是有严格工艺的,前者却可天马行空。
问题是,乐无涯此人一嘚瑟,就容易天马行空过头。
由于他实在贪心,想出个大风头,恨不得把乌鸦扎成凤凰,翅尾太长,首尾不称,那风筝竟是怎么都飞不起来。
就连第一次做风筝的华容,亲手扎的小蝴蝶风筝都飞得老高。
乐无涯气鼓鼓地抱着风筝站在一边。
杨家嫂子哭笑不得地把他当小弟弟哄:“今天出门没拜拜风神哦,这会儿拜拜也不迟……”
何家嫂子则在一旁瞪着何青松。
何青松卖力地牵着乐无涯的风筝,跑得快把地刨出火星子来了,还是没能把风筝放起来。
就连不爱说话的仲飘萍都看不下去了,难得出言劝道:“何大哥,别跑了,叫我看看吧。”
仲飘萍和杨徵去研究风筝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而何青松终于卸下重担,躲在一边灌了一气儿水,又饿了,去翻了带来的点心,打算填填肚子,却被和华容一起准备茶水小食的秦星钺打了手:“换个吃。大人爱吃那个。”
自打从丹绥回来,汪承被乐无涯按着养了许久的伤,现在早已大好了。
这是他伤愈后第一次和大家出来玩。
他扎了只最规整的瓦片风筝,放入半空,诚心祈愿过后又剪断了线,盼大人少涉风波,人生顺遂。
……最好是有心对大人行恶事的全部暴毙。
许完愿,汪承的手刚要放下来,忽然想起一件事,忙将手又合了回去:
也顺便祝福郑大人破案顺利。
乐无涯围着仲飘萍和杨徵转来转去。
仲飘萍出的修改方式,是把风筝尾巴剪了。
杨徵认为太重,或许减几根竹骨会好些。
乐无涯的意见是,是天不行、路不平,反正不许拆我的宝贝风筝。
自制的大风筝飞不起来,乐无涯只好牵着杨家嫂子做的八角风筝,跑去放飞了。
杨家嫂子看着他的背影,又看着自家那两个仿佛和他爹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连出来玩都头碰着头捧着书看的文静小子,笑着想,大人看起来比这两个还像小崽子。
她几乎是脱口而出:“跑慢点!”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
说白了,她就是个厨娘,怎么能管得起大人……
还没等她开始诚惶诚恐,就见乐无涯放慢了步子,老老实实地远远应道:“知道啦!”
杨家嫂子一怔,继而绽开了温和慈爱的笑容。
大人这么好,谁能不喜欢他呢?
……
今日惠风徐徐,日头干爽,乐无涯带团出游的郊外,同样有不少贵人在此赏秋玩乐,雅集游宴。
见到乐无涯这个上京知名的风云人物公然露面,不少人纷纷在心中暗叹:好胆色。
真是不怕死啊。
虽说这是在京畿重地、天子脚下,不好光天化日地杀人,但话又说回来,他得罪了长门卫,还经历了一场刺杀,这种时候还不务求低调,跑出来玩耍,这胆子挖出来恐怕比西瓜还大。
其他贵人胆子可不大,深怕乐无涯被人杀时血溅在他们身上,于是纷纷装作对他视而不见,退避三舍。
而长门卫的想法,则与贵人们截然不同。
他们是知道乐无涯今日要休沐的。
可身为官员的长门卫,多数爱惜身家性命,绝不会在这种时候为了王肃出头刻意接近乐无涯,平白给自己惹一身骚,即便有少数想来个富贵险中求的,得到情报的时候,也已经来不及临时申请休沐了。
在官员、贵人家潜伏的长门卫,不能离开侍奉的主人私自窥探旁人。
底层的长门卫,又没法大摇大摆地进入贵人们聚集的地方。
这样一来,乐无涯身边反倒干净了。
乐无涯牵着风筝线,转过一座小小的丘陵,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欣喜的呼喊:“是闻人大人么?”
乐无涯回过头去。
发出声音的人见到他,顿时更加激动:“大哥,真是他!”
乐无涯一一看了过去。
乐千嶂、叶听南。
乐珩、乐珏。
他的大嫂子姚瑶,还有两个小的,乐晖与乐阿黎。
人到得很齐整。
不枉他抱着各衙门的出勤簿子查了又查,才算出了这么个乐府上下都不轮值当班,可供休沐的好日子。
小时候,每逢春秋两季,乐家都会出来踏青。
那时候,乐无涯是他们中的一员,一心和两个哥哥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
如今,他已经自立门户。
而几张血缘相通、各有相似的面孔,齐刷刷地面对着他这个家外人。
乐无涯手攀着风筝线,若无其事地笑道:“真巧。”
乐珏大步跑了过来,有心先将他抱个满怀,可人到跟前,才想起来这里到底是公共场合,步子顿了顿,小心翼翼地放开目光环顾一圈,这才放下了心来。
他们家虽说有了点起复的希望,但因为习惯了谨慎小心,所以即便是出来游玩,选的地方也是足够偏僻的。
没旁人!
乐珏索性按照自己的本心,袖子一捋,身子一矮,把人往肩上一扛,就撒腿跑回了自家聚会的凉亭。
乐无涯:“……???”
但他没有挣扎,只是伏在了他的肩上,乖乖地被他连人带风筝地掳走了。
乐珏扛着乐无涯跑回了凉亭,开朗道:“爹,娘,我把咱们家恩人抢回来了!”
姚瑶担心乐珏挨训,便抢在长辈发言之前,先不轻不重地训了他一句:“二弟,不要胡闹呀。”
她好歹也是乐珏的长辈,先训一句,二老应该就不会太苛责了吧?
然而,出奇的是,不论是乐千嶂还是叶听南,都没有训斥他这人来疯的行为。
发现自己好像是多管闲事了,姚瑶本来有点脸红。
可待乐无涯转过身来后,她脑中轰的一声,什么念头都没了。
她那早死的小叔,正活生生地站在她跟前。
乐阿黎一眼就认出了他,“呀”的一声欢叫起来:“是您!”
而乐晖礼貌地介绍道:“娘,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回魂的三叔。”
话音刚落,乐珩就伸手按住了他的脑袋:“吃你的柿饼。”
姚瑶呆呆地看着乐无涯。
乐晖确实跟他说过,在一次灯会上,看见了活的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