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泥沙俱下时,山上一块石头高速滚落而下,击中了此人的后脑,是有可能造成这样的损伤的。
然而,泥石流挟山崩之势,若真被飞石击中后脑,常人必死无疑。
此人却仅仅是受伤而已,被人从泥中掘出后,还活了许久,最后是被活活掐死的。
乐无涯声音转冷:“小仲,你记得灾报上说,泥石流发生在什么时候?”
“夜半突发,三村乡民皆在梦中,故而——”
仲飘萍心头陡然一沉。
他一心想着活人的阴谋,却忽略了更大的违和点:
大晚上的,村民为何会穿着衣服睡觉?
若是此人正在睡觉,对灾难的到来恍然不觉,那么他在泥浆中窒息、溺死的可能更大,怎么会无缘无故在后脑上多出一块伤来?
若是此人是被泥石流的声响惊动,跳起身来逃命,逃出屋外后,后脑受到飞石、树枝撞击,昏厥过去,可在那生死关头,他怎么还有空穿裤子?
……怎么会连裤带都系得端端正正?
大草甸间,死寂弥漫。
正沉思间,乐无涯忽然听到“呜呜”的叫喊声。
从草丛里探出了一张被蚊虫叮咬得半边浮肿、写满悲愤的脸,
仲飘萍指着他,一本正经地对乐无涯道:“爷,这人鬼鬼祟祟,行踪可疑,像是个专门刺探情报的细作。”
细作本作:“……”
你先人的。
算你识货。
第287章 灾至(九)
仲飘萍和元子晋的对练,到底没白费功夫。
乐无涯费了好一番周折,才将那根硬邦邦的玉米棒子从那年轻人嘴里抠出来。
年轻的小长门卫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脱困,硕大的半截玉米棒子,他硬是艰难调动着舌头和牙齿,生生啃完了一大半的玉米粒,奈何嘴塞得太死,饶是啃得卖力,那棒子依旧卡得严实。
他默默啃着玉米,啃出了一肚子的委屈和蓄势待发的脏话,只待舌根松快,便要喷薄而出,痛骂仲飘萍祖宗十八代。
但乐无涯适时地堵住了他的嘴,将水筒凑到他干裂的唇边:“喝水。”
一天一夜水米不打牙,小长门卫的身子早就虚透了,眼下又是一对二的局势,他要硬顶,实在于己不利,索性就着满腹恨意,气势汹汹地灌下了一通水。
见他喝完,乐无涯又递了两个饼子过去:“吃点东西。”
饼子是今日新买的,暄软,还有点余温。
小长门卫的肚中饥火连带着怒火渐渐平息之时,乐无涯捉过了他的手腕。
他本能一挣,腕骨却被稳稳扣住。
“你被他绑了挺久,血脉瘀滞。”说话间,乐无涯的指节已按上他腕间穴位,“不把经络活开,手脚废了可怨不得人。”
小长门卫停了挣扎,想,四品大员伺候我,挺好。
他索性摊开另一只手,毫不客气道:“还有饭的没?给我。”
乐无涯挺好脾气,塞了个饼子给他,看他狼吞虎咽,自己则摆出任劳任怨的样子,替他活动着手腕筋脉。
“我的人疑心病重,委屈你了。”乐无涯丢了个冷冰冰的眼风出去,“小仲,跪下,赔罪。”
仲飘萍很是听话,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了个头。
“为何疑他?”
仲飘萍毫不保留,将疑点和盘托出。
因为他自己的遭际,仲飘萍的确是习惯把人往最坏处想的。
他的关注点是,这人是单身出行,势单力孤,目睹了一场原因不明的凶杀,不趁着草甸掩护逃走,为何要向他搭话?
小长门卫:“……”问得好。
他远远地跟着仲飘萍,人衔枚、马裹蹄,连大路都不敢走,净捡着边沟、小路、草稞子走。
然而,跟到大草甸时,仲飘萍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回了三次头。
见此情景,小长门卫当机立断地放弃了跟踪,雄心勃勃地等在草丛里,想整个大的。
他向本地人打探过地形,晓得前头官道坦荡,并无藏身之所,再没有草甸这样天然的遮蔽物了。
再跟下去,必然要露馅。
他不如在草甸里守株待兔,等着仲飘萍折返,就冒充行道客,主动偶遇,与他同行。
若是能插科打诨、混到闻人约身边,近身窥探,那功劳可就大了!
王肃大人特意交代,不用理会那个裘指挥使,他在前任长门卫指挥使乐无涯手底下当过家奴,根底难辨,未必可信。
他要做的便是见机行事,紧盯着闻人约及其手下的言行不放,察查其不妥之处。
等回到上京,自有大笔的赏钱能领。
有了钱,他就能把干爹的坟修得气气派派的了!
所以,小长门卫在巨大功劳的诱惑下,当机立断,放弃了无价值的跟踪。
丹绥的泥石流?
仲飘萍前来查探何事?
那关他屁事。
他只消缠上闻人约这一行人,便是大功告成!
没想到阿顺和他想到一处去了。
——这片大草甸,一望无际,天然地适合藏污纳垢。
既适合与人偶遇,也是回县城的必经之路上最适合杀人灭口的地方。
眼见仲飘萍和那衙役突然毫无预兆地厮打起来,小长门卫先是瞠目结舌,旋即心头狂喜,几乎要笑出声来:
这可不就是送上门来的好机会!
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风吹草低就他仨。
仲飘萍想洗脱嫌疑,还不得巴巴地求他、供着他?
他甚至不用动脑子,只消站出来替仲飘萍说几句公道话,便能顺理成章地混入这伙人的核心圈里去!
他万没想到,仲飘萍活脱脱是只惊弓之鸟。
在察觉到些微的异常和违和后,此人连半息犹豫都没,直接把自己拍晕了。
更可恨的事,因为怕他大喊大叫,仲飘萍竟半句分辩的机会都不给他,直接封死了他的嘴!
直到闻人约现身,且摆出主持公道的姿态,小长门卫那点摇摇欲坠的底气才又硬撑起来。
说破大天去,仲飘萍也只是疑心作祟,没有指证他的真凭实据。
他恰巧路过,目睹凶杀现场,主动现身,想要替仲飘萍主持公道、分说清白,难道还需要理由不成?
待仲飘萍道明疑虑,乐无涯将目光转向了他:“上京来的?”
小长门卫梗着脖子:“是!”
乐无涯翻开他的路引:“巧了,我们也是打上京来的,日夜兼程,可并没见过你们啊。”
小长门卫一点不心虚。
若连出发日期、驿站经停这等微末细节都做不得手脚,长门卫不如趁早散伙回家卖红薯去算了。
他理直气壮道:“你们几月动身出发的?!我八月中旬离的上京,没碰见你们,可太正常了!”
乐无涯微微一笑:“你很老实。”
小长门卫:“……”
他怎么听着像是在骂人?
不等他想明白事情首尾,乐无涯继续给他活动手腕:“叫个什么名字?”
小长门卫知道自己的路引和身份文牒已经被仲飘萍搜出来看过,并没那个撒谎的必要,索性实话实说:“纪准。”
乐无涯哦了一声:“那纪天养是你什么人啊?”
纪准骤然变色。
纪天养,宫中曾经的掌事太监之一,为人宽厚,总是善待施恩小太监,膝下养子众多,皆承其姓。
正是他把裘斯年从泥潭里拉拔了上来,教他读书、识字、明礼。
若不是裘斯年的出身实在太差,那个带着谋反罪名的“裘”姓又不能轻易更改,小阿四怕也要是随他姓了纪的。
自从收到小阿四的纸条,乐无涯便注意到了一点不寻常的地方。
——“仲有卫士随行,必无大碍。”
“卫士”二字,隐含着一份难得的信任。
而刚才,乐无涯随手诈了他一诈,说“日夜兼程,可并没见过你们”,这老实孩子净想着怎么扯谎圆谎了,却没否认“你们”这个代称,自然而然地露了破绽。
由此可见,这个小年轻并不是因为能力超群,才被裘斯年选中随行的。
偏偏裘斯年对他还有三分相信……
那此人究竟是谁指派来的,就很明白了。
王肃或是老皇帝,想要往裘斯年身边神不知鬼不觉地塞眼线,其实并不算容易。
最好的办法,就是塞一个与裘斯年有些关系的人。
因此,一听他说他姓纪,乐无涯眼前便浮现出了那位善良敦厚的老太监的脸。
若纪准是纪天养的养子,也难怪小阿四肯对他稍加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