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办的关注重点显然与许英叡截然不同:“谁知道他私下里办了多少这样的冤假错案?他抄家那天,足足带了一百辆车去。好家伙,那一百辆车全装满了!”
“……”许英叡提出了疑问,“百辆大车,全装满了?”
他从事御史监察之事多年,隐隐察觉了这中间不对劲。
要是巨贪大腐,所敛财物能装满百辆大车,并不足为奇。
不说旁人,许英叡经手的抄家,就曾抄出过一百二十辆车的赃物。
但是带去一百辆,回来也是一百辆?
就这么刚刚好?
许英叡倒是碰见过一桩类似的案子:
一个御史被人收买,出首状告,诬陷一名知府贪腐。
他的伪证造得挺好,知府被抄家时,他为壮声势,足足拉去了三十辆大车,却怎么也抄不出东西来。
因为那知府当真清廉如水。
于是,这胆大包天的御史搬了些桌椅板凳,用箱子封存后贴好封条,浩浩荡荡地把三十辆车拉了回去。
事发之后,这御史招供时说,他本来想着再拉些车来,造出其家产颇多的假象,好掩人耳目,可那知府全家已经被他搜刮得干干净净,地皮能刮的全刮了一层,连门板都被他卸了下来,再没有东西能往车上放了。
再调更多的车过来,就连驾车的车夫都能发现重量不对,反倒容易暴·露。
他只得作罢。
许英叡皱眉问道:“是谁去抄了乐逆的家?”
书办答:“是王肃大人亲自督办。”
许英叡:“……哦。”既是王大人,想必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概真是凑巧了。
他喃喃问道:“真有那么像?”
书办点头不迭:“像着呢。”
“言谈举止呢?”
“下官与乐逆交往不深,只说过几句话,还都是公务上的话,不敢打这个包票。”书办想了想,又道,“旁人说乐逆为人跳脱,言语无忌张狂,若不是身子骨弱,只怕更要闹得天翻地覆……”
许英叡已经无心去听书办的话。
他想,如果这二人真有那么像的话……
那乐无涯该是个好人啊。
……
晨光熹微时,乐无涯与等候的秦星钺、汪承与仲飘萍碰了面。
他于昨日听宣,连夜入宫,随后回到都察院调阅资料,只待城门一开,便身披星月,直奔晋州。
乐无涯骑着的小黄马,早已不小了。
虽然它仍是贪馋懒猾,抓紧一切机会偷懒偷吃,可极识时务、通人性,在察觉到主人不同往日的肃穆后,竟也能立即打点起全副精力来,规规矩矩地迈着步子沉默前行。
它到底是边境战马的后代。
哒哒,哒哒。
马蹄叩击青石板的声响,在无人的街道上格外清脆。、
上京城内不许纵马,四人四骑便步行前往南门。
乐无涯牵着小黄马,神色漠然,若有所思。
直到他的肩膀被秦星钺搭了一下。
“大人。”汪承在旁小声提醒,“六皇子的车驾。”
乐无涯猛一抬头,只见一顶青呢小轿停在他身侧。
项知节撩开轿帘,静静望着他。
乐无涯即刻俯身下拜:“臣参见六殿下。”
说着,他扬起眉眼,问候道:“殿下今日起得早。”
在这不大光天化日的光天化日之下,项知节并未下轿,而是隔着轿子说:“晋南突发泥石流,工部也需调派人手,前往协理。”
乐无涯垂下眉眼:“巧了。臣正欲前往晋南。”
项知节微微颔首,克制有礼:“震后有余震,暑天潮热,难免有瘟疫,还请闻人大人注意安全。”
乐无涯:“臣会注意。”
在一问一答间,项知节面上神色一如往常,指尖却反复摩挲着轿子的内壁,轻缓而无声。
他的指掌滚烫灼热,若是落在老师身上,怕是会烫着他。
项知节不愿意让乐无涯多跪,便拿出连夜备好的药,隔着轿子递了出去,同时轻描淡写道:“这是我开的生脉散,可益气生津,防暑热伤气,既然与大人遇上,便赠您了。愿您一路顺遂。”
乐无涯温和道:“谢六殿下赏。”
项知节单手将药递出。
乐无涯双手接去,指尖翻覆,从他指掌间轻快掠过。
项知节一愣。
——一个交错间,乐无涯撸走了他的扳指。
乐无涯将那带着他温度的旧扳指攥在掌间,仰头笑道:“有此份心意庇佑,微臣必定记挂着您……完璧归赵。”
项知节:“……”
他本来还想提醒乐无涯,此事有些蹊跷。
按理说,老师办事经验不足,本不该派他出去的。
况且,县级的赈灾,合该是主要监察五品以下官员的右佥都御史许英叡负责。
但显然,老师也已察觉到了这一点。
带走他的戒指,是老师打算用来提醒自己,有人还在上京等他。
所以他要全须全尾地回来,再把戒指给他戴上。
……老师在向他承诺。
项知节攥紧了手掌,心尖的痒意发作得愈发厉害了。
他的回答却是克制至极:“去吧。”
言罢,他叫人抬起轿子,向前而去。
乐无涯也站起身来,拍拍膝上尘土,牵着马,向前走去。
二人相背而行,自始至终没有回过一次头。
轿内的项知节反复抚摸着空落落的拇指。
而乐无涯眼底阴霾尽扫——这是自接旨以来,他第一次真心实意地笑起来。
一名年轻的长门卫手持墨笔,躲在暗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问身旁的裘斯年:“大人,这事儿要记吗?”
裘斯年面色如铁,沉沉点头。
那长门卫暗道大人当真仔细,如实记录:“六殿下与闻人约长街相见,赠药一副。”
至于二人的袖里乾坤,别说是这长门卫,连裘斯年都不曾瞧见。
天地之间,只他二人知晓。
一行人自出南门,便日夜兼程,赶往晋州。
两名长门卫奉皇命在后跟随。
但他万没想到,这位闻人大人是十足的文人相貌、武人体魄,即便是错过驿馆也毫不在意,能在荒庙歇脚、野林露宿,还能指点着秦星钺爬上树去掏鸟蛋加餐。
饶是这长门卫年轻力壮,也天天累得跟孙子似的,一到落脚处倒头就睡,全然不知裘斯年偷偷去找了乐无涯好几次,把他们的干粮、肉脯、果子勤勤恳恳地往乐无涯身边塞。
反正裘斯年一向吃得多,他也不敢挑理。
一趟路赶下来,乐无涯还算精神健旺,小长门卫却熬得脸都尖了。
泥石流之类的小灾,确实不比旱灾、水灾之类危及一方的大灾影响巨大。
乐无涯等人赶到丹绥县时,里外秩序井然,没有丝毫纷乱之象。
县城城阙旁,有三个只着中衣的人,正受着枷号示众的刑罚,被毒日头烤得面色煞白,气若游丝。
一行三人勒马驻足,秦星钺望着那三人,诧异道:“这是个什么章程?”
乐无涯道:“秦星钺,你问问去。”
秦星钺应了一声,催马即行。
汪承环顾四周,轻声道:“大人这般日夜赶路,如今去上京报信的人,许是都还没回来呢。”
“赶早不赶晚。”望着一派风平浪静的丹绥县门,乐无涯自言自语,“是什么等着咱们,且瞧着吧。”
第281章 灾至(三)
秦星钺很快去而复返:“大人,那三人是丹绥县里的商贾,因灾后哄抬物价,被知县判了枷号五日。”
“是么?”乐无涯打起折扇,挡住头上炽热的阳光,“我说呢,瞧着是不像寻常百姓。”
扇面阴影下,他的目光依次扫过三个囚犯。
那三人虽说面色愁苦,熬得眼眶下陷,中衣也脏得没了本色,却都是一眼即知的好材料。
若是乐无涯没看错,其中一人中衣的缎子面料还反着光呢。
秦星钺跟了乐无涯这么久,也摸出了些门道:“大人,可要再探?”